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HELLP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HELLP综合征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HELLP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结论:保持警惕性,常规行产前检查并及时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才能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并给予解痉、降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是其根本治疗措施,完全性HELLP综合征应尽早血浆置换。
【关键词】HELLP综合征早期诊断综合治疗
HELLP综合征为妊娠期女性常见病症,1982年由Wein·Stein[1]首次命名。现对我院收治的2例HELLP综合征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病例1 患者女, 32岁,第2胎,因孕5月血压升高3天,抽搐1次,以“G2P1孕23周疤痕子宫重度妊娠高血压产前子痫”入院。查体显示:T 36.5℃,Bp 180/110mmHg,R 24次/min,P 120次/min,孕妇烦躁不安,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呈妊娠腹型。B超提示:宫内妊娠约孕20周,子宫前壁下段宫壁与胎膜之间液性暗区(血肿可能)。血常规:WBC 8.4G/L,N 79.2%,RBC 4.15T/L,Hb 132g/l,PLT 24G/L,肝功ALT750u/l,AST1043u/l。入院后降血压,解痉镇静治疗后急诊行剖腹取胎术,术中见胎盘早剥,术中出血1500ml。术后诊断:重度妊娠高血压产前子痫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术后转入ICU观察治疗,经控制血压,进行保肝等支持治疗,患者病情稳定,12天后各项化验接近正常,出院。
病例2 患者女,32岁,第2胎,因“孕38周重度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 FGR”腹痛入院,定期产检,发现血压升高1月,口服“心痛定”控制血压,孕期肝功正常。入院查体:T 36℃,Bp 150/90mmHg,R 20次/min,P 90次/min,周身浮肿,心肺听诊未见异常,妊娠腹型,上腹部压痛,无宫缩,胎心132bpm。B超提示:宫内妊娠单活胎,羊水指数8.4,估计胎儿体重2459g胎儿长骨小于5SD,孕妇右肾中度积水,右输尿管长管扩张。血常规:WBC 10.08G/L,N 78.6%,RBC 3.01T/L,PLT85G/L血小板持续下降至24G/L,尿蛋白(2 ),肝功ALT192u/l,AST395u/l,乳酸脱氢酶:949U/L。急诊行剖腹产术,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10分。术后诊断:重度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FGR。经控制血压,进行保肝等支持治疗,患者血压及各项化验正常出院。
1发生率与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HELLP综合征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及产后数日,发病率占据妊娠总数的0.2%~0.6%。文献报道HELLP综合征的发病率占重度妊高征的10%~20%,与各家采取HELLP的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不同有关[2]。我国报道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国外,杨滨等临床研究证明,在同期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HELLP综合征发生率为2.7%。
目前尚未对HELLP综合征发病机制有充分认识,但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免疫因素发生改变,导致母体免疫耐受机制受到严重损坏,致使母体对胎儿产生排斥现象。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部上方或右上方出现疼痛现象,并伴有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3]。少数可出现黄疸,查体可发现右上腹或上腹肌紧张、体重骤增、水肿。如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血尿等,也有部分患者出现血压轻度升高现象,没有出现蛋白尿等,但却出现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的现象。HELLP综合征可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及产后数日内,产前发生率约占据70%,产后发生HELLP综合征伴肾功能衰竭和肺水肿者危险性更大。
2 HELLP综合症的诊断
除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判断外,还需对患者血、肝酶升高、低血小板3项指标进行检测。3项指标全部达到标准为完全性HELLP综合征,其中任1项或2项异常的称为部分性HELLP综合征。诊断标准:(1)血管内溶血:外周血涂片见破碎红细胞、球形红细胞,胆红素≥20.5μmol/L或1.2mg/dL,血清结合珠蛋白<25mg/dL;(2)肝酶升高:ALT≥40U/L或 AST≥70U/L,LDH≥600U/L;(3)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00×109/L。
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引起胎盘早剥、肺水肿等,也常引起胎儿生长受限、死胎和早产及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儿预后,因此临床对HELLP综合征的正确处理很重要。给予患者镇静、降压等处理可有效减少内皮细胞损伤、血管痉挛等,同时还应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避免患者出现胎盘早剥、肺水肿等不良现象。在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等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HELLP综合征一旦诊断成立应尽快终止妊娠,定期监测溶血、肝酶及血小板等各项指标。经上述综合治疗,患者在产后病情得以明显改善,逐渐恢复。
参考文献:
[1]孙瑜.HELLP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4,7(5):272-275.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3-385.
[3]乐杰.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2.
【关键词】HELLP综合征早期诊断综合治疗
HELLP综合征为妊娠期女性常见病症,1982年由Wein·Stein[1]首次命名。现对我院收治的2例HELLP综合征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病例1 患者女, 32岁,第2胎,因孕5月血压升高3天,抽搐1次,以“G2P1孕23周疤痕子宫重度妊娠高血压产前子痫”入院。查体显示:T 36.5℃,Bp 180/110mmHg,R 24次/min,P 120次/min,孕妇烦躁不安,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呈妊娠腹型。B超提示:宫内妊娠约孕20周,子宫前壁下段宫壁与胎膜之间液性暗区(血肿可能)。血常规:WBC 8.4G/L,N 79.2%,RBC 4.15T/L,Hb 132g/l,PLT 24G/L,肝功ALT750u/l,AST1043u/l。入院后降血压,解痉镇静治疗后急诊行剖腹取胎术,术中见胎盘早剥,术中出血1500ml。术后诊断:重度妊娠高血压产前子痫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术后转入ICU观察治疗,经控制血压,进行保肝等支持治疗,患者病情稳定,12天后各项化验接近正常,出院。
病例2 患者女,32岁,第2胎,因“孕38周重度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 FGR”腹痛入院,定期产检,发现血压升高1月,口服“心痛定”控制血压,孕期肝功正常。入院查体:T 36℃,Bp 150/90mmHg,R 20次/min,P 90次/min,周身浮肿,心肺听诊未见异常,妊娠腹型,上腹部压痛,无宫缩,胎心132bpm。B超提示:宫内妊娠单活胎,羊水指数8.4,估计胎儿体重2459g胎儿长骨小于5SD,孕妇右肾中度积水,右输尿管长管扩张。血常规:WBC 10.08G/L,N 78.6%,RBC 3.01T/L,PLT85G/L血小板持续下降至24G/L,尿蛋白(2 ),肝功ALT192u/l,AST395u/l,乳酸脱氢酶:949U/L。急诊行剖腹产术,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10分。术后诊断:重度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FGR。经控制血压,进行保肝等支持治疗,患者血压及各项化验正常出院。
1发生率与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HELLP综合征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及产后数日,发病率占据妊娠总数的0.2%~0.6%。文献报道HELLP综合征的发病率占重度妊高征的10%~20%,与各家采取HELLP的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不同有关[2]。我国报道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国外,杨滨等临床研究证明,在同期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HELLP综合征发生率为2.7%。
目前尚未对HELLP综合征发病机制有充分认识,但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免疫因素发生改变,导致母体免疫耐受机制受到严重损坏,致使母体对胎儿产生排斥现象。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部上方或右上方出现疼痛现象,并伴有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3]。少数可出现黄疸,查体可发现右上腹或上腹肌紧张、体重骤增、水肿。如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血尿等,也有部分患者出现血压轻度升高现象,没有出现蛋白尿等,但却出现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的现象。HELLP综合征可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及产后数日内,产前发生率约占据70%,产后发生HELLP综合征伴肾功能衰竭和肺水肿者危险性更大。
2 HELLP综合症的诊断
除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判断外,还需对患者血、肝酶升高、低血小板3项指标进行检测。3项指标全部达到标准为完全性HELLP综合征,其中任1项或2项异常的称为部分性HELLP综合征。诊断标准:(1)血管内溶血:外周血涂片见破碎红细胞、球形红细胞,胆红素≥20.5μmol/L或1.2mg/dL,血清结合珠蛋白<25mg/dL;(2)肝酶升高:ALT≥40U/L或 AST≥70U/L,LDH≥600U/L;(3)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00×109/L。
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引起胎盘早剥、肺水肿等,也常引起胎儿生长受限、死胎和早产及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儿预后,因此临床对HELLP综合征的正确处理很重要。给予患者镇静、降压等处理可有效减少内皮细胞损伤、血管痉挛等,同时还应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避免患者出现胎盘早剥、肺水肿等不良现象。在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等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HELLP综合征一旦诊断成立应尽快终止妊娠,定期监测溶血、肝酶及血小板等各项指标。经上述综合治疗,患者在产后病情得以明显改善,逐渐恢复。
参考文献:
[1]孙瑜.HELLP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4,7(5):272-275.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3-385.
[3]乐杰.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