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不是指教师教多少内容、有没有教完内容或上课投入不投入,而是取决于通过教师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之后,学生有没有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要在“懂、会、炼、乐”等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的。
一、教学组织要“有序”
“有序”是指教学组织要严密,包括场地器材的安排要简单、经济,以便于操作和组织教学。课堂教学过程要有逻辑性,教学要井然有序,一气呵成,不能杂乱无章、停停绊绊,更不能出现体育教学过程有中断的现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放有目的,活有目标”。所以,体育课教学中应该加强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体育课堂常规的内容,不应经常变动,必须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而且应将常规要求体现在一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平时要不断地提醒学生,对于违反课堂常规的学生要求其改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站队集合时要求做到“快、齐、静”,教师或者体育班委发出口令后必须在5秒内集合完毕,做到收、放自如,令行禁止。
二、教学内容要“有趣”
“有趣” 是指所选择和创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有趣、活泼,将运动基础知识、技能融入于具体的、有趣的游戏活动或比赛中,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或比赛中感悟运动的魅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学习和掌握运动知识、技能,达到教师愉快地教,学生愉快地学的目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例如,我在教学水平二(四年级)跨越式跳高一课时,教学内容主要以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跑、跳组合动作的“跨过绕8字;跨过去跨过来;你追我赶;跨过去钻过来”等四个游戏组成,通过游戏、竞赛与合作练习,让学生体验跑、跳组合动作的乐趣,学会跑几步用习惯脚起跳跨过一定高度的橡皮筋,发展学生跑、跳组合的基本活动能力。
三、教学手段要“有效”
“有效”是指选择的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步骤的设计应该呈现出前一练习总是后一练习教学基础,后一练习又在前一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升华。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体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能包打天下,为了能较好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和设计多种教学方法,予以优化组合、综合运用。近年来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接受式学习与自主探究性学习不是相互对立的,接受式学习能源源不断地为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和智力资源,离开了接受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主、合性、探究学习只能是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在运用时,必须精心设计、讲求实效性不能把它庸俗化、形式化。
四、运动负荷要“有度”
“有度”是指评价和衡量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不能一概而论,要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课的类型来把握。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体育课承载一定的运动负荷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练习手段、练习时间时,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要有一定的预设,但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练习密度和运动生理负荷应有所不同。如,技术教学课25~30%,125~135次/分;复习课35~40%,135~140次/分;综合课30~35%,120~135次/分;一般练习密度在35~40%左右,平均心律在135~140次/分。
五、课堂氛围要“和谐”
“和谐”是指在体育课堂中要追求师生和生生关系的和谐,教学与锻炼的和谐,思考与练习的和谐,要将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智力发展、情感和社交以及个性发展有机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课堂有效教学。在教学中一定要禁用那些伤害性的语言,如“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动作都学不会”等等。体育教学过程中练而不思,练习就变成了盲目的练,教师在课堂中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将看、听、学、思、练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理解和掌握,提高其综合运用能力和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有效教学是一种理想的追求,需要我们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辨、在思辨中提升,从而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江苏省如皋市郭元初级中学)
一、教学组织要“有序”
“有序”是指教学组织要严密,包括场地器材的安排要简单、经济,以便于操作和组织教学。课堂教学过程要有逻辑性,教学要井然有序,一气呵成,不能杂乱无章、停停绊绊,更不能出现体育教学过程有中断的现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放有目的,活有目标”。所以,体育课教学中应该加强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体育课堂常规的内容,不应经常变动,必须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而且应将常规要求体现在一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平时要不断地提醒学生,对于违反课堂常规的学生要求其改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站队集合时要求做到“快、齐、静”,教师或者体育班委发出口令后必须在5秒内集合完毕,做到收、放自如,令行禁止。
二、教学内容要“有趣”
“有趣” 是指所选择和创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有趣、活泼,将运动基础知识、技能融入于具体的、有趣的游戏活动或比赛中,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或比赛中感悟运动的魅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学习和掌握运动知识、技能,达到教师愉快地教,学生愉快地学的目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例如,我在教学水平二(四年级)跨越式跳高一课时,教学内容主要以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跑、跳组合动作的“跨过绕8字;跨过去跨过来;你追我赶;跨过去钻过来”等四个游戏组成,通过游戏、竞赛与合作练习,让学生体验跑、跳组合动作的乐趣,学会跑几步用习惯脚起跳跨过一定高度的橡皮筋,发展学生跑、跳组合的基本活动能力。
三、教学手段要“有效”
“有效”是指选择的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步骤的设计应该呈现出前一练习总是后一练习教学基础,后一练习又在前一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升华。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体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能包打天下,为了能较好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和设计多种教学方法,予以优化组合、综合运用。近年来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接受式学习与自主探究性学习不是相互对立的,接受式学习能源源不断地为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和智力资源,离开了接受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主、合性、探究学习只能是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在运用时,必须精心设计、讲求实效性不能把它庸俗化、形式化。
四、运动负荷要“有度”
“有度”是指评价和衡量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不能一概而论,要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课的类型来把握。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体育课承载一定的运动负荷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练习手段、练习时间时,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要有一定的预设,但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练习密度和运动生理负荷应有所不同。如,技术教学课25~30%,125~135次/分;复习课35~40%,135~140次/分;综合课30~35%,120~135次/分;一般练习密度在35~40%左右,平均心律在135~140次/分。
五、课堂氛围要“和谐”
“和谐”是指在体育课堂中要追求师生和生生关系的和谐,教学与锻炼的和谐,思考与练习的和谐,要将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智力发展、情感和社交以及个性发展有机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课堂有效教学。在教学中一定要禁用那些伤害性的语言,如“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动作都学不会”等等。体育教学过程中练而不思,练习就变成了盲目的练,教师在课堂中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将看、听、学、思、练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理解和掌握,提高其综合运用能力和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有效教学是一种理想的追求,需要我们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辨、在思辨中提升,从而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江苏省如皋市郭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