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故事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故事本身具有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等特点,是幼儿接触较多又比较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然而,由于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单向多于互动,倾听多于想象,不能很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因此,如何运用故事教学充分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法;故事教学;语言教学;儿童情趣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我们应充分认识语言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努力调动幼儿说话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幼儿各种言语技能,促进幼儿语言规范化地发展。故事教学作为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故事本身具有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等特点,是幼儿接触最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然而,由于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单向多于互动、倾听多于想象,不能很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因此,如何扬长避短的进行故事教学?如何运用故事教学的形式充分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如何充分挖掘故事潜在的教育价值?是值得我们一线老师深思的问题。在几次教学中,我将互动式教学法应用在幼儿园故事教学之中,发现了一些值得借鉴与应用的地方。
1幼儿园传统故事教学存在的不足
1.1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重单向传输,少互动交流
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还停留在“教师讲故事——幼儿听故事——教师提问等”之上,幼儿相对处于比较被动的角色之中,而且教师所使用的导语雷同,提出的问题缺乏新意。由于传统故事教学模式中师幼缺乏互动、交流,使故事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及广泛、深邃的教育价值。
1.2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重倾听复述,少判断想象
在传统的故事教学中,启发式的方法运用得较少,一般都是倾听与复述,很少让幼儿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想象与预测,这对培养幼儿扩散性思维是不利的。它影响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及听故事的新奇感与敏锐感。
2互动式教学法在幼儿园故事教学中的尝试
2.1什么是互动式故事教学
幼儿园互动式故事教学,就是在故事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双方都能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创造和谐的互动氛围,在教师与幼儿的问答中,想象、预测故事的发展,创造性的共同表演故事,最终达到相互促动、共同完成故事教学的任务。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心理需要,倾听幼儿对问题的想法,及时发现其思维的闪光点,产生心理共鸣、思维共享,唤起幼儿探究故事发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又影响教师的情绪,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形成了良好的故事教学氛围,进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互动式故事教学中的故事情节、所使用的词汇,都是幼儿的自主发现、应用、推理的结果,教师只是不间断地引导幼儿进行有效地观察、合理地想象,挣脱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灌输式教学。
2.2互动式故事教学与其他相似故事教学的差异
(1)互动式故事教学与传统故事续编的区别。
续编故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原来的故事情节中没有提到的或感到欠缺部分进行改编或续编,为幼儿提供一个扩展或延伸内容的机会。但是,续编故事只是对故事结尾部分进行了创造性的想象,而互动式故事教学从一开始就在引导孩子想象、预测故事的发生、发展、结果等,而且还要运用自己丰富的语言进行描述。
(2)互动式故事教学与传统看图讲述的区别。
看图讲述是让幼儿通过对单幅或多幅图片的观察、分析、判断、自己选择词汇,组成句子进行连续讲述或编成小故事。由于,看图进述的情节是直接展示在画面上的,图片是静止的,讲述的内容易受到图片限制。互动式故事教学对图片的要求较高,无论单幅或多幅的图片,每一幅图中都有形象根据故事的进展添加背景、角色的表情、动作等一些细致的变化,有时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以此来逐步演示故事的发展过程,帮助幼儿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互动式故事教学的图片是一个动态的画面。
2.3互动式故事教学的流程
在整个流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启发、设疑,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大胆地运用已有的词汇、言语经验进行表达与描述,在幼儿与教师积极的互动中,提升幼儿的言语技能与经验。
2.4互动式故事教学流程的应用
互动式故事教学是教师提问与幼儿回答的多回合交流,教师通过不间断地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不断地多角度地进行思考,启发才智,拓展视野,促进幼儿的思维,有效的提升故事教学的整体效果。
(1)幼儿看图教师启发运用多个词汇形容故事中的主要形象。
在故事《小树的朋友》中,通过观察左图请幼儿描述:“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小班的幼儿就运用了“没有树叶的”“孤零零”“光秃秃”等词汇。紧接着的一个提问:“在整个画面中只有一棵小树,你觉得它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幼儿又运用了“孤单”“难受”“寂寞”“伤心”等让教师惊叹的词汇来描写小树的心理感受,为接下来的故事讲述进行了有效的铺垫。
在故事《笨笨猪》当中,出示左图之后提问:“这是一头怎样的猪?”中班的幼儿运用了“可爱”“ 帅气”“ 胖嘟嘟”“笑眯眯”“开心”等丰富的词汇来形容它,帮助幼儿理解了故事中的这一角色形象。
可见,在让幼儿看图运用多个词汇形容图中形象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词汇,更是逐步让幼儿懂得如何恰当的使用各种词汇。教师一定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包括形象的面部表情,唯有仔细观察之后,才能使幼儿运用的词汇恰如其分,这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2)逐一出示图片或角色形象,引导幼儿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故事《笨笨猪》有这样三幅图:
A:出示图一让幼儿猜想这些苹果哪儿来的?小猪看到这些大苹果心里是怎么想的?它会怎么去做? B:出示图二印证幼儿的猜测,让幼儿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并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词来形容小猪行为。
C:出示图三再次让幼儿猜测“小猪一路走一路吃,越走越远,当它捡起最后一个苹果时会遇到什么事情呢?”
在逐一演示讲述图片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步步进入到故事情节的深处,牢牢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急于了解故事发展的愿望。教师在预设活动时,必须细致考虑,什么样的提问能够激发幼儿的联想能力?怎样的提问能够让幼儿根据现有的经验推理出符合逻辑的情节?唯有合理、有效的提问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与想象。
(3)教师用提问或讲述将故事引领在预设的目标中。
在启发式故事教学当中,由于大量发散性提问的运用,可能使幼儿的想象偏离整个故事的情节,一旦偏离就成了无目的的空想。因此,在允许幼儿合理想象的同时,更要用有效的提问让幼儿沿着预设的故事目标方向深入。
在故事《笨笨猪》中,当笨笨猪被老虎抓住时,笨笨猪需要想出办法来使自己逃脱,幼儿看了图一后立刻有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报警”“喊救命”“告诉老虎,我的肉不好吃,别吃我。”“用力挣脱。”“顺势一滚。”等等。然而,故事中小猪的方法既机智又诙谐,还能够反映出老虎的愚昧。因此,在肯定并应用了幼儿的想法之后,教师边出示图二边讲述了笨笨猪的话:“我原来不笨的,是因为吃了一条笨笨蛇之后才变笨的。”然后再引导幼儿思考:“老虎听了之后,是怎么想的?”幼儿自然的想到了“它吃了蛇变笨了,我吃了它不是也要变笨了吗?还是甭吃了。”这样引导之后,既没有教师生硬的扭转幼儿想法的痕迹,又让幼儿接触了新的思维方式。
(4)教师根据幼儿的自主描述改变原有故事进行讲述。
运用了互动式教学法之后,幼儿的想象力充分展现出来。但是,此时如果仍旧按照原著进行完整讲述故事,就失去了运用这种教学方式的意义。因此,在完整讲述时,一定要结合幼儿的描述、想象以及运用的词汇,进行即兴的再创作,让幼儿对老师的讲述产生共鸣与惊喜,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以下就是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故事《笨笨猪》的前后不同的故事描述。
(5)给故事取名,总结提升经验。
在故事完整欣赏完之后,请幼儿为这个故事取名。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幼儿自己总结对整个故事的理解,并通过思维的概括与提炼为故事命名。比如:故事《小树的朋友》这一故事,在教师完整讲述之后,幼儿为这个故事取名叫《小树找朋友》《谁是小树的朋友》《爱护小树》等。可见孩子们已经完全理解了故事所要表达的意思,激发了他们爱护小树、保护绿色生命的强烈愿望。这就是故事教育价值体现。
(6)创造性地进行故事表演。
故事表演一直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形式,它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规范的口语练习的机会。故事表演时教师的积极参与、引领与渲染,使幼儿的表演更加身临其境、兴致盎然。
在互动式教学的故事表演时,对故事的内容或情节进行了丰富与扩展。比如:故事《笨笨猪》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时,不是纯粹的原有故事表演,而是添加了另外两个角色狼与狐狸,它们同样是象老虎一样设置圈套或陷阱来欺骗小动物,但是却采用了不同的手段,让孩子们在一次次的表演中,明辨善恶、真伪,在遇到事情时多一点思考,以保护自己。在这样的表演中,师幼互动达到了高潮,将认识推向创造阶段,实现知、情、意、行的整体教育助能。
3互动式教学法在故事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3.1有助于幼儿词汇的丰富、理解与运用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的丰富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然而,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而是在幼儿在长期的语言学习中,凭借听、说练习来发展其正确、熟练地使用词汇。它根本就没有捷径可言,完全依靠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与幼儿一起成长,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巩固。
互动式教学法在故事教学中运用之后,由于使用了许多启发式的提问与辅助引导,让幼儿在观察图片及动态的演示之后,将平时积累的词汇运用其中。在不断应用——积累——再应用——再积累周而复始地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了所使用的词汇的含义,丰富并积累了大量的词汇,进而提高了幼儿言语的表达能力。
3.2有助于幼儿在同伴中获得新知
在互动式故事教学中,所有运用的词汇、故事的情节推理都来自于幼儿群体,教师只在当中起到引导与支持的作用。由于,幼儿对同伴所传输的信息接受的程度远远高于教师所传授知识的信息。因此,幼儿的言语信息在同伴的发言中不断丰富起来。
比如:在故事《小花籽找快乐》中,小花籽问小蜜蜂:“你快乐吗?”小蜜蜂说:“我很快乐。”之后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小蜜蜂的快乐在哪里?”幼儿的回答是:“我能采许多花蜜,所以我很快乐。”“我能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我很快乐。”“我有许多好朋友,我很快乐。”等。在故事《笨笨猪》中,当孩子们发现这些苹果是大老虎放的时,宁宁小朋友恍然大悟的说:“这好象是个陷阱吗?”她一语惊醒了其他的小朋友,于是,教师立即又把问题抛给孩子:“什么是陷阱?”这下热闹了,孩子们纷纷向老师表达自己对“陷阱”的理解。就这样孩子们不仅获得了一个新的词汇,而且还和同伴一起用已有的经验理解了这一词汇的含义,使自己的经验得到了提升。一个人一种想法,五个人就有五种想法了;一个人用一个词汇,五个人就有五个词汇了,这比老师讲述故事中,学习一两个信息要丰富多了。
3.3有助于幼儿策略预备技能的培养
南师大周兢教授在《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几个新的发展趋向》一文中阐述了要成为流畅阅读者的四大策略预备技能,即反思、预期、质疑、假设。在互动式故事教学中,由于故事的情节都是由幼儿自己通过图片的观察,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推理、想象出来的。因此,幼儿的预期与假设的技能得到了锻炼,这是一般的故事教学与早期阅读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又因为教师不间断的使用启发式提问,也会对幼儿逐渐形成提出问题的习惯与能力,会不断的对画面及故事情节提出质疑。互动式故事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幼儿形成策略预备技能的途径与方法。 3.4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互动式故事教学中,教师运用了启发、引导等方法,教给幼儿观察、联想、对比、分析等他们能理解并掌握的技巧,让幼儿可以充分地联想、想象、交谈和表现。在教学中,幼儿边倾听同伴发言的同时,要学会对同伴给予的信息进行判断,在头脑中迅速选择与其他人不同的词汇与想法,并进行表达。这就需要幼儿要有敏锐的发散、求异的思维,才能实现这一点。互动式故事教学不仅让幼儿学会了用丰富的语言来描述人物形象和发生的事件,而且还拓展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也只有让幼儿拥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让他们的思维开出绚丽的花朵。“正如喜爱跑步的人终究会拥有一双结实的双腿一样,喜爱思考的人,也终究会成为一个逻辑推理能力强的人,同时可以拥有一个思维缜密的头脑。”
4互动式教学法在故事教学中的局限
4.1互动式故事教学法对故事类型的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
能够运用互动式教学法的故事,有它特定的需要:短小、精悍、情节相对简单,角色形象鲜明。只有这样的故事,才比较有利于运用此教学法。情节简单、角色鲜明的故事比较有利于教师制作各种教学具,有利于幼儿想象与推测。如果,故事情节复杂、篇幅较长,那么在持续的启发提问中,使幼儿失去了想象、预测、推理、互动的兴趣,那么教学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教师在选择故事时,一定要仔细思考,这个故事是适合运用互动式教学法还是使用传统的故事教学法,能够机智的在不同的故事教学中应用最适合它的教学法。
4.2互动式故事教学法对教师专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互动式故事教学,要求将故事画成多幅图片或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教具时,不是简单的图片汇总,必须仔细的思考怎样才能符合幼儿的逻辑思维?制作上一定要科学、形象、生动。网络上搜索的图片,必要时要进行修改,便于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内在联系,以及角色的脸部表情。因此,教师不仅要有一个慎密的善于思考的头脑,而且要能够熟练、灵活的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能力。
另外,互动式故事教学,并非是简单的一问一答,它需要教师拥有敏锐的教育机智,及时从幼儿给予的信息中发现有利于目标达成的因素,抓住时机进行有效引导,最终促使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中的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活动,这种活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交往、是互动,这种对话、交往与互动体现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互动式故事教学为师生的交流与对话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法;故事教学;语言教学;儿童情趣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我们应充分认识语言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努力调动幼儿说话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幼儿各种言语技能,促进幼儿语言规范化地发展。故事教学作为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故事本身具有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等特点,是幼儿接触最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然而,由于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单向多于互动、倾听多于想象,不能很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因此,如何扬长避短的进行故事教学?如何运用故事教学的形式充分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如何充分挖掘故事潜在的教育价值?是值得我们一线老师深思的问题。在几次教学中,我将互动式教学法应用在幼儿园故事教学之中,发现了一些值得借鉴与应用的地方。
1幼儿园传统故事教学存在的不足
1.1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重单向传输,少互动交流
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还停留在“教师讲故事——幼儿听故事——教师提问等”之上,幼儿相对处于比较被动的角色之中,而且教师所使用的导语雷同,提出的问题缺乏新意。由于传统故事教学模式中师幼缺乏互动、交流,使故事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及广泛、深邃的教育价值。
1.2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重倾听复述,少判断想象
在传统的故事教学中,启发式的方法运用得较少,一般都是倾听与复述,很少让幼儿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想象与预测,这对培养幼儿扩散性思维是不利的。它影响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及听故事的新奇感与敏锐感。
2互动式教学法在幼儿园故事教学中的尝试
2.1什么是互动式故事教学
幼儿园互动式故事教学,就是在故事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双方都能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创造和谐的互动氛围,在教师与幼儿的问答中,想象、预测故事的发展,创造性的共同表演故事,最终达到相互促动、共同完成故事教学的任务。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心理需要,倾听幼儿对问题的想法,及时发现其思维的闪光点,产生心理共鸣、思维共享,唤起幼儿探究故事发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又影响教师的情绪,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形成了良好的故事教学氛围,进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互动式故事教学中的故事情节、所使用的词汇,都是幼儿的自主发现、应用、推理的结果,教师只是不间断地引导幼儿进行有效地观察、合理地想象,挣脱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灌输式教学。
2.2互动式故事教学与其他相似故事教学的差异
(1)互动式故事教学与传统故事续编的区别。
续编故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原来的故事情节中没有提到的或感到欠缺部分进行改编或续编,为幼儿提供一个扩展或延伸内容的机会。但是,续编故事只是对故事结尾部分进行了创造性的想象,而互动式故事教学从一开始就在引导孩子想象、预测故事的发生、发展、结果等,而且还要运用自己丰富的语言进行描述。
(2)互动式故事教学与传统看图讲述的区别。
看图讲述是让幼儿通过对单幅或多幅图片的观察、分析、判断、自己选择词汇,组成句子进行连续讲述或编成小故事。由于,看图进述的情节是直接展示在画面上的,图片是静止的,讲述的内容易受到图片限制。互动式故事教学对图片的要求较高,无论单幅或多幅的图片,每一幅图中都有形象根据故事的进展添加背景、角色的表情、动作等一些细致的变化,有时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以此来逐步演示故事的发展过程,帮助幼儿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互动式故事教学的图片是一个动态的画面。
2.3互动式故事教学的流程
在整个流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启发、设疑,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大胆地运用已有的词汇、言语经验进行表达与描述,在幼儿与教师积极的互动中,提升幼儿的言语技能与经验。
2.4互动式故事教学流程的应用
互动式故事教学是教师提问与幼儿回答的多回合交流,教师通过不间断地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不断地多角度地进行思考,启发才智,拓展视野,促进幼儿的思维,有效的提升故事教学的整体效果。
(1)幼儿看图教师启发运用多个词汇形容故事中的主要形象。
在故事《小树的朋友》中,通过观察左图请幼儿描述:“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小班的幼儿就运用了“没有树叶的”“孤零零”“光秃秃”等词汇。紧接着的一个提问:“在整个画面中只有一棵小树,你觉得它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幼儿又运用了“孤单”“难受”“寂寞”“伤心”等让教师惊叹的词汇来描写小树的心理感受,为接下来的故事讲述进行了有效的铺垫。
在故事《笨笨猪》当中,出示左图之后提问:“这是一头怎样的猪?”中班的幼儿运用了“可爱”“ 帅气”“ 胖嘟嘟”“笑眯眯”“开心”等丰富的词汇来形容它,帮助幼儿理解了故事中的这一角色形象。
可见,在让幼儿看图运用多个词汇形容图中形象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词汇,更是逐步让幼儿懂得如何恰当的使用各种词汇。教师一定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包括形象的面部表情,唯有仔细观察之后,才能使幼儿运用的词汇恰如其分,这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2)逐一出示图片或角色形象,引导幼儿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故事《笨笨猪》有这样三幅图:
A:出示图一让幼儿猜想这些苹果哪儿来的?小猪看到这些大苹果心里是怎么想的?它会怎么去做? B:出示图二印证幼儿的猜测,让幼儿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并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词来形容小猪行为。
C:出示图三再次让幼儿猜测“小猪一路走一路吃,越走越远,当它捡起最后一个苹果时会遇到什么事情呢?”
在逐一演示讲述图片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步步进入到故事情节的深处,牢牢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急于了解故事发展的愿望。教师在预设活动时,必须细致考虑,什么样的提问能够激发幼儿的联想能力?怎样的提问能够让幼儿根据现有的经验推理出符合逻辑的情节?唯有合理、有效的提问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与想象。
(3)教师用提问或讲述将故事引领在预设的目标中。
在启发式故事教学当中,由于大量发散性提问的运用,可能使幼儿的想象偏离整个故事的情节,一旦偏离就成了无目的的空想。因此,在允许幼儿合理想象的同时,更要用有效的提问让幼儿沿着预设的故事目标方向深入。
在故事《笨笨猪》中,当笨笨猪被老虎抓住时,笨笨猪需要想出办法来使自己逃脱,幼儿看了图一后立刻有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报警”“喊救命”“告诉老虎,我的肉不好吃,别吃我。”“用力挣脱。”“顺势一滚。”等等。然而,故事中小猪的方法既机智又诙谐,还能够反映出老虎的愚昧。因此,在肯定并应用了幼儿的想法之后,教师边出示图二边讲述了笨笨猪的话:“我原来不笨的,是因为吃了一条笨笨蛇之后才变笨的。”然后再引导幼儿思考:“老虎听了之后,是怎么想的?”幼儿自然的想到了“它吃了蛇变笨了,我吃了它不是也要变笨了吗?还是甭吃了。”这样引导之后,既没有教师生硬的扭转幼儿想法的痕迹,又让幼儿接触了新的思维方式。
(4)教师根据幼儿的自主描述改变原有故事进行讲述。
运用了互动式教学法之后,幼儿的想象力充分展现出来。但是,此时如果仍旧按照原著进行完整讲述故事,就失去了运用这种教学方式的意义。因此,在完整讲述时,一定要结合幼儿的描述、想象以及运用的词汇,进行即兴的再创作,让幼儿对老师的讲述产生共鸣与惊喜,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以下就是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故事《笨笨猪》的前后不同的故事描述。
(5)给故事取名,总结提升经验。
在故事完整欣赏完之后,请幼儿为这个故事取名。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幼儿自己总结对整个故事的理解,并通过思维的概括与提炼为故事命名。比如:故事《小树的朋友》这一故事,在教师完整讲述之后,幼儿为这个故事取名叫《小树找朋友》《谁是小树的朋友》《爱护小树》等。可见孩子们已经完全理解了故事所要表达的意思,激发了他们爱护小树、保护绿色生命的强烈愿望。这就是故事教育价值体现。
(6)创造性地进行故事表演。
故事表演一直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形式,它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规范的口语练习的机会。故事表演时教师的积极参与、引领与渲染,使幼儿的表演更加身临其境、兴致盎然。
在互动式教学的故事表演时,对故事的内容或情节进行了丰富与扩展。比如:故事《笨笨猪》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时,不是纯粹的原有故事表演,而是添加了另外两个角色狼与狐狸,它们同样是象老虎一样设置圈套或陷阱来欺骗小动物,但是却采用了不同的手段,让孩子们在一次次的表演中,明辨善恶、真伪,在遇到事情时多一点思考,以保护自己。在这样的表演中,师幼互动达到了高潮,将认识推向创造阶段,实现知、情、意、行的整体教育助能。
3互动式教学法在故事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3.1有助于幼儿词汇的丰富、理解与运用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的丰富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然而,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而是在幼儿在长期的语言学习中,凭借听、说练习来发展其正确、熟练地使用词汇。它根本就没有捷径可言,完全依靠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与幼儿一起成长,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巩固。
互动式教学法在故事教学中运用之后,由于使用了许多启发式的提问与辅助引导,让幼儿在观察图片及动态的演示之后,将平时积累的词汇运用其中。在不断应用——积累——再应用——再积累周而复始地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了所使用的词汇的含义,丰富并积累了大量的词汇,进而提高了幼儿言语的表达能力。
3.2有助于幼儿在同伴中获得新知
在互动式故事教学中,所有运用的词汇、故事的情节推理都来自于幼儿群体,教师只在当中起到引导与支持的作用。由于,幼儿对同伴所传输的信息接受的程度远远高于教师所传授知识的信息。因此,幼儿的言语信息在同伴的发言中不断丰富起来。
比如:在故事《小花籽找快乐》中,小花籽问小蜜蜂:“你快乐吗?”小蜜蜂说:“我很快乐。”之后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小蜜蜂的快乐在哪里?”幼儿的回答是:“我能采许多花蜜,所以我很快乐。”“我能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我很快乐。”“我有许多好朋友,我很快乐。”等。在故事《笨笨猪》中,当孩子们发现这些苹果是大老虎放的时,宁宁小朋友恍然大悟的说:“这好象是个陷阱吗?”她一语惊醒了其他的小朋友,于是,教师立即又把问题抛给孩子:“什么是陷阱?”这下热闹了,孩子们纷纷向老师表达自己对“陷阱”的理解。就这样孩子们不仅获得了一个新的词汇,而且还和同伴一起用已有的经验理解了这一词汇的含义,使自己的经验得到了提升。一个人一种想法,五个人就有五种想法了;一个人用一个词汇,五个人就有五个词汇了,这比老师讲述故事中,学习一两个信息要丰富多了。
3.3有助于幼儿策略预备技能的培养
南师大周兢教授在《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几个新的发展趋向》一文中阐述了要成为流畅阅读者的四大策略预备技能,即反思、预期、质疑、假设。在互动式故事教学中,由于故事的情节都是由幼儿自己通过图片的观察,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推理、想象出来的。因此,幼儿的预期与假设的技能得到了锻炼,这是一般的故事教学与早期阅读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又因为教师不间断的使用启发式提问,也会对幼儿逐渐形成提出问题的习惯与能力,会不断的对画面及故事情节提出质疑。互动式故事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幼儿形成策略预备技能的途径与方法。 3.4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互动式故事教学中,教师运用了启发、引导等方法,教给幼儿观察、联想、对比、分析等他们能理解并掌握的技巧,让幼儿可以充分地联想、想象、交谈和表现。在教学中,幼儿边倾听同伴发言的同时,要学会对同伴给予的信息进行判断,在头脑中迅速选择与其他人不同的词汇与想法,并进行表达。这就需要幼儿要有敏锐的发散、求异的思维,才能实现这一点。互动式故事教学不仅让幼儿学会了用丰富的语言来描述人物形象和发生的事件,而且还拓展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也只有让幼儿拥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让他们的思维开出绚丽的花朵。“正如喜爱跑步的人终究会拥有一双结实的双腿一样,喜爱思考的人,也终究会成为一个逻辑推理能力强的人,同时可以拥有一个思维缜密的头脑。”
4互动式教学法在故事教学中的局限
4.1互动式故事教学法对故事类型的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
能够运用互动式教学法的故事,有它特定的需要:短小、精悍、情节相对简单,角色形象鲜明。只有这样的故事,才比较有利于运用此教学法。情节简单、角色鲜明的故事比较有利于教师制作各种教学具,有利于幼儿想象与推测。如果,故事情节复杂、篇幅较长,那么在持续的启发提问中,使幼儿失去了想象、预测、推理、互动的兴趣,那么教学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教师在选择故事时,一定要仔细思考,这个故事是适合运用互动式教学法还是使用传统的故事教学法,能够机智的在不同的故事教学中应用最适合它的教学法。
4.2互动式故事教学法对教师专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互动式故事教学,要求将故事画成多幅图片或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教具时,不是简单的图片汇总,必须仔细的思考怎样才能符合幼儿的逻辑思维?制作上一定要科学、形象、生动。网络上搜索的图片,必要时要进行修改,便于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内在联系,以及角色的脸部表情。因此,教师不仅要有一个慎密的善于思考的头脑,而且要能够熟练、灵活的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能力。
另外,互动式故事教学,并非是简单的一问一答,它需要教师拥有敏锐的教育机智,及时从幼儿给予的信息中发现有利于目标达成的因素,抓住时机进行有效引导,最终促使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中的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活动,这种活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交往、是互动,这种对话、交往与互动体现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互动式故事教学为师生的交流与对话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