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生在每个班级都占大多数,由于我们习惯于抓两头促中间,常常有意无意地把其放在一边。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会逐渐淡薄,甚至出现滑坡的势头。为此,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对“中等生”的培养,一定要寻找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使其尽快地转变为优秀者,下面是我在作文教学中,培养中等生作文兴趣的几点做法:
一、亲近:闲谈作文趣事,建立教学感情
中等生大多性格内向,羞怯心理严重,特别是见到老师更是躲躲闪闪。老师当面给他们批改作文或单独辅导时,总是拘束得很。这就需要教师和谐的接触方式,让教师教的情感与学生学的情感融洽统一。为此,我常常在课余时间和学生围在一起讲作文趣事,他们也会观热闹似的围过来倾听。我立刻向他们表示欢迎,并改变语调,好像专等他们到来似的。有时讲到要紧之处,就来个“且听下回分解”,让他们主动找老师往下说,并且引导他们搜集阅读过的有关故事。有时,在老师讲了一两个情节之后,引导他们接着老师的话茬往下说,即使讲得不太好,老师也要充分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去掉自卑感。有事谈到高兴处,老师也可以把自己在作文中遇到的趣事、傻事讲给他们听。这样做会引起他们的共鸣与好奇,使他们在这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中得到启迪、熏陶,点燃作文兴趣的火花,让师生双方沉浸在情景交融的作文境界中。
二、理解:挖掘作文优点,指出努力方向
有些中等生性格敏感,感情脆弱,心理总像受到压抑似的。可是,他们渴望理解,渴望得到与优生一样的待遇。有时,教师与同学们对他们一言一行的理解都可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活动。长期的冷落,使中等生对作文失去兴趣,而且逐渐趋向滑坡。只要作文就采取应付的态度。分层教学实施之后,注重了对中等生的培养,他们得到并享有优等生的待遇。在指导作文课上,特别注意为他们创设和提供显露自己优点和本领的机会。我专门挑选一些中等生的作文,当众宣读,让其他学生给予公正的评议。大家一致认为:他们的作文成功之处很多,用词准确、语句通顺、段落清楚,只是思路不够开阔,艺术构思还欠缺,主次不够突出。通过挖掘发现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不少,而对缺点要和蔼地、亲切地、心平气和地委婉指出,千万不要公开批评,弄明白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指出努力方向。
三、优待:提供作文信息,进行个别指导
在作文分层辅导时,我发现有些中等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观察,不善于交际,更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信息。每当作文题目一出,总是感到无事可写,十分为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辅导作文之前,我有意识地把作文信息透露给他们,并提示所需要的材料,引导他们去观察收集材料,告诉他们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是作文选择材料的重要来源;大自然花草虫鱼、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都能收集到可写的东西。只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会收集到许许多多可写的材料。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需要引导。
四、点拨:解决作文疑难,寻找作文之门
有些中等生头脑灵活,但性格浮躁,粗心大意,再加上缺少強烈的求知欲,对作文的疑难不去探究,这也成了他们不能成为作文优秀者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做教师的应该耐心启发与引导。作文首先要做到思路清、文路明,只要突破这一点,作文就容易多了。而这一点对于中等生来说,是不容易突破的。所以,在指导作文时,对中等生,教师可备好几种思路,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或组织他们共同商讨。在教师的点拨下,让他们选择自己认为较好的思路,这样做能逐渐培养中等生的条理性,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当然训练学生的思路,不能以教师的思路代替学生的思路,关键是让学生在习作指导中开阔自己的思路,找到习作的门径。在教学的实践中,我先从阅读入手,引导中等生给别人的文章编写提纲,让他们掌握列提纲的方法与形式。
五、鼓励:激化作文情趣,建立必胜信心
中等生对任何事物不像优等生那样热情奔放,也不像后进生那样时冷时热,他们的态度总是那样平平和和。如果作文接连取得好成绩,他们也会产生一种特别浓厚的热情。因此,激发并保持他们这种热情,需要一个过程,要来个持久战,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他们习作时的情感。我们知道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尤其有利于创设情境。例如,我在指导《一次班会活动》时,我按照平时的惯例,先指导怎么写,结果在巡视指导中,发现一些中等生只是写了过程,场面描写毫无激情。为此,我把自己先前摄下的镜头,又重新放了一遍。学生随着镜头又仿佛回到活动中,个个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我又把镜头定格在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神态、动作的表现上,然后引导学生随着镜头观察、想象、练说,说完再写下来,由于学生有真情实感,所以文章写出来就有血有肉。
总而言之,作文指导时,多注意关心他们,让他们在充满兴趣中写作文;批改作文时,尽量给他们面批,当面客观地及时评价、鼓励;讲评时,多肯定他们作文中的优秀之处。给他们建立一个一定能写好作文的必胜信心,更进一步认识到作文之路是一条阳光明媚、鲜花盛开的大道。只要努力,就能沿着大道走向成功。
作者单位:湖南祁阳县潘市镇松林完小
一、亲近:闲谈作文趣事,建立教学感情
中等生大多性格内向,羞怯心理严重,特别是见到老师更是躲躲闪闪。老师当面给他们批改作文或单独辅导时,总是拘束得很。这就需要教师和谐的接触方式,让教师教的情感与学生学的情感融洽统一。为此,我常常在课余时间和学生围在一起讲作文趣事,他们也会观热闹似的围过来倾听。我立刻向他们表示欢迎,并改变语调,好像专等他们到来似的。有时讲到要紧之处,就来个“且听下回分解”,让他们主动找老师往下说,并且引导他们搜集阅读过的有关故事。有时,在老师讲了一两个情节之后,引导他们接着老师的话茬往下说,即使讲得不太好,老师也要充分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去掉自卑感。有事谈到高兴处,老师也可以把自己在作文中遇到的趣事、傻事讲给他们听。这样做会引起他们的共鸣与好奇,使他们在这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中得到启迪、熏陶,点燃作文兴趣的火花,让师生双方沉浸在情景交融的作文境界中。
二、理解:挖掘作文优点,指出努力方向
有些中等生性格敏感,感情脆弱,心理总像受到压抑似的。可是,他们渴望理解,渴望得到与优生一样的待遇。有时,教师与同学们对他们一言一行的理解都可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活动。长期的冷落,使中等生对作文失去兴趣,而且逐渐趋向滑坡。只要作文就采取应付的态度。分层教学实施之后,注重了对中等生的培养,他们得到并享有优等生的待遇。在指导作文课上,特别注意为他们创设和提供显露自己优点和本领的机会。我专门挑选一些中等生的作文,当众宣读,让其他学生给予公正的评议。大家一致认为:他们的作文成功之处很多,用词准确、语句通顺、段落清楚,只是思路不够开阔,艺术构思还欠缺,主次不够突出。通过挖掘发现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不少,而对缺点要和蔼地、亲切地、心平气和地委婉指出,千万不要公开批评,弄明白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指出努力方向。
三、优待:提供作文信息,进行个别指导
在作文分层辅导时,我发现有些中等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观察,不善于交际,更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信息。每当作文题目一出,总是感到无事可写,十分为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辅导作文之前,我有意识地把作文信息透露给他们,并提示所需要的材料,引导他们去观察收集材料,告诉他们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是作文选择材料的重要来源;大自然花草虫鱼、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都能收集到可写的东西。只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会收集到许许多多可写的材料。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需要引导。
四、点拨:解决作文疑难,寻找作文之门
有些中等生头脑灵活,但性格浮躁,粗心大意,再加上缺少強烈的求知欲,对作文的疑难不去探究,这也成了他们不能成为作文优秀者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做教师的应该耐心启发与引导。作文首先要做到思路清、文路明,只要突破这一点,作文就容易多了。而这一点对于中等生来说,是不容易突破的。所以,在指导作文时,对中等生,教师可备好几种思路,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或组织他们共同商讨。在教师的点拨下,让他们选择自己认为较好的思路,这样做能逐渐培养中等生的条理性,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当然训练学生的思路,不能以教师的思路代替学生的思路,关键是让学生在习作指导中开阔自己的思路,找到习作的门径。在教学的实践中,我先从阅读入手,引导中等生给别人的文章编写提纲,让他们掌握列提纲的方法与形式。
五、鼓励:激化作文情趣,建立必胜信心
中等生对任何事物不像优等生那样热情奔放,也不像后进生那样时冷时热,他们的态度总是那样平平和和。如果作文接连取得好成绩,他们也会产生一种特别浓厚的热情。因此,激发并保持他们这种热情,需要一个过程,要来个持久战,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他们习作时的情感。我们知道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尤其有利于创设情境。例如,我在指导《一次班会活动》时,我按照平时的惯例,先指导怎么写,结果在巡视指导中,发现一些中等生只是写了过程,场面描写毫无激情。为此,我把自己先前摄下的镜头,又重新放了一遍。学生随着镜头又仿佛回到活动中,个个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我又把镜头定格在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神态、动作的表现上,然后引导学生随着镜头观察、想象、练说,说完再写下来,由于学生有真情实感,所以文章写出来就有血有肉。
总而言之,作文指导时,多注意关心他们,让他们在充满兴趣中写作文;批改作文时,尽量给他们面批,当面客观地及时评价、鼓励;讲评时,多肯定他们作文中的优秀之处。给他们建立一个一定能写好作文的必胜信心,更进一步认识到作文之路是一条阳光明媚、鲜花盛开的大道。只要努力,就能沿着大道走向成功。
作者单位:湖南祁阳县潘市镇松林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