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党恩共圆梦想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中国共产党拯救了旧中国,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有了自己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拯救了旧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从此人间地狱变天堂……当时的我还不懂其中真正的含义,但隐约感觉到中国共产党了不起,能让人们过上好生活.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理念在微观方面表现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道德情操,折射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光芒,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红色基因中一直孕育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诉求,为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传承红色基因,倡导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磅礴前进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认同,感受法治对个人、社会的重要意义,进而培育法治意识.在校本化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趣味性和知识性统一;努力促进课内外、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明理尊法;设计校本课程,促进法治课程整体育人:从而将法治意识培育建立在课程整体实施的基础上.
“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势必对课堂教学提出减负增效的要求.无论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要在探讨如何促成减负增效中的“学”的同时,将“教”渗透其中.为了适应这种“教”,教师角色必然发生转变,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回归教育初心,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新时代文化强国目标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重要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百年文化发展道路.回顾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百年进程,发现其基本经验在于:高扬马克思主义信仰文化、践行以民为本的价值文化、坚守自我革命的精神文化、坚持民主集中的组织文化.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应在汲取历史经验中继续奋进,坚持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规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
在“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尝试在往庞杂繁复的教学资源中做出甄选精简,将粗放式、数量型资料整合为集约式、质量型资源.在新授课中对资源的内涵立意详解深挖,在复习课中引导学生继续对其价值拓展探究,以期减少学生因摄入过多同质信息而产生的学习负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双减”目标达成,让课堂教学呈现新样貌.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身体力量、知识力量和生命内力的合力作用.在这三股力量中,作用最大、最持久的莫过于生命内力,若能唤醒此力,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生命内力至关重要,是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唤醒学生生命内力的途径很多,其中“仁爱”“理解”“尊重”“榜样”“奖赏”力量非凡、效果最好,故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被多次提及.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时代精神积淀、生成、演进的土壤.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特点的文化,为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并嬗变为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基因.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传承了斗争意识、斗争意志、斗争智慧,在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核中明确斗争方向、斗争立场、斗争原则,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强支撑下又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特色,并在三种文化的相互作用、有机统一中不断延续与升华.
思政课教学是当代中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为夯实义务教育成果与发挥高等教育后劲的承接环节,也是对青少年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深入探析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善用党史资源为学生发展导航定向,从党史学习中树立远大理想、传承伟大精神、把握时代大势;统筹方式方法助力政治教学守正创新,充分运用教化、浸化、感化的方式和方法,以此实现中学政治教学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最终目的 .
习近平总书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称为“关键课程”,这一科学论断具有丰富的内涵.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性体现,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关键渠道,其最终目标是塑造青少年学生这一关键群体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隐性知识是知识存在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个人价值观与实践行为起到塑造作用.从知识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包含政治理论与道德原则等显性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性教学促进价值观念与道德行为等隐性知识形成.因此,应构建以师生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促进隐性知识获得与流动;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促进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构建以创新行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突出隐性知识在考核中的作用.由此,多方面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