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现中、西绘画史,无论东方或西方的绘画艺术,都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着。在这一过程中,中西方的艺术表现形式都呈现多姿多彩的状态,其中作为艺术最重要的类型之一——人物画的表现也是中西方艺术表现形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人物画最早开始是意象的人物绘画,后来才有了线描人物,其中以晋代的顾恺之,南朝刘宋时期的陆探微最具代表。但是受当时社会发展限制,人物工笔画的绘画语言简单明了,还保留古朴的艺术状态,虽然后期的人物工笔画日渐丰富和细腻,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神似总是高于形似,以至于在中国五千年的艺术作品中,中国绘画艺术无论从创作到欣赏都极力倡导“体品”、“玩味”、“禅悟”之象外之意的功夫。可以认为,有价值的画论和画作,提供的是一种象征的形象图式,属于流动、多次发展、生化的结构构成,整个中国画境都是建立在人本身的结构同自然通融华裔的普遍宗教意识之上。画面“神”的根本是一种超然的命意,是建立在“大化虚空”、“鸿蒙混沌”的境界之上的象征符号,这便是中国画的“神、气”,也是人物写意性表现最重要的内涵所在。
然而主张“精气神”的传统中国人物画在面临“严谨科学理智”的西方绘画艺术的撞击时却并没有一味地去迎合与改变,反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中国传统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吸纳融合,从而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现代工笔人物画前景。在工笔画基础上加入西方写实因素的具代表性的画家可以追溯到清朝的外籍官郎世宁。中国人物画一直以平面的二维形象为主,但是郎世宁受西方绘画影响,在画中国工笔画时均着重刻画主体的三维空间表现,这种画虽然不符合传统中国工笔画的定义,但是他的画面表现却给人一种另类的美感,新鲜却不突兀,这种东西方完美结合的技法表现也为后来西方元素融入传统工笔人物画做好了伏笔。
工笔人物画发展到现代,呈现出纷繁的景象,无论是写意性还是写实性,在现代工笔人物画中的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对艺术的需求与期望,社会对艺术的需求直接影响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方向。没有社会的刺激,现代工笔人物画不会获得多方面的表现,更谈不上进步与发展,对现代工笔人物画而言,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一、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表现
(一)写意性的具体表现
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是从传统写意画中受到的启发和影响,但传统的工笔人物与写意人物一开始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开来。从中国绘画史来看,工笔人物画本身就蕴含有“写意”的倾向,顾恺之等开创了工笔人物画的长河,但到张僧繇、吴道子却创造出一种随意奔放的人物绘画形式,这是最早的写意雏形,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独抒胸臆”的绘画审美标准,他们自称就是为了“写”出胸中一股“盘郁之气”,才有所谓的“写意”,这就是“写意”的解释;而工笔画以技法命名,严格来说应被称之为“工笔设色”。在现在工笔人物中,按照传统用笔技法勾勒出人物形象,然后赋色,这就决定了作品作为工笔画的性质,但是在人物造型,画面背景处理等方面借鉴写意的放逸挥洒奔放,把流畅的线条、工整的细节表现与豪迈不拘的气势进行完美的组合,让画面有张有弛,收放有度,形成细腻与粗犷的强烈对比就是现代工笔人物画里写意性带来的画面效果。
(二)写意性表现的社会背景
现代工笔人物画中写意性的表现有时候不以任何东西为媒介来传递,仅仅是作品朦胧的一种画面表现,用以缅怀或者崇尚古代写意画艺术家的超然人生态度与艺术情怀。在传统绘画中,绘画大家一般都是用山水或者写意来寄寓自己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当时的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只有大自然才是画家追求的唯一一片净土。在过去了几千年后,这种别样的感情依旧适用于现代社会,或者是更加适用社会。虽然说没有战乱,没有杀戮,但是紧密的生活节奏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每个人都捆绑联系在一起,没有透气的空间,每个人都活在一个网内,每个网都代表一个小的社会,每个人的周围永远充斥着嘈杂的声音与无穷尽的琐事。在这样社会环境下,现代工笔画家对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向往就愈发强烈,追求自然,回归原始成为现代社会一种趋势。艺术高于现实,却永远在影射当下社会的美与丑,善与恶。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表现不论是从中国传统绘画的传承与结合还是艺术的本质来理解都是合乎情理的创新与发展。
二、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写实性表现
(一)写实性表现与西方绘画因素的联系
除了写意性的表现,现代工笔人物画与西方绘画的融合也达到了一定高度而逐渐形成以写实性为表现手法的发展方向。不管当代西方绘画的表现风格是什么,从引进中国的西方艺术文化上看,西方艺术以理性为美,对人体结构,空间关系都有严格的标准,并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一套十分成熟与完整的艺术理论,不管艺术风格如何的变化,这种根植于西方绘画的艺术文化就如同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的“精气神”一般是不可消除的。从近代西方绘画引进中国到现在,西方绘画在中国的艺术领域发展越来越广,与各类型的艺术都有了很好的结合,甚至在当代艺术中,西方的油画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绘画的主流,并且它以强劲的势头在迅速壮大。在某个时期,进行油画创作的艺术活动甚至超过中国传统绘画。当然在对西方绘画狂热的初级阶段过去后,就是后期的冷静与思考。这段时间的艺术发展才是真正推动工笔人物画发展的动力与原因。
(二)西方绘画在现代工笔中的表现
在现代工笔人物画中作为艺术领域中的重要版块必然也受到影响。一时间,许多工笔人物画都变得三维立体,具有空间感,这在一定方面来说是一种进步,打破了传统的工笔人物画的二维画法,尝试用传统中国画技法达到三维立体,具有空间感的画面效果,为工笔人物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发展与进步不能靠一味的模仿,真正的发展是具有生命和力量的变化。正因为意识到这点,现代工笔人物画在表现形式上一直在进步,使得空间与形式共同存在。现代工笔人物画选择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细致,用中国传统的“十八描”勾勒出造型严谨的人物形象,然而主体的结构又无限接近人物的真实写照,再用工笔特有的细腻把每一处结构都交代清楚,眉骨微微的凸起,眼角处眼球与眼睑复杂的结构关系,眉毛的走向,甚至眉毛的结构与体积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设色上,用传统的没骨法等来体现西方绘画因素的融入,使前后的空间感加强,让工笔人物画在空间1达到西方绘画讲究的前细后粗,前深后浅,最后消失于一点的三维特点。
(三)写实性表现与文化传播
在现代工笔人物画的画作中,不乏精致得堪比照片的优秀作品。虽然类比照片并不能完全体现一件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但这种写实性的表现,却能有力的反映出工笔人物画的强大吸纳力与包容性。这种强大的力量是来自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海纳百川这个词在很早就有,象征着海一样的宽广深,能涵括一切的事物。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像大海一般把所有文化融合吸收转变从而达到进步与发展。但是我们不仅仅要吸收来自各个地方的文化,更像大海一样把我们的文化遍布世界的每一处地方,让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流穿过每一个河床。现代工笔人物画在接受融进写实性表现的同时,也在向全世界展现工笔人物画的美。现代工笔人物画以写实性表现为美,同时也能让其他国家以传统工笔人物造型线条为临摹研究的对象,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共同进步的过程。
当写意性写实性表现在创作中已经越来越成熟的时候,现代工笔人物画又开始马不停蹄的寻找其他更多可能的发展空间。它用这个时代独有的社会环境作为温床尝试不同风格的艺术表现手法。每一种表现手法都具有现代的特点,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产物,每一种表现手法都反映出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动态以及趋势。如果说现代工笔人物画是一首美妙的歌曲,那么附着于它的每一个表现手法就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在这个属于它们的时代用饱满的激情与鲜活的生命力在歌唱现代工笔人物画的颂歌。
中国传统人物画最早开始是意象的人物绘画,后来才有了线描人物,其中以晋代的顾恺之,南朝刘宋时期的陆探微最具代表。但是受当时社会发展限制,人物工笔画的绘画语言简单明了,还保留古朴的艺术状态,虽然后期的人物工笔画日渐丰富和细腻,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神似总是高于形似,以至于在中国五千年的艺术作品中,中国绘画艺术无论从创作到欣赏都极力倡导“体品”、“玩味”、“禅悟”之象外之意的功夫。可以认为,有价值的画论和画作,提供的是一种象征的形象图式,属于流动、多次发展、生化的结构构成,整个中国画境都是建立在人本身的结构同自然通融华裔的普遍宗教意识之上。画面“神”的根本是一种超然的命意,是建立在“大化虚空”、“鸿蒙混沌”的境界之上的象征符号,这便是中国画的“神、气”,也是人物写意性表现最重要的内涵所在。
然而主张“精气神”的传统中国人物画在面临“严谨科学理智”的西方绘画艺术的撞击时却并没有一味地去迎合与改变,反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中国传统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吸纳融合,从而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现代工笔人物画前景。在工笔画基础上加入西方写实因素的具代表性的画家可以追溯到清朝的外籍官郎世宁。中国人物画一直以平面的二维形象为主,但是郎世宁受西方绘画影响,在画中国工笔画时均着重刻画主体的三维空间表现,这种画虽然不符合传统中国工笔画的定义,但是他的画面表现却给人一种另类的美感,新鲜却不突兀,这种东西方完美结合的技法表现也为后来西方元素融入传统工笔人物画做好了伏笔。
工笔人物画发展到现代,呈现出纷繁的景象,无论是写意性还是写实性,在现代工笔人物画中的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对艺术的需求与期望,社会对艺术的需求直接影响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方向。没有社会的刺激,现代工笔人物画不会获得多方面的表现,更谈不上进步与发展,对现代工笔人物画而言,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一、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表现
(一)写意性的具体表现
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是从传统写意画中受到的启发和影响,但传统的工笔人物与写意人物一开始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开来。从中国绘画史来看,工笔人物画本身就蕴含有“写意”的倾向,顾恺之等开创了工笔人物画的长河,但到张僧繇、吴道子却创造出一种随意奔放的人物绘画形式,这是最早的写意雏形,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独抒胸臆”的绘画审美标准,他们自称就是为了“写”出胸中一股“盘郁之气”,才有所谓的“写意”,这就是“写意”的解释;而工笔画以技法命名,严格来说应被称之为“工笔设色”。在现在工笔人物中,按照传统用笔技法勾勒出人物形象,然后赋色,这就决定了作品作为工笔画的性质,但是在人物造型,画面背景处理等方面借鉴写意的放逸挥洒奔放,把流畅的线条、工整的细节表现与豪迈不拘的气势进行完美的组合,让画面有张有弛,收放有度,形成细腻与粗犷的强烈对比就是现代工笔人物画里写意性带来的画面效果。
(二)写意性表现的社会背景
现代工笔人物画中写意性的表现有时候不以任何东西为媒介来传递,仅仅是作品朦胧的一种画面表现,用以缅怀或者崇尚古代写意画艺术家的超然人生态度与艺术情怀。在传统绘画中,绘画大家一般都是用山水或者写意来寄寓自己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当时的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只有大自然才是画家追求的唯一一片净土。在过去了几千年后,这种别样的感情依旧适用于现代社会,或者是更加适用社会。虽然说没有战乱,没有杀戮,但是紧密的生活节奏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每个人都捆绑联系在一起,没有透气的空间,每个人都活在一个网内,每个网都代表一个小的社会,每个人的周围永远充斥着嘈杂的声音与无穷尽的琐事。在这样社会环境下,现代工笔画家对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向往就愈发强烈,追求自然,回归原始成为现代社会一种趋势。艺术高于现实,却永远在影射当下社会的美与丑,善与恶。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表现不论是从中国传统绘画的传承与结合还是艺术的本质来理解都是合乎情理的创新与发展。
二、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写实性表现
(一)写实性表现与西方绘画因素的联系
除了写意性的表现,现代工笔人物画与西方绘画的融合也达到了一定高度而逐渐形成以写实性为表现手法的发展方向。不管当代西方绘画的表现风格是什么,从引进中国的西方艺术文化上看,西方艺术以理性为美,对人体结构,空间关系都有严格的标准,并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一套十分成熟与完整的艺术理论,不管艺术风格如何的变化,这种根植于西方绘画的艺术文化就如同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的“精气神”一般是不可消除的。从近代西方绘画引进中国到现在,西方绘画在中国的艺术领域发展越来越广,与各类型的艺术都有了很好的结合,甚至在当代艺术中,西方的油画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绘画的主流,并且它以强劲的势头在迅速壮大。在某个时期,进行油画创作的艺术活动甚至超过中国传统绘画。当然在对西方绘画狂热的初级阶段过去后,就是后期的冷静与思考。这段时间的艺术发展才是真正推动工笔人物画发展的动力与原因。
(二)西方绘画在现代工笔中的表现
在现代工笔人物画中作为艺术领域中的重要版块必然也受到影响。一时间,许多工笔人物画都变得三维立体,具有空间感,这在一定方面来说是一种进步,打破了传统的工笔人物画的二维画法,尝试用传统中国画技法达到三维立体,具有空间感的画面效果,为工笔人物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发展与进步不能靠一味的模仿,真正的发展是具有生命和力量的变化。正因为意识到这点,现代工笔人物画在表现形式上一直在进步,使得空间与形式共同存在。现代工笔人物画选择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细致,用中国传统的“十八描”勾勒出造型严谨的人物形象,然而主体的结构又无限接近人物的真实写照,再用工笔特有的细腻把每一处结构都交代清楚,眉骨微微的凸起,眼角处眼球与眼睑复杂的结构关系,眉毛的走向,甚至眉毛的结构与体积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设色上,用传统的没骨法等来体现西方绘画因素的融入,使前后的空间感加强,让工笔人物画在空间1达到西方绘画讲究的前细后粗,前深后浅,最后消失于一点的三维特点。
(三)写实性表现与文化传播
在现代工笔人物画的画作中,不乏精致得堪比照片的优秀作品。虽然类比照片并不能完全体现一件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但这种写实性的表现,却能有力的反映出工笔人物画的强大吸纳力与包容性。这种强大的力量是来自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海纳百川这个词在很早就有,象征着海一样的宽广深,能涵括一切的事物。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像大海一般把所有文化融合吸收转变从而达到进步与发展。但是我们不仅仅要吸收来自各个地方的文化,更像大海一样把我们的文化遍布世界的每一处地方,让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流穿过每一个河床。现代工笔人物画在接受融进写实性表现的同时,也在向全世界展现工笔人物画的美。现代工笔人物画以写实性表现为美,同时也能让其他国家以传统工笔人物造型线条为临摹研究的对象,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共同进步的过程。
当写意性写实性表现在创作中已经越来越成熟的时候,现代工笔人物画又开始马不停蹄的寻找其他更多可能的发展空间。它用这个时代独有的社会环境作为温床尝试不同风格的艺术表现手法。每一种表现手法都具有现代的特点,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产物,每一种表现手法都反映出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动态以及趋势。如果说现代工笔人物画是一首美妙的歌曲,那么附着于它的每一个表现手法就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在这个属于它们的时代用饱满的激情与鲜活的生命力在歌唱现代工笔人物画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