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新 修行在自性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他是这个喧嚣时代中的“灵魂拓荒者”,而他自己却说,他只是用诗书画来弘法、布道的修行者
  在位于北京东二环的工作室“新景斋”采访胡立新先生时,他刚刚参加完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件中式上衣,手捻一串菩提,笑容豁达、目光澄明。他是书法家、画家、诗人、大居士,而在记者眼中,他更像一位儒雅慈祥的长者。
  他的工作室内,陈列着琳琅满目的藏品,从佛像、香炉、瓷器到各式杂项,令人眼花缭乱。伴随着淡淡的墨香与茶香,他与记者畅谈起书画艺术、诗词文学、儒释道哲学与人生的智慧。
  以艺悟禅
  “我的生活很简单。”胡立新笑着说,在工作室里喝茶、作诗、挥墨、参禅,诗书画对他来说,与其说是一种闲情雅致,不如说是内心修行参悟的表达。
  工作室的墙上悬挂着一幅他的国画作品:一株荷花正热烈地绽放,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让人的心情瞬时安静下来。
  荷花一直是胡立新偏爱的题材。不同于传统的墨荷,他用色大胆,不落俗套。他笔下的荷明艳恬静,空灵简洁,看似随意的笔墨晕染之下,仿佛透出江南夏季的雨意。
  他也画人物,多以宗教题材为主。他笔下的罗汉、禅师,各具姿态,造型夸张,但神态与性情却呼之欲出,充满拙朴的意趣与引人回味的禅意,在深厚的笔墨功底承载之下,大胆突破,用随性挥洒的线条笔墨抒发人性的释放。
  除此之外,他的国画作品题材广泛,不拘一格,有江边渡鸦、荷塘归鹰、梨花蝴蝶、水中游鱼,有山林茅屋、松间幽壑,也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寿桃、螃蟹……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一花一草,他都信手拈来,直抒胸臆。
  胡立新的书法更加值得称道,真、草、隶、篆、甲骨、简书、金文皆长,尤以籀篆自成一体。
  他的籀篆书法透着浓浓的古意,既有金石的苍劲,亦有汉隶的温润,评论家吴川淮曾如此评价:“他的籀篆书法,在视觉的变化上,有自己的想法,打破了传统篆书的匠气,其书法线条和字体结构呈现出典雅清纯的妙相。”
  为什么会钟情于并不多见的籀篆?这与胡立新的治学理念息息相关。他一直认为,治学最重追本溯源,不管书、画,一定要从追溯远古的文化开始。而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籀篆,正是中国书法的重要源头。
  书法启蒙时,他也和很多习书之人一样,大量临帖,写行、楷。但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钻研,他逐渐回归到古文字的源头,研习碑文,并大量临摹甲骨文、金文、篆书。他认为,当今的中国书法界有“重帖轻碑”的现象,这其实是一种误区。古文字书法艺术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祖师爷”,只有把古文字研究透彻,在书写的探索中不断溯源,才能形成对于中国书法的深刻认识。“这样你的书法里会有古典的美,有精神的美,从笔法上讲才可以千变万化。”
  传世至今的甲骨文不足2000个,也就决定了用甲骨文和籀篆进行长篇书法创作会受到限制。为此,胡立新创造性地提出可采用考确字、假借字、古今字、同源字、金文字、小篆字等来借鉴。为了考证每个字的写法,他翻遍了《甲骨文字典》《金文字典》《说文解字》《康熙大字典》等古籍资料,对每个字的每种字体,既系统研究,又相互映照。
  “古体与异体相融,假借与简繁相叠”,正是因为他对于中国书法溯源和古文字学的深入研究,使得他的书法作品通篇不拘一格,自成体系,并积累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先后出版了《胡立新书文集》、《中国佛教书画流变与当代书画艺术创作的禅境》、《胡立新谈甲骨文书法》、《三教圆融通达,而为书法大美》等著作。
  诗意人生
  与许多书法家的创作有所不同,胡立新的书法题材多是自创诗词。同他的书画相比,他的诗词创作量同样颇为惊人,题材内容既有对儒道释文化及个人修行的思考,有对自然美景的抒赞,也有对生活中点滴美好的记录与感动。
  闲时泡茶,他写下:“杉林小憩一茶啜,方便风开空色来”,“屠隆隐居茶禅偈,十方世界清凉风。”
  怀念儿时江南的田园生活,他写下:“寻遍野山坡,不见牛尾影。山花笑点头,身在牛背行。”
  离家十几载再回故乡时,带着久别重逢的感动,他写下:“新春漏迟迟,万象似相识。千家笑语盈,江南夜无眠。”
  夜深伏案,他作一首《夜听叶声》:“夜静庭阶空,但起枯叶动。只因一心轻,行走不借风。身到无穷处,自令灭欲残。君入深坐时,柴门通幽山。”
  他的禅诗,并不是遁入空门避世以求解脱,而是以佛家的智慧破除世俗中的困惑、烦恼和贪婪。正如他诗中所写的:“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从他的诗句中,处处可见这种智慧的闪耀:“此身入禅定,破污一空心。结果自然成,朝霞满天红。”
  在他看来,人生虽然时有挫折磨难,但以一颗超然澄明的心观之,则“人生无处不桃源”。当代著名佛学家、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吴言生尤其推崇他的禅诗,认为他的诗歌“往往于行住坐卧、摹景咏物之中透漏出禅的消息”。
  胡立新说,自己创作禅诗,本意在于“自乐与抒怀”,是对生命的“喃喃自语”,因此不媚格律,不拘平仄,唱偈同达,流水为韵。
  2012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胡立新禅道诗书选集》(上中下三册),收录了他创作的1300多首诗词歌赋。
  胡立新认为:“诗是一种不期而获的自然所得。尤其是禅诗,它是心的独白,是自性与真我的流溢,是拈花的微笑。大自在是圆满的存在,大自由则是生命的悦乐。它是内在的不可言说的冲动,但它又化成了诗行,以纪念此时的感动。”
  有人说,他就像一个行吟诗人,走到哪写到哪,“心里的、幻觉的、实境的、历史的、想象的、画里的,把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大意象,他是这个大意象的主人,他陶醉在自己构成的世界里,超然物外,虚怀若谷,内在的放浪形骸与外在的平易静谧结合着。”
  佛缘深厚
  1959年,胡立新出生在浙江东阳的一个小乡村。少时家境清苦,读书之余还要帮家人干农活,放牛。春意江南,草长莺飞,牧童牛背……如同一幅诗意盎然的水墨画,已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回忆里。   从记事时起,胡立新就喜欢传统文化和书画艺术。读书时一直是严重的“偏科生”,每天手捧唐诗宋词,手不释卷,名篇佳句出口能诵,但对数理化却一点兴趣也没有。那时候,为数不多的书法课是他最喜爱的课程,也成为他最初的艺术启蒙。
  1978年恢复高考后,由于偏科的原因,胡立新两次报考都未能被录取,但却因写得一手好字和扎实的古典文学素养,他考入文化站,成为一名文化干部。
  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他如鱼得水,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也与日俱增。
  之后,从江南小镇到首都北京,从文化站到文化局,再到国企任职,后又历任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民族书画院院长,胡立新一路走来,从未放弃艺术创作,也从未停止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释道哲学的钻研参悟。
  多年来研究佛道文化,在与一些高僧大德的交流交往中,他感到佛法中的智慧与自己缘分很深。因缘际会下,2002年他在北京广济寺正式皈依,成为一名居士。
  对于修行与艺术,胡立新说,皈依后,自己对儒释道思想的研究与学习进一步强化,也花大量的时间研究古代的高僧居士创作的艺术作品,从中汲取养分。“不杂、不乱,使自己的内心安静下来,这点是很重要的。艺术创作首先内心要安静,干净。”
  谈起不久前召开的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胡立新感到很振奋。他说,这次大会恰逢其时,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梦”以后,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时刻召开的,对佛教界来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他说,“这次会上,书画界的代表比较少。我认为艺术家们确实需要向佛教界的高僧大德学习,要修身养性,因为书画艺术本身是一个修行的艺术,而不是一种功利性的艺术。所以对艺术家来说,要创作干净的作品,首先要有一颗干净的内心,要回归到主流、经典的文化当中来。用佛教的话来讲叫明心见性,把我们的灵魂和天地万物进行对话和呐喊,把这种感怀贯穿于我们艺术创作当中来。”
  “三分之一搞研究,三分之一搞创作,三分之一做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在谈及自己如何能兼顾艺术创作、研究和工作时,胡立新这样回答。他基本上没有周末的概念,也很少接受社会上的商业邀约,就是希望能多一点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创作。他花了近十年时间,创作了36部经典国学书法作品。如《小篆论语》、《甲骨文论语》、《小篆道德经》、《小篆佛教三字经》、《八体心经》、《小篆孙子兵法》、《小篆孝经》等。仅一部《千字文》就用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8种字体,完成一幅千米长卷。
  而对于一些国学和传统文化的推动和普及工作,他则倾注心血,不遗余力。担任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期间,他经常组织艺术家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去写生,采风,并连续组织了几届全国民族美术摄影大展,并发起设立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书法美术研究院。他还在新浪网开辟“胡立新国学大讲堂”,发布自己的禅诗和书画创作心得,阐述儒释道的精神蕴义,借助现代化的平台推广、普及国学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多年来,他还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化和宗教相关藏品的收藏。他多次深入藏区,遍访民间寻找有价值的藏品,但却没有卖过一件藏品。他认为,搞收藏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担当,“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它们”。他的愿望是,今后能够成立一家艺术博物馆,把自己的创作成果和收藏成果公诸于世,让更多的人来学习、欣赏、交流。
  有人说,他是这个喧嚣时代中的“灵魂拓荒者”,而他自己却说,他只是用诗书画来弘法、布道的修行者。禅悦本是艺术家的欢喜,而通过艺术创作,可以和世人进行灵魂的交流、碰撞,将这种欢喜与智慧传递给更多的人。
  责任编辑 梁伟
其他文献
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青年企业家齐聚江西共青城,参加以“新常态、新青年、新作为”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青年企业家发展峰会。当天,参会企业现场共签约项目25个,签约金额160多亿元人民币,项目涵盖纺织服装、版权贸易、电子电器等行业。  第二届中国青年企业家发展峰会由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团江西省委、江西省工信委、江西省商务厅、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峰会期间还举办了“青年企业家与社会治理创
期刊
2015年5月25日,中国科学院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根据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中科院对“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进行了调整优化。发布会上,中科院有关领导同志对调整优化的“人才系统工程”进行了全面解读。
期刊
5月26日,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与以往8部不同,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发表专门阐述军事战略的专题型国防白皮书。同一天,中国国防部正式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名称为“国防部发布”。
期刊
当地时间5月21日至22日,李克强总理与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共同出席中拉人文交流研讨会,地点是在《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故乡。中国著名作家铁凝、莫言、蒋方舟、麦家等参加此次研讨会。  李克强总理此访恰逢中国与哥伦比亚建交35周年,也是中国总理30年来首访哥伦比亚。此前,作家随同国家领导人出访的情况并不多见。而此次作家随访远赴拉美,还是头一回。此次作家们的主要活动,是在哥伦比亚参加中拉人文交
期刊
古往今来,被视为智囊者很多,但敢于坚持直言的智囊则很少。而像魏徵这样一位敢于犯颜直谏,并用自己的主张推动一段太平盛世的智囊更是屈指可数。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巨鹿人,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他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而事实上,真实的魏徵则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只是他的政治才华被掩盖在了谏官的美誉之下,同时,魏徵还是一位思想家
期刊
[本刊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宣传报道逐步升温之际,为了全方位展现海内外中华儿女为抗击日本法西斯浴血奋战、为世界和平做出的巨大贡献,由中华儿女报刊社联合有关机构,邀请了一批抗战历史专家、抗战名将后裔、青联委员代表等汇集一堂,共同为丰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宣传报道集思广益,博纳良策,征集线索,提升质量,谱写出中华儿女彪炳千秋的精彩篇章。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
期刊
生鲜电商又多了一个玩家。前华为荣耀总裁刘江峰在今年春节前夕宣布将从华为离职,此后关于他的去向,业界有各种猜想。随着4月初刘江峰一封极具文艺范的“创业宣言”《时间未老,理想还在》发出,他的生鲜电商创业项目Dmall也随之浮出水面。基于多数生鲜电商的重模式高亏损弊端以及传统商超在电商方面的“难作为”,刘江峰看到了生鲜电商的机会。他创立的Dmall,其标榜的特点:无采购、零库存、轻资产、1小时送达。
期刊
她将运动员吃苦耐劳,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等精神融入青联工作中,从来不觉得苦和累  2015年5月26日,在由四川日报全媒体集群与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共同打造的网络视频公开课栏目《青年讲堂》中,全国青联常委、四川省青联副主席、奥运冠军张山作为首位嘉宾登场,与青年朋友分享了她的冠军之路与人生感悟。  “奥运冠军,每届都有。但是,被老外们称为‘Two hundred girl’的,就只有我一个人。”张山说这句
期刊
4月24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聂辰席兼任中央电视台台长。  今年58岁的聂辰席,现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杨伟光、赵化勇、焦利、胡占凡等央视台长不同,聂辰席既无新闻专业教育背景,也没有一线采编经历,从履历上看,他拥有深厚的理工科和管理学背景。  履历显示,他198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程序设计专业,之后进入河北省统计局工作了7年。1992年
期刊
4月27日是敬一丹60岁的生日,也是她告别《焦点访谈》主播台的日子。在退休两天后她亮相北京卫视《杨澜访谈录——人生相对论》,录制节目时,她透露自己退休后将与女儿一起参加支教,成为一名志愿者、职业公益人。敬一丹是公众所敬重的央视主持人之一。之所以选“敬重”这个词,或许是缘于她的主持魅力,她的平易近人形象,其实更多的还是感动于她的人品、她的敬业。尤其是听闻她把退休后的规划界定为一名支教志愿者、一名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