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互相了解、配合、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如果一味地固守以学校教育涵盖整体教育的传统模式,必然会使教育受到极大地局限。李启名曾在“学习型中国家庭教育论坛致词提到:“一国之希望在于人才,人才之根本在于教育,而教育水平之高低,又与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终身的老师。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每个孩子的未来,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强盛!”幼儿园新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长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就象一场接力赛,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教育,都不可能取得教育的成功,家长缺乏家庭教育方法,会对幼儿园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它对幼儿的发展,尤其是个性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培养好孩子,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家庭教育指导的本质是家长认识提高的过程,根本目标是促进幼儿发展。将家庭教育融入幼儿教育范畴,探讨家园共育新模式,是为了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为了促进幼儿家园模式的构建。
一、现状分析
家园共同认识误区:
长期以来,幼儿园和家长都习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既然幼儿园包办了幼儿教育,家长工作自然而然表现为以幼儿园为中心,家园合作由此容易出现表面化、形式化、走过场等弊端,反映出幼儿园与家长教育观念的陈旧和落后。
幼儿园方面认识误区:
1、一些幼儿园认为家庭教育不过是幼儿园教育的延续,把家长看成是幼儿园教育的对象,而较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处在被动的地位,反映出幼儿园对家长工作目的的认识不到位。
2、是传统师道尊严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教师是专业工作者,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教师视自己为绝对权威,一厢情愿地要求家长应该怎样做,很少考虑家长的想法与感受。
家长方面认识误区:
长期以来在狭隘的教育思想观念影响下,人们误以为幼儿教育即幼儿园教育,忽视了家庭这个大环境的存在,陷入了幼儿教育的误区。因为家庭的环境、长辈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和言行举止、精神风貌等,都会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现代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围墙挡不住社会对儿童的影响。家长在心目中对幼儿园教师的定位偏差。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家长与幼儿教师交流互动的质量,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更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做家长工作时我们发现,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1、权威型,这样的家长一部分是因为出于对自己孩子的过分关心,常常会对幼儿教师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而且总是坚持认为自己的要求是合理的。
2、放任型,这样的家长认为孩子交给了幼儿园,教育就是幼儿园的事,与家庭没有什么关系。
3、顽固型,这类家长比较急功近利,一味追求孩子智力开发,给孩子过早地进行各种知识技能训练,给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学习包袱,过早的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4、矛盾型,这类家长不了解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关系,过分溺爱或过分严厉,出现了家教效果抵消幼儿教育效果等现象。
所以,作为幼教机构,我们要正确处理家园关系,使家园在幼儿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环境。
二、家庭共育模式建构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只有家园互动,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家庭教育资源中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我们有必要积极探索家园共育的新模式。
1、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家长培训,把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传递给家长,对家长的家庭教育给予指导,定期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学习机会。
2、通过开放活动、亲子游艺会、亲子运动会等各种活动,吸引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之中,既在活动中融洽亲子感情,又通过活动让家长切身体验幼儿园的工作。
3、落实高频率的、多样化的家园联系方法。保障幼儿园和家长畅通的沟通,也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一个互相激励、互相学习的平台。
4、引导家长挖掘自身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
5、幼儿学习成果展览。进行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不仅让家长看到了幼儿在园情况、表现及进步,另外从中家长也从中更了解孩子,更能从中学习到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
6、让家长参与管理活动。
1)在园里成立了家长委员会。
2)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让家长互帮互助,促进指导活动的互补性。
7、以家访活动为家园工作的补充,促进家园关系更好的发展。
总之,家园合作共育应是双向的,教师与家长是互相适应的主体,他们共同分享教育成果。家园合作共育的建设是合作共建的活动,只有双方用行动参与到家园共建活动中来,才能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家园关系。也正因为有了家园合作共育,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家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家长在家园合作活动中,真切地看到自己的付出促进了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充分感受到了自己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科学育儿的水平的进步和提高,从而也实现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和谐统一,最终为幼儿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促进了幼儿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家长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就象一场接力赛,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教育,都不可能取得教育的成功,家长缺乏家庭教育方法,会对幼儿园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它对幼儿的发展,尤其是个性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培养好孩子,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家庭教育指导的本质是家长认识提高的过程,根本目标是促进幼儿发展。将家庭教育融入幼儿教育范畴,探讨家园共育新模式,是为了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为了促进幼儿家园模式的构建。
一、现状分析
家园共同认识误区:
长期以来,幼儿园和家长都习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既然幼儿园包办了幼儿教育,家长工作自然而然表现为以幼儿园为中心,家园合作由此容易出现表面化、形式化、走过场等弊端,反映出幼儿园与家长教育观念的陈旧和落后。
幼儿园方面认识误区:
1、一些幼儿园认为家庭教育不过是幼儿园教育的延续,把家长看成是幼儿园教育的对象,而较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处在被动的地位,反映出幼儿园对家长工作目的的认识不到位。
2、是传统师道尊严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教师是专业工作者,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教师视自己为绝对权威,一厢情愿地要求家长应该怎样做,很少考虑家长的想法与感受。
家长方面认识误区:
长期以来在狭隘的教育思想观念影响下,人们误以为幼儿教育即幼儿园教育,忽视了家庭这个大环境的存在,陷入了幼儿教育的误区。因为家庭的环境、长辈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和言行举止、精神风貌等,都会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现代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围墙挡不住社会对儿童的影响。家长在心目中对幼儿园教师的定位偏差。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家长与幼儿教师交流互动的质量,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更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做家长工作时我们发现,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1、权威型,这样的家长一部分是因为出于对自己孩子的过分关心,常常会对幼儿教师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而且总是坚持认为自己的要求是合理的。
2、放任型,这样的家长认为孩子交给了幼儿园,教育就是幼儿园的事,与家庭没有什么关系。
3、顽固型,这类家长比较急功近利,一味追求孩子智力开发,给孩子过早地进行各种知识技能训练,给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学习包袱,过早的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4、矛盾型,这类家长不了解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关系,过分溺爱或过分严厉,出现了家教效果抵消幼儿教育效果等现象。
所以,作为幼教机构,我们要正确处理家园关系,使家园在幼儿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环境。
二、家庭共育模式建构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只有家园互动,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家庭教育资源中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我们有必要积极探索家园共育的新模式。
1、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家长培训,把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传递给家长,对家长的家庭教育给予指导,定期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学习机会。
2、通过开放活动、亲子游艺会、亲子运动会等各种活动,吸引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之中,既在活动中融洽亲子感情,又通过活动让家长切身体验幼儿园的工作。
3、落实高频率的、多样化的家园联系方法。保障幼儿园和家长畅通的沟通,也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一个互相激励、互相学习的平台。
4、引导家长挖掘自身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
5、幼儿学习成果展览。进行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不仅让家长看到了幼儿在园情况、表现及进步,另外从中家长也从中更了解孩子,更能从中学习到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
6、让家长参与管理活动。
1)在园里成立了家长委员会。
2)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让家长互帮互助,促进指导活动的互补性。
7、以家访活动为家园工作的补充,促进家园关系更好的发展。
总之,家园合作共育应是双向的,教师与家长是互相适应的主体,他们共同分享教育成果。家园合作共育的建设是合作共建的活动,只有双方用行动参与到家园共建活动中来,才能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家园关系。也正因为有了家园合作共育,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家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家长在家园合作活动中,真切地看到自己的付出促进了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充分感受到了自己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科学育儿的水平的进步和提高,从而也实现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和谐统一,最终为幼儿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促进了幼儿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