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对玉米的安全性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an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明确4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对玉米的安全性,为指导生产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剂量的莠去津、烟嘧磺隆、硝磺草酮和2,4-滴丁酯对玉米的药害症状以及株高和鲜重的影响。[结果]莠去津在推荐剂量0.5~5.0倍用量下对玉米的安全性较高;硝磺草酮在推荐剂量3.0~5.0倍用量下,叶片产生药害症状,但药后30 d药害症状能够自行缓解,对玉米株高和鲜重无显著影响;烟嘧磺隆在推荐剂量3.0~5.0倍用量下对玉米株高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鲜重无显著影响;2,4-滴丁酯对玉米株高或鲜重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 4种供试茎叶处理除草剂对玉米的安全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莠去津、硝磺草酮、烟嘧磺隆、2,4-滴丁酯。
  关键词 玉米安全性;莠去津;烟嘧磺隆;硝磺草酮;2,4-滴丁酯
  中图分类号 S48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8-141-02
  化学除草是玉米生产中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1]。玉米田除草剂种类众多,按施药方式分为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剂和苗后茎叶处理剂两大类。其中,茎叶处理除草剂具有针对性强、用药适期长、受土壤质地和湿度影响小等优点,在免耕玉米田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生产实践中,农民往往缺乏科学用药知识,为达到更好的除草效果,盲目提高用药量,不仅增加除草成本,还增加了玉米药害的风险。为明确不同除草剂对玉米的安全性,笔者测定了4种常用茎叶处理剂不同剂量对玉米的影响,旨在为指导生产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植物。夏玉米品种为“先玉335”。
  1.1.2 供试药剂。4种供试药剂详见表1。
  1.2 方法
  1.2.1 玉米的种植及管理。
  采用高为20 cm、直径为25 cm的花盆种植玉米,土壤为壤土,肥力上等,pH 7.3。选择饱满且均匀一致的种子播种,每盆8粒,播种深度为3~4 cm。用药前定苗,每盆5株。试验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试验农场自然条件下进行,温度为19~34 ℃。
  1.2.2 试验处理设置及施药方法。
  供试药剂为莠去津、烟嘧磺隆、硝磺草酮、2,4-滴丁酯4种除草剂,分别设7个使用剂量,4次重复(表2)。玉米3~4叶期,采用德国产SOLO425型手动喷雾器进行茎叶喷雾,喷雾量为450 L/hm2。
  1.2.3 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药后3、7 d观察各处理药害症状;药后15和30 d调查各处理株高、鲜重及药害症状。试验数据用DPS软件Duncan’s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方差分析,比较各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对玉米的药害症状
  药后3~7 d,莠去津在推荐剂量0.5~5.0倍用量下对玉米无明显药害症状;烟嘧磺隆在推荐剂量3.0~5.0倍用量下,玉米出现不同程度的褪绿斑,植株长势有所减弱;硝磺草酮在推荐剂量4.0~5.0倍用量下,大部分玉米叶片褪绿,个别叶片白化,植株长势变弱;2,4-滴丁酯在推荐剂量1.0~5.0倍用量下,玉米植株较细弱,有少量药害斑。
  2.2 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药后15 d对玉米的影响
  由表3可知,药后15 d,莠去津在推荐剂量0.5~5.0倍用量下对玉米株高没有显著抑制作用,植株无明显药害症状。烟嘧磺隆推荐剂量0.5~2.0倍用量下对玉米株高没有显著抑制作用,植株无明显药害症状;在3.0~5.0倍用量下,对玉米株高有明显抑制作用,株高抑制率为14.59%~25.23%,药害随用药量的增加而逐渐加重,表现为叶片褪绿黄化,生长变缓。硝磺草酮在推荐剂量0.5~2.0倍用量下对玉米株高无明显影响,植株无明显药害症状;在3.0~5.0倍用量下,对玉米株高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叶片白化。2,4-滴丁酯在推荐剂量0.5~2.0倍用量下对玉米株高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与对照处理差异不显著,植株无明显药害症状;在3.0~5.0倍用量下,对玉米株高有显著抑制作用,株高抑制率为15.19%~24.97%,植株细弱,部分叶尖干枯、折弯,茎基部及气生根变粗。
  2.3 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药后30 d对玉米的影响
  由表4可知,药后30 d,莠去津在推荐剂量0.5~5.0倍用量下,玉米无明显药害症状,对株高和鲜重均无显著抑制作用。烟嘧磺隆在推荐剂量0.5~4.0倍用量下对株高和鲜重均无显著抑制作用;5.0倍用量下,对玉米株高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7.40%,但对鲜重无显著影响;植株下部叶片黄化,新出叶片叶色正常。硝磺草酮在推荐剂量0.5~5.0倍用量下,植株全部恢复生长,叶片伸展,叶宽、叶色、株高和鲜重均同对照无显著差异或好于对照。2,4-滴丁酯在推荐剂量0.5倍用量下对株高和鲜重均无显著抑制作用;1.0~2.0倍用量下,对玉米鲜重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0.51%~24.98%,对株高无显著影响;在推荐剂量3.0~5.0倍用量下,对玉米株高和鲜重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6.39%~29.16%和35.58%~50.70%,药害比15 d时更加明显,叶片卷曲呈筒状,根部膨大,部分植株从茎基部折断。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对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在推荐剂量为0.5~5.0倍用量下,莠去津对玉米株高和鲜重均无显著影响,安全性高;硝磺草酮高剂量下使玉米叶片褪绿或白化,但是随着植株的进一步生长,药害症状能够自行缓解;烟嘧磺隆高剂量下对玉米株高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鲜重无显著影响;2,4-滴丁酯在推荐剂量1.0~5.0倍用量下对玉米株高或鲜重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不同玉米品种对除草剂的敏感性差异很大,胡超[2]采用室外盆栽生测法比较了50种不同春玉米品种对烟嘧磺隆的敏感性差异,结果显示,在烟嘧磺隆大田常规用量60 g a.i./hm2下,“先玉335”等8个品种对该药较敏感,与该试验结果一致。孙约兵等[3]测得硝磺草酮在玉米植株上的残留消解半衰期为2.97~3.07 d,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为3.51~3.83 d,说明硝磺草酮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上均属于易降解农药。该试验硝磺草酮药害症状也得以自主缓解,最终玉米植株鲜重未受到影响,但未对其产量进行测定,应进一步进行试验。莠去津的用药量较高,长期大量使用会给下茬作物造成影响[4],因此,生产上应适量用药,不要盲目加大用药量,以免造成潜在药害。
  参考文献
  [1] 潘亚清.我国农田化学除草现状及综合防治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6(6):42-43.
  [2] 胡超.春玉米对烟嘧磺隆敏感性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1.
  [3] 孙约兵,徐应明,孙扬,等.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及降解行为[J].环境化学,2013,32(1):144-149.
  [4] 吕德滋,李洪杰,李香菊,等.冬小麦对除草剂莠去津反应敏感性及其遗传控制[J].华北农学报,2000,15(3):55-60.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为了分析不同类型、不同细度磷矿粉对油菜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生物学产量、全磷含量的影响,探寻和开发高效低成本的新型原生磷肥。[方法] 采用室外盆栽试验,选取不同产地磷矿11个,种植油菜为指示植物。 [结果] 随着移栽天数的增加,各细度磷矿粉处理叶绿素含量(SPAD值)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表现较好的仍然为黄麦岭和放马山磷矿;株高与叶面积趋势大致相同;生物学产量仍以CK2最高,且其他处
期刊
摘要 [目的]找出辣椒产量最高的辣椒-玉米的最佳间作密度。[方法]研究辣椒-玉米不同面积比下辣椒产量(值)、玉米产量(值)和净增产值,并采用插值分析近似获得玉米-辣椒其他占地面积比值间作密度下辣椒的产量情况。[结果] 辣椒-玉米的不同间作密度其产量和产值有显著的区别,间作模式的总产值大小顺序依次为:辣椒-玉米(10∶ 2)、辣椒-玉米(15∶ 5)、辣椒-玉米(8∶ 4)、辣椒-玉米(8∶ 1)、
期刊
摘要 [目的] 为了验证吨田宝叶面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使用效果。[方法] 采用水育移栽,调查、记载水稻各主要生育时期,记录各产量性状指标。[结果] 吨田宝能增加有效穗数、总粒数和实粒数,但对结实率影响不大,增产幅度为5.01%~12.6%。[结论] 吨田宝对水稻增产的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水稻;叶面肥;效果  中图分类号 S14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
期刊
摘要 [目的]首次克隆获得石渠棘球绦虫Es95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为研究抗包虫病候选疫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从高原鼠兔肺脏包囊上获得石渠棘球绦虫原头蚴,提取全基因组,并根据NCBI上6种棘球属绦虫95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到Es95基因,并克隆到T载体上,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以石渠棘球绦虫全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Es95基因长为1 330 bp,序列分析含有3个外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索北方粳稻产量构成因素及食味品质受抽穗开花期温度变化的影响。[方法]以11个北方粳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产量构成因素和食味品质在不同温度条件间的差异,并分析各温度条件下食味品质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温度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存在基因型差异;低温条件下对食味品质与常温条件下差异显著;常温处理稻米的食味品质与结实率显著相关,低温处理食味品质与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均显著相关,高温处理食
期刊
摘要 如何提高烟叶含钾量与改善烟叶品质是当前烟叶生产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烟叶含钾量低和烟叶质量特色不明显的问题,围绕提高烟叶含钾量做了大量工作,从钾肥使用技术、减少钾素流失及栽培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下,通过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来提高烟叶含钾量和改善烟叶品质是可行的。  关键词 烤烟;钾含量;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
期刊
摘要 对孝感市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路径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稻茬麦的种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路径  中图分类号 S50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8-076-03  小麦是湖北省孝感市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由于稻茬麦种植规模大和单产低等问题,导致孝感市小麦平均单产是湖北省的低产地市之一。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孝感作为农业
期刊
摘要 [目的] 为烤烟品种龙江935在黑龙江烟区的推广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NC89作为对照,研究自育烤烟品种龙江935在黑龙江烟区的农艺性状、抗病性、 经济性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品种NC89相比,龙江935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抗病力优于对照NC89,其经济性状有明显优势。龙江935的整体外观质量明显优于对照品种NC89。[结论] 龙江935在黑龙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广昌晒红烟品种“黑老虎”的生长发育及品质特点,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方法]以驿前铁赤烟、杨溪木勺烟、赤水铁赤烟、头陂柳叶烟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过程、品质特点及经济性状表现。[结果]驿前铁赤烟的田间长势中等,大田生育期长短适中,调制后烟叶经济效益最好;香气物质总量最高,棕色化产物类及类西柏烷类物质含量也较多;感官质量得分也较高,香气质和香气量较好。[结论]驿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摘除顶芽对烟株同化物和烟碱积累分配的影响。[方法]烟株培养采用砂培和营养液的方式,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烟碱含量。[结果]摘除顶芽能够促进叶片、根部生长,烟株的生长具有“补偿效应”,同化物增加,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打顶后第25天,处理烟株的烟碱积累量是对照烟株的2.46倍。处理5 d后烟株各叶位的烟碱浓度分布趋势即发生逆转,表现为“上高下低”。 [结论]打顶能够刺激烟株根部合成烟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