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评价肺表面活性制剂(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本医院42例NRDS患儿用curosurf (PS的一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和肺泡充气程度的变化及早产儿部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用药后30分钟患儿PaO2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明显上升,分别从44±14mmHg上升至102±59mmHg和从0.11±0.05mmHg上升至0.28±0.18mmHg。用药后1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3天的PaO2和a/APO2仍在较高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用药后30分钟,患儿PaCO2从用药前的54±17mmHg下降至45±13mmHg (P<0.05)。用药后12小时,胸部X线片显示,患儿肺野透亮度明显改善,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用药后患儿颅内出血、气胸、动脉导管开放和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8%、7%、35%和79%。结论 curosurf治疗能快速、安全、有效地改善NRDS患儿的肺功能和肺泡充气程度。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剂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近年,国外一些临床资料表明,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有较好的疗效。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开放的、自身对照方法,就肺表面活性剂治疗NRDS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
对象:2004年6月1日~2007年4月1日在本科住院并符合以下标准的患儿42例:①根据参考文献[2],结合患儿病史、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诊断为Ⅱ期以上NRDS的患儿;②日龄1~24 小时;③家长同意患儿接受呼吸机治疗;④按治疗NRDS常规选择机械通气参数,机械通气1小时后,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0.22。
PS制剂:curosurf是从猪肺匀浆中提取的自然肺表面活性制剂,含41%~48%的卵磷脂、51%~58%的其他磷脂和1%的疏水蛋白。
给药方法:吸净患儿气道内分泌物,置患儿于右侧卧位。用无菌注射器吸取已加温至37°C左右的药液,将与注射器相接的细硅胶管通过气管插管送至气管下部或右主支气管,缓慢注入所需药量的1/2,抽出细管,机械通气或捏皮球1分钟。再置患儿于左侧卧位,依上法将剩余的1/2药液注入肺内。为减少药液损失,除有明显的气道阻塞外,用药后6小时内不进行“拍背吸痰”。
用药剂量及次数:单次使用100 mg/kg(1.25 ml/kg)。
观察项目:①血气分析:分别于用药前5分钟、用药后0.5、1、6、12、24小时及第3天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②胸部X线片:分别于用药前0.5小时、用药后12小时和24小时拍胸部X线片。由单盲的放射科医师按NRDS的X线片分期标准进行半定量评分[2],每期为1分,对所得分数进行统计学处理。③心脏、头颅B超:分别于用药前0.5 小时、用药后12小时和第3天进行心脏和头颅B超检查。
统计学方法:试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及百分率表示。用药后12小时内的数据采用随机区组F检验和q检验;12小时后的数据采用用药前后配对t检验。
结 果
一般情况:42例患儿中男32例,女10例。平均孕周32.0±2.3周;平均体重1.86±0.56 kg,极低体重儿占29%。围产期窒息者占45%。curosurf治疗前有各种并发症者占64%,其中酸中毒57%,高血糖26%,低血压10%。
PS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气管内注入curosurf后,患儿发绀明显缓解。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值明显上升。血PaO2和a/APO2显著上升。需氧浓度(FiO2)明显下降。用药后各个观察时间点的PaO2 、a/APO2和PaO2/FiO2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患儿接受curosurf治疗后,在机械通气参数未增加的情况下,PaCO2显著下降,pH明显上升。用药后各个观察时间点的pH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均P<0.01)。用药后0.5、1、6、12、24小时和第3天的PaCO2与用药前比较,均P<0.01。
治疗前后胸部X线片变化:气管内注入curosurf后6小时,胸部X线片显示肺野透亮度明显增加。用药后12小时,胸部X线片NRDS分值从用药前2.9±0.7分降至1.7±0.9分(t=8.0,P<0.01)。用药后24小时,胸部X线片NRDS分值进一步降至1.3±1.2分,与用药前比较,差异仍有非常显著意义(t=8.1 P<0.01)。
治疗前后呼吸机参数变化:用药后机械通气氧浓度显著下降,各个观察点的数值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均P<0.01)。机械通气频率、峰压(PIP)和患儿平均气道压(MAP)在用药后12小时内均无明显变化,自用药后24小时开始显著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均P<0.05)。用药后24小时,呼吸末正压(PEEP)与用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
治疗前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curosurf治疗前,26例患儿接受颅脑B超检查,其中5例有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9%。观察期间,对其中的25例进行颅脑B超复查,除治疗前的5例外,2例患儿在观察期间发生颅内出血,故治疗后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28%。治疗前42例患儿中1例有气胸。治疗后除1例治疗前就已合并气胸外,2例患儿在观察期间发生气胸,故治疗后的发生率为7%。治疗前动脉导管开放和肺炎的发生率均为0,治疗后第28天时分别为35%和79%。用药前后患儿血压无明显变化。接受curosurf治疗的所有患儿均无过敏表现。
42例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中位数为135小时 (12~504小时)。用氧时间中位数为 240小时(12~728小时),其中FiO2>0.6的时间中位数为6小时(0~58小时)。用药后10天,33例患儿存活,5例死亡,4例家长放弃治疗,存活率87%(33/38),病死率13%(5/38)。用药后28天,27例患儿存活,8例死亡,7例家长放弃治疗,存活率77%(27/35),病死率23%(8/35)。8例死亡患儿中,3例死于肺出血,2例死于感染性肺炎,死于化脓性脑膜炎、白色念珠菌脓毒血症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者各1例。3例患儿于3天内死亡,其他5例均于7天后死亡。
讨 论
本组结果表明,NRDS患儿接受curosurf治疗后发绀迅速缓解。用药后0.5小时,PaO2和a/APO2明显上升,需氧浓度显著下降,与Speer等的报道一致。本组患儿接受curosurf治疗后0.5小时,在机械通气参数未改变的情况下,PaCO2显著下降,说明curosurf治疗在改善肺换气功能的同时,也能快速有效地改善肺通气功能。
参考文献
1 宋国维,甘小庄,宋慧琴,等.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观察.新生儿杂志,1995,1: 5-7.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96: 449-454.
3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50-355.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剂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近年,国外一些临床资料表明,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有较好的疗效。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开放的、自身对照方法,就肺表面活性剂治疗NRDS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
对象:2004年6月1日~2007年4月1日在本科住院并符合以下标准的患儿42例:①根据参考文献[2],结合患儿病史、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诊断为Ⅱ期以上NRDS的患儿;②日龄1~24 小时;③家长同意患儿接受呼吸机治疗;④按治疗NRDS常规选择机械通气参数,机械通气1小时后,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0.22。
PS制剂:curosurf是从猪肺匀浆中提取的自然肺表面活性制剂,含41%~48%的卵磷脂、51%~58%的其他磷脂和1%的疏水蛋白。
给药方法:吸净患儿气道内分泌物,置患儿于右侧卧位。用无菌注射器吸取已加温至37°C左右的药液,将与注射器相接的细硅胶管通过气管插管送至气管下部或右主支气管,缓慢注入所需药量的1/2,抽出细管,机械通气或捏皮球1分钟。再置患儿于左侧卧位,依上法将剩余的1/2药液注入肺内。为减少药液损失,除有明显的气道阻塞外,用药后6小时内不进行“拍背吸痰”。
用药剂量及次数:单次使用100 mg/kg(1.25 ml/kg)。
观察项目:①血气分析:分别于用药前5分钟、用药后0.5、1、6、12、24小时及第3天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②胸部X线片:分别于用药前0.5小时、用药后12小时和24小时拍胸部X线片。由单盲的放射科医师按NRDS的X线片分期标准进行半定量评分[2],每期为1分,对所得分数进行统计学处理。③心脏、头颅B超:分别于用药前0.5 小时、用药后12小时和第3天进行心脏和头颅B超检查。
统计学方法:试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及百分率表示。用药后12小时内的数据采用随机区组F检验和q检验;12小时后的数据采用用药前后配对t检验。
结 果
一般情况:42例患儿中男32例,女10例。平均孕周32.0±2.3周;平均体重1.86±0.56 kg,极低体重儿占29%。围产期窒息者占45%。curosurf治疗前有各种并发症者占64%,其中酸中毒57%,高血糖26%,低血压10%。
PS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气管内注入curosurf后,患儿发绀明显缓解。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值明显上升。血PaO2和a/APO2显著上升。需氧浓度(FiO2)明显下降。用药后各个观察时间点的PaO2 、a/APO2和PaO2/FiO2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患儿接受curosurf治疗后,在机械通气参数未增加的情况下,PaCO2显著下降,pH明显上升。用药后各个观察时间点的pH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均P<0.01)。用药后0.5、1、6、12、24小时和第3天的PaCO2与用药前比较,均P<0.01。
治疗前后胸部X线片变化:气管内注入curosurf后6小时,胸部X线片显示肺野透亮度明显增加。用药后12小时,胸部X线片NRDS分值从用药前2.9±0.7分降至1.7±0.9分(t=8.0,P<0.01)。用药后24小时,胸部X线片NRDS分值进一步降至1.3±1.2分,与用药前比较,差异仍有非常显著意义(t=8.1 P<0.01)。
治疗前后呼吸机参数变化:用药后机械通气氧浓度显著下降,各个观察点的数值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均P<0.01)。机械通气频率、峰压(PIP)和患儿平均气道压(MAP)在用药后12小时内均无明显变化,自用药后24小时开始显著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均P<0.05)。用药后24小时,呼吸末正压(PEEP)与用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
治疗前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curosurf治疗前,26例患儿接受颅脑B超检查,其中5例有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9%。观察期间,对其中的25例进行颅脑B超复查,除治疗前的5例外,2例患儿在观察期间发生颅内出血,故治疗后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28%。治疗前42例患儿中1例有气胸。治疗后除1例治疗前就已合并气胸外,2例患儿在观察期间发生气胸,故治疗后的发生率为7%。治疗前动脉导管开放和肺炎的发生率均为0,治疗后第28天时分别为35%和79%。用药前后患儿血压无明显变化。接受curosurf治疗的所有患儿均无过敏表现。
42例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中位数为135小时 (12~504小时)。用氧时间中位数为 240小时(12~728小时),其中FiO2>0.6的时间中位数为6小时(0~58小时)。用药后10天,33例患儿存活,5例死亡,4例家长放弃治疗,存活率87%(33/38),病死率13%(5/38)。用药后28天,27例患儿存活,8例死亡,7例家长放弃治疗,存活率77%(27/35),病死率23%(8/35)。8例死亡患儿中,3例死于肺出血,2例死于感染性肺炎,死于化脓性脑膜炎、白色念珠菌脓毒血症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者各1例。3例患儿于3天内死亡,其他5例均于7天后死亡。
讨 论
本组结果表明,NRDS患儿接受curosurf治疗后发绀迅速缓解。用药后0.5小时,PaO2和a/APO2明显上升,需氧浓度显著下降,与Speer等的报道一致。本组患儿接受curosurf治疗后0.5小时,在机械通气参数未改变的情况下,PaCO2显著下降,说明curosurf治疗在改善肺换气功能的同时,也能快速有效地改善肺通气功能。
参考文献
1 宋国维,甘小庄,宋慧琴,等.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观察.新生儿杂志,1995,1: 5-7.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96: 449-454.
3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5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