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漠青冢忆昭君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y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北雁南飞。我和朋友一行来到塞北高原的昭君墓,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念想。有幸走近王昭君,一睹她那沉鱼落雁般的芳容,聆听有关她那凄美动人的故事。
  出呼和浩特市向南不到二十里,车过大黑河,放眼望去,一座土丘拔地而起,巍峨如山。这就是昭君墓。相传每年“凉秋九月,塞外草衰”时,唯有昭君墓草木葱茏依旧,故有“青冢”之称。漫步走进墓地宽阔的广场,只见杨柳依依,花草葳蕤,历代碑刻次第排列,著名诗文镌刻其上,把整个墓园装扮得十分神奇而美丽。迎面映入眼帘的便是王昭君与呼韩邪并辔而行的青铜雕像《和亲》,使人顿时联想到两千多年前塞上高原那枯草秋风,马嘶雁鸣,汉送匈迎的和亲的热烈场景。
  沿着曲折陡峭的石梯登上三十多米高的墓顶,举目四顾:蓝天,白云朵朵;平畴,秋色如画。绵延其北的大青山逶迤峥嵘,流淌脚下的大黑河滔滔有声。明亮的高原阳光,照耀着蓝天下的大墓;醉人的边塞秋风,一往情深地摇曳着大墓的绿树青草。而大墓那“晨如峰,午如钟,酉如纵”的一日三变的神秘,更是令人惊叹不已。据导游小姐介绍,在我国北方,昭君墓有十几处之多,然而规模最大、最负盛名和最有传奇色彩的要数这座青冢了。导游小姐讲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有一天,昭君奉玉帝之命要回天宫了。临走时,昭君依依难舍,一步一回头,含泪升空。四面八方的匈奴父老闻讯赶来,铲土筑台,要留住昭君。突然,半空一声巨响,闪过一道红光,昭君不见了,留下了一座方圆五里,高四十多米的土台。人们都说,昭君灵魂升天了,留下的就是她的墓冢。从此以后,人们年年来此膜拜、祭祀,始终不忘昭君的恩德。据史料记载,到清朝的时候,青冢前还有石虎、石马、石狮和石钟分列,而且上有方亭,下栽垂柳,故有“浓荫覆地,苍翠扑人”的诗句。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公元前五十三年,出生于长江沿岸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汉元帝时以良家女子被选入宫。此次和亲,二十岁的王昭君冲破后宫藩篱,毅然自请入胡。作为一位靓丽年轻的宫女,能够离乡背井,从容出塞,其心可谓善良之至,其举可谓壮烈之极。尤其让人扼腕的是,昭君出塞不到两年,呼韩邪单于死亡。生有一子的她,遵元帝之诏,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习俗,竟又忍受着世人难以想象的“子蒸其母”的巨大悲痛,从胡俗嫁给呼韩邪之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为妻。昭君与复株累单于育有两个女儿。十一年后,复株累单于又死。一年后,绝代佳人王昭君香消玉殒,病故时年仅三十三岁。从昭君出塞后十多年的坎坷经历来看,她确实又是不幸的,真的是红颜薄命,让人唏嘘不已。后来,昭君的两个女儿也曾到长安入宫侍候过太皇太后。当年昭君出塞后,她的兄弟被朝廷封为侯爵,多次出使匈奴,与妹妹见面。自汉元帝时期昭君出塞和亲,到其后的六十多年里,千里北疆发生了巨大变化,“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
  平心而论,此一时期和亲取得的成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如果都归结为昭君一人,说什么“昭君出塞可以安汉”,显然是不公允的。但王昭君在客观上为此却作出了应有的、不可磨滅的历史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王昭君成了民族团结的象征,人们喜爱的心中偶像。历史上无论朝代如何更替变幻,这座大墓青冢就像一座不朽的丰碑,始终屹立在塞外高原,惯看长河落日,大漠孤烟!
  不仅如此,为昭君增色添彩、让后人永志不忘的,还有她的聪慧美丽和高尚的自我牺牲的品德。说到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说真的,这四大美女人人都是天生丽质,美貌绝伦。然而,无论西施,还是貂蝉或杨玉环,与王昭君相比都黯然失色,苍白几许!西施,以其惊人美色以身许国而致吴国灭亡,然而她那好似当今西方世界赤裸裸的特工、美女间谍的行为,却让后人对其毁誉参半。貂蝉,那种离乱亲情,淫乱天伦的缠绵风流,成为人们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又何足道哉。杨玉环,干政乱朝,祸及江山,马嵬坡被迫自缢身亡,岂能值得同情怜悯?王昭君则截然不同,昭君是名正言顺地嫁人,光明磊落地和亲。远嫁大漠,痛别亲情;备尝艰辛,怨恨无语;伦理纲常,不越雷池。后人欣赏赞美西施、貂蝉和杨玉环多源于美人情结;但欣赏赞美王昭君除了少不了的美人情结,还有对昭君人格品德的赞许!
  从墓顶往回返,我们走进一座地宫。地宫正面是站立着的昭君的金尊塑像,像前的案几上烛燃香绕,善男信女虔诚祈祷。导游小姐自豪地说,塞上高原的人们早已把昭君当作济困施善的女神来供奉了。是的,一位被皇帝遗忘的待诏宫女,因为一场政治联姻,历史把她推向千里大漠,更推向千年高度。历史是一条河,青春也是一条河,当青春融进了历史,等待它的不是被淹没,而是千古流传。王昭君,虽不曾征战沙场,也不曾著书立说,但她用青春与美丽、柔情与眼泪而功在当时,泽被千秋。
  在地宫,我们还参观了许多历代墨客骚人的书法丹青作品。据景点资料介绍,两千多年来,歌颂和赞扬昭君功绩和人格精神的艺术作品数不胜数。其中留传下来的民间故事四十余种,诗词、散曲七百余首,各类戏剧三十多种,并涌现出大批绘画、雕塑、音乐、歌舞和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有的还传到韩国、朝鲜、日本和欧美等国家。围绕昭君出塞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游览即将结束,我们又回到大墓青冢广场。当我再次看到董必武老人《谒昭君墓》一诗时却有了新的理解。该诗为董老墨宝,镌刻在广场显著位置的一个小方亭的石碑上。诗曰:“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仔细吟诵琢磨,才体会到这位政治家的深邃眼光和对蒙汉人民和睦相处的良苦用心。今天,内蒙古各族人民已成了高原大漠的主人,蒙汉民族一家亲已然成为时代的主题。王昭君作为民族团结的象征,恰似一面鲜艳的旗帜在高原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秋风送爽,长空雁叫。回眸大墓青冢,我仿佛看见辽阔的广场上昭君与呼韩邪单于正并辔走来。
  作者简介:甄承民,江苏沛县人。1952年12月出生,1972年12月入伍,2000年10月转业。曾任沛县人武部部长、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多年来,从事机关应用文书写作,喜欢阅读,爱好文学,有通讯、报告文学、散文等散见于报刊和网络媒体。
  (责任编辑 徐文)
其他文献
没有下雪,风却是异常凛冽,不留一点情面,重重地刮你的脸,左一下,右一下。树也是怕风的,蜷缩在角落里颤颤抖抖。抬头不见的月,竟也氤氲着散不去的白光,微微透着几分清寒。有一刹,误以为这是在冬天,在冬天才有的景象,可并不是,秋都还没过完呢。  四周静悄悄,没有一丝别的杂音,偶有渔船经过,也不过是轻微的汽笛声。河水倒是有声音,在宽阔的河滩上肆意流淌,不论西东,时紧时慢,时宽时细,在流淌过桥墩时碰撞成一洼晶
期刊
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经历十三个小时的颠簸远渡重洋,在失眠和电影中飞过了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领空,欣赏云层上的日出以后,来到了只有在电影画面中见到过的美国芝加哥,世界著名的金融城市。  下飞机,过海关,出了机场,直到坐上汽车,还是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我一个大学英语四六级都没有去考的人,居然来到了一个英语国家。  我深吸一口气,闭眼,再睁开,还是芝加哥,并不是熟悉的中国,大脑中的不真实感并不影响抵达异国
期刊
我家阳台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这是一只无家可归的流浪小猫,皮毛上布满了灰尘,饥饿使它难以发出响亮的“喵喵”声,只能从喉咙里挤出微弱的“唔唔”声,但它的目光纯净而温柔,没有一般流浪猫的野气,也没有小动物们看人时的畏缩,而是像一潭清澈的湖水,目光中隐藏着淡淡的悲哀,似湖面上飘着一丝孤单的、忧伤的雾。母亲的心瞬时融化了,她把猫咪抱回家,一番清洗过后,猫咪焕然一新,通身雪白的长毛变得光润而蓬松,蓝灰色
期刊
作为一个追梦人,梦总是能让人激动,充满热切地期盼与炙热的情感,使人产生无畏的勇气和无限的力量;使人难以抛却,更多了几分执着,忘不掉,放不下,直到永远。这时,偶然间想到——心怀远志人不老,梦伴人生景非常,每时每刻,都要保持着对梦的忠诚和坚贞,这样的生活才会更加真实和自我!  随着思绪而动,心向着远方跳跃,无数寻梦者正在砥砺前行,或是因风雨而踟蹰;或是因坎坷而畏惧;或是因迷茫而彷徨;或是询问路在何方…
期刊
冬去春来,时光在不经意间行走,童年好似天空中的飞鸟,自由自在地飞翔,时而穿梭在树林中,时而翱翔天边。回味童年时,耳熟能详的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每次都触动我的心弦,好似现在的我回到了童年时光。  在那个草长莺飞的春天,一群无拘无束的孩子们,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奔跑着、追赶着,趁着东风还在,将手里的风筝放在高处,自由自在地飞翔,像是放着我的梦想,去飘过远方。现在的我虽在回味童年,但我们知
期刊
留空的夜  每天晚上  她都会把床的左边  靠着墙壁的一侧  空出来  除了那个七岁的枕头  听到窗外汽车的马达声  无论她睡着  还是醒着  她都会不由自主地  把那个枕头  抱紧  一年多了  她一直心存悔意  萦绕在耳边的那声尖叫  她的怀抱  依然没能抚平  雨中  街边的桃花开得很美  在雨中  每一朵都那么娇艳欲滴  可是这些和他  这个外乡人没有关系  和他有关系的是  他人力三輪车
期刊
作者简介:刘家朋,男,1953年7月12日出生于山东招远,农民作家。1987年至1989年参加“人民文学函授中心”的函授学习;1999年至2003年参加鲁迅文学院普及部的函授学习。2003年开始在《参花》等杂志发表小说五十余篇,以中短篇为主,代表作《莲花出水向阳开》《杨立生的爱情事》《哦,鲜花献给育花人》《半夜,何二川家的灯光》《走出迷茫》《拖拉机厂来了个王医生》等。  一  杨立新独自一人坐在小
期刊
忘不掉的是回忆,要继续的是生活,错过的就当是路过吧。刻意去寻找的东西是找不到的,比如一串钥匙、一份爱情。浮华一生,淡忘一季,最终,你一定会挖掘那些年华,恍然如梦,就像流水,一去不返。  从前,认为长大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脱离了父母的管教,可以自由地翱翔天空,寻找那一方净土。可是,社会的残酷让你变得坚强,不再单纯;外面的天地,不像幻想中那般天真无邪。  那年,我刚刚十八岁,第一份实习工作是卖老北京布
期刊
作者简介:潘红星,笔名红日、秦风、烟雨长安,生于1979年,陕西长安人,本科学历,职业教师。曾为少年作家创作中心会员,广西文学创作协会会员,广西文学院函授作家班第一期学员;系《当代校园文艺》签约作家,《芙蓉国文汇》签约作家,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特约作家。作品见于《写作导报》《西北大学报》《城市风报》《秦剑社刊》《陕西电大报》《新家庭》《东京文学》《广西文艺》《汴水之声》《中国青年诗人精选集》《当代校
期刊
我和你只隔着一道门槛  一扇画窗,一封未寄出的信  那时的芳草与烛光,在眼前摇曳  潮水涌来,一波赶着一波  你倚着雕花的木门  眸子有深情跳跃  我站在不远不近处  双手掬起你的笑靥  一只蝴蝶在指尖盘旋  我想和你一起看山看水  看月色撩人,不带一丝风尘  抽去日子的艰涩  我和你  一起举着手心里的暖  完好如初  燃起一堆篝火  重新布置一下这个夜晚的山河  最好没有城市和布景  我用一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