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曾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的文学也是以诗歌作为根基,各种文学体裁无不渗透着诗歌的养分,以一种新的姿态或方式来歌哭心灵。然而今天,我们有一丝的失落,语文课上的诗意越来越少;我们有一点愧疚,前辈的辉煌无法超越;我们有一些沉重,诗歌教学的任重而道远。
《沁园春•长沙》是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第一个模块“向青春举杯”里面的第一首词,也是课本里唯一的一首旧体新词,更是高一学生走进语文课堂的第一站,它的意义非凡。
教学前我根据词的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激情,读出壮志,在朗读中感受,在朗读中品味。
2.仔细品味,品出词中丰富的意象,并展开丰富的联想。
3.结合背景,领悟作者激越的情感,感受作者胸中的豪情。
4.总结规律,体验创作乐趣,激发学生对词的兴趣。
教学方法:学生自由朗读、品悟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为辅。
教学过程:贯穿“读”、“品”、“悟”,三者相辅相成。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具体实施环节:
一
“读” 是诗歌教学的灵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诗要反复的吟,词要低回的诵,吟诵是开启诗歌大门的钥匙。”“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也是这个道理。
第一步,学生自读,“以读代讲”。此过程可以解决字音,及初步的感知全词感情,让学生与文本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自由的对话。老师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不可贪快。
第二步,学生朗读,“文本体验”。老师提醒注意节奏和情感,这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来的效果具有普遍的意义,读完老师应进行及时点拨。比如:“看”和“恰”两个领字停顿应加长,注意重读的词语,还有情感的变化(上片“看”字后面的七句应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下片“恰”字后面七句应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之感)。
第三步,老师范读,“充分展示”。教师的示范,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应该有所准备,充分展现阅读水平。学生再次感受文本,然后整体朗读,此时应注意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气势感情。
第四步,针对扫读,“寻找真知”。这个过程,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词中的基本意象(山、林、江、舸、鹰、鱼等),理清层次,概述词的大体内容等等。
二
“品”是建立在读词基础之上的更深境界。三“口”为品,顾名思义这是要求对诗歌的语言要仔细的去咀嚼,再三的回味。
老师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思考去品味词的语言。提问:词人是如何描绘这些意象的,哪些词语用得妙?各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探讨,形成答案。
此时教师就做一个聆听者,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给学生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言之成理即可。你会发现学生的思维之花是如此美丽。学生的回答诸如,“鱼翔浅底”的“浅”,既写出水的清澈见底,也反映深秋的天高云淡。“百舸争流”的“争”展现了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
三
“悟”便是在品味之后的一种沉淀,一种领会,一种提升。《沁园春•长沙》又能让我们悟出什么来呢?
学生可以探究词的发展以及分类等,延伸到课外学习。
我们还可以领悟作者的写作手法。比如,“词中对比手法的灵活运用的体现”,老师要善于设计问题,来调动学生探究。一个好的问题,其效果往往优于好的答案。
文中有多处对比,明处对比(色彩对比,动词对比,对两类人态度对比)基本上学生能找出来,而有一个暗处对比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提醒点拨。即文中“万类霜天竞自由”和现实中百姓生存状态进行对比。
四
练,我们只有通过具体创作才能检验对“词”的格式掌握情况,更重要的也是我们对“词”这种文体的传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课后的作业,我根据教材上的“写作指导”《激活我们的诗情》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写作训练。“请结合自己有关经历(或社会生活、或自然风景,或个人感悟),以‘沁园春’为词牌填词,题目自拟”,体验词创作的艰辛和乐趣,下次交流作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词”兴趣。
《沁园春•长沙》是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第一个模块“向青春举杯”里面的第一首词,也是课本里唯一的一首旧体新词,更是高一学生走进语文课堂的第一站,它的意义非凡。
教学前我根据词的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激情,读出壮志,在朗读中感受,在朗读中品味。
2.仔细品味,品出词中丰富的意象,并展开丰富的联想。
3.结合背景,领悟作者激越的情感,感受作者胸中的豪情。
4.总结规律,体验创作乐趣,激发学生对词的兴趣。
教学方法:学生自由朗读、品悟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为辅。
教学过程:贯穿“读”、“品”、“悟”,三者相辅相成。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具体实施环节:
一
“读” 是诗歌教学的灵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诗要反复的吟,词要低回的诵,吟诵是开启诗歌大门的钥匙。”“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也是这个道理。
第一步,学生自读,“以读代讲”。此过程可以解决字音,及初步的感知全词感情,让学生与文本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自由的对话。老师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不可贪快。
第二步,学生朗读,“文本体验”。老师提醒注意节奏和情感,这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来的效果具有普遍的意义,读完老师应进行及时点拨。比如:“看”和“恰”两个领字停顿应加长,注意重读的词语,还有情感的变化(上片“看”字后面的七句应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下片“恰”字后面七句应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之感)。
第三步,老师范读,“充分展示”。教师的示范,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应该有所准备,充分展现阅读水平。学生再次感受文本,然后整体朗读,此时应注意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气势感情。
第四步,针对扫读,“寻找真知”。这个过程,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词中的基本意象(山、林、江、舸、鹰、鱼等),理清层次,概述词的大体内容等等。
二
“品”是建立在读词基础之上的更深境界。三“口”为品,顾名思义这是要求对诗歌的语言要仔细的去咀嚼,再三的回味。
老师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思考去品味词的语言。提问:词人是如何描绘这些意象的,哪些词语用得妙?各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探讨,形成答案。
此时教师就做一个聆听者,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给学生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言之成理即可。你会发现学生的思维之花是如此美丽。学生的回答诸如,“鱼翔浅底”的“浅”,既写出水的清澈见底,也反映深秋的天高云淡。“百舸争流”的“争”展现了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
三
“悟”便是在品味之后的一种沉淀,一种领会,一种提升。《沁园春•长沙》又能让我们悟出什么来呢?
学生可以探究词的发展以及分类等,延伸到课外学习。
我们还可以领悟作者的写作手法。比如,“词中对比手法的灵活运用的体现”,老师要善于设计问题,来调动学生探究。一个好的问题,其效果往往优于好的答案。
文中有多处对比,明处对比(色彩对比,动词对比,对两类人态度对比)基本上学生能找出来,而有一个暗处对比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提醒点拨。即文中“万类霜天竞自由”和现实中百姓生存状态进行对比。
四
练,我们只有通过具体创作才能检验对“词”的格式掌握情况,更重要的也是我们对“词”这种文体的传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课后的作业,我根据教材上的“写作指导”《激活我们的诗情》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写作训练。“请结合自己有关经历(或社会生活、或自然风景,或个人感悟),以‘沁园春’为词牌填词,题目自拟”,体验词创作的艰辛和乐趣,下次交流作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词”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