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门山麓,毗河之畔,素有“文翰名都”之称的香城宝地孕育出四川省新都一中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新都一实”)。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将教育实验区选在这里,并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墨宝留在新都一中。晏阳初先生当年题赠此训意在勉励学校育德育才,勉励学子求学精进、德业日新。文脉长存,薪火相传,在“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新时期教育改革大潮中,新都一实认真审视自身特色发展基础和特色提升优势,提出了“尊重个性,挖掘潜力,引领学生成为有用又有趣的人”这一新时期育人价值追求。在核心育人理念的引领下,学校不断调整教育步伐,寻找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路径。
秉承传统,找准教育目标
在具体的育人实践行动中,我们发现:“唯分数论”使部分教育者和家长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生存技能、心理健康、创新实践能力等非学力的培养,部分学生出现成长困惑,自我成长规划意识薄弱,对自己的个性特长和优势没有清晰认知,缺乏自主发展、自主学习的意识,成长规划停留在升学层面。相关数据也表明: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普遍提前2~3年,如将对学生成长规划的指导放到高中阶段已明显滞后于现实环境中学生成长的需求;如果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矫正,这些学生成年后将很难适应社会。
在新时期“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教育大背景下,如何将学校的育人理念和教育的根本任务有机融合?新都一实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秉承学校育人传统,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学生成长规划指导育人体系,以“学生成長规划指导”为载体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根本任务,从而实现“做有用的人,过有趣的一生”新时期育人价值追求。
遵循规律,构建育人体系
成长有规划,育人循规律。通过近5年的实践和探索,学校探索出初中生成长规划指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形成了初中生成长规划指导“5+6”育人体系,“5”是指五大指导领域,“6”是指六大指导策略。
五育融合,厘清指导领域。初中阶段在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阶段需要关注和指导的内容涉及多个领域,我们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真实了解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将品格修养、心理健康、学法指导、生涯规划、创新实践作为初中生成长规划五大指导领域。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对每一个指导领域进行分解,最后细化出具体指导内容,并总结出具体指导方法。
协同共建,奠基美好人生。根据学生成长需求,学校探索出初中生成长规划六大指导策略。
策略一:学科渗透 全员育人——全科渗透策略
任何一门学科除了必须让学生掌握该领域的基础性知识以外,还要对学生具有独特的成长引领价值。基于此,学校通过反复实践和探索,对各学科所蕴含的成长规划指导资源进行了系统整理,制定出《学科渗透成长规划指导实施纲要》,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成长规划指导明确了方向。教师可根据学科教学内容、班级特点以及自身教学风格,从学科特色、学科本质出发,挖掘各学科教学中蕴含的独特的成长引领要素,把教法、学法、练法有机结合,完成从学科教学专业人员向学生成长导师的基础性转化。
策略二: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阶梯式导航策略
我们以教育专家程鸿勋教授提出的“阶梯教育”为理论基础,对标“五大指导领域”,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和可能遇到的成长困惑,设计阶梯式导航目标和导航活动,课题组通过反复研讨,制定较为完善的《初中生成长规划指导实施纲要》,为每个年级开展指导活动提供方向。
策略三:关注内需 聚力课程——课程保障策略
我们将以往碎片化的德育活动进行整合梳理,整体上构建成长规划指导专项课程——德育行知课程,以“为”字贯穿始终,分为“勤为、善为、乐为”三类十二个主题,兼顾三个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形成三个梯度,课程内容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循序渐进。
策略四:家校携手 融合共建——情意支持策略
学校在“家校共育、融合共建”的基础上,建立了学生成长导师机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情义支持和师资保障。首先,对班主任和学校德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为导师团队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其次,打造“家校共同体”,成立家长导师团,通过家长讲堂、家长学校等提升家庭育儿水平;再次,针对“创新实践”指导领域师资不足的情况,借力高校资源,采用融合共建的方式,聘请大学教授或讲师定期到校指导,整体提升初中生成长规划导师团队的水平。
策略五:关注时代 着眼生活——动态指导策略
“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材”,在实施指导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富含时代特色的鲜活素材。比如“停课不停学”期间,学校以“疫情就是教材、生活就是课堂”为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对现有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再造,将劳动教育、美育、身心健康教育、网络素养教育等作为线上行知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整理、讨论、反思中,学会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如何对待生命、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对待自然,从而化疫情之危为教育之机,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成长大课”。
策略六:灵活多样 适时调整——过程性评价策略
学生成长具有发展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学生的成长规划指导应该适时调整、灵活多样。我们对学生成长规划指导工作的评价方式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测评,我们选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手册》,包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八个内容量,根据测试结果对问题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咨询。对于品格修养、学业发展、生涯规划和创新实践四个板块的评价分类制定指导工作指标,由学生对照各个方面的成长达成度进行反思总结和自主评价,同时,成长导师对所带学生进行评价,还引入同学评价、家庭评价等多维度评价方式。导师团队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成长规划指导工作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紧跟时代,再谱育人新篇章
做有用的人,过有趣的一生。新都一实正在实施的“初中生成长规划指导”注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潜移默化,学校“5+6”育人体系的构建是站在现实角度全面贯彻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有益尝试,改变了学校德育活动零散无序和随意盲目的现状,带动了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使师生共同成长,办学品质明显提升,赢得社会各界赞誉。该项育人实践先后被成都市教科院、中国教育学会、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立项为成都市2016年度教育科研重点课题、2018年度中国教育学会专项课题、2018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春来花自发,秋至叶飘零”,教育应该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顺时而育,不急躁,不功利,才可乘天地之正而育非凡之花。在新时期教育改革大潮中,新都一实将继续以“初中生成长规划指导”为育人实践的载体,不断谱写育人新篇章!
(作者单位:四川省新都一中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李香玉
秉承传统,找准教育目标
在具体的育人实践行动中,我们发现:“唯分数论”使部分教育者和家长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生存技能、心理健康、创新实践能力等非学力的培养,部分学生出现成长困惑,自我成长规划意识薄弱,对自己的个性特长和优势没有清晰认知,缺乏自主发展、自主学习的意识,成长规划停留在升学层面。相关数据也表明: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普遍提前2~3年,如将对学生成长规划的指导放到高中阶段已明显滞后于现实环境中学生成长的需求;如果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矫正,这些学生成年后将很难适应社会。
在新时期“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教育大背景下,如何将学校的育人理念和教育的根本任务有机融合?新都一实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秉承学校育人传统,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学生成长规划指导育人体系,以“学生成長规划指导”为载体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根本任务,从而实现“做有用的人,过有趣的一生”新时期育人价值追求。
遵循规律,构建育人体系
成长有规划,育人循规律。通过近5年的实践和探索,学校探索出初中生成长规划指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形成了初中生成长规划指导“5+6”育人体系,“5”是指五大指导领域,“6”是指六大指导策略。
五育融合,厘清指导领域。初中阶段在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阶段需要关注和指导的内容涉及多个领域,我们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真实了解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将品格修养、心理健康、学法指导、生涯规划、创新实践作为初中生成长规划五大指导领域。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对每一个指导领域进行分解,最后细化出具体指导内容,并总结出具体指导方法。
协同共建,奠基美好人生。根据学生成长需求,学校探索出初中生成长规划六大指导策略。
策略一:学科渗透 全员育人——全科渗透策略
任何一门学科除了必须让学生掌握该领域的基础性知识以外,还要对学生具有独特的成长引领价值。基于此,学校通过反复实践和探索,对各学科所蕴含的成长规划指导资源进行了系统整理,制定出《学科渗透成长规划指导实施纲要》,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成长规划指导明确了方向。教师可根据学科教学内容、班级特点以及自身教学风格,从学科特色、学科本质出发,挖掘各学科教学中蕴含的独特的成长引领要素,把教法、学法、练法有机结合,完成从学科教学专业人员向学生成长导师的基础性转化。
策略二: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阶梯式导航策略
我们以教育专家程鸿勋教授提出的“阶梯教育”为理论基础,对标“五大指导领域”,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和可能遇到的成长困惑,设计阶梯式导航目标和导航活动,课题组通过反复研讨,制定较为完善的《初中生成长规划指导实施纲要》,为每个年级开展指导活动提供方向。
策略三:关注内需 聚力课程——课程保障策略
我们将以往碎片化的德育活动进行整合梳理,整体上构建成长规划指导专项课程——德育行知课程,以“为”字贯穿始终,分为“勤为、善为、乐为”三类十二个主题,兼顾三个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形成三个梯度,课程内容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循序渐进。
策略四:家校携手 融合共建——情意支持策略
学校在“家校共育、融合共建”的基础上,建立了学生成长导师机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情义支持和师资保障。首先,对班主任和学校德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为导师团队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其次,打造“家校共同体”,成立家长导师团,通过家长讲堂、家长学校等提升家庭育儿水平;再次,针对“创新实践”指导领域师资不足的情况,借力高校资源,采用融合共建的方式,聘请大学教授或讲师定期到校指导,整体提升初中生成长规划导师团队的水平。
策略五:关注时代 着眼生活——动态指导策略
“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材”,在实施指导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富含时代特色的鲜活素材。比如“停课不停学”期间,学校以“疫情就是教材、生活就是课堂”为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对现有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再造,将劳动教育、美育、身心健康教育、网络素养教育等作为线上行知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整理、讨论、反思中,学会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如何对待生命、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对待自然,从而化疫情之危为教育之机,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成长大课”。
策略六:灵活多样 适时调整——过程性评价策略
学生成长具有发展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学生的成长规划指导应该适时调整、灵活多样。我们对学生成长规划指导工作的评价方式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测评,我们选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手册》,包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八个内容量,根据测试结果对问题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咨询。对于品格修养、学业发展、生涯规划和创新实践四个板块的评价分类制定指导工作指标,由学生对照各个方面的成长达成度进行反思总结和自主评价,同时,成长导师对所带学生进行评价,还引入同学评价、家庭评价等多维度评价方式。导师团队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成长规划指导工作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紧跟时代,再谱育人新篇章
做有用的人,过有趣的一生。新都一实正在实施的“初中生成长规划指导”注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潜移默化,学校“5+6”育人体系的构建是站在现实角度全面贯彻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有益尝试,改变了学校德育活动零散无序和随意盲目的现状,带动了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使师生共同成长,办学品质明显提升,赢得社会各界赞誉。该项育人实践先后被成都市教科院、中国教育学会、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立项为成都市2016年度教育科研重点课题、2018年度中国教育学会专项课题、2018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春来花自发,秋至叶飘零”,教育应该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顺时而育,不急躁,不功利,才可乘天地之正而育非凡之花。在新时期教育改革大潮中,新都一实将继续以“初中生成长规划指导”为育人实践的载体,不断谱写育人新篇章!
(作者单位:四川省新都一中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