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六气“标本中气”学说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和证治原则.治病之道,在于明乎标本,治病之法,在于求本,或求本气,或求标气,或求中气,皆是求本治本,本者,阴阳也.只有明辨并遵循六气“标本中气”的分配和从化规律,把握住六气的标本阴阳变化,才能抓住疾病的关键病机,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病在阳明,虚在太阴;脾肺气虚,气阴两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证治原则:宜清化太阴之湿,不宜健脾燥湿渗湿;宜补气以升清阳,不宜泻阳明之邪热;宜轻清宣肺透邪,不宜重剂宣降肺气.
【机 构】
: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六气“标本中气”学说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和证治原则.治病之道,在于明乎标本,治病之法,在于求本,或求本气,或求标气,或求中气,皆是求本治本,本者,阴阳也.只有明辨并遵循六气“标本中气”的分配和从化规律,把握住六气的标本阴阳变化,才能抓住疾病的关键病机,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病在阳明,虚在太阴;脾肺气虚,气阴两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证治原则:宜清化太阴之湿,不宜健脾燥湿渗湿;宜补气以升清阳,不宜泻阳明之邪热;宜轻清宣肺透邪,不宜重剂宣降肺气.
其他文献
妊娠期糖尿病(GDM)为在妊娠期发生的糖代谢异常性疾病,研究发现,GDM的发生不仅可明显增加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风险,还可对子代远期发育产生不利影响[1].GDM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多认为与胰岛素抵抗(IR)相关,研究发现,脂肪因子可通过对机体IR的影响,参与至GDM的发展过程中,近年来已成为GDM发生机制的研究热点[2].其中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均为脂肪相关因子,可通过影响机体对胰岛素(INS)的敏感性,促进GDM的发生和发展[3].但是目前关
目的 根据郭诚杰国医大师的门诊电子病历,挖掘分析郭教授针刺治疗肝郁气滞型的乳癖病的取穴及组方规律.方法 应用医院HIS+门诊系统导出227份病历医嘱信息,通过双份独立录入校对并整理,从选穴所属经络和配穴组方上分析郭教授取穴经验及组穴规律.结果 对筛选出来的65例典型处方进行整理,发现合谷、屋翳、乳根、肩井、天宗、肝俞和三阴交等穴位应用最广;“胸组穴”和“背组穴”等组方交替使用频次最多.结论 郭诚杰国医大师针刺治疗肝郁气滞型的乳癖病合谷、屋翳、乳根三穴与天宗、肝俞、肩井三穴交替使用,兼有月经不调加三阴交穴,
在临床治疗中耐多药肺结核病指痰结核菌阳性患者,对利福平、异烟肼等常用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该病症具有较高发病率[1].在全球范围内我国该病症发病率居首位.有效控制结核病发展是控制耐多药肺结核病的关键.耐多药肺结核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疗程长、费用高、治愈难度大等特征,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2].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合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本文选取10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多学科协作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在提高其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交通、工业等领域意外事故及自然灾害频繁,颌面骨折患者在临床中越来越常见,通常人体颌面的血流较为丰富,且此部位连接人体颅脑和颈项,也是机体内呼吸道及消化道的开端,其在人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颌面部位所涉及的腔窦及骨骼结构均较为繁杂,牙、舌等均需附着于颌骨,颌骨还会牵动人面部的肌肉及神经,在表情管理、语言、咀嚼、吞咽、呼吸等方面均有着重要作用[1].颌面骨折多是由于交通意外、坠落摔伤、外力撞击等系列因素导致,除了对患者面部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外,部分症状严重者或可累及机体内各软组织器官,由于
目的 观察八段锦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联合足三里穴位按压对新冠肺炎胃纳差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针对新冠肺炎(COVID-19)进行改良后的食欲问卷(COVID-19-AQ)对65例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调查,主要采用前后对照的方式观察疗效;同时,将COVID-19-AQ初始评分<24分的患者(37例)归为纳差严重组,评分为≥24分且<28分的患者(28例)归为纳差一般组;所有65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了八段锦(调理脾胃需单举)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的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3 d与7 d后与治疗前的COVID-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1].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并且术后需辅助化疗以避免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但手术操作以及术后化疗常可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十分必要[2].常规护理措施虽然能够提高患者术后化疗的生活质量,但方法较为单一,并且护理质量并不理想[3].家属支持护理以患者为中心,重视家属对患者的支持作用,能够使得术后化疗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本文旨在探讨家属支持护理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目的 总结刘德玉教授40余年从医从教学术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医案整理、科研成果挖掘,剖析其学术思想.结果 刘老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针对骨质疏松症,创新性提出“从虚、瘀论治”的概念,认为骨质疏松症主要病机为肾虚、脾虚,兼夹血瘀;治疗原则为补益肝肾、健脾活血、通络止痛、辨病、辨证与辨位结合.结论 刘老传承“关中李氏骨伤流派”思想不泥于古,在批判中继承,融合中西,坚持在骨伤领域实践并推荐中医药现代思想,为传承发展“关中李氏骨伤流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目的 研究上海市浦东新区产妇中医体质分布、围产期抑郁发生率及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孕产期心理保健开展针对性的中医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和爱丁堡抑郁筛查量表(EPDS)进行体质分型和抑郁筛查,研究中医体质分布及与围产期抑郁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产妇1176例,体质占比前3位的分别为平和质(54.34%),阴虚质(14.46%),阳虚质(9.69%).筛查发现抑郁者248例(21.09%),气郁质和气虚质产妇中抑郁者占比较高,分别占比75.61%、45.16%
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主要指的是各类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脑血管损伤、局部脑组织损害,呈现出典型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三高特征,是导致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1].20%~60%脑卒中患者伴随吞咽障碍及构音障碍,一方面增加了误吸风险,另一方面影响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2].传统临床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合并构音障碍多采用鼻饲法予以干预,尽管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受长时间置管及患者基础疾病的影响,容易出现营养不良、食管狭窄等并发症[3].此次研究引入间歇经口管饲法,其在进食前经口将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指累及颞下颌关节和(或)咀嚼肌,具有共同的相关临床问题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是口腔颌面外科较常见疾病之一[1].TMD国际上已有众多分类方法,目前,我国临床上普rn遍采用的TMD分类方法是1998年马绪臣-张震康[2]提出的诊断分类.此法将TMD分为四类:①结构紊乱类疾病,也叫关节内紊乱;②咀嚼肌紊乱疾病;③关节炎症性疾病;④骨关节病.其中结构紊乱类疾病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类,而关节盘移位及变形是颞下颌关节(TMJ)结构紊乱类疾病的重要病理改变,也是TMD的早期表现.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