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产生的背景,分析如何确定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对象、目标以及规划。概述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着力点,提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体系构建框架。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基本功能,而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一个文化高地,高等院校的三大支柱之一,不可避免的肩负着三大责任和使命。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都在致力于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并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以提供各种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而在中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创新驱动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知识中心,它在基础条件、服务模式、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传播以及社会教育上有别于其他商业的知识提供机构的优势。所以高校图书馆应当立足地方,辐射区域,以“求实、探索、改革、创新”的精神对社会服务进行探索和实践,一方面提高学校影响力,另一方面为图书馆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1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目标规划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首先当是为本地区提供知识信息服务,具有区域性的社会化服务。我们依托图书馆的资源在本区域进行广泛的调研,包括技术、信息资源、社会环境和需求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的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和方向。通过对图书馆业务进行重整,尽可能的协调各种资源把技术、人、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图书馆多元化、多层次社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知识信息和服务的社会价值。
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内涵的深化
2.1 組织知识共享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目标经过定向规划,进行期望值分析,结合本身信息资源,针对自身用户需求和社会知识信息服务特点,设定个性化的社会知识信息服务对象。通过信息服务活动满足社会组织的隐性和显性需求,促进社会组织对于知识信息上在量和质的增值服务发展。同时,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化、数字化等技术实现与相关组织的知识共享与获取,并通过加工、整理、分析、重组开发新的知识资源,为用户和相关组织提供新的信息知识流,形成丰富信息源。
两者在知识信息上的协作,使得各自的信息呈现动态的交互式的储备状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信息资源在用户高校图书馆相关组织三者之间形成共享服务增值共享...这样一个信息循环体系。这不仅仅是增加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的获取渠道,促进资源建设发展,形成丰富的、特色的馆藏信息资源,更好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同时实现与社会相关组织在知识信息和资源上的协同互助,增进信息交流、共享、创新,提升相关社会组织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促进其发展。
2.2 文化服务
图书馆作为信息知识资源集散地,面向社会服务上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呢?文化服务能带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重要的文化标杆和教育基地,它有条件有能力支撑起文化服务的模式和体系。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首先要确定服务对象、范围和需求,主动研究文化服务的理念、方式、内容,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设计符合地区发展的方案。一方面可以是精神、智力丰富的一种文化服务,让文化意识渗透到特殊人群或地区,满足社会本质需求,从根本上改变其思想、行为、活动。另一方面强化知识的文化服务,把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管理方法、营销理念、先进经验传授给服务对象。
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中的主要力量之一,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服务能力,积极发挥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融入到国家和地区发展中,为服务对象的软实力提供保障和支撑,形成一套可行的文化服务制度和模式。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呈现出多层次、多触点的服务格局,需要我们基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建立不同的服务平台和窗口,提供实体的和虚拟的文化服务模式。
2.3 行业产业合作
曾经有学者提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他们指出“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高校图书馆作为智力和资源保障中心,面向社会服务主要是提供知识信息服务。所以我们应根据社会、经济地区等各方因素发展需要,联合高校的科研基地,调查分析设定社会服务对象,探索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合作。通过相互交流资源、信息、技术以促进产业技术等共同目标的提升和实现,为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研能力做好服务工作,能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同步,同时为行业产业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图书馆作为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的主体之一,对技术、资源、馆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针对不同的科研机构和产业特点,以面向服务对象解决方案的目标,定制个性服务,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知识服务能力。通过解决在科研机构和产业企业之间知识的创新内容,以推送定题服务、查新、检索等高层次的一站式服务方式,不断的整理、析取、推荐共享资源信息和技术,从而融入到行业产业发展和学校科研过程中,对两者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关键性的影响,加快科研成果的实现和转换,同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协作创新的学习环境和实践平台。
3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框架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是服务于国家和地区发展建设,依托社会服务人才、文献信息、设备技术,根据指导思想、服务目标形成一个高效的、健全的社会化服务运行组织支撑框架,根据服务的内容和范围统筹规划作用于服务对象进行知识信息的共享、传播,并开展服务性的知识活动,推动社会精神、物质、技术的发展,是高校图书馆职能延伸的价值取向。如下图所示:
[JZ][XCimage357.tif]
[BT6]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图
3.1 人力资源保障
人力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核心要素。在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各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专业知识性人才,既要在数量上保证配齐,又要合理的配置人员结构。同时不断加强各种人才培养和输出才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满足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发展要求,从而保证社会化服务各个环节的有效运作。以及社会化服务职能运行的组织支撑,保持社会化服务的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3.2 技术保障
技术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关键要素。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先进的技术平台是推动社会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服务形式和手段不受空间和时间约束而更加多样化。服务的网络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知识信息实现互联互通,促进社会化服务跨越性的发展。
3.3 文献资源信息保障
文献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要素。文献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特点直接决定了社会化服务的层度和深度,丰富的文献资源可以实现数字化、电子化、基站化、流动化的服务方式,滿足不同层次的服务对象。而高校图书馆通过交流与合作优化文献信息资源的配置,突出人才实践培养和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从而更好的从事社会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供给能力由以上三大要素决定,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职能组织部门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进行调查,对职能延伸的广度和深度进行规划和完善,制定运行机制,协调和指导社会化服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知识活动以及对服务对象进行知识信息传播、汇集、重整、共享方式建立服务平台,并评估服务效果,修正服务体系。
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化体系的建立面向组织、特殊人群、行业产业,可以更好的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优势,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一是通过共享资源、整合资源丰富资源内容,从而建立各种数字资源库,包括:科技、技术、文化等各方面,建立应用型的信息资源,形成特色资源。二是通过合作共建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交流,进行优势互补,能随时跟踪掌握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避免资源的浪费,促进行业产业的发展和跨越,体现其社会效益。三是履行社会责任,主动为特殊人群和社会发展服务,提高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知识技能,丰富其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好的发挥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全国冶金院校图书馆研究会.高校图书馆建设与知识管理[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彦博.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与跨越[M].国家图书馆出版物,2010.
[3]赵颖梅.知识服务探索与实践[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物,2014.
[4]邵敏,李欣.图书馆拓展服务探析与案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5]刘子辉,李荣菊,杨应全.近三十年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综述[J].图书馆.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基本功能,而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一个文化高地,高等院校的三大支柱之一,不可避免的肩负着三大责任和使命。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都在致力于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并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以提供各种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而在中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创新驱动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知识中心,它在基础条件、服务模式、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传播以及社会教育上有别于其他商业的知识提供机构的优势。所以高校图书馆应当立足地方,辐射区域,以“求实、探索、改革、创新”的精神对社会服务进行探索和实践,一方面提高学校影响力,另一方面为图书馆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1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目标规划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首先当是为本地区提供知识信息服务,具有区域性的社会化服务。我们依托图书馆的资源在本区域进行广泛的调研,包括技术、信息资源、社会环境和需求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的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和方向。通过对图书馆业务进行重整,尽可能的协调各种资源把技术、人、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图书馆多元化、多层次社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知识信息和服务的社会价值。
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内涵的深化
2.1 組织知识共享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目标经过定向规划,进行期望值分析,结合本身信息资源,针对自身用户需求和社会知识信息服务特点,设定个性化的社会知识信息服务对象。通过信息服务活动满足社会组织的隐性和显性需求,促进社会组织对于知识信息上在量和质的增值服务发展。同时,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化、数字化等技术实现与相关组织的知识共享与获取,并通过加工、整理、分析、重组开发新的知识资源,为用户和相关组织提供新的信息知识流,形成丰富信息源。
两者在知识信息上的协作,使得各自的信息呈现动态的交互式的储备状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信息资源在用户高校图书馆相关组织三者之间形成共享服务增值共享...这样一个信息循环体系。这不仅仅是增加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的获取渠道,促进资源建设发展,形成丰富的、特色的馆藏信息资源,更好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同时实现与社会相关组织在知识信息和资源上的协同互助,增进信息交流、共享、创新,提升相关社会组织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促进其发展。
2.2 文化服务
图书馆作为信息知识资源集散地,面向社会服务上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呢?文化服务能带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重要的文化标杆和教育基地,它有条件有能力支撑起文化服务的模式和体系。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首先要确定服务对象、范围和需求,主动研究文化服务的理念、方式、内容,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设计符合地区发展的方案。一方面可以是精神、智力丰富的一种文化服务,让文化意识渗透到特殊人群或地区,满足社会本质需求,从根本上改变其思想、行为、活动。另一方面强化知识的文化服务,把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管理方法、营销理念、先进经验传授给服务对象。
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中的主要力量之一,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服务能力,积极发挥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融入到国家和地区发展中,为服务对象的软实力提供保障和支撑,形成一套可行的文化服务制度和模式。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呈现出多层次、多触点的服务格局,需要我们基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建立不同的服务平台和窗口,提供实体的和虚拟的文化服务模式。
2.3 行业产业合作
曾经有学者提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他们指出“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高校图书馆作为智力和资源保障中心,面向社会服务主要是提供知识信息服务。所以我们应根据社会、经济地区等各方因素发展需要,联合高校的科研基地,调查分析设定社会服务对象,探索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合作。通过相互交流资源、信息、技术以促进产业技术等共同目标的提升和实现,为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研能力做好服务工作,能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同步,同时为行业产业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图书馆作为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的主体之一,对技术、资源、馆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针对不同的科研机构和产业特点,以面向服务对象解决方案的目标,定制个性服务,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知识服务能力。通过解决在科研机构和产业企业之间知识的创新内容,以推送定题服务、查新、检索等高层次的一站式服务方式,不断的整理、析取、推荐共享资源信息和技术,从而融入到行业产业发展和学校科研过程中,对两者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关键性的影响,加快科研成果的实现和转换,同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协作创新的学习环境和实践平台。
3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框架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是服务于国家和地区发展建设,依托社会服务人才、文献信息、设备技术,根据指导思想、服务目标形成一个高效的、健全的社会化服务运行组织支撑框架,根据服务的内容和范围统筹规划作用于服务对象进行知识信息的共享、传播,并开展服务性的知识活动,推动社会精神、物质、技术的发展,是高校图书馆职能延伸的价值取向。如下图所示:
[JZ][XCimage357.tif]
[BT6]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图
3.1 人力资源保障
人力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核心要素。在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各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专业知识性人才,既要在数量上保证配齐,又要合理的配置人员结构。同时不断加强各种人才培养和输出才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满足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发展要求,从而保证社会化服务各个环节的有效运作。以及社会化服务职能运行的组织支撑,保持社会化服务的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3.2 技术保障
技术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关键要素。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先进的技术平台是推动社会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服务形式和手段不受空间和时间约束而更加多样化。服务的网络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知识信息实现互联互通,促进社会化服务跨越性的发展。
3.3 文献资源信息保障
文献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要素。文献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特点直接决定了社会化服务的层度和深度,丰富的文献资源可以实现数字化、电子化、基站化、流动化的服务方式,滿足不同层次的服务对象。而高校图书馆通过交流与合作优化文献信息资源的配置,突出人才实践培养和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从而更好的从事社会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供给能力由以上三大要素决定,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职能组织部门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进行调查,对职能延伸的广度和深度进行规划和完善,制定运行机制,协调和指导社会化服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知识活动以及对服务对象进行知识信息传播、汇集、重整、共享方式建立服务平台,并评估服务效果,修正服务体系。
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化体系的建立面向组织、特殊人群、行业产业,可以更好的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优势,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一是通过共享资源、整合资源丰富资源内容,从而建立各种数字资源库,包括:科技、技术、文化等各方面,建立应用型的信息资源,形成特色资源。二是通过合作共建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交流,进行优势互补,能随时跟踪掌握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避免资源的浪费,促进行业产业的发展和跨越,体现其社会效益。三是履行社会责任,主动为特殊人群和社会发展服务,提高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知识技能,丰富其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好的发挥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全国冶金院校图书馆研究会.高校图书馆建设与知识管理[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彦博.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与跨越[M].国家图书馆出版物,2010.
[3]赵颖梅.知识服务探索与实践[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物,2014.
[4]邵敏,李欣.图书馆拓展服务探析与案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5]刘子辉,李荣菊,杨应全.近三十年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综述[J].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