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改善焦虑抑郁情绪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41.21±8.6)分、(42.32±8.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不仅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还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护理干预 焦虑抑郁情绪 护理效果
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因为多方面慢性因素造成的,会造成肾实质发生广泛性损伤,最后造成肾脏调节功能障碍。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预后较差,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能力,且需要支出较高的治疗费用,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恐惧、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证明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更优,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2例,男患者52例,女患者40例,年龄为40~70岁,平均年龄为(52.32±7.3)岁;5例狼疮肾炎,15例高血压肾病,22例糖尿病肾病,5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分组前均询问患者的意愿,征求患者同意后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分组依据等常规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值得临床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改变进行严格观察,并根据医生嘱咐实施治疗护理工作。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体现如下。
1.2.1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在接待入院患者后对其情绪改变进行严格评估,综合考虑患者心理状态、文化程度、性格等方面的因素后,加大和患者沟通交流的力度,根据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疏导,使患者心理压力得以缓解。另外,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将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注意事项、治疗措施、发病因素等方面的知识详细告知患者,使患者不安、恐惧等情绪得以消除。
1.2.2维持良好的病房环境
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过程中,为了确保其陌生感得以消除,应该让患者在温馨、舒适的病房氛围内接受护理以及治疗。维持室内温度在22~24℃内,控制室内温度在50%~60%左右,每隔一段时间通风换气,种植绿色的鲜花以及植物,通过播放视频、摆放书籍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促进患者护理、治疗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
1.2.3饮食干预
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维持必要的营养,促进机体免疫力明显提高,为机体补充高纤维素食物、丰富的维生素以及足够的热量,促进血糖、三酰甘油摄入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尽量不要食用会引起腹胀的食物,从根本上降低便秘发生率。
1.3 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判定,采用4级评分的方式进行评定,分值越高,则表示负面情绪越为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工作,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若P<0.05,则代表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由于不同致病原因造成的肾实质损害,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心理会存在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促进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积极性、依从性明显提高,临床应该重视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本文选自的针对性护理措施主要是相互解结合心理干预、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等,采用心理激励、饮食护理等维持机体在兴奋、健康舒适的状态内,加快机体功能恢复速度。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支出较高的花费且治疗时间较长,患者产生的压力负担较大,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情绪有着全面的了解,重视维持护患间良好的关系,让患者将自身的感受想法讲出,有利于临床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对策。通过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等心理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
研究表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促进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明显缓解,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提高,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瑾.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8):160-162.
[2]梁虹,李飞,高海娥.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3):1471-1472.
[3]王少梅,杨晓彤.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04):55-57.
[4]邢辉.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作用分析[J].现代养生,2015,29(16):253.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护理干预 焦虑抑郁情绪 护理效果
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因为多方面慢性因素造成的,会造成肾实质发生广泛性损伤,最后造成肾脏调节功能障碍。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预后较差,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能力,且需要支出较高的治疗费用,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恐惧、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证明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更优,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2例,男患者52例,女患者40例,年龄为40~70岁,平均年龄为(52.32±7.3)岁;5例狼疮肾炎,15例高血压肾病,22例糖尿病肾病,5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分组前均询问患者的意愿,征求患者同意后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分组依据等常规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值得临床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改变进行严格观察,并根据医生嘱咐实施治疗护理工作。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体现如下。
1.2.1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在接待入院患者后对其情绪改变进行严格评估,综合考虑患者心理状态、文化程度、性格等方面的因素后,加大和患者沟通交流的力度,根据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疏导,使患者心理压力得以缓解。另外,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将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注意事项、治疗措施、发病因素等方面的知识详细告知患者,使患者不安、恐惧等情绪得以消除。
1.2.2维持良好的病房环境
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过程中,为了确保其陌生感得以消除,应该让患者在温馨、舒适的病房氛围内接受护理以及治疗。维持室内温度在22~24℃内,控制室内温度在50%~60%左右,每隔一段时间通风换气,种植绿色的鲜花以及植物,通过播放视频、摆放书籍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促进患者护理、治疗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
1.2.3饮食干预
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维持必要的营养,促进机体免疫力明显提高,为机体补充高纤维素食物、丰富的维生素以及足够的热量,促进血糖、三酰甘油摄入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尽量不要食用会引起腹胀的食物,从根本上降低便秘发生率。
1.3 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判定,采用4级评分的方式进行评定,分值越高,则表示负面情绪越为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工作,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若P<0.05,则代表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由于不同致病原因造成的肾实质损害,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心理会存在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促进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积极性、依从性明显提高,临床应该重视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本文选自的针对性护理措施主要是相互解结合心理干预、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等,采用心理激励、饮食护理等维持机体在兴奋、健康舒适的状态内,加快机体功能恢复速度。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支出较高的花费且治疗时间较长,患者产生的压力负担较大,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情绪有着全面的了解,重视维持护患间良好的关系,让患者将自身的感受想法讲出,有利于临床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对策。通过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等心理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
研究表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促进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明显缓解,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提高,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瑾.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8):160-162.
[2]梁虹,李飞,高海娥.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3):1471-1472.
[3]王少梅,杨晓彤.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04):55-57.
[4]邢辉.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作用分析[J].现代养生,2015,29(1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