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情感的凄然表达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198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赵孟頫笔下的《岳鄂王墓》以“悲”字为中心,用高超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衷挽之悲、黍离之悲与失节之悲等多重情感。其独特的人生遭遇又使得诗歌尤为深沉、悲怆,耐人寻味。因此,本文着重结合赵孟頫悲剧性的人生遭遇与《岳鄂王墓》独特的表达方式分析诗中的复杂情感。
  关键词:赵孟頫 岳飞 《岳鄂王墓》
  赵孟頫历来以高深的书画造诣为人称颂,夏文彦在《图绘宝鉴》中赞其“书法二王,画法晋唐,俱入神品”。赵孟烦在文学创作方面也颇有建树,著有《松雪斋集》,诗、词、赋、散文等均有涉猎,尤以七言律诗见长。据《元史·赵孟頫传》载,元仁宗盛称“孟頫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又赞其可与李白、苏轼比肩,可惜“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人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直至今日,赵孟頫在文学界的关注度仍远不及书画界。
  岳鄂王即岳飞,《宋史·岳飞传》载宋宁宗“嘉定四年,追封鄂王”。岳飞墓在杭州西湖边栖霞岭,《陔余丛考》载:“《杭州府志》:孝宗雪飞之冤,改葬于栖霞岭。”题岳王墓、咏岳飞事迹等题材颇受历代诗人青睐,尤以元朝为甚。历代文人通过对岳飞的歌颂,吊古伤今,抒发自己胸中之块垒.其中,尤以赵孟頫最为典型。据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自我元统一函夏以来,名人佳士多有诗吊之,不下数十百篇。”赵孟頫的《岳鄂王墓》尤为“脍炙人口”,是历代岳飞题材的诗作中最负盛名、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该诗寥寥数语,却表现出极其复杂的情感内涵,满溢的哀挽之悲与黍离之悲、内隐的失节之悲,三重悲情化为锦绣诗文,字字珠玑,句句铿锵。究其成功的缘由,多与诗歌所展现的复杂情感内涵与哀婉凄凉的艺术表现手法密不可分,又与诗人独特的人生遭遇息息相关。原诗如下: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全诗铿锵顿挫,对仗工整,极合律度,一唱三叹,悲怆深沉。
  首联实写诗人所见之景。世事巨变,帝王子孙尽为庶人,宗庙宫殿夷为平地,诗歌开篇就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一代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之墓在这悲剧的时代当然也就无人祭拜,杂草丛生,满目疮痍,陪伴岳飞的只有高耸孤寂、冰冷无情的石兽。与“离离原上草”这一充满生机的春日风光迥异,“鄂王坟上草离离”呈现出一幅荒凉、破败的秋日之景。借用秋景抒发悲情,是中国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亦是赵孟頫诗歌的显著特征之一。从《离骚》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到宋玉笔下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再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草木摇落、孤雁南飞、冷雨凄凄等秋日意象被敏感多愁的诗人们捕捉,赋予无尽的愁思与悲情。本诗首句即利用“草离离…‘秋日”等秋天的意象共同奠定了全诗的悲伤基调。
  颔联“深厚简切”,赵孟頫將思绪从现实转移到一百多年前,用深邃的历史目光深刻反思往昔,仅用“轻社稷”三字便高度概括了岳飞之死和南宋灭亡的原因。“南渡君臣”与“中原父老”、“轻社稷”与“望旌旗”两相呼应,祸国殃民、苟且偷生的南宋君臣与企盼王师的中原父老形成鲜明对比。北宋的荒淫政治招致了靖康之变,金兵仅动用四万兵马即攻下开封,使徽、钦二宗沦为阶下囚。与此同时,金兵烧杀抢掠,所至之处生灵涂炭。“中原父老望旌旗”一句化用范成大《州桥》一诗:“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诗歌凝练地传递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原百姓对朝廷收复中原的殷切期盼。然而,宋高宗重用投降派,南渡至临安,偏安一隅,“直把杭州作汴州”,日日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将父兄的安危、屈辱的亡国历史和人民的苦难抛在脑后。对此,诗人深恶痛绝,并进行了沉重而严厉的批判。
  颈联紧承颔联,揭示“轻社稷”的结局就是英雄枉死、国家灭亡。同时,颈联的前后两句句意紧密相连,指出岳飞之死是南宋王朝覆灭的重要原因,构思缜密,环环相扣。岳飞一死,收复中原再无希望,就连国家分裂、宋金对峙的局面也难以维持,苟延残喘的南宋王朝最终走向灭亡。颔联与颈联四句深刻追索、反思宋朝覆灭的缘由,笔法犀利,掷地有声,颇具历史学家的深邃和敏锐。
  尾联再次将目光移回现实之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西湖山水秀丽,景色宜人,面对如此好山好水,诗人却无意欣赏,若是让西湖知道岳飞的故事,怕是连这湖光山色都禁不住要悲伤流泪。悲痛之情满溢却不过度,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含蓄内敛。最终以“悲”字作结,是哀挽之悲,是黍离之悲,亦是自身失节之悲,一个“悲”字表达了诗人无以复加的哀伤感概。
  以上是对本诗的表层分析,而更发人深思的则是《岳鄂王墓》所体现的诗作者的多重悲剧心理。
  其一,哀挽之悲。
  诗歌反映的第一重“悲”,乃是对抗金名将岳飞的哀挽之悲。岳飞一生忠心耿耿,誓死效忠南宋,效忠赵氏王朝,并立下汗马功劳。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宋高宗仓皇即位,被迫南迁,定都临安。当是时,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境,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面对最为艰难的局面,挺身而出的正是岳飞等爱国将领。岳飞力主北伐,将恢复河山、“迎二圣还”视为己任,先后收复了建康、郑州、洛阳等地。郾城之战,岳家军大获全胜,沉重打击了金朝的军事力量,令金兵闻风丧胆。岳飞率领的军队节节胜利,本有机会收复中原,直捣黄龙,不料宋高宗却在一日内连下十二道金牌严令岳飞班师回朝,甚至默许秦桧等奸臣将精忠报国的爱国将领陷害致死。战功卓著的忠臣被无辜陷害,岂能不令人扼腕叹息;一代豪杰的墓上杂草丛生,无人问津,岂能不令人悲痛感伤!岳飞一死,国家统一再无希望,又岂能不令人伤心绝望!
  除此之外,赵宋后裔的特殊身份使得赵孟頫对于岳飞的情感更为复杂。哀伤、惋惜的同时又带有深深的惭愧和内疚。追究岳飞的死因,赵孟頫的先祖宋高宗难逃干系。只因岳飞高举“迎二圣还”的口号对高宗皇位造成威胁,这位偏安皇帝便不顾国家和百姓的安危,宁可割地求和,苟且偷生,也不愿岳飞进军收复中原。誓死效忠于赵家的有功之臣却在先祖的默许之下因“莫须有”的罪名被陷害至死,作为赵家后裔,如今站在这一片荒凉的岳王墓前又岂能不汗颜乃至悲恸!   其二,黍离之悲。
  元初,遭逢时代巨变的江南遗民诗人集体沉浸在亡国之痛中,因此也产生了一大批以怀念故国为主题的诗歌。赵孟頫虽已由遗民走向新的朝廷,但与宋朝皇室血浓于水的亲情使他的亡国之痛更为切肤、彻骨。赵孟頫诗歌中有诸多表现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的作品,如《钱塘怀古》一诗,作者重游故都,山水依旧,然而早已改朝换代,物是人非,不禁发出“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千古兴亡尽如此,春风麦秀使人愁”的哀叹;再如《赵村道中》写道:“兴亡自有数,不敢问何如。独怜野菊花,立马为踌躇。”还有《和姚子敬秋怀五首》中有云:“新亭举目山河异,故国伤神梦寐俱。”诸如此类直抒亡国之痛的诗句在赵孟頫笔下并不罕见。
  如果一味沉浸在对过去的追怀与悲痛之中,那便很难体现元初遗民诗人以及赵孟頫等人的文学成就。最为可贵的是他们在追忆前朝、表达黍离之悲的同时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多有真知灼见流传于世。热衷于岳飞题材,写下近百首岳飞题材的诗歌正是他们积极反思过去的具体表现。
  《岳鄂王墓》一诗中,“轻社稷”三字高度概括了南宋君臣的罪行,揭示了国家灭亡的根本原因。作为南宋宗室后裔,他对前朝有着百般依恋,但祖上苟且偷生、荒淫误国最终导致山河破碎,国家灭亡是他们难以抹去的心中血痕。现如今,重返往日的都城临安,在荒凉的岳飞墓前,赵孟頫没有为自己的祖先辩解,也不愿帮他们洗脱罪名,反而一针见血地发出“南渡君臣轻社稷”以致英雄枉死、家国覆灭的悲叹。正是由于和南宋皇室无法割舍的亲情与眷恋,又使得《岳鄂王墓》蕴含的情感超越了平常的黍离之悲,“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这里的字字句句,是对前朝的依依不舍,更是对先祖的声声控诉。
  其三,失节之悲。
  与《岳鄂王墓》所表达的哀挽之悲与黍离之悲相比,诗歌传递的失节之悲则更为内敛和隐蔽。在赵孟頫看来,终身为国效力、战功卓著的爱国志士岳飞,最终在自己祖先的默许之下被杀害,不得善终;反观自身,作为宋朝王孙却无力回天并效忠新朝,内心的挣扎与自责,政治生活之困窘,使他将失节之悲恸铭刻于心却难以言表。
  至元二十三年(1286),为了笼络江南文人的情感,营造出天下文人尽归心的效果,元朝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求贤于江南。宋朝王孙身份,加上在江南文坛的显赫地位,使赵孟頫成为元朝“求贤”的绝佳人选。然而以宋王孙的身份出仕元朝,直接决定了赵孟頫一生“顿不开,解不脱”的悲剧。首先,难逃自身的悔恨与自责。他的诸多诗歌均真实地披露了这种情感,如“齿豁头童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惭”,“同学故人今已稀,重嗟出处寸心违”,“适俗固所愿,违己良足忧”。其次,是遭受世人的鄙视与亲友的不解。效忠元朝使得赵孟頫在赵氏族属中被视为逆子,不被亲友理解。《元诗选》就曾记载:“子昂以宋王孙氏仕元为显官,其从兄固耻之,闭门不肯与见。”赵孟頫的仕元行为也颇受当时及后世文人诟病,甚至使得其作品被质疑,在文坛的地位急剧下降。最后,是蒙受同僚的排挤和当权者的怀疑。深受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影响的赵孟頫一生渴望人世,渴望建功立业。他在《送吴幼清还南序》中写道:“士少而学之于家,盖亦欲出而用之于国,使圣贤之泽沛然及于天下,此学者之初心。”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尽管他竭力向元朝统治者表达自己的忠诚,但在元朝贵族眼中,赵孟頫是一个贰臣,加上宋室子孙的身份,当权者始终对他有所防范。在政治上,赵孟頫只不过充当了元朝粉饰太平的工具,难以实现自身的政治理想。虽然赵孟頫官至翰林学士,成为“南人”中少数身居高位之人,但也只是文学侍从一类的官职,在政治上没有多大权力。又由于他受到世祖、仁宗的恩宠,在官场上饱受同僚的嫉妒与排挤。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建功立业,对于赵孟頫而言,只能成为泡影。
  自身的悔恨、亲友的不解、世人的鄙夷、同僚的排挤以及当权者的怀疑,使赵孟頫在仕与隐充满矛盾的艰难抉择中走完了悲剧性的一生。他满腔悲怆无处言说,只能通过手中的笔流淌眼中的泪、胸中的血。他的很多诗篇反复吟咏这种复杂的情绪和感受:“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闲身却羡沙头鹭,飞去飞来百自由。”“空怀丘壑志,耿耿志难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正是由于自身独特的悲剧性遭遇,使赵孟頫在痛惜宋王室的覆灭的诗篇如《岳鄂王墓》等作品中,流露出悲凉的身世之感、失节之悲。 《岳鄂王墓》是一块“悲剧”的蒜头,其中的“悲情”是被层层包裹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运用文学批评的利刃,去剥开这一层又一层诗歌艺术的“蒜皮”。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领略到赵孟頫心中的酸甜苦辣。
  参考文献:
  [1]夏文彦撰.图绘宝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4册)[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64:615.
  [2]宋濂撰.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赵翼.陔余丛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6]陶宗儀.南村辍耕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7]任道斌校点.赵孟頫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8]顾学颉,周汝昌选注.白居易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9]林家骊译注.楚辞[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唐圭璋编.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1]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82册)[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
  [12]钱锺书选注.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3]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4]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5]顾嗣立编.元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其他文献
摘 要:隱喻在德里达的著作中不仅体现为一种思想,也体现为一种解构的策略。根据德里达研究专家本宁顿的划分,德里达的隐喻思想分为前期与后期,且德里达主要的思考都集中在前期的重要文本——《白色神话——哲学文本中的隐喻》。梳理德里达前期隐喻思想的存在论维度,既能使我们重新思考“隐喻/概念”间的二元对立模式,也能让我们把握隐喻的存在论问题,即对于人类这种存在而言,隐喻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因素。  关
期刊
摘 要:《百年孤独》和《京华烟云》都是极为优秀的作品,二者在作家、主题、内容等方面存在较多可比性,尤其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和不同之处,确有值得深入研究之处。林语堂笔下的完美女性姚木兰,同马尔克斯笔下的的老祖母乌尔苏拉,都能对人产生深刻而又细致的影响。  关键词:人物形象 姚木兰 乌尔苏拉  《百年孤独》和《京华烟云》都是极为优秀的作品,在世界都有广泛研究。姚木兰这位林语堂笔下的完美
期刊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诗词已经被译介到日本,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毛泽东诗词的译介进入高峰期。日本较有影响力的报纸和杂志都刊登过众多毛泽东诗词的赏析文章。竹内实的著作《毛泽东的诗与人生》是迄今为止赏析毛泽东诗词最权威的成果。80年代以后的毛泽东诗词的译介和赏析文章虽然数量见少,但也有了新的发展,毛泽东诗词的艺术性和学术研究价值受到重视。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 日本 竹内实 《毛泽东
期刊
摘要:《紫柏老人集》是明代禅门巨匠紫柏真可禅师一生的思想结晶,该书现存多个版本,国图藏天启本与明版《嘉兴藏》本有诸多异文。我们对两个版本进行了比对,整理出三类差异:用字的差异,如使用了异体字、通假字、古今字;由讹误造成的差异,如因字形相近或读音相同相近造成的讹误,偏旁的变异增减等;由脱漏或误衍造成的差异。  关键词:《紫柏老人集》 天启本 明版《嘉兴藏》本 异文  《紫柏老人集》为明代“四大高僧”
期刊
摘要:伏尼契的《牛虻》描写了宗教与革命、谎言与真相、上帝之爱与人伦之爱等诸多矛盾,它把人置于种种困境,绝望地碰撞,绝望地寻求出路,也寻求内在的解答。文本试图通过蒙泰尼里与牛虻两个人物,探索人们走出困境与获得救赎的可能。  关键词:《牛虻》 伏尼契 革命文学 宗教 父子  人们在旷野中行走。旷野中的路,有无数个起点,也有无数个终站。“飘飘何所似”,未能率蒿蓬之先起;“天地一沙鸥”,何以孤翅而南飞?茫
期刊
摘要:《唐皇游地府》《李文漫游东湖》两部电影是只服从导演个人意图的实验作品。作品受到电影是矛盾和辩证的美学观念影响,呈现真实与虚构、文学与摄影、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张力。两部电影反对古典叙事,以证实而不是分析的方式呈现事件。相对于显在形式特征,电影意义诉求有些散与钝,但呈现了资本、人与风景的复杂关系。在当下多以唤起情感为诉求的中国电影创作格局中,两部电影旨在引起反思。  关键词:愉悦 散播 证实 钝 
期刊
摘要:2013年10月至12月,在教育界和戏剧界的共同努力下,首届陕西省大学生话剧节在西安举行。这次话剧节最终有西安交大剧团等十五个戲剧社团在复赛公演中演出了《抉择》等十五部题材不同、风格各异的原创剧目。这些剧目都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较高的舞台艺术水平。这次话剧节是陕西省,也是中国西部校园戏剧创新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示。  关键词:校园戏剧 戏剧社团 戏剧文学 舞台艺术 创新能力  2013年10月至1
期刊
摘要:《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有血有肉的经典人物,给古往今来无数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其中有一类特殊人物,在危难之时为主公奔走他国,纵横捭阖却不同于战国时期“职业”游说的策士,他们只是“临时”的说客。他们恪尽职守,英勇沉着,以三寸之舌令对方心悦诚服,凭一己之力变三国纷纭动向。有了他们,何必操干持戈,堂上自有奇兵。  关键词:《三国演义》 李肃 阚泽 赵咨 邓芝  一、李肃馈金珠赍赤兔,吕布二次认
期刊
摘要:《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认为“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不少人也认同此说。本文运用知人论世和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后认为,晚年的梁任公依然没能忘情政治,其学术生涯实则早年政治生涯的继续;否则就无法理解他终其一生“家国天下”的儒者情怀,也不能真正读懂其“热心肠”。  关键词:梁任公 晚年 政治 启蒙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开篇写道:“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不少人认同
期刊
摘要:《黑骏马》是英国女作家安娜-西韦尔的代表作,小说以黑骏马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从动物的视角讲述了马在人类社会中所遭受的种种不公正的待遇,向读者揭示了造成主人公黑骏马悲惨命运的原因: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人们的物欲的无限膨胀使很多人丧失了对动物应有的同情心,仅仅将它们视作为人类服务的工具,这种狭隘观念给动物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也浊化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本文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对文本进行细读,可以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