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处在强调个性的时代,语文教学已经在关注“个性化阅读”。《课标》“实施建议”早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专研文本;理解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在教学时,常因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我们忽略了学生的个性,总喜欢以“教”代“学”,并没有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这不,我和学生这学期就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斗,好在最终平息。
这是一节寻常的语文课,却又不寻常。翌日将要在隔壁班上公开课《窗》,今天在本班试上。之前精心备课、设计环节与串词,甚至设计到学生会不会回答我的问题,如何回答,如何引导。当这一切了然于心时,我怀着些许兴奋与期待走进八(3)班。
“同学们,有这样一扇窗,是世界上最亮最光明的一扇,那就是‘我要在大地上画满窗户,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我兴致勃勃地开始导入新课。下面一片寂静。
按照步骤,该是自主学习后的个人反馈——概括故事内容。“你可以一句话,也可以一段话……”。诸生个个跃跃欲试,说得很精彩。我内心暗暗自得。“同学们,读完这篇小小说,让你最震撼的是哪里?”“结尾!”异口同声。“那么,这种结尾在文学评论界有一个专有称呼,叫‘欧·亨利式结尾’,下面我们具体看看……”诸生聚精会神。“这种结尾最大特色是‘陡然逆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还没等我讲完,张同学就高举小手,似一面胜利的旗帜在教室里飘扬。起初我没想理会,因为平日里这孩子经常在课堂上捣乱,严重影响教学秩序。他已经不止一次进过学校教导室了。
“我觉得从结尾看这是一篇侦探小说。老师,你看啊……”他“拔地而起”,不等你叫喊。“张同学,能不能先慢慢来,还没让你分析文章内容哪。”我有点担心了,这回是不是又存心捣乱啊?但是我仍然心平气和的规劝。他嘿嘿一笑,那一笑,把我的心笑的顿时跌到低谷。似乎他已经准备多时,像一个磨好了枪即将上战场的战士,气焰嚣张。“我有一个重大发现!”接着,不等我说话,他就开始机关枪似的打响了:“老师,这篇文章明明是一篇侦探小说,探究靠窗病人是如何死的。你看啊,那天下午医院派人砌了一堵光秃秃的墙,然后那天下午呢,靠窗病人看到这堵墙开始抑郁不振了,导致晚上咳嗽病发,最后死亡。”
“那描写不靠窗病人干嘛呢?”我暗想:“这下你可要犯难了吧?还在振振有词!影响我上课啊。”此时,其他同学都被他重重吸引,是在期待他的回答吗?还是看我如何收场?更有甚者,刘同学索性狂点头,还有副跟上战场的架势,欲站起来帮助张同学说明理由。可是,张同学哪会让他布阵显摆呢?“不靠窗病人不也是见死不救吗?只是靠窗病人死的外因,真正原因是靠窗病人抑郁了。看外面的美景是他唯一的生活愿望。难道不是吗?”咣!像是一把铁锤敲在我脑袋上,说得很有道理啊!怎么办?怎么办?我望向其他同学,急中生智:“有没有同学反驳的?”
又是一阵短暂的寂静。此时的刘同学和张同学,正像擦完冒着烟的枪头的士兵,趾高气扬。其他同学都默默注视着。
如果同意他的观点,那这篇文章的主题完全被解构,接下来的课就上不了。如果直接否定他,那他会善罢甘休吗?按他的性格,会盯着我逼着我走上歧路。这小子给我出了道难题,我千万不能输!镇定片刻,我硬着头皮问:“泰格特是侦探小说家吗?他写这篇文章意义何在?”话一说完,我就自忖:不行,这样问丝毫没有问到根本,即使不是侦探小说家也可以写侦探小说,如果仅从文本解读,他说的完全有可能。于是我继续说道:“张同学说的也很有道理,不过,戎老师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是最活跃的主体,他可以对作者写的文章进行自己的再理解,当然,不能偏离文本。张同学做得很好,他的解读完全根据文本,加上自己的想象再加工得来,发挥了读者的能动性,值得表扬。但是,我们不是张同学,我们也有不同见解对不对?”
当我讲完这番话,我瞥见了张同学的狡黠一笑。课堂插曲到此结束。事后,我仔细回味着这堂课的“惊心动魄”,惊心的是这样一出丝毫没有前奏的对决直指我的课前设计,动魄的是我真的被割到了软肋。文艺理论家与美学家姚斯认为读者不仅仅是鉴赏家、批评家,而且也是“作家”,他宣称:“在作者、作品和读者这个三角形中,读者不只是被动的一端、一连串的反应,他本身还是形成历史的又一种力量”。也就是说读者在与文本、作家交流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生成。任何作品没经过读者的阅读和阐释,就没有现实意义。
课前,我真的关注孩子们的阅读了吗?我是不是应该先让学生把预习中的问题上交?更关键的,我所设计的乃是从我自身阅读体验出发的,甚或是教参上要求掌握的。在遇上学生鲜活的解读时,我的那点精心成了可笑的桎梏。
由此我更深一层想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我作为教师,必须通过阅读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个性化阅读中,教师应是先行阅读者。然后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但我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教参的指导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平等的对话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善于营造宽松自由的评论氛围,允许学生既可以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思索,也可以聆听和评价他人的见解和主张。在思想交锋、观点碰撞中,提升每位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当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并不是一千个李尔王”,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并不是一味脱离文本,而是以学生现有的阅读心理和生活体验为基础,尊重其阅读文本的个性化发现,鼓励其创造性感受、理解、鉴赏、评价、再创造文本,形成可持续发展阅读的习惯,为终生奠基。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语文教学;专研文本;理解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在教学时,常因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我们忽略了学生的个性,总喜欢以“教”代“学”,并没有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这不,我和学生这学期就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斗,好在最终平息。
这是一节寻常的语文课,却又不寻常。翌日将要在隔壁班上公开课《窗》,今天在本班试上。之前精心备课、设计环节与串词,甚至设计到学生会不会回答我的问题,如何回答,如何引导。当这一切了然于心时,我怀着些许兴奋与期待走进八(3)班。
“同学们,有这样一扇窗,是世界上最亮最光明的一扇,那就是‘我要在大地上画满窗户,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我兴致勃勃地开始导入新课。下面一片寂静。
按照步骤,该是自主学习后的个人反馈——概括故事内容。“你可以一句话,也可以一段话……”。诸生个个跃跃欲试,说得很精彩。我内心暗暗自得。“同学们,读完这篇小小说,让你最震撼的是哪里?”“结尾!”异口同声。“那么,这种结尾在文学评论界有一个专有称呼,叫‘欧·亨利式结尾’,下面我们具体看看……”诸生聚精会神。“这种结尾最大特色是‘陡然逆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还没等我讲完,张同学就高举小手,似一面胜利的旗帜在教室里飘扬。起初我没想理会,因为平日里这孩子经常在课堂上捣乱,严重影响教学秩序。他已经不止一次进过学校教导室了。
“我觉得从结尾看这是一篇侦探小说。老师,你看啊……”他“拔地而起”,不等你叫喊。“张同学,能不能先慢慢来,还没让你分析文章内容哪。”我有点担心了,这回是不是又存心捣乱啊?但是我仍然心平气和的规劝。他嘿嘿一笑,那一笑,把我的心笑的顿时跌到低谷。似乎他已经准备多时,像一个磨好了枪即将上战场的战士,气焰嚣张。“我有一个重大发现!”接着,不等我说话,他就开始机关枪似的打响了:“老师,这篇文章明明是一篇侦探小说,探究靠窗病人是如何死的。你看啊,那天下午医院派人砌了一堵光秃秃的墙,然后那天下午呢,靠窗病人看到这堵墙开始抑郁不振了,导致晚上咳嗽病发,最后死亡。”
“那描写不靠窗病人干嘛呢?”我暗想:“这下你可要犯难了吧?还在振振有词!影响我上课啊。”此时,其他同学都被他重重吸引,是在期待他的回答吗?还是看我如何收场?更有甚者,刘同学索性狂点头,还有副跟上战场的架势,欲站起来帮助张同学说明理由。可是,张同学哪会让他布阵显摆呢?“不靠窗病人不也是见死不救吗?只是靠窗病人死的外因,真正原因是靠窗病人抑郁了。看外面的美景是他唯一的生活愿望。难道不是吗?”咣!像是一把铁锤敲在我脑袋上,说得很有道理啊!怎么办?怎么办?我望向其他同学,急中生智:“有没有同学反驳的?”
又是一阵短暂的寂静。此时的刘同学和张同学,正像擦完冒着烟的枪头的士兵,趾高气扬。其他同学都默默注视着。
如果同意他的观点,那这篇文章的主题完全被解构,接下来的课就上不了。如果直接否定他,那他会善罢甘休吗?按他的性格,会盯着我逼着我走上歧路。这小子给我出了道难题,我千万不能输!镇定片刻,我硬着头皮问:“泰格特是侦探小说家吗?他写这篇文章意义何在?”话一说完,我就自忖:不行,这样问丝毫没有问到根本,即使不是侦探小说家也可以写侦探小说,如果仅从文本解读,他说的完全有可能。于是我继续说道:“张同学说的也很有道理,不过,戎老师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是最活跃的主体,他可以对作者写的文章进行自己的再理解,当然,不能偏离文本。张同学做得很好,他的解读完全根据文本,加上自己的想象再加工得来,发挥了读者的能动性,值得表扬。但是,我们不是张同学,我们也有不同见解对不对?”
当我讲完这番话,我瞥见了张同学的狡黠一笑。课堂插曲到此结束。事后,我仔细回味着这堂课的“惊心动魄”,惊心的是这样一出丝毫没有前奏的对决直指我的课前设计,动魄的是我真的被割到了软肋。文艺理论家与美学家姚斯认为读者不仅仅是鉴赏家、批评家,而且也是“作家”,他宣称:“在作者、作品和读者这个三角形中,读者不只是被动的一端、一连串的反应,他本身还是形成历史的又一种力量”。也就是说读者在与文本、作家交流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生成。任何作品没经过读者的阅读和阐释,就没有现实意义。
课前,我真的关注孩子们的阅读了吗?我是不是应该先让学生把预习中的问题上交?更关键的,我所设计的乃是从我自身阅读体验出发的,甚或是教参上要求掌握的。在遇上学生鲜活的解读时,我的那点精心成了可笑的桎梏。
由此我更深一层想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我作为教师,必须通过阅读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个性化阅读中,教师应是先行阅读者。然后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但我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教参的指导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平等的对话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善于营造宽松自由的评论氛围,允许学生既可以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思索,也可以聆听和评价他人的见解和主张。在思想交锋、观点碰撞中,提升每位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当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并不是一千个李尔王”,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并不是一味脱离文本,而是以学生现有的阅读心理和生活体验为基础,尊重其阅读文本的个性化发现,鼓励其创造性感受、理解、鉴赏、评价、再创造文本,形成可持续发展阅读的习惯,为终生奠基。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