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失眠症指的是由于缺乏足够睡眠时间或者是睡眠质量差的一种疾病,在中医理论中,引起患者患有失眠因素有很多,比如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肝郁气滞引起的失眠、痰热内扰引起的失眠、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胃气不和引起的失眠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针灸治疗属于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属于一种物理疗法,通过刺激穴位对神经中枢起到作用,无副作用,操作简单。本文对失眠症的中医证候和针灸治疗进行总结,目的是为后续的失眠症针灸治疗效果提供真实的临床参考资料。
关键词:失眠症;针灸;治疗效果
失眠症属于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根据我国中华医学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成年人中,约有3亿人患有失眠症疾病,其临床症状一般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缩短、记忆力减退等,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失眠状态中,则会导致患者出现肥胖、焦虑、神经衰弱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精神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对于处于特殊工作的患者,比如高空作业工人或者是司机等,如果患有失眠症不注意的话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针灸治疗,达到疏通经络、治愈失眠症疾病的目的。本文对失眠症疾病的中医证候与针灸治疗两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为以后的失眠症针灸治疗提供宝贵的经验。
1失眠症的中医证候
失眠症在中医理论中称之为不寐,在《内经》中将其描述为“不得卧、目不瞑”,认为是由于邪气在脏腑中,卫气行于阳,不入阴所得,《素问·逆调论》中则有“胃不和则卧不安”,后世医家引申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寐寝不安者均属于此。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将其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至今临床仍有应用价值。《景岳全书·不寐》中将不寐病机概括为有邪、无邪两种类型,说明失眠症的病因复杂,任何原因均可导致失眠症疾病的发生。
2针灸治疗失眠症效果
2.1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症
患者会出现多梦,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少腹胀,面色萎黄,便溏或便秘的症状,其表现为舌体胖,舌色淡,舌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弱,龙迪和[1]等人通过对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120例肝郁脾虚型失眠症患者分别采用四逆散加味中药汤剂治疗以及针灸治疗,发现接受针灸治疗的肝郁脾虚型失眠症患者接受治疗2周后的日间功能评分为(2.0±0.2)分、催眠药物使用评分为(0.2±0.1)分、睡眠障碍评分为(2.2±0.3)分、睡眠效率评分为(1.6±0.6)、睡眠时间评分为(2.1±0.3)、入睡时间评分为(1.9±0.2)分、睡眠质量评分为(2.3±0.7)分、慢波S3睡眠时间为(25.1±4.2)min、慢波S4睡眠时间为(23.1±3.6)min、快动眼睡眠时间为(96.9±20.2)min,明显优于接受四逆散加味中药汤剂治疗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治疗失眠症可改善患者的日间功能和睡眠时间,提高患者的睡眠效率和睡眠质量,能够明显提升失眠症疾病的治疗安全程度。
2.2胃气不和引起的失眠症
患者会出现失眠多梦,心烦委屈,焦虑不安,胸闷憋气,胸胁胀满,急躁易怒的症状,其表现为舌红,舌苔薄黄,脉弦细,高佩国[2]等人通过对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诊治的110例胃气不和失眠症患者分别实施西药治疗以及针灸治疗方式,发现接受针灸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为(1.09±0.45)分、匹茲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为(7.13±1.45)分、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优于接受西药治疗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适宜技术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针灸治疗属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2.3痰热内扰引起的失眠症
患者会出现失眠多梦,急躁心烦,心中懊侬,胸脘痞闷,痰多,口苦,恶心欲呕,困倦的症状,其表现为舌红、舌苔黄厚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赵秀娟[3]等人通过对88例痰热内扰型失眠症患者分别实施常规药物治疗愈针灸治疗,发现接受针灸治疗的失眠症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为(8.57±3.34)分、SPIEGEL量表评分值为(13.93±5.25)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优于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提升痰热内扰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该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
2.4肝郁化火引起的失眠症
患者会出现厌食或食后痞胀,泛恶,睡不安,大便失调的症状,其表现为舌厚,舌苔黄腻,脉滑。毕博[4]等人通过对124例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治疗愈针灸治疗,发现接受针灸治疗的失眠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9%、中医证候积分为(14.02±0.20)分、PSQI评分为(7.12±0.36)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22%,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表针灸治疗能显著提高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和睡眠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2.5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症
患者会出现失眠多梦,易醒,盗汗,头晕耳鸣,脑鸣,腰膝酸软,健忘,遗精或月经不调的症状,其表现为舌红,舌苔薄黄,脉细数,李书德[5]等人通过对8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治疗与针灸治疗,发现接受针灸治疗失眠症患者的PSQI分值为6(4,9)分、SAS分值为(30.15±3.35)分、中医证候积分为(12.97±2.94)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治疗安全性评价为Ⅰ级,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治疗老年人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确切,在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中医症状疗效评分等方面比常规治疗更具有优势,针灸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是该研究缺乏大量的临床资料,所以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3结语
失眠症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但是常规的药物治疗容易导致患者反复发作,不容易达到治愈的效果,而通过针灸治疗则能够达到不易反复发作的疗效,针灸治疗时通过针刺穴位辅以艾灸的一种治疗方式,属于我国特有的治疗失眠症疾病的方法,针灸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治疗失眠症疾病,该治疗方法的优点是不用服用药物,治疗疾病效果比较迅速与显著,医疗费用经济,能够避免治疗失眠的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不良反应等,本文通过对心脾两虚、胃气不和、痰热内扰、肝郁化火、心肾不交等因素引起的针灸治疗失眠症疾病进行综述,为以后的针灸治疗失眠症提供可靠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龙迪和,刚丽丽,崔晓,付桂玲,包思,于宇,韦伟.针灸对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慢波睡眠时间与快动眼睡眠时间的影响[J].重庆医学,2021,50(15):2579-2582.
[2]高佩国.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21,30(11):1178-1180.
[3]赵秀娟.针刺对穴结合中药安眠方治疗失眠症(痰热内扰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西中医药大学,2021.
[4]毕博.针灸联合龙胆泻肝丸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6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20,29(04):26-27.
[5]李书德.调气归元方针刺治疗老年人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21.
关键词:失眠症;针灸;治疗效果
失眠症属于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根据我国中华医学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成年人中,约有3亿人患有失眠症疾病,其临床症状一般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缩短、记忆力减退等,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失眠状态中,则会导致患者出现肥胖、焦虑、神经衰弱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精神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对于处于特殊工作的患者,比如高空作业工人或者是司机等,如果患有失眠症不注意的话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针灸治疗,达到疏通经络、治愈失眠症疾病的目的。本文对失眠症疾病的中医证候与针灸治疗两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为以后的失眠症针灸治疗提供宝贵的经验。
1失眠症的中医证候
失眠症在中医理论中称之为不寐,在《内经》中将其描述为“不得卧、目不瞑”,认为是由于邪气在脏腑中,卫气行于阳,不入阴所得,《素问·逆调论》中则有“胃不和则卧不安”,后世医家引申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寐寝不安者均属于此。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将其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至今临床仍有应用价值。《景岳全书·不寐》中将不寐病机概括为有邪、无邪两种类型,说明失眠症的病因复杂,任何原因均可导致失眠症疾病的发生。
2针灸治疗失眠症效果
2.1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症
患者会出现多梦,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少腹胀,面色萎黄,便溏或便秘的症状,其表现为舌体胖,舌色淡,舌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弱,龙迪和[1]等人通过对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120例肝郁脾虚型失眠症患者分别采用四逆散加味中药汤剂治疗以及针灸治疗,发现接受针灸治疗的肝郁脾虚型失眠症患者接受治疗2周后的日间功能评分为(2.0±0.2)分、催眠药物使用评分为(0.2±0.1)分、睡眠障碍评分为(2.2±0.3)分、睡眠效率评分为(1.6±0.6)、睡眠时间评分为(2.1±0.3)、入睡时间评分为(1.9±0.2)分、睡眠质量评分为(2.3±0.7)分、慢波S3睡眠时间为(25.1±4.2)min、慢波S4睡眠时间为(23.1±3.6)min、快动眼睡眠时间为(96.9±20.2)min,明显优于接受四逆散加味中药汤剂治疗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治疗失眠症可改善患者的日间功能和睡眠时间,提高患者的睡眠效率和睡眠质量,能够明显提升失眠症疾病的治疗安全程度。
2.2胃气不和引起的失眠症
患者会出现失眠多梦,心烦委屈,焦虑不安,胸闷憋气,胸胁胀满,急躁易怒的症状,其表现为舌红,舌苔薄黄,脉弦细,高佩国[2]等人通过对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诊治的110例胃气不和失眠症患者分别实施西药治疗以及针灸治疗方式,发现接受针灸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为(1.09±0.45)分、匹茲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为(7.13±1.45)分、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优于接受西药治疗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适宜技术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针灸治疗属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2.3痰热内扰引起的失眠症
患者会出现失眠多梦,急躁心烦,心中懊侬,胸脘痞闷,痰多,口苦,恶心欲呕,困倦的症状,其表现为舌红、舌苔黄厚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赵秀娟[3]等人通过对88例痰热内扰型失眠症患者分别实施常规药物治疗愈针灸治疗,发现接受针灸治疗的失眠症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为(8.57±3.34)分、SPIEGEL量表评分值为(13.93±5.25)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优于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提升痰热内扰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该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
2.4肝郁化火引起的失眠症
患者会出现厌食或食后痞胀,泛恶,睡不安,大便失调的症状,其表现为舌厚,舌苔黄腻,脉滑。毕博[4]等人通过对124例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治疗愈针灸治疗,发现接受针灸治疗的失眠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9%、中医证候积分为(14.02±0.20)分、PSQI评分为(7.12±0.36)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22%,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表针灸治疗能显著提高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和睡眠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2.5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症
患者会出现失眠多梦,易醒,盗汗,头晕耳鸣,脑鸣,腰膝酸软,健忘,遗精或月经不调的症状,其表现为舌红,舌苔薄黄,脉细数,李书德[5]等人通过对8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治疗与针灸治疗,发现接受针灸治疗失眠症患者的PSQI分值为6(4,9)分、SAS分值为(30.15±3.35)分、中医证候积分为(12.97±2.94)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治疗安全性评价为Ⅰ级,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治疗老年人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确切,在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中医症状疗效评分等方面比常规治疗更具有优势,针灸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是该研究缺乏大量的临床资料,所以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3结语
失眠症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但是常规的药物治疗容易导致患者反复发作,不容易达到治愈的效果,而通过针灸治疗则能够达到不易反复发作的疗效,针灸治疗时通过针刺穴位辅以艾灸的一种治疗方式,属于我国特有的治疗失眠症疾病的方法,针灸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治疗失眠症疾病,该治疗方法的优点是不用服用药物,治疗疾病效果比较迅速与显著,医疗费用经济,能够避免治疗失眠的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不良反应等,本文通过对心脾两虚、胃气不和、痰热内扰、肝郁化火、心肾不交等因素引起的针灸治疗失眠症疾病进行综述,为以后的针灸治疗失眠症提供可靠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龙迪和,刚丽丽,崔晓,付桂玲,包思,于宇,韦伟.针灸对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慢波睡眠时间与快动眼睡眠时间的影响[J].重庆医学,2021,50(15):2579-2582.
[2]高佩国.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21,30(11):1178-1180.
[3]赵秀娟.针刺对穴结合中药安眠方治疗失眠症(痰热内扰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西中医药大学,2021.
[4]毕博.针灸联合龙胆泻肝丸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6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20,29(04):26-27.
[5]李书德.调气归元方针刺治疗老年人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