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工资指导线从1997年出台至今,还未如今年这般吸引大家的眼球。
8月4日,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布“广东省2009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工资增长基准线为7%,上线(警戒线)为12%,下线为零或负增长。7%的基准线相比2008年的10%,下降了3个百分点,而下线为零或负增长也是近年来首次出现。
除了广东的高调亮相之外,据《中国经济周刊》从相关人士处获悉,各省市应该在上半年公布的工资指导线,而目前仅有广东、山西、青海、云南、吉林、湖南、陕西等省发布,直辖市中上海市与天津市作了发布。而在已经发布的这几个省中,跟往年相比,也都相应“下调”了今年的工资增长基准线,其中青海、云南的基准线相比2008年“下调”了4个百分点。只有天津市的工资增长基准线与往年持平。
一方面是股市、房市、钢材、水泥以及大宗的原材料产品的齐声上涨,就业形势也趋于好转;另一方面,却是工资指导线“集体下调”。涨跌互现的背后,让人越发看不明白。工资指导线是否真正反映了市场的走势?各省“集体下调”工资指导线到底对地方经济的恢复有没有好处?
少数省市公布工资指导线
“我们测算出的企业工资指导线的指标跟去年比也低一些,今年测算的增长上线是12%,增长下线是6%,工资增长的基准线为9%。而去年的增长上线是17%,增长下线是9%。”8月6日,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资处的一位工作人员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也透露了该省工资指导线下降的信息。
据悉,他们的测算从3月份就已经开始,还只是初步测算,未公开发布,“国家人力资源部有规定,要先报人力资源部备案、审核,我们当地省政府还要统一,之后才能在网上发布,目前我们还在做这项准备工作。”
按照惯例,每年上半年就应该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至于湖北省为何至今未发布指导线,这位工作人员解释说,“有的数据需要采纳统计部门的权威数据,而统计部门的数据一般到4、5月份才会出台,这就影响到我们的进展。”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已经公布的省市中,广东省比较高调,甚至不讳言容易引发争议的“下线为零或负增长”,而天津、山西等省市在广东省发布之前,就已悄然发布。其他省份尚未有企业工资指导线调整的消息。
“主要是金融危机的原因,很多省对工资指导线是否发布还有犹豫。我们测算得比较早,没有发布除了数据的影响外,也有金融危机方面的考虑。”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资处的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
工资指导线并非“调”出来的
我国的工资指导线制度于1997年进行试点。当年1月,原劳动部发布了 《关于试行地区工资指导线制度试行办法》,决定在北京等10个省市开展工资指导线制度试点工作,对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提出了规范的试点办法。1999年10月,原劳动保障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工资指导价位制度。
“随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彻底改变了过去的工资决定机制,企业分配完全属于企业自主权范围内。一般来说,成熟的市场经济下,都是由企业方和工会方通过集体协商谈判来决定工资水平。这跟计划经济时期完全不一样了。” 全国总工会保障工作部的陈杰平副部长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虽然工资指导线仅仅是企业决定工资的参照系,对企业并没有强制性,但它是政府调控工资分配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以工资权威信息发布的方式对置身于劳动力市场中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合同工资起引导作用,也是企业与工会双方通过协商谈判决定工资水平的重要依据。
记者注意到,目前媒体报道各省公布的工资指导线,几乎无一例外地用“下调”这样的词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通过《中国经济周刊》解释说,工资指导线的上线、下线以及基准线数据,并非如媒体报道中强调的“调”出来的,而是按当年的社会总体综合指标比如地区生产总值、物价上涨水平、上一年度的工资总体水平、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综合测算出来的。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资处人士进一步向记者阐述他们的上线、下线以及基准线数据是如何测算出来的。
“如果按照预测今年的物价上涨水平是4%,广东省公布的工资指导线是零增长或负增长,员工去年拿一百元,今年就贬值了。所以,我们在测算中考虑了物价上涨因素。我们预测湖北省今年的物价上涨指数估计会达到4%,同时预测今年的GDP增幅大概是10%,由此得出下线6%,以保证我们省的整体工资水平不至于降低。而上线12%,基准线9%,也都是我们按照数据测算的,并不是人为主观臆断的。”这位工作人员同时表示,“有时由于人为因素,也会有所调整。”
据悉,湖北省去年全省的年工资平均水平是19000元左右。如果按照今年降低的工资指导线,按照一般的逻辑,今年湖北省的年工资平均水平是否会下降?
“不会下降多少。”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资处向记者解释说,今年的工资指导线比去年低,是指增长幅度降低了,并不是说今年全省的年工资平均水平比19000元要少。今年的工资指导线,是指今年的工资水平是以去年的19000元为基础,如果要上浮,可以在6%到12%区间上浮。
“工资指导线主要用于指导企业,企业如果要涨工资,就有一个区间参照。如果上线太高,人工成本也就高,这样也就影响产品得竞争力;如果下线太低,就会影响职工生活,因为物价上涨是不可回避的。”他同时强调,目前测算出的上线12%、基准线9%、下线6%,这只是他们初步的测算,还需要经过领导来定夺。“出台前要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省里审批,也可能今年不发,但我们先得把准备工作做好。”
工资指导线“集体下调”与市场走势相悖?
一方面是经济复苏的利好消息,另一方面却是各省“集体下调”工资增长基准线,这让长期关注薪资问题的全国总工会保障工作部的陈杰平副部长有些看不明白,“经济在谷底的时候都没出现政府调低工资指导线,现在经济企稳回暖的时候再来调低工资增幅,而且一些地方向下调整的幅度还很大,实在有些看不懂,”陈杰平疑惑地说,“就业和工资分配对经济波动的反应是有一个滞后期,但不会滞后这么长时间吧?”
陈杰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上半年他参加了一些大型用工招聘会,而在这些招聘会上,他看到企业招人的出价跟往年相比并没有降低,而且大多数有提高。比如5月份进行的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参加的民营企业给出的工资水平都有明显提高。而调整工资指导线应当对招聘企业的工资出价加以充分考虑。
“或许一些地方的困难企业日子真的特别难熬。工资增幅上调下调都可以,但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权衡利弊。地方政府‘下调’工资基准线,有可能引发一些企业纷纷下调工资增幅、不涨工资甚至直接降薪,这在短期内能让企业节约点成本。但除劳动密集型企业外,我国企业人工成本原本就占产品完全成本的比例比较低,调整点工资增幅对降低企业成本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是打击最厉害的就是农民工这些低收入群体,如果这种势头波及范围广,老百姓工资收入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有可能导致收入差距更进一步拉大,同时,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都没有好处,对地方经济的恢复也没有好处。现在这个时候,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陈杰平不无担忧地表示。
陈杰平建言,“工资指导线‘集体下调’,特别是向负增长方向调整,目前看绝对不适合在全国推广,各地调整工资指导线应当慎重行事。”他提出,各地首先要真实地反映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变化,其次要有一个综合、稳妥的考量,到底对经济复苏有没有好处,还要考虑是否会在社会上引起不良反应。“如果各省都‘集体下调’,对我们的经济是利少弊多,毕竟发布工资指导线是一种政府行为,尽管对市场对企业对求职者来说是一个参考,但有可能在劳动力市场并进而在消费市场上砸出水花”。
而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对各省下调工资增长基准线的看法相对比较乐观,她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金融危机期间,可以产生负增长,这样给企业减少一些压力,也使职工知道要分担风险;“如果从长期来看,作为一种引导,允许企业在某些年度出现负增长,这也是正常的。工资不一定全部都是逐年上涨,改善民生的路径除了直接增加工资,还有提高福利、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如果仅靠直接增加工资,还有很多负作用。”
新闻词典:
工资指导线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制度。其实施方式为:有关地区结合当年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的总体调控目标,综合考虑本地区当年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及劳动力市场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本地区当年企业工资增长指导意见,企业根据国家的指导意见,在生产发展、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本企业当年的工资增长率。而工资指导线由工资增长上线(警戒线)、工资增长基准线和工资增长下线组成。
工资指导线的实施步骤是:有关地区将本地区当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方案报劳动保障部审核后,经地方政府审批,由地方政府(或其委托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颁布,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