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人生更精彩

来源 :阅读(书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让人从无知到博学,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具有启智、推动社会进步的功效。
  下面三个普通人与书结缘的故事,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张晓理:从拾荒者到诗人的蜕变
  “只有过时的商品,没有过时的文学。只有人不看的书,没有看不懂的书。要说看不懂,那是没下工夫。”阿克苏市晓理公益图书馆馆长张晓理说。
  这几天,在阿克苏市街头游园里,出现了6个两米高、一米宽的书柜,里面摆放着各种图书,供市民免费阅读。在这个名为“城市图书角”的书柜里,摆放了儿童读物、科普书籍、杂志等,书柜的提供者是张晓理。
  阿克苏市晓理公益图书馆面积为104平方米,有6个阅览室,藏书12万余册,年接待读者3.5万人次。
  4月16日,笔者参观了晓理公益图书馆。书架上的书已有些年份了。他告诉笔者,仅整理这一间房子里的书,就花了10天时间。
  在另外几间书屋里,笔者看见,张晓理收藏的书不仅有小说、散文等文学著作,也有法律、医学等各类工具书,连儿童爱看的连环画也有不少。“这一间专放文学作品,这一间专放工具书,这一间是红色书籍收藏室……”说起凝聚他心血的图书馆,张晓理如数家珍。
  20世纪90年代,张晓理从河南来到阿克苏市,靠拾荒为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废品收购站一堆旧书前翻翻捡捡,发现了一本让他特别感兴趣的书。于是,他坐在书堆前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直到太阳下山废品收购站老板过来催他走。后来,张晓理决定做废品收购生意。一开始,在他收的废品里也有书籍,但他把收来的书以每公斤0.5元的价格全数卖了出去。后来他想,为什么不将收来的书整理一下,把好的书留下自己看呢?有了这个想法后,他赶忙跑到那家废品收购站,从之前卖掉的书里挑出一部分书来。卖出容易,再想收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张晓理和老板讨价还价,最终以1.5元每本的价格买回。
  有了这次教训,张晓理在收废品时有了经验。他会主动问卖废品的人有没有需要处理的图书。次数多了,许多人都知道了“书痴”张晓理。因他对书籍的痴迷,很多人要处理图书时首先就会想到他。
  靠着拾荒卖废品攒下的钱,张晓理花4万元买了一套平房。因为收来的书太多,房间里已经放不下,只能堆在院子里。书怕风吹、怕雨淋,张晓理狠狠心,拿出一万多元盖了个棚子。本来就不富裕,这种不见效益的投资让他捉襟见肘。
  解决温饱都困难,拿什么钱去收书?张晓理想出了“以书养书”的办法——靠着卖残书、旧书挣来的钱,去买喜欢的、有意义的书。
  2002年,张晓理认识的一个老板打电话来让他去挑书,当天正是沙尘暴天气,他和妻子从阿克苏市坐公交车到终点站后步行前往10公里外的村子。张晓理和妻子顶着沙尘艰难前行,走了3个多小时才到了地方。
  趴在书堆上挑了两个多小时,最终他选了约10公斤左右的书。看到张晓理这么爱书,那位老板最后没收他的钱。返程的路上,他和妻子提着书,顶着沙尘走到公交车站台时,已经是22时,公交车已经停运。夫妻俩等了很久拦了一辆“蹦蹦车”回家。到了家后,夫妻俩成了“土人”。
  2004年,张晓理加入了阿克苏地区诗词学会。
  从那时起,他开始发表作品,多以诗歌为主。多年来看书积累下的文学底子为他的作品增色不少。他的作品发表在《今日库车》《龟兹诗词》《中华诗词》等刊物上。2012年,他的散文作品在“大美库车”散文征文大奖赛中荣获三等奖。
  “从拾荒者到诗人,是书籍让我发生了蜕变。在我身上,你们可以看到知识的力量。”张晓理说,阅读让他得到满足,虽然他现在的生活仍然不富裕,但是拥有这些书籍,他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富有的人。
  王伟林:拥有书房的梦想一直存在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王伟林静静坐在阿克苏市新华书店一个角落中,读着诗词,感受一朝春醒、万物清明的悠远意境。
  王伟林,从一师十二团走出去的青年作者,现为兵团作家协会会员,他的小说、散文作品在各级刊物上都有发表。
  拿起一本书,王伟林说起了与书结缘的故事。
  上初中的时候,王伟林就对文学偏爱,喜欢看各类文学书籍。但20世纪70年代的团场文化资源很少,普通人家里藏书不多或者就没有什么藏书,在那缺衣少食的时期,谁家还有闲钱买书看?为了解决少年读书的饥渴,他把父母过年时给的压岁钱攒起来,或把家里废铜废铁等废旧物品拿去卖钱,买几本书读。看到同学有《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青春之歌》等书,他就借来阅读。有时,为了保证第二天能按时还书,他不得不在家人休息后,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看,往往一夜过后,书看完了电池也没电了。为此,他没少挨母亲的骂。
  长大后,王伟林从十二团来到阿克苏市打工。工作之余,他首先想到的是去书店买书。可是,那点微薄收入根本不允许他买书。幸好,有一位同学在书店工作,得知王伟林的窘境后,为他买书开了绿灯,看上心仪的书后,同学就以会员身份为他办理打折手续,许多书就是打折后购买的。
  有时,王伟林在书店的半价旧书区也能买上好书,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和品钦的《葡萄园》就是在旧书区买的。每天晚上简单地吃些饭食后,王伟林会顺着大街往西走,走不远就会到夜市,他对夜市上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和小贩们的叫卖声不感兴趣,最让他感兴趣的是旧书摊。有时,旧书摊上也能买上好书,比如,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就是在旧书摊买的。
  在城里打工的几年中,王伟林认识了一些跟他一样的文学爱好者,张晓理便是其中之一。尽管生活的重担压得张晓理喘不过气,可他几十年间收藏了数万册图书。一来二去,两个人成了好朋友,王伟林说:“当我在他的公益图书馆找到我想要的好书提出购买时,他总是不停地摆手示意要送给我。他知道我是爱书之人,他也深知好書应该由识书、爱书之人收藏、阅读的道理。”   在城里的几年打工生涯里,王伟林也积攒了不少图书,大约有100册。可惜的是,他没有一间像样的书房,只能把这些书暂时放在租住的小屋里,整齐地摆放在一张木板上,留待条件好转之后再把它们摆在书房的书架上。
  城里的打工生涯没维持多久,王伟林离开了城市,去了500公里外的戈壁滩打工,一年里只能有限地回城里三四次。所幸的是,在王伟林离开城市时,母亲用一生的积蓄在城里买了一套楼房,他就把自己积攒的那些书暂时寄存在母亲那里。
  在戈壁滩打工的日子里,王伟林主要是在网上购书。此时,他欣喜地发现,网上购书很方便,都是正版图书且价格便宜。6年来,在野外工作的王伟林陆续买了300余册图书。后来,他通过下载电子书的形式,竟然也建起了自己的电子图书馆,他把下载的电子书进行了分类。想读书时,只需进入电子图书馆就可以尽情饱览一番了。
  现在,那些跟王伟林一起漂泊的图书,驻足于3个地方:自己租住的房子里、母亲的家里和干活的工地上。王伟林说:“我想,拥有自己书房的梦想还会一直存在下去。也许有一天,当我老了,这些书籍也旧了,我还是会把书摆满我的房间,我会想起每一本图书跟我一起流浪的往事。它们疲惫地堆在我面前,等着我把它们一本本重新拾起,然后擦去它们浑身的尘土,整齐地摆在木质纹理的书架上,年年岁岁等待着我的检阅。每一本书都有一副好脚板,它们就像秋天的果实,挂满我老态龙钟的树枝,那金黄的颜色一定会铺满归途。”
  龚喜杰: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
  “山高千仞,不如书之雄伟;水深万丈,不及书之深邃。古人语:‘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人在滚滚红尘里穿行,心灵都会沾上世间的灰尘,书是一弯溪流,洗涤心灵的尘埃;书是一泓清水,荡去心扉的喧嚣。人不读书,就无法保持心灵的纯净;人不读书,就无法保证心灵的坚韧。”兵团作家协会会员龚喜杰说。
  龚喜杰是一师阿拉尔市小有名气的作家。坐在书桌前,龚喜杰谈起自己从读书到写书的心路历程。
  龚喜杰小时候在河南农村长大,大学毕业后来到一师三团工作。从小到大,他酷爱读书。小时候,受到村里一位“老秀才”的指导,他建立起了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小学没毕业就读完了很多古典名著,其中不少书是繁体字印刷。由于家里穷,买不起4角钱一本的成语词典,他自己抄写了一本;买不起8角钱的台灯,他就捡麦穗卖钱买了一台。上初中后,对阅读越发痴迷,买不起书,都是来回转借,经常是和他人合伙看一本小说,或者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完一本小说,由此养成了速读速记的习惯。
  20世纪90年代龚喜杰来到团场的时候,他的月工资是71元,但是他每年订阅报刊的花费不低于300元,是全团个人订阅报刊数额最高的。平时,他买书也是最多的。到阿克苏市以后,他和阿克苏本地作家吴连广相识。吴连广有4000多册书,一有空,龚喜杰就钻进吴连广的书房内,连续几年,把他所有的书都读完了。后来,龚喜杰与在旧书摊上买书和收藏图书的张晓理认识,张晓理经常把龚喜杰想要看的稀缺书弄来。龚喜杰经常去张晓理的图书馆,看到好的书顺手买走,比如线装本的《水浒传》《石头记》。后来,龚喜杰在网上购书,在孔夫子旧书网上购买过价格高达1080元的单本书。
  龚喜杰买书的第一个特点是体系化,从研读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喜爱上自然文学,爱上诗人顾城的作品,购买了大量国内外关于自然的散文、论著等;第二个特点是长久地读,有一本哲学书叫《存在与时间》,一页一页反复地读,前后读了3年多才读完。读不懂就放一放再读,或者找辅助的书籍看了以后读。像《中国新诗学》,一直读了20多年,每次读一遍,把新的感悟做一次笔记,笔记比原著的字数多。第三个特点是喜欢以点带面,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面。现在,他已经不再以量为阅读动力了,追求的是“质”。
  龚喜杰一直以为读书和写作是十分快乐的事,几十年来,他先后读了雨果的《悲惨世界》、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等名著,这些伟大的作品,将他带入一个美妙的文学世界,心灵也接受着文学的浸润和洗礼。
  “读书时,我可以游走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着作者的喜怒哀乐,寻找着历史星空流失的人和事;感受着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变迁。在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读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现在有了电视、电脑、智能手机,但是这和手捧书本埋头其中不是一个感觉。所以,每次看到有书的地方我都会驻足浏览,挑选自己喜爱的各类书籍买回家,然后,独自一人手捧新书,闻着墨香阅读。”龚喜杰说。
  (摘自《兵團日报》)
其他文献
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是法国设计界的怪杰,自1982年为法国总统密特朗设计家居并名声大噪后,其设计的领域触及方方面面。生活在现代的巴黎,仿佛无时无刻不在与斯塔克相遇,小到手中的一把餐具,大到餐厅博物馆,有时几乎让人疑心是一场偶像崇拜式的追踪。而位于人文气息浓郁的六区的TASCHEN书店,其设计也正是出自斯塔克之手。  TASCHEN原是德国一家著名的出版社,这间出版社在欧
期刊
《生活的逻辑》封面是一幅热闹的漫画,一群着装时尚的男女围坐在一张大餐桌旁,桌椅摆设精致,餐桌上是精美的糕点、茶和酒水。这幅画的作者是出生在上海的著名漫画家鲁少飞,所绘地点是上海知识分子非常熟悉的新雅茶社。新雅主要是一家餐馆,但下午四点至六点,二楼餐厅可以用来喝下午茶。新雅1927年开设在北四川路虬江支路口,文人艺术家每天下班后常聚于此,戴望舒、刘呐鸥、曹聚仁、叶灵凤、邵洵美等人便是新雅常客,新雅也
期刊
儒勒·凡尔纳(1828-1905),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  起初,尼摩船长只是吃,不说一句话,后来才对我说:“阿
期刊
朱天文(1956- ),原籍山东临沂,生于台北。毕业于淡江大学英文系。生于书香世家,曾和其妹朱天心一起主编《三三集刊》《三三杂志》。因发表《小毕的故事》与导演陈坤厚、侯孝贤结识,并开始参与电影编剧,获第二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1994年以《荒人手记》获得首届“时报文学百万小说奖”。  澎湖的天空与本岛不一样。海太多了,哪里都是海,常常像是把天吃掉了似的。如果把它画下来,将有一条地平线低低地
期刊
很多人从小都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躺着看书。奔波忙碌的现代生活,让人们很难静下心来,沉醉在某件事情中。读书需要气定神闲,但是喧嚣的生活,令我们无法静下心来阅读。可以睡觉的书店,为精神疲倦的人们,创造了适合读书的最佳环境。它不仅是有书可读的地方,更是一个可以令人卸下身上种种负累,全身心地享受阅读滋味的地方。在书香氤氲的环境里,美好的阅读一次次地涤荡我们的灵魂,而后带着一份精神的富足沉沉地进入梦乡,这对
期刊
黄裳先生是当代中国公认的藏书大家、版本学家,同时也是散文大家,其独树一帜的文化散文堪称当代文坛一绝。先生以冷隽的眼光洞察历史,以自然明丽的文笔书写山河岁月、书海沧桑。《秦淮拾梦》,你会拾得一位爱书人的见识、修养与情怀,让你拓展眼界,获得心灵的慰藉。  【内容简介】  《秦淮拾梦》为“黄裳作品精选”系列之一,分为“金陵琐记”“屐痕处处”“历史脚注”三小辑。辑一是黄裳在南京生活工作的往事回忆,将历史与
期刊
白先勇(1937- ),回族,生于广西桂林。白崇禧之子,毕业于台湾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著有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寂寞的十七岁》《纽约客》等,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等,以及舞台剧《游园惊梦》等。其中《台北人》入选由《亚洲周刊》与全球各地学者评选出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18年,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和第五届郁达夫小说奖“短篇小说奖”
期刊
我生于1997年,如果你要问我90后到底是怎样的一代人,我想我的回答会是——“最孤独但也是最幸运的一代”。  1  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正式写入宪法,这一政策使得90后一代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毫无疑问,我也是家里的独苗。  “得益于”小学就在家门口的便利,刚上学没多久我就开始了独自上下学的艰难任务,每天早上乖巧地把钥匙放在书包里,放学了一个人回家。  但因为父亲警察职业的特殊性,从小听多了各种
期刊
张玉滚,男,汉族,1980年1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  他用自己的全心付出,照亮了山区农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也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之路。他用高尚的品格诠释了师德的内涵,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先后荣获“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南阳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18年3月2日,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岗位学
期刊
斯特芬·施密茨(Stephan Schmitz)是一位居于瑞士苏黎世屡获大奖的概念性插画师。他擅长用单幅作品给人惊喜,也善于用敏锐的观念来诠释故事。本期与大家分享一组斯蒂芬的插画作品,这一系列作品用諷刺的手法,表现出现实生活背后的一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