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和消费时代的到来,迎合大众口味的大众文学逐渐取代了以往高雅的严肃文学。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文学批评本身也朝大众化、泛文化、娱乐化趋势发展,媒体批评也随之应运而生。文学批评的边缘化和批评功能的弱化使得文学批评自身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寻求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之间的平衡支点和互赢局面是目前文学批评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大众传媒 文学批评 媒体批评 大众文化
文学批评与大众传媒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问题主要’围绕文学批评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文化批评、审美批评与媒体批评等展开。其实,一直以来,文学与传媒之间就有著割舍不断的关系。现代文学批评活动主要是在杂志和报纸等纸质媒体上进行,从“五四”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与大众传媒之间一唱一和,相得益彰。可以说,知识分子所进行的文化启蒙运动,主要是通过传媒影响受众,与受众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结果。因为报纸和杂志等是文学批评家传播其文学思想的通道,文学杂志和报纸文艺副刊具有很强的文化承载性,这种文化的承载性与媒体的复制性相结合,从而使知识分子的思想得到传播,营造出一个新文化的传播场。到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和消费时代的到来,一直以商雅自居的严肃文学逐渐失去头上的神圣光环,而以通俗性、娱乐性、消费性为主要特点的大众文化正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向。与此同时,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电子杂志等新兴媒体开始楔入文学批评的空间,并对文学批评空间的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时期,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文学批评本身也朝大众化、泛文化、娱乐化趋势发展,媒体批评也随之应运而生。文学批评的边缘化和批评功能的弱化使得文学批评自身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寻求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之间的平衡支点和互赢局面是目前文学批评发展的需要。
传媒控制下文学批评的走向
大众传媒一直被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道路上暗礁的“瞭望者”、人民群众的“代言者”“传声筒”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传媒自身的优势和功能特征。在当今这个商业化社会中,大众传媒凭借其自身优势,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又在某些程度上限制了文学批评自身的发展。在大众传媒时代。文学本身也在传媒的影响下朝大众化趋势发展。许多文学作品被拍成电视剧、电影等,如刘震云的《手机》、莫言的《红高粱》、苏童的《妻妾成群》等相继“触电”,文学作品开始商业化、通俗化、大众化。许多束之高阁、不受关注的文学作品,一经荧屏即会家喻户晓。在商业化、市场化的利益驱动下,作家们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传媒控制下的文学写作。他们不只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者,还是某电视剧、某电影的编剧等。而相应的文学批评也逐渐趋于商业化、功利化、大众化,文学批评原有的功能特征被弱化。从文学批评的本质上说,“文学批评具有自身特殊的运行机制:它一方面要以某种理论为框架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作出阐释,这使它具有了学理性追求;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操作性。具有干预生活的直接性”,而新时期,文学批评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其内涵和外延在根本上都有很大的改变,文学批评逐渐降低了其学理性的追求,其批判精神的锋芒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尖锐和深刻。具体来说,它呈现出如下走向:
文学批评趋于商业化、功利化和天众化。以往的文学批评方式太深奥,学理性太强,只在一定的圈子内被认可,与受众之问有很大的距离感,但大众传媒却改变了其批评方式和风格。大众传媒作为传播信息的中介,它要与尽可能多的人接触、打交道。所以,它要想得到受众的认可,就要采用便于人们理解的书写方式和表达方式。否则,它就会失去大部分读者。从受众接受程度上来说,文学批评的商业化和功利化与受众之间关系密切。而文学批评的商业化和功利化倾向的背后又蕴涵着文学批评的大众化,可以这么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笔、访谈录之类的批评文体成为传媒上最活跃的批评方式,它们在大众报刊、专门的文学批评报刊和文学杂志上大量出现。这种批评犀利泼辣、通俗易懂,这是它的主要特点,也是它的优势,但这种批评方式有时犹如蜻蜒点水,缺少开阔的理论视野和深度的理论研究。为了满足最大数量受众的需要,那种富于表现力和冲击力,吸引眼球的语言方式备受人们青睐,于是所谓的“酷评”和“艳评”开始走俏。但是当我们冷静地分析这种现象后,就会遗憾地发现,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批评在向大众靠拢的同时也稀释和淡化了自己的学术品位。
文学批评趋于泛文化和边缘化。进入大众传媒时代,文学批评冲破了之前的“苑囿”,开始转向文化批评,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进步,它拓宽了文学批评对象的外延,不再仅限于文学自身。当今社会是一个影像的时代、读图的时代,电视、网络处处渗透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特有的直观影像充斥着人们的头脑世界,人们也更愿意通过对影像符号的接触与解读来进行娱乐和思考活动。由此以来,人们的审美化倾向开始发生变化,人们关注的审美对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纯文本,“一些文学教授开始从莎士比亚转向了麦当娜,从《包法利夫人》转向了侦探小说;另一些批评家放弃了诗歌和小说而兴致勃勃地进入了广告、MTV和流行歌曲的研究,甚至考察起了香烟与垃圾的历史脉络。电视肥皂剧、街头舞蹈、服装款式的含义,电影之中的种族冲突或者观众被赋予的性别主体位置——这一切都被纳入文学批评的研究范围”。文学内容的泛化倾向使得文学批评的空间范围变大,文学批评正转型为文化批评或泛文化批评。由于泛文化倾向可能会遮蔽甚至取消文学的独立地位,于是有学者发出了“文学批评的缺席”、“文学批评的退场”等呼喊。
毋庸置疑,文学批评的泛文化使得文学批评和研究有了很大的视野空间。如王晓明、陈思和等人关于“成功人士”的讨论;倪伟关于城市广场的分析:林舟对大众传媒与当代文学批评的空间构成的研究;陶东风关于电视广告的分析等。这些研究对象在很大程度上都超越了传统的文本分析,研究方法开始进入文化分析、社会历史分析、话语分析等,进而揭示文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但这种泛文化化,使得一些外部理论对文学产生强制性的包围和入侵,可能会掩盖文学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发展,因为这种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文学。长此以往,文学空间就会萎缩。文学批评泛文化的同时也会造成其边缘化的形成,它不再像以往那样重视文学作品,而且其理论深度也有所下降。在大众传媒时代,文学批评只有不断满足大众传媒的意识形态利益,才会被受众所认可,在这种趋势下,文学批评很难再有自己的独特性,再加上商业化生存方式需求的驱动,使得文学批评逐渐丧失了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
媒体批评的出现与发展也是文学批 评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媒体批评”,主要是指发表在报纸杂志和互联网上那些短小尖刻的批评文字,它是以普通受众为对象的批评,这类批评最初为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后来影响到文学批评。像《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介的评论版都很不错,评论者都是针对社会热点话题、社会现象等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言而喻,媒体批评更多的是注意事件性、趣味性和新闻性,即使涉及文学现象和创作等也只是作为一个引子,而不像純文学批评那样深入到文学自身规律的探讨。
文学批评趋于娱乐化。著名政治学家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大众传播有三大功能: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后来,社会学家赖特又做了补充,认为大众传播还有娱乐社会的功能,而且得到认可。进入消费时代以来,大众传媒呈现出娱乐功能中心化的趋势,以大众传媒为依托的文学批评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它不再像以前那样扮演批判、启蒙、审美等角色,也开始出现娱乐化倾向。
目前,文学批评娱乐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学批评带有很大的新闻性、趣味性、事件性,而文学批评本身的学术性和学理性在很大程度上被遮蔽。批评对象也日益时尚化、新闻化、漫画化,这不仅损害了批评对象的主体性,而且也直接危及到了批评本身。回看2006年的《百家讲坛》,于丹通过电视,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给大众炮制了一个她心中的孔夫子形象,她对《论语》的解滨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批评家对此各有不同的看法。在媒体制造的神话中,面对于丹的论语心得,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几乎看不到她对传统文化和旧道德的“批评”,而是拿孔子做道具的“娱乐”。但这种轻松的、带有娱乐性的“批评”方式却极受人们的喜爱,我们对此敢于去质疑吗?300万的巨大印数就足以让你哑口无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文学批评虽然让大众更加接近了文学,却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文学的真正本质。文学批评的娱乐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受众的猎奇、娱乐消遣的心理,这也是传媒时代一切以市场为导向,商业化、市场化的经济利益所驱使的结果。
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空间的“和谐”建构
大众传媒时代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广阔空间,这里既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也布满了沼泽与陷阱。文学批评该何去何从?文学批评如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谋求自身的道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文学批评能否有效地进人大众传媒,影响受众的视听和舆论,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如何与传媒之间建立一种协调的、互利的关系。作为现代传媒的一部分,文学批评不可能离开媒体而单独存在,由于文学批评所固有的精英意识和批评立场,一定程度上又阻碍着它与大众传媒话语之间的交流,但大众传媒又是需要文学批评来确认自己“大众代言人”的合法身份的,传媒通过专家学者对各种话题的讨论,实现和巩同对公众社会的影响力和思想垄断权。这说明二者之间是互利共生的关系,是有契合点的。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平衡点和支点,也即建构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的和谐空间。对此,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几点理论探讨:
第一,文学批评应该以某种文学理论为支撑,不能完全脱离文学自身,文学批评可与电视、网络等媒体相结合,充分体现二者融合后的共同优势。比如目前出现的网评,报纸也开始推出电子版,改变了以往纸质媒介不易保存、不可复制等缺点。事实上,文学批评自身为了拥有尽可能多的受众,为了更好地生存,也在积极地向媒体靠拢,无论是在语言上、板块设置上还是批评风格上等都受媒体影响之深。
第二,在大众传媒的带动下,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场域开始形成,它打破了以往传统文学批评的空间,批评的主体性也有所改变,以往评论的权利往往是学院派的评论家、报纸编辑,而传媒控制下的文学批评主体开始多样化,可以是作家、评论家,也可以是普通受众,主体问的互动性增强,打破了以往单一化的一线性模式。文学批评也可借助大众传媒的传播优势和雄厚的资本向大众普及自己的学术理念,让学术走出纯理论的桎梏。
第三,在一定程度上,大众传媒会对传统文学批评的发展构成瓦解,但它们之间也有更为良性和建设性的融合。就目前而言,经济的持续发展或许会开创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互动的双赢局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又作用于经济基础,媒体在拥有强大的资本后,就会去寻求精神文化上的身份认同,利用文学批评的文化象征资本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文化品位的提升又会增强大众传媒的话语影响力和媒介公信力等。
编校:郑艳
关键词:大众传媒 文学批评 媒体批评 大众文化
文学批评与大众传媒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问题主要’围绕文学批评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文化批评、审美批评与媒体批评等展开。其实,一直以来,文学与传媒之间就有著割舍不断的关系。现代文学批评活动主要是在杂志和报纸等纸质媒体上进行,从“五四”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与大众传媒之间一唱一和,相得益彰。可以说,知识分子所进行的文化启蒙运动,主要是通过传媒影响受众,与受众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结果。因为报纸和杂志等是文学批评家传播其文学思想的通道,文学杂志和报纸文艺副刊具有很强的文化承载性,这种文化的承载性与媒体的复制性相结合,从而使知识分子的思想得到传播,营造出一个新文化的传播场。到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和消费时代的到来,一直以商雅自居的严肃文学逐渐失去头上的神圣光环,而以通俗性、娱乐性、消费性为主要特点的大众文化正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向。与此同时,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电子杂志等新兴媒体开始楔入文学批评的空间,并对文学批评空间的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时期,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文学批评本身也朝大众化、泛文化、娱乐化趋势发展,媒体批评也随之应运而生。文学批评的边缘化和批评功能的弱化使得文学批评自身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寻求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之间的平衡支点和互赢局面是目前文学批评发展的需要。
传媒控制下文学批评的走向
大众传媒一直被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道路上暗礁的“瞭望者”、人民群众的“代言者”“传声筒”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传媒自身的优势和功能特征。在当今这个商业化社会中,大众传媒凭借其自身优势,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又在某些程度上限制了文学批评自身的发展。在大众传媒时代。文学本身也在传媒的影响下朝大众化趋势发展。许多文学作品被拍成电视剧、电影等,如刘震云的《手机》、莫言的《红高粱》、苏童的《妻妾成群》等相继“触电”,文学作品开始商业化、通俗化、大众化。许多束之高阁、不受关注的文学作品,一经荧屏即会家喻户晓。在商业化、市场化的利益驱动下,作家们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传媒控制下的文学写作。他们不只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者,还是某电视剧、某电影的编剧等。而相应的文学批评也逐渐趋于商业化、功利化、大众化,文学批评原有的功能特征被弱化。从文学批评的本质上说,“文学批评具有自身特殊的运行机制:它一方面要以某种理论为框架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作出阐释,这使它具有了学理性追求;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操作性。具有干预生活的直接性”,而新时期,文学批评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其内涵和外延在根本上都有很大的改变,文学批评逐渐降低了其学理性的追求,其批判精神的锋芒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尖锐和深刻。具体来说,它呈现出如下走向:
文学批评趋于商业化、功利化和天众化。以往的文学批评方式太深奥,学理性太强,只在一定的圈子内被认可,与受众之问有很大的距离感,但大众传媒却改变了其批评方式和风格。大众传媒作为传播信息的中介,它要与尽可能多的人接触、打交道。所以,它要想得到受众的认可,就要采用便于人们理解的书写方式和表达方式。否则,它就会失去大部分读者。从受众接受程度上来说,文学批评的商业化和功利化与受众之间关系密切。而文学批评的商业化和功利化倾向的背后又蕴涵着文学批评的大众化,可以这么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笔、访谈录之类的批评文体成为传媒上最活跃的批评方式,它们在大众报刊、专门的文学批评报刊和文学杂志上大量出现。这种批评犀利泼辣、通俗易懂,这是它的主要特点,也是它的优势,但这种批评方式有时犹如蜻蜒点水,缺少开阔的理论视野和深度的理论研究。为了满足最大数量受众的需要,那种富于表现力和冲击力,吸引眼球的语言方式备受人们青睐,于是所谓的“酷评”和“艳评”开始走俏。但是当我们冷静地分析这种现象后,就会遗憾地发现,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批评在向大众靠拢的同时也稀释和淡化了自己的学术品位。
文学批评趋于泛文化和边缘化。进入大众传媒时代,文学批评冲破了之前的“苑囿”,开始转向文化批评,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进步,它拓宽了文学批评对象的外延,不再仅限于文学自身。当今社会是一个影像的时代、读图的时代,电视、网络处处渗透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特有的直观影像充斥着人们的头脑世界,人们也更愿意通过对影像符号的接触与解读来进行娱乐和思考活动。由此以来,人们的审美化倾向开始发生变化,人们关注的审美对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纯文本,“一些文学教授开始从莎士比亚转向了麦当娜,从《包法利夫人》转向了侦探小说;另一些批评家放弃了诗歌和小说而兴致勃勃地进入了广告、MTV和流行歌曲的研究,甚至考察起了香烟与垃圾的历史脉络。电视肥皂剧、街头舞蹈、服装款式的含义,电影之中的种族冲突或者观众被赋予的性别主体位置——这一切都被纳入文学批评的研究范围”。文学内容的泛化倾向使得文学批评的空间范围变大,文学批评正转型为文化批评或泛文化批评。由于泛文化倾向可能会遮蔽甚至取消文学的独立地位,于是有学者发出了“文学批评的缺席”、“文学批评的退场”等呼喊。
毋庸置疑,文学批评的泛文化使得文学批评和研究有了很大的视野空间。如王晓明、陈思和等人关于“成功人士”的讨论;倪伟关于城市广场的分析:林舟对大众传媒与当代文学批评的空间构成的研究;陶东风关于电视广告的分析等。这些研究对象在很大程度上都超越了传统的文本分析,研究方法开始进入文化分析、社会历史分析、话语分析等,进而揭示文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但这种泛文化化,使得一些外部理论对文学产生强制性的包围和入侵,可能会掩盖文学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发展,因为这种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文学。长此以往,文学空间就会萎缩。文学批评泛文化的同时也会造成其边缘化的形成,它不再像以往那样重视文学作品,而且其理论深度也有所下降。在大众传媒时代,文学批评只有不断满足大众传媒的意识形态利益,才会被受众所认可,在这种趋势下,文学批评很难再有自己的独特性,再加上商业化生存方式需求的驱动,使得文学批评逐渐丧失了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
媒体批评的出现与发展也是文学批 评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媒体批评”,主要是指发表在报纸杂志和互联网上那些短小尖刻的批评文字,它是以普通受众为对象的批评,这类批评最初为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后来影响到文学批评。像《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介的评论版都很不错,评论者都是针对社会热点话题、社会现象等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言而喻,媒体批评更多的是注意事件性、趣味性和新闻性,即使涉及文学现象和创作等也只是作为一个引子,而不像純文学批评那样深入到文学自身规律的探讨。
文学批评趋于娱乐化。著名政治学家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大众传播有三大功能: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后来,社会学家赖特又做了补充,认为大众传播还有娱乐社会的功能,而且得到认可。进入消费时代以来,大众传媒呈现出娱乐功能中心化的趋势,以大众传媒为依托的文学批评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它不再像以前那样扮演批判、启蒙、审美等角色,也开始出现娱乐化倾向。
目前,文学批评娱乐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学批评带有很大的新闻性、趣味性、事件性,而文学批评本身的学术性和学理性在很大程度上被遮蔽。批评对象也日益时尚化、新闻化、漫画化,这不仅损害了批评对象的主体性,而且也直接危及到了批评本身。回看2006年的《百家讲坛》,于丹通过电视,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给大众炮制了一个她心中的孔夫子形象,她对《论语》的解滨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批评家对此各有不同的看法。在媒体制造的神话中,面对于丹的论语心得,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几乎看不到她对传统文化和旧道德的“批评”,而是拿孔子做道具的“娱乐”。但这种轻松的、带有娱乐性的“批评”方式却极受人们的喜爱,我们对此敢于去质疑吗?300万的巨大印数就足以让你哑口无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文学批评虽然让大众更加接近了文学,却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文学的真正本质。文学批评的娱乐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受众的猎奇、娱乐消遣的心理,这也是传媒时代一切以市场为导向,商业化、市场化的经济利益所驱使的结果。
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空间的“和谐”建构
大众传媒时代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广阔空间,这里既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也布满了沼泽与陷阱。文学批评该何去何从?文学批评如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谋求自身的道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文学批评能否有效地进人大众传媒,影响受众的视听和舆论,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如何与传媒之间建立一种协调的、互利的关系。作为现代传媒的一部分,文学批评不可能离开媒体而单独存在,由于文学批评所固有的精英意识和批评立场,一定程度上又阻碍着它与大众传媒话语之间的交流,但大众传媒又是需要文学批评来确认自己“大众代言人”的合法身份的,传媒通过专家学者对各种话题的讨论,实现和巩同对公众社会的影响力和思想垄断权。这说明二者之间是互利共生的关系,是有契合点的。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平衡点和支点,也即建构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的和谐空间。对此,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几点理论探讨:
第一,文学批评应该以某种文学理论为支撑,不能完全脱离文学自身,文学批评可与电视、网络等媒体相结合,充分体现二者融合后的共同优势。比如目前出现的网评,报纸也开始推出电子版,改变了以往纸质媒介不易保存、不可复制等缺点。事实上,文学批评自身为了拥有尽可能多的受众,为了更好地生存,也在积极地向媒体靠拢,无论是在语言上、板块设置上还是批评风格上等都受媒体影响之深。
第二,在大众传媒的带动下,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场域开始形成,它打破了以往传统文学批评的空间,批评的主体性也有所改变,以往评论的权利往往是学院派的评论家、报纸编辑,而传媒控制下的文学批评主体开始多样化,可以是作家、评论家,也可以是普通受众,主体问的互动性增强,打破了以往单一化的一线性模式。文学批评也可借助大众传媒的传播优势和雄厚的资本向大众普及自己的学术理念,让学术走出纯理论的桎梏。
第三,在一定程度上,大众传媒会对传统文学批评的发展构成瓦解,但它们之间也有更为良性和建设性的融合。就目前而言,经济的持续发展或许会开创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互动的双赢局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又作用于经济基础,媒体在拥有强大的资本后,就会去寻求精神文化上的身份认同,利用文学批评的文化象征资本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文化品位的提升又会增强大众传媒的话语影响力和媒介公信力等。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