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影片《请投我一票》讲述了武汉市常青一小三年级一班民主选举新一任班长的故事。经过才艺比拼、辩论和演讲,罗雷同学最终以绝大多数优势当选新一任班长。本文通过分析三名候选人在竞选活动中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动机,反思了我国当今民主观念的普及,并对学校和家庭教育提出建议,促进学生主动性的提升。
关键字:动机 民主 选举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候选人的动机分析
首先,开学伊始,班主任张老师宣布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班长,并向同学们解释了“民主”这个词的基本意思。接下来,老师指定了三个候选人,他们分别是女生徐晓菲、男生成成和前任班长罗雷。这一刻,三个孩子踌躇满志,信心十足,内部动机强烈。但相比之下,徐晓菲的内部动机相对薄弱,这无疑与她的家庭背景有关。但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基本都会被“班长”这一职务的绚丽光环所吸引,她的内部动机便来源于此。男生成成似乎在这一刻抱着必胜的信念,用他的话说“当班长就可以对人发号施令”,这个强烈的内部动机促使其为了达到目的,甚至在选举过程中做出一些无视其他竞选者感受的行为。与前两名同学相比,前任班长罗雷的心理活动有一丝的不同。因为他已经当了三年班长,尝到了自己认为其中的“甜头”,所以当他的父亲问其是否需要帮助时,他的回答是:“我要依靠自己的实力,我不想控制别人。”由此可见,罗雷的内部动机主要来自对自己能力的证明。他坚信对于班长一职,自己势在必得。总之,三名同学很难意识到班长这一职务所要面对的权利与义务,在他们这个年龄段,更多的是一种出自本能的对权力的欲望,渴求树立自己在其他同学心中的一种权威形象。
从外部动机来源上,首先,是来自老师的肯定,三名候选人都是由老师任命而产生,这意味着他们都已被老师贴上了“优秀”的标签。其次,是来自同学的支持。三名候选人都有各自的支持者,拥有自己的竞争助手。最后,是来自家长的鼓励与支持,三名同学的家长不遗余力的对孩子进行全方位指导,力保自己的孩子获胜。这些外部动机在不同阶段转化为内部动机,在选举受挫时,给他们以鼓励,保证了三名同学顺利完成了整个选举过程。
2 对当今社会的反思
这个看似公平的选举过成真的“民主”吗?民主观念在这群孩子的心里真的存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老师诸如教条式的解释“民主”这个词之后,十岁左右的少年心理不可能理解它的真正含义。“民主就是大家想选谁当班长就选谁”,大多数的孩子只有这个理解程度。这导致了这些投票者的立场并不明确,没有很好地理解自己应当持有的价值立场①。孩子们关注的是自己目前得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当罗雷利用父亲职务之便请全班同学做轻轨游玩,当成成在辩论时暂处上风,大多数孩子的心理倾向都会有所变化。在选舉投票之前的关键时刻,罗雷向同学们分发了贺卡,这关键性的举动对他成功当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所谓“民主”的环境并不民主,孩子们的动机是自己的眼前利益,是善变的,扭曲的。然而,作为成年人,我们可以说“孩子们还小,不懂得民主一词的深刻含义”,而当我们反问自己,我们有对民主有何深层次的认识呢?就算我们自以为有深层次的认识,但我们的行为与孩子们在选举中的行为又有什么两样?我们的动机取向又有什么异同?
首先,正如三名候选人梦想成为班长的情形,大多数人都有参与政治的热情。当前在中国,报考公务员的人数逐年攀升的趋势便充分说明这一点。其次,三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在选举过成中,摇摆不定,根据眼前利益确定候选人。成成同学在选举过程中更是费尽心思,争取同学支持。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了解到,在农村地区的选举村长的过程中,贿赂选民,暗箱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在某种成度上受到个人不良动机的干扰。公民不能正常行驶自己的民主权利。最后,在三年级一班的选举过程中,罗雷的父母利用职务之便,对其进行间接帮助,保证罗雷同学得到了最高的支持率。其他两名候选人的家长也是处心积虑,毫无镜头顾及的将自己的社会经验带入到了对孩子的教育中。在当今全世界范围内,政治选举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有的人会利用自己的权力,财力操纵选举过程,扰乱社会秩序。诸如当今的美国总统选举,一个竞选人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是不可能支付巨额选举开销的。
3 结语
在这部纪录片当中,一群十岁左右的小学生把一些成人的选举心理表现无疑。变质的家庭教育导致了变味的拉票,如果将这种民主开展下去只会是将一个个纯真的小学生更早的带入世俗,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成人世界的糟粕。我们本该依靠日益完善的教育去正确引导下一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实现,原因便在于“利益”二字,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一群小学生的选举活动中,我们的民主政治生活得到了影射,纵然民主制度有许多缺陷,但我们仍对未来抱有积极的心态。纪录片中,罗雷同学最终当选新一任班长,在我们看来,他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有经验、有魄力。因此,我们要对未来怀着乐观的态度。同时,影片也反应了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对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不利影响, 作为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应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在生活和学习中引导孩子,提供适当的外部动机,而非将成人世界行为处事的原则强加于子女。学校教育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在处理班级事务中,更应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创造和历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充分提升其内部动机。这样对于提高学生主动性, 降低目前家庭、学校和社会压力,促使其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达到平衡是大有裨益的②。
参考文献
① 梁伟红.教师里的人权体验?J?.教育科学研究,2012(4):62-65.
② 沃建中,李峰.小学生的成就目标和自主性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21-27.
关键字:动机 民主 选举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候选人的动机分析
首先,开学伊始,班主任张老师宣布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班长,并向同学们解释了“民主”这个词的基本意思。接下来,老师指定了三个候选人,他们分别是女生徐晓菲、男生成成和前任班长罗雷。这一刻,三个孩子踌躇满志,信心十足,内部动机强烈。但相比之下,徐晓菲的内部动机相对薄弱,这无疑与她的家庭背景有关。但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基本都会被“班长”这一职务的绚丽光环所吸引,她的内部动机便来源于此。男生成成似乎在这一刻抱着必胜的信念,用他的话说“当班长就可以对人发号施令”,这个强烈的内部动机促使其为了达到目的,甚至在选举过程中做出一些无视其他竞选者感受的行为。与前两名同学相比,前任班长罗雷的心理活动有一丝的不同。因为他已经当了三年班长,尝到了自己认为其中的“甜头”,所以当他的父亲问其是否需要帮助时,他的回答是:“我要依靠自己的实力,我不想控制别人。”由此可见,罗雷的内部动机主要来自对自己能力的证明。他坚信对于班长一职,自己势在必得。总之,三名同学很难意识到班长这一职务所要面对的权利与义务,在他们这个年龄段,更多的是一种出自本能的对权力的欲望,渴求树立自己在其他同学心中的一种权威形象。
从外部动机来源上,首先,是来自老师的肯定,三名候选人都是由老师任命而产生,这意味着他们都已被老师贴上了“优秀”的标签。其次,是来自同学的支持。三名候选人都有各自的支持者,拥有自己的竞争助手。最后,是来自家长的鼓励与支持,三名同学的家长不遗余力的对孩子进行全方位指导,力保自己的孩子获胜。这些外部动机在不同阶段转化为内部动机,在选举受挫时,给他们以鼓励,保证了三名同学顺利完成了整个选举过程。
2 对当今社会的反思
这个看似公平的选举过成真的“民主”吗?民主观念在这群孩子的心里真的存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老师诸如教条式的解释“民主”这个词之后,十岁左右的少年心理不可能理解它的真正含义。“民主就是大家想选谁当班长就选谁”,大多数的孩子只有这个理解程度。这导致了这些投票者的立场并不明确,没有很好地理解自己应当持有的价值立场①。孩子们关注的是自己目前得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当罗雷利用父亲职务之便请全班同学做轻轨游玩,当成成在辩论时暂处上风,大多数孩子的心理倾向都会有所变化。在选舉投票之前的关键时刻,罗雷向同学们分发了贺卡,这关键性的举动对他成功当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所谓“民主”的环境并不民主,孩子们的动机是自己的眼前利益,是善变的,扭曲的。然而,作为成年人,我们可以说“孩子们还小,不懂得民主一词的深刻含义”,而当我们反问自己,我们有对民主有何深层次的认识呢?就算我们自以为有深层次的认识,但我们的行为与孩子们在选举中的行为又有什么两样?我们的动机取向又有什么异同?
首先,正如三名候选人梦想成为班长的情形,大多数人都有参与政治的热情。当前在中国,报考公务员的人数逐年攀升的趋势便充分说明这一点。其次,三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在选举过成中,摇摆不定,根据眼前利益确定候选人。成成同学在选举过程中更是费尽心思,争取同学支持。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了解到,在农村地区的选举村长的过程中,贿赂选民,暗箱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在某种成度上受到个人不良动机的干扰。公民不能正常行驶自己的民主权利。最后,在三年级一班的选举过程中,罗雷的父母利用职务之便,对其进行间接帮助,保证罗雷同学得到了最高的支持率。其他两名候选人的家长也是处心积虑,毫无镜头顾及的将自己的社会经验带入到了对孩子的教育中。在当今全世界范围内,政治选举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有的人会利用自己的权力,财力操纵选举过程,扰乱社会秩序。诸如当今的美国总统选举,一个竞选人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是不可能支付巨额选举开销的。
3 结语
在这部纪录片当中,一群十岁左右的小学生把一些成人的选举心理表现无疑。变质的家庭教育导致了变味的拉票,如果将这种民主开展下去只会是将一个个纯真的小学生更早的带入世俗,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成人世界的糟粕。我们本该依靠日益完善的教育去正确引导下一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实现,原因便在于“利益”二字,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一群小学生的选举活动中,我们的民主政治生活得到了影射,纵然民主制度有许多缺陷,但我们仍对未来抱有积极的心态。纪录片中,罗雷同学最终当选新一任班长,在我们看来,他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有经验、有魄力。因此,我们要对未来怀着乐观的态度。同时,影片也反应了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对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不利影响, 作为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应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在生活和学习中引导孩子,提供适当的外部动机,而非将成人世界行为处事的原则强加于子女。学校教育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在处理班级事务中,更应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创造和历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充分提升其内部动机。这样对于提高学生主动性, 降低目前家庭、学校和社会压力,促使其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达到平衡是大有裨益的②。
参考文献
① 梁伟红.教师里的人权体验?J?.教育科学研究,2012(4):62-65.
② 沃建中,李峰.小学生的成就目标和自主性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