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天津市委对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高度重视,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带队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对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一、深刻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地位更加重要和突出,文化的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天津市历届领导班子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们确定了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作出了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推出了100项文化大项目好项目,高水平建设天津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创作了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广泛开展了“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文化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我市文化建设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是:文化精品力作比较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文化产业的规模不够大,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还不多,文化体制改革有待于深化,文化整体实力与天津的地位和作用不相适应。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围绕综合实力的全方位竞争更加激烈。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既要看经济硬实力,也要看文化软实力。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紧密融合,广泛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文化创新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支点,文化形态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资产。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不借助文化影响的生产,很难找到没有文化标记的产品,很难找到不体现文化品位的消费。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重要途径和突破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就必须既让人民群众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在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增强综合实力的迫切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像重视经济硬实力一样重视文化软实力,努力形成文化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更好地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二、建设富有独特魅力和创造活力的文化强市
天津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风格独特。我们着眼于推动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强调把推动经济发展与推动文化建设作为统一的决策部署,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作为统一的战略任务,把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与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作为统一的工作目标,把解放社会生产力与解放文化生产力作为统一的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天津的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建设文化强市,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展现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现代化大都市文化气派,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为实现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建设文化强市,必须大力发展创新文化,热情鼓励创新设想,大力支持创新实践,充分运用创新成果,使天津成为创新氛围浓厚、创新人才聚集、创新成就显著的城市;必须大力发展开放文化,视野开阔,胸襟博大,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吸收借鉴一切文明成果,包容汇集一切优秀文化,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必须大力发展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促进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提高人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
三、全力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
一是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推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行动计划,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二是着力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生产导向,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自觉关心人民命运,体察人民渴望,反映人民心声,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群众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和文化精品战略,健全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文化创作生产激励机制,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建好用好管好互联网,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三是着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把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作为民心工程的重要内容,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高质量完成天津文化中心等重点工程,改造提升市群众艺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和区县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深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数字电视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广泛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海河情”慰问演出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努力创建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
四是着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加快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坚持实施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作用,全面提升和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创业创意园区,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显著提高天津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五是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率先全面完成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搭建文化产品、服务和产权综合交易平台,强化文化市场监管,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推进政企、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加强文化法制建设,落实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大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实施文化“走出去"7-程,扩大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全面提高文化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六是着力增强领导文化科学发展能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选好配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文化工作干部队伍,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
(责任编辑:苗遂奇)
一、深刻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地位更加重要和突出,文化的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天津市历届领导班子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们确定了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作出了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推出了100项文化大项目好项目,高水平建设天津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创作了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广泛开展了“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文化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我市文化建设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是:文化精品力作比较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文化产业的规模不够大,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还不多,文化体制改革有待于深化,文化整体实力与天津的地位和作用不相适应。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围绕综合实力的全方位竞争更加激烈。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既要看经济硬实力,也要看文化软实力。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紧密融合,广泛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文化创新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支点,文化形态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资产。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不借助文化影响的生产,很难找到没有文化标记的产品,很难找到不体现文化品位的消费。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重要途径和突破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就必须既让人民群众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在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增强综合实力的迫切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像重视经济硬实力一样重视文化软实力,努力形成文化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更好地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二、建设富有独特魅力和创造活力的文化强市
天津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风格独特。我们着眼于推动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强调把推动经济发展与推动文化建设作为统一的决策部署,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作为统一的战略任务,把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与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作为统一的工作目标,把解放社会生产力与解放文化生产力作为统一的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天津的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建设文化强市,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展现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现代化大都市文化气派,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为实现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建设文化强市,必须大力发展创新文化,热情鼓励创新设想,大力支持创新实践,充分运用创新成果,使天津成为创新氛围浓厚、创新人才聚集、创新成就显著的城市;必须大力发展开放文化,视野开阔,胸襟博大,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吸收借鉴一切文明成果,包容汇集一切优秀文化,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必须大力发展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促进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提高人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
三、全力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
一是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推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行动计划,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二是着力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生产导向,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自觉关心人民命运,体察人民渴望,反映人民心声,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群众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和文化精品战略,健全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文化创作生产激励机制,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建好用好管好互联网,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三是着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把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作为民心工程的重要内容,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高质量完成天津文化中心等重点工程,改造提升市群众艺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和区县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深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数字电视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广泛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海河情”慰问演出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努力创建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
四是着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加快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坚持实施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作用,全面提升和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创业创意园区,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显著提高天津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五是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率先全面完成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搭建文化产品、服务和产权综合交易平台,强化文化市场监管,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推进政企、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加强文化法制建设,落实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大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实施文化“走出去"7-程,扩大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全面提高文化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六是着力增强领导文化科学发展能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选好配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文化工作干部队伍,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
(责任编辑:苗遂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