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快乐享受幼儿园生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家长颇为头疼的事情。小宝宝第一次独立地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家庭,来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他们在心理上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分离焦虑,多数幼儿会抗拒或哭闹。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自己的亲人分离形成的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情绪,这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障碍。每年新生入园时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一边哭闹,一边死死地拽着大人的手不放,说什么也不肯进活动室;家长也犹如上战场前的生离死别,欲走还留,甚至还偷偷地抹一把眼泪。那么,如何尽量减轻幼儿的分离焦虑,让幼儿尽快适應幼儿园生活呢?
   一、家访——迎接新生入园的必要准备
   入园前对幼儿进行家访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教养环境,生活习惯,比如:通过家访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了解到孩子吃饭、睡觉有什么习惯?平时最喜欢玩什么?孩子习惯别人怎样称呼她?(有的孩子在家中父母叫他的乳名,而入园后教师称呼他的学名使孩子感到很陌生,不利于相互沟通感情)另一方面可以密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感情,减轻幼儿与教师之间的陌生感。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家访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和家长达成一致,有针对性的指导家长为幼儿入园做好准备:比如可适当的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宝宝学着做一些简单的自我服务;生活作息时间做一些调整;告诉孩子:上幼儿园可以认识新朋友,可以跟老师学本领,可以参加种种有趣的活动等等,使孩子从内心向往幼儿园。
  幼儿入园调查表
   家访后,我们还可以将孩子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如哪些孩子上过幼儿园,哪些孩子没上过,孩子的进餐习惯、健康状况如何等,以便有目的地开展保教工作。
   二、亲子活动——促进家园自然过渡
   小班幼儿因其身心发展不够成熟,进入幼儿园的新环境时往往会产生分离焦虑,而亲子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减轻幼儿入园时的分离焦虑,使孩子尽快参与到集体生活中来,而且还为教师、幼儿和家长架起一座沟通桥梁。
   亲子活动案例:
   (一)活动目的
   1.帮助幼儿熟悉幼儿园及班级环境,喜欢上幼儿园;
   2.消除对老师的陌生感,增进幼儿与教师间的感情;
   3.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环节,增进家园间的联系。
   (二)活动准备
   1.教师提前布置亲子活动的教室环境;
   2.教师提前下发亲子活动的通知;
   3.姓名贴一套(红、黄、蓝、绿),娃娃家材料、桌面建构材料、各种智力玩具、口杯,毛巾位置表(三份),各色太空泥若干、自制特色托盘。
   (三)活动时间及方式
   将班级幼儿分为红、黄、蓝、绿四组,按时间先后分别进行亲子活动,周一、三上午为红、黄两组活动时间,下午为蓝、绿组活动时间;周二、四上午为蓝、绿组活动时间,下午为红、黄组活动时间。每天上、下的活动内容相同,组织人员相同。周五上午全体幼儿进行亲子活动。
   (四)活动流程
   1.来园活动
   教师热情接待幼儿及家长,安排物品摆放。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桌面玩具游戏。玩完后,教师提醒幼儿把玩具送回家。
   2.点名游戏
   围圈坐好,玩手指游戏《蛋炒饭》调动幼儿情绪,教师依次按点名册点名,鼓励幼儿大声喊“到”,引导幼儿勇敢介绍自己:“大家好,我是XXX,我喜欢的水果是XX”,提醒家长和孩子要保护好胸牌,以便于教师快速的认识孩子。
   绘本游戏——《点点点》
   目标:
   (1)感知点点的数量、颜色、形状、大小、排序等变化;
   (2)在魔术般的互动游戏情境中,体验阅读的快乐。
   过程:
   (1)教师变化ppt上点点的颜色和数量,引起幼儿兴趣;
   (2)与幼儿互动,幼儿集体用身体倾斜晃动的方式来施展魔法;
   (3)请小朋友上前寻找消失的点点;
   (4)让幼儿观察哪个红黄蓝点点排错队;
   (5)通过让幼儿跺跺脚、吹一吹等方式,使点点变化。
   3.生活活动
   幼儿分两组排好队,分组入厕、洗手、喝水,教师与家长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物品,知道自己物品所在的位置。
   4.餐点活动
   (1)向幼儿介绍加点,激发幼儿用餐食欲。
   (2)创造愉快安静的进餐气氛,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三、游戏活动——让孩子快乐享受幼儿园生活
   幼儿入园之前,我们首先要为孩子准备一个温馨的、充满童趣的教室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幼儿来园后,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一些丰富的活动,比如轻松愉快的身体接触游戏活动;趣味横生的讲故事活动;观看哥哥姐姐的精彩表演活动;寓教于乐的大带小活动等,帮助孩子尽快熟悉小伙伴,满足孩子对活动的需求、交友的需求。为了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我们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手工活动,使每个孩子都有事做。如:孩子入园前我们提前剪好一些颜色各异、大小不同的苹果、棉签和胶棒,等幼儿基本到齐后老师大声说:“小朋友快来看,这里有一棵大苹果树,可是满树的苹果都被风吹落了,我们快帮树妈妈把它的孩子们找回来吧!”话音刚落,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看着我。于是我便拿起一个苹果粘在大树妈妈身上,并鼓励孩子们一起来给大树妈妈找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也就把找妈妈这回事抛到脑后去了。离园时我又告诉孩子们:“老师这里还有一颗大梨树,明天我们再一块给梨树妈妈找宝宝好吗?”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吸引着每个孩子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
   新入园的孩子独自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情绪极不稳定,经常哭闹不止,教师抱一抱、亲一亲孩子,像妈妈一样称呼孩子的乳名等,可以给孩子一种亲切感,从情感上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同时在生活上我们还要以极大的耐心关心、照顾幼儿,提醒帮助幼儿入厕、喝水,及时为幼儿更换脏污、汗湿的衣服,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幼儿衣着,辅助幼儿进餐,耐心的指引幼儿在轻柔的音乐声中进入梦乡等,满足孩子的依恋感,使孩子尽快适应并逐渐喜欢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东营市海河幼儿园,山东 东营 257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地理教学是学生学业生涯中第一次接触地理学,对于学生来说,地理学是一门陌生而又熟悉的学科,如何激发初中新生学习地理学兴趣,如何在初中阶段渗透地理学思想是每一位地理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激发;初中;新生;地理学;兴趣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发生的现象的学科,学好地理学可以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进行解释,对于学生来说,地理学的这个学科特点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
【摘 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传统意义的教学中,都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教学的需求。因此高中教师应该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营造一种合适的地理教学情境,使课堂变得有趣和生动。在这种教学情境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从而打造一个有趣、轻松的高中地理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高中地理成绩。  【关
【摘 要】家庭教育是孩子终身发展的基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孩子们对教育的需求和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教育首先是提升孩子们的个人素质,其次要发展他们的能力,塑造他们的品性,提升他们的修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致力于不断培养有能力、有见识、有内涵、有气质、健康自信的孩子,以此支撑起孩子的未来!  【关键词】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思考   记得小时候,村子里若是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
【摘 要】对于新入园幼儿来讲,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很重要的。关于生活能力,其不仅是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基础,也是幼儿适应接下来集体生活的关键。对此,在幼儿入园之前,家长要起到应有的作用,培养其自主生活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入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建议   在如今的社会形势下,出于幼儿能力提高的考虑,家长一般会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去接受专业教育。但是由于幼儿年纪比较小,其是否具备
【摘 要】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都乐于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如何提高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呢?可以从提高数学问题的趣味性、真实性、思考性、层次性和挑战性几个方面入手,让富有问题情境的课堂释放出无
【教学内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绘本故事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坚持需要恒心,需要多动脑筋,也需要量力而行。2.通过"高抬腿"游戏引导学生知道
【摘 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无论是理念引导,还是核心素养培养,生活化都是当前教育目标下的一种必要选择。将教材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生活的感知获得对理念的认同,通过具体的实践将理念落实到行为上,这样的核心素养培养,才是真正高效、有质的。本文结合教学案例,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核心素养   核心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不断经历着改革创新。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的个人行为和完整人格都有着规范和塑造的作用,是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做到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成为教师目前研究的方向。本文则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背景,探讨分析戏剧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如
【摘 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也是新课标“四基”之一,而数学知识的形成不能够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面的讲授,还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活动经验,促使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内化。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存在的普遍问题,然后对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此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扎实提升。   【关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严重,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要深入分析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科学引领农村小学围绕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多层次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促使农村小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促进他们个性化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成因;措施   “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涉及身体方面的健康,而且更加强调心理方面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