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李某某生前居住的百合新城南区,过往居民看见拦起的警戒线总会指指点点,而后快速走过。据小区商贩介绍,案发后,警车一直停在李某某家楼道口值守。另有小区居民透露,3月25日凌晨,曾看到警察带着赵黎平到17号楼西侧指认现场。
曾经的“公安一号”
“不应该啊,老赵犯这种错误,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这是《环球人物》记者走访内蒙古公安厅相关人士时听到最多的感慨。在他们看来,持枪杀人并抛尸荒野的做法实在不像工作了30多年的老警察能干出来的事,也和他们平时所认识的这位厅长的所作所为大相径庭。
据公开资料显示,赵黎平出生于1951年8月,未满18岁就到吉林通辽插队,后当过印刷工人。1972年,赵黎平进入哲里木盟公安处成为一名侦查员,此后一路升迁。1990年,他调至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历任刑侦处副处长、处长,公安厅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副厅长等职,2005年擢升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厅长。有知情人士告诉《环球人物》记者,作为内蒙古一位前高官的女婿,赵黎平有背景又有能力,能一路升迁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主理内蒙古警界的7年中,这位曾经的“公安一号”留下了不少印记:2005年,赵黎平提出打击刑事犯罪“速决战”概念,即难度小的一周内破案,难度中等的两周内破案,难度大的四周内破案;2009年,他高调介绍“草原110”机制,即借助无线电通信系统,把对讲机配备到每个牧民家庭,24小时开机,随时有事随时呼叫;2012年初,他着力打造内蒙古警队快速反应能力,规定报警电话等待时间最长不能超过30秒,出警时限则是“城区5分钟、城郊10分钟、农村牧区尽快到达”……一系列举措,都是赵黎平晋级的资本。
曾在内蒙古公安厅任职的张甲(化名),与赵黎平有过工作上的接触。谈及这位曾经的老领导,张甲说:“他是公安厅的老人了,为人挺好,不傲气。实实在在地讲,这个人很有才,做事也很稳妥。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
一位接近公安厅的人士回忆,赵黎平口才很好,“讲话非常有煽动性”,能说到人心坎里去,让手下的人心甘情愿为他卖命。他给《环球人物》记者举了个例子:“他(赵黎平)2012年卸任时,给公安厅的工作人员做了最后一次讲话。没多大官腔,就是作为一个工作了很多年的老警察。他当厅长7年,不少人都是在他当领导的时候成长起来的,听着他的讲话都有些舍不得。他说完后,全体公安厅的人都自觉地站起来给他鼓掌,鼓了好几分钟。”
2010年5月,赵黎平升任自治区政府副主席。2012年2月,他补选为自治区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同年7月因换届和到龄被免去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公安厅厅长职务,次年11月从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任上退休。退休后,他在公安厅游泳馆的二层保留了一间办公室。“这个办公室实际上就是工作室。他喜欢写写画画,有时会找朋友来一起看看书法什么的。”上述消息人士对记者说,案发后,不止这个办公室被查封,赵黎平的司机也倒霉了。“这两天就有同事对他司机说,‘做好准备接受调查吧。’” 赵黎平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涉猎较广,著有长篇小说《大司马传奇》、诗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及杂文集《中国谋略家箴言》等多部作品。其中,杂文集《大梦谁先觉》曾获1995年内蒙古“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和在公安厅苦心经营的谦和形象不同,与内蒙古当地的作家接触时,赵黎平总是有意无意地显露自己的官员气派,将自己和其他作家区别开。一位曾与他有过接触的内蒙古作家对《环球人物》记者回忆:“赵黎平在作协开会时总是趾高气扬的,对我们爱搭不理,见了面连招呼都不打,看上去是挺傲慢的一个人。”但退休后,他的态度就转变了,“他刚退下来那一阵,情绪挺低落的,开会也没什么精神。再后来,他见了我们也开始点头、笑一笑、握个手,有时他还能主动和我们聊一会儿天。”
多個负面事件都有他的影子
担任内蒙古公安厅厅长的7年间,赵黎平也曾卷进一系列负面事件,但仕途似乎并未受到什么影响。
在有关对赵黎平的举报中,流传最广的一个来自“万里购林客户”。2007年,“万里大造林”被定性为“以团伙传销形式实施非法经营活动”,时任内蒙古公安厅厅长的赵黎平接手了当地相关善后工作。4年后,一封由“万里购林客户”联名的举报信通过网络传播开来。信中称,正是赵黎平4年来的“种种异常表现”,让他们决心举报。
《环球人物》记者注意到,这封举报信直指赵黎平暗箱操作假拍卖,资产严重流失,长时间、大范围设备损毁,涉嫌非法挪用被冻结的管护资金等四大“违法事实”,称其为竭力掩盖自己的一系列违法违纪行为,“利用手中的权力,‘谎报军情’、欺上瞒下,指挥操纵内蒙古公安系统及所谓的‘资产管理人’对善后工作施加干扰,设置阻力,甚至不惜动用警力拘捕阻截依法上访的万里客户,怂恿并暗中操纵对林业资产的‘假评估’……”
《环球人物》记者就“万里大造林”与赵黎平的关系询问多位内蒙古公安系统内部人员,他们均表示不愿多谈。前述退休高级检察官则告诉记者,自己在追查“万里大造林”时,曾有领导以 “水太深”为由劝他别管了。
另一个重被提起的案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呼格案”。2005年,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落网,称1996年“4·9”女尸案真凶正是自己,而非已被执行死刑的呼格吉勒图。那一年,赵黎平刚刚履新自治区公安厅厅长。
面对新的证据,检方、法院本打算重启呼格案再审,却遭到来自公安机关的重重阻力。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当年“破获”呼格案的“第一功臣”冯志明非但没有受到调查,反而从赛罕区公安分局局长一路升迁成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副局长。2014年底,冯志明才因涉嫌职务犯罪被带走调查,而此时赵黎平已经退休。虽然目前尚无证据显示二者之间有何联系,但有分析认为,“如果没有赵黎平的同意,冯志明能不断带病提拔吗?”
还有已持续发酵5年的“杜文公款送礼案”。有消息人士透漏,2015年初,内蒙古公安系统就传出“赵黎平将被调查”的消息,被调查的原因之一,应该就是由内蒙古法制办法律顾问室原副主任杜文贪污案牵出的、涉及130万元的单位贿赂案,
2007年,为解决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深圳一块土地的纠纷,自治区政府指派杜文等人协调此事,并向自治区财政厅暂借2200万元的专项经费。2012年8月,杜文以贪污罪一审被判15年。2014年末,呼和浩特中级人民法院开庭重审此案。庭审中,杜文一改此前“送礼去向打死不能说”的严密口风,首次供述称,2010年3月末,时任内蒙古公安厅厅长的赵黎平以看好一尊铜鼎,需购买后用于向北京送礼为由,从自己手中拿走130万元。
据媒体公布的庭审笔录显示,杜文向检察官详细介绍了送这笔钱的过程:接到赵黎平的电话后,他从家里拿了130万元,在省交通厅旁交给赵黎平。赵还防范他是否携带录音设备,并叮嘱他跟别人不要说送了,也不要说不送。
赵黎平还被指“染指多项工程”。其中一项工程是自治区看守所和安康医院改建项目。据媒体报道,原本4542万元的立项建设费用,最终决算时却变成了1.2亿元。看守所改建,每平方米花费近万元,建成后却因为监控设施、建造布局达不到公安部的统一标准不能投入使用,只能再次投入近千万元改造。种种细节,让人们对赵黎平产生了诸多猜疑。此外,公安厅游泳馆、禁毒基地和2010年西门宿舍拆迁等工程也都由赵黎平批复建设。
赵黎平被批准逮捕后,有关他的种种负面消息仍不断被翻出来。但他到底还犯了多少事?其落马又能揭开多少腐败黑幕?这一切,还都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