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年,我们—起追的女孩》唤醒了很多人心中对于大学的美好回忆,尽管人人心底都藏着—个自己的“沈佳宜”,但能够迅速穿越尘封的记忆跃然浮现于绝大多数人脑海中的,肯定是当年最熠熠生辉的一个,比如杜倩,被她的同学们誉为85级川大中文系系花,是当年活跃于体操队、话剧社、文学社的风云人物,想必也是那些年众多男同学心中“沈佳宜”的不二人选。
体操队:训练一次得3毛钱补贴
我是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成都12中)毕业的,当年高考志愿直接就填了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那一年学校升学率很高,在我印象中几乎一半同学都考上了大学。
在读川大之前就知道川大的体操队很强,这也是吸引当年的我填报志愿的原因之一。我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练体操,在省里的中学生体操比赛上拿过很多奖,得过团体第一,也得过个人第二。
1985年,我17岁,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没多久,体操队的教练就联系我去参加训练了,所以比起同年级的大多数同学,我算是到校报到比较早的新生。我们教练是个个子瘦瘦小小的男老师,据说是从省体操队退役下来的,相当专业,对我们的训练也比较严格。那时候差不多每周有2次训练,一般是安排在下午下课之后至晚饭前这段时间,每参加一次训练还有补贴呢,记得刚刚开始似乎是1毛钱一次,后来涨到了3毛钱一次。
当然,训练就是为了参加比赛,一年一度的大学生竞技体操比赛,我一共参加过两次,团体是拿的第一,个人在自由体操和个人全能项目都拿过名次。大四那一年的比赛,我就没有去参加了,因为我们那一届是第一年开始实施双向选择,不再是大学毕业包分配,所以最后一年都在各自为工作做打算。而且我从大二开始,就把很多时间用在耍朋友上了,当时的男朋友在我毕业工作后成了我先生。
中文系:内部电影是一大福利
我们一个班40多个人,专业课一般两个班90个人左右合在一起上大课,男女比例不算太悬殊,90个学生里,大概40个男生,50个女生。我们中文系的课程不是很紧,每天平均下来差不多就6节课,但选修课很多,也都很精彩。
我们当时的很多老师都是77级、78级恢复高考之后读完大学、留过学之后回来的,学术氛围相当自由,绝大多数老师也没有点名的概念,所以有时候遇到没啥兴趣的课,逃课出去逛街或者泡图书馆都是有的。
我成绩一般,因为平时的爱好太多了,体操啊、话剧啊、大学生艺术节表演啊、文学社采风啊这些占据了我很多时间,大二又耍上了朋友。那时候觉得读中文系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去看内部电影,就在青年路那个电影院,现在的太平洋影城那里。印象比较深的有日本电影《姊妹坡》,其中有个特别唯美的裸背镜头,在后来对社会公开放映的版本上都剪掉了;还有苏联电影《静静的顿河》,整整放了8个小时!我们好多人中午都看得不耐烦了,看到一半就跑出去逛街了。
那个时候的大学,文学氛围真的很浓,文学社、诗社、书画社、话剧社……各种社团特别多,人人都能写点东西,常常有诗人拔脚走进教室或者宿舍,即兴来一段演讲或者朗诵,大家也多见惯不惊的。
吃和玩:物质匮乏但娱乐盛行
我那时的生活费是每个月20元钱,在同年级同学里算是中等水平吧,吃和用都算比较充裕,还有很多同学10多元钱也能过一个月。我们每月每人交17元的伙食费,学校会发给大家等价的塑料饭票,但食堂的大锅菜其实很难吃,那时学生食堂最贵的荤菜凉拌牛肉是5毛钱一份。
由于当年的食堂没有统一的餐盘,我们每个人都随身带个搪瓷缸子或者搪瓷小盆,一大早就带出去打早饭,吃了之后洗洗干净就拎了去上课,到饭点了再拎了去食堂。那可是全天候的吃饭家伙啊,不离身,所以人人走起来都是叮当郎当响的,现在的学生估计很难想象那种场面了。
那时候的大学校园里很多摆地摊的,其中书摊特别多,很多是那种没有公开发行的“地下”刊物,由文学青年们自己油印出来摆了卖,几毛钱一本,还可以用饭票支付,因为大家都没啥钱嘛。
我们最主要的娱乐项目就是舞会,在那时特别盛行,有班上组织的,有系上组织的,还有学生会组织的,甚至还有工会组织的。一到周末,走在校园里常常就能听到某个教室传来音乐的声音,循声过去,绝对就是一场舞会。每个周末,起码有10来处舞会可以供你选择,这还是我的保守估计,只会多不会少。当然,看的人总是比跳的人多。还有很多学生跑去别的大学串舞会,一般女生都会事先在寝室里打扮一下自己,化化妆,把平时扎起的头发披下来,看起来跟上课时判若两人,所以,舞会应该是女生们最重视的娱乐活动了。
我现在工作也是在大学校园里,感觉现在的大学和我们那时候读的大学比起来,最大的不同是节奏太快了,老师和学生都给人一种赶着赶完4年然后该干嘛干嘛去的感觉。而我们那时候读大学节奏上从容得多,大家都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虽然物质上没现在这么丰富,但也同样没现在这么多功利。
体操队:训练一次得3毛钱补贴
我是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成都12中)毕业的,当年高考志愿直接就填了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那一年学校升学率很高,在我印象中几乎一半同学都考上了大学。
在读川大之前就知道川大的体操队很强,这也是吸引当年的我填报志愿的原因之一。我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练体操,在省里的中学生体操比赛上拿过很多奖,得过团体第一,也得过个人第二。
1985年,我17岁,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没多久,体操队的教练就联系我去参加训练了,所以比起同年级的大多数同学,我算是到校报到比较早的新生。我们教练是个个子瘦瘦小小的男老师,据说是从省体操队退役下来的,相当专业,对我们的训练也比较严格。那时候差不多每周有2次训练,一般是安排在下午下课之后至晚饭前这段时间,每参加一次训练还有补贴呢,记得刚刚开始似乎是1毛钱一次,后来涨到了3毛钱一次。
当然,训练就是为了参加比赛,一年一度的大学生竞技体操比赛,我一共参加过两次,团体是拿的第一,个人在自由体操和个人全能项目都拿过名次。大四那一年的比赛,我就没有去参加了,因为我们那一届是第一年开始实施双向选择,不再是大学毕业包分配,所以最后一年都在各自为工作做打算。而且我从大二开始,就把很多时间用在耍朋友上了,当时的男朋友在我毕业工作后成了我先生。
中文系:内部电影是一大福利
我们一个班40多个人,专业课一般两个班90个人左右合在一起上大课,男女比例不算太悬殊,90个学生里,大概40个男生,50个女生。我们中文系的课程不是很紧,每天平均下来差不多就6节课,但选修课很多,也都很精彩。
我们当时的很多老师都是77级、78级恢复高考之后读完大学、留过学之后回来的,学术氛围相当自由,绝大多数老师也没有点名的概念,所以有时候遇到没啥兴趣的课,逃课出去逛街或者泡图书馆都是有的。
我成绩一般,因为平时的爱好太多了,体操啊、话剧啊、大学生艺术节表演啊、文学社采风啊这些占据了我很多时间,大二又耍上了朋友。那时候觉得读中文系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去看内部电影,就在青年路那个电影院,现在的太平洋影城那里。印象比较深的有日本电影《姊妹坡》,其中有个特别唯美的裸背镜头,在后来对社会公开放映的版本上都剪掉了;还有苏联电影《静静的顿河》,整整放了8个小时!我们好多人中午都看得不耐烦了,看到一半就跑出去逛街了。
那个时候的大学,文学氛围真的很浓,文学社、诗社、书画社、话剧社……各种社团特别多,人人都能写点东西,常常有诗人拔脚走进教室或者宿舍,即兴来一段演讲或者朗诵,大家也多见惯不惊的。
吃和玩:物质匮乏但娱乐盛行
我那时的生活费是每个月20元钱,在同年级同学里算是中等水平吧,吃和用都算比较充裕,还有很多同学10多元钱也能过一个月。我们每月每人交17元的伙食费,学校会发给大家等价的塑料饭票,但食堂的大锅菜其实很难吃,那时学生食堂最贵的荤菜凉拌牛肉是5毛钱一份。
由于当年的食堂没有统一的餐盘,我们每个人都随身带个搪瓷缸子或者搪瓷小盆,一大早就带出去打早饭,吃了之后洗洗干净就拎了去上课,到饭点了再拎了去食堂。那可是全天候的吃饭家伙啊,不离身,所以人人走起来都是叮当郎当响的,现在的学生估计很难想象那种场面了。
那时候的大学校园里很多摆地摊的,其中书摊特别多,很多是那种没有公开发行的“地下”刊物,由文学青年们自己油印出来摆了卖,几毛钱一本,还可以用饭票支付,因为大家都没啥钱嘛。
我们最主要的娱乐项目就是舞会,在那时特别盛行,有班上组织的,有系上组织的,还有学生会组织的,甚至还有工会组织的。一到周末,走在校园里常常就能听到某个教室传来音乐的声音,循声过去,绝对就是一场舞会。每个周末,起码有10来处舞会可以供你选择,这还是我的保守估计,只会多不会少。当然,看的人总是比跳的人多。还有很多学生跑去别的大学串舞会,一般女生都会事先在寝室里打扮一下自己,化化妆,把平时扎起的头发披下来,看起来跟上课时判若两人,所以,舞会应该是女生们最重视的娱乐活动了。
我现在工作也是在大学校园里,感觉现在的大学和我们那时候读的大学比起来,最大的不同是节奏太快了,老师和学生都给人一种赶着赶完4年然后该干嘛干嘛去的感觉。而我们那时候读大学节奏上从容得多,大家都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虽然物质上没现在这么丰富,但也同样没现在这么多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