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花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d9652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年前,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小小的苹果树。每年,这棵苹果树都要开花、结果。
  记得我9岁那一年,苹果树又开花了。一朵朵雪白的或镶有粉色花边的苹果花缀满了树枝,仔细看看每朵花,好像都在笑:开得早的张着嘴乐呵呵地笑,开得稍迟些的抿着嘴微微地笑,就连那小小的花骨朵也都忍不住隐隐约约露出了几丝笑纹。
  站在苹果树下,我伸着小小的手指头,情不自禁地数起树上的花来:“一朵、两朵、三朵……”我数呀、数呀,数了老大一会儿,胳膊都数酸了才数完,记得这棵苹果树上当时共开了大约300朵花。立时,我陶醉了,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五彩缤纷的景象:树上,结满了红润润、圆溜溜的大苹果。我摘呀、不停地摘呀,摘了一筐又一筐,我仿佛掉进了苹果堆里,让苹果给埋住了……
  晚上,躺在被窝里,我还在一直盘算着秋天如何来分这300个苹果:爸爸、妈妈、奶奶、弟弟、妹妹、我各40个,剩下的再给邻居家送40个,余下20个,留个机动数,要是谁来家串门儿,能不让人家尝个吗?
  从这以后,我就一直盼啊盼,盼望着秋天快快到来,盼望着苹果快快成熟。
  秋天到了,苹果熟了!我把摘下来的苹果一个挨一个地仔细数了一遍,没想到竟只有200多一点。咦,这是怎么回事呢?苹果树就长在我们家的院子里面,一到晚上门就插上了,外人是不会进来的;院墙也挺高,小偷也不可能翻墙而过;平时我虽嘴馋,有时望着那快成熟的香甜的红苹果,也真想摘下吃一个,但还是忍住了,连半个也没舍得吃……可是,苹果却平白无故地少了将近100个。这一下,可怎么按我原来的计划分呀?我心里十分纳闷,连忙去问妈妈:“妈妈,咱家这棵苹果树为啥少结了100个苹果呀?”
  妈妈望望我,不解地问:“怎么少结了,它不是比去年结得还多一点儿吗?”“不,我是说,它本来应该结300个苹果哩,可现在只结了200个,这不是少结了100个苹果吗……”“咦,你怎么会知道它应该结这么多苹果的?”“我……我会算嘛!因为,它开了300朵花,所以就应该结300个苹果!”我歪着脑袋,很自信地说着。
  谁知妈妈一听我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哎呀,原来是这么回事。苹果树开多少朵花,是谁对你说的就一定要结多少个苹果呢?”“没人对我说呀,是我自己想的,不是常说一朵花儿一颗果吗?”“说是那么说的,可实际上它却根本结不了那么多的果!”“那……那这是为什么呢?”我不懂了,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直盯盯地望着妈妈。
  妈妈说:“苹果树的确是先开花后结果的,只有把花开好了,才会结出又大又甜的果实来。但也有一些花是只开花不结果的,那花叫‘谎花’。虽然它们一样享受阳光雨露,但也许是没有把花开好,也许只是开开当做样子,当然就不可能结出果儿来了。”
  听了妈妈的话,我不吭声了。哦,原来,同一棵苹果树上开的花,有的能结出又大又甜的苹果,有的却只是开开漂亮的花而已。
  “既然那些花不结果,干脆提前把它们摘掉不就行了,省得影响那些结果的花。”妈妈听我这样说,又笑了:“谎花与结果的花长得一模一样,你怎么知道哪一朵花是谎花?”
  哦,谎花之所以不易识别,是因为它打扮得与其他花一样漂亮,当时,年幼的我不解的是,为什么这么美丽的花也会说谎、也要说谎、也爱说谎?是漂亮的笑容里易于藏匿谎言,还是谎言生来就爱穿着美丽的外衣?!
  从此,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谎花”便成了我最不喜欢的一种花,也成了花中最丑的花。因为这种花虽炫耀一时,但最终欺骗了别人,也欺骗了自己。
  长大后我才发现:人如一棵树,风风雨雨幾十年都曾开过无数的花,但并不是每一朵都能结出硕大果实的,或多或少或早或晚也曾开过谎花,关键是你是否有勇气拿起心中的剪刀,时时剪除这些或明或暗但美丽诱人的“谎花”。
   (编辑 静林)
其他文献
窦娥在临刑前,曾发下三桩誓愿,一是血溅白练,二是六月飞雪,三是亢旱三年。关汉卿大笔一挥,这三桩誓愿都让窦娥实现了,为的是凸显窦娥感天动地的冤情。但,现实是不会这么浪漫的。浪漫倘没有得以实现的土壤,那对我们来说,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梦境。  有人说,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如果你就是过不去,那是你的命。这是面对现实来说话。窦娥之含冤赴死,也是她的命。  参加工作以后,渐渐明白,有些东西并不是仅靠兢兢业业
有个小男孩儿,上学很顽皮,什么都喜欢和老师对着干,老师一气之下,罚他站堂,他竟对着老师点响了鞭炮。就这樣,他不得不退学。那时他正读四年级。  小男孩儿知道自己闯了祸,站在家门口很久,才诚惶诚恐地踏进家门。让他感到吃惊的是,父母并没有打他,也没有责怪他。他不由得松了口气。父亲只是拿过一本书,他读一句,他就跟着念一句,后来,他学会了查字典,干脆自己学起来。那些被老师禁止的课外书,他看得津津有味,感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