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信息化专题组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发布
浙江省经信厅于近日正式印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信息化专题组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三年间长三角区域信息化领域一体化合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希望该区域通过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坚持全方位统筹推进,加强跨区域分工协作,合力构建形成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数字产业联动互补、数字智治高效协同的“数字长三角”发展新格局,奋力打造“数字中国”建设的长三角样板。
行动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
长三角区域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领先全球;
数字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全面提高,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应用引领全国,为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主要任务
推进新基建,共建新一代泛在融合数字设施体系
提升发展5G网络及互联网基础设施
加快5G基站协同布局建设,持续提升网络带宽和质量;
丰富“5G+”垂直行业应用场景,打造全球5G创新应用城市群;
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持续优化提升IPv6网络质量和服务能力;
优化互联网骨干网络结构和网间互联生态。
打造协同高效存算设施集群
加快打造长三角国家级区域数据中心集群;
优化布局国家级超算中心。
加快新技术基础设施协同部署
不断挖掘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建立面向长三角的区域性能力支撑平台体系;
建设长三角城市群量子保密干线环网;
积极参与国家中低轨通信卫星、地面信息港建设,打造我国卫星互联网总部基地;
建成“区域无缝、标准统一、服务协同、安全可控”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精度测绘基准服务体系;
支持建设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南京位置服务数据中心。
建设高质量国际信息枢纽
加快上海国际数据港布局建设;
加快通信海缆等国际通信设施在建和新建项目建设。
壮大新产业,共育全球竞争力数字科技产业集群
共攀国际数字科技战略制高点
重点围绕高端芯片、操作系统、5G、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空地一体无人驾驶等关键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支持高校院所、行业协会、企业、产业联盟等组建创新联合体。
聚力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群
协同推进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分工协作;
加快构建长三角一体化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大力推动无锡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支持德清县争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推动网络通信、智能消费电子等重点产业领域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交流以及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合作机制;
协同谋划布局量子信息、6G、未来网络、机脑融合等一批面向未来的先导产业。
探索发展数字经济新模式
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跨界融通、激发创新创业、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为导向积极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新个体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
支持杭州率先开展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建设。
发力新智造,共创世界级产业数字化转型新高地
完善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统筹推进省际工业互联网建设;
以工信部重点支持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强化部省联动、长三角省市协作;
共同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解决方案创新;
建立完善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
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
深化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按照《共同推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分工内容,做好各项合作事项落实;
建立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共建共用机制;
共同打造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体系;
联合研究编制工业互联网领域标准规范、应用推广指南;
开展工业互联网产业分类统计研究及基于平台数据经济运行分析试点工作;
持续推进苏州工业园区等开展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创建工作。
协同打造新智造企业群体
支持三省一市企业、高校院所组成联合体协同開展智能制造关键共性工艺装备研发、技术成果转化;
共建长三角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
鼓励三省一市共同开展智能制造标准制定,推动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在三省一市先行先试。
推广新治理,共绘长三角区域整体智治新图景
打造数字民生服务场景
推动“城市大脑”“城市智能中枢”建设应用,探索以场景应用为导向,有针对性打通三省一市城市数据流通渠道,推动不同“城市大脑”数据互联互通和协同分析处理。
激发数字消费新活力
加快数字服务内容、信息消费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智慧化托育养老、家政维修、美容美发、家居设计等居民服务数字平台,逐步形成数字生活新服务生态体系。
推进区域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加快培育长三角一体化数字要素市场,促进跨地域数据开放共享,打通“数据孤岛”“数据烟囱”;
推进长三角城市群数据共享交换标准、数据资源基本目录标准、数据开放基本标准及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以释放数据价值为导向,激发社会数据资源价值,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和共同富裕提供支撑。
开展新合作,共同推进重大项目重大活动实施
加强重大项目协同谋划实施
瞄准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数字治理等重点领域,积极谋划和储备一批前瞻性、创新性、引领性的项目;
重点推进长三角G60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上海)扩容、常州国家商用车智能驾驶研发认证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三省一市加强共同实施项目的定期协调调度和会商会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提升国际性大平台溢出带动效应
充分把握机遇,加强长三角区域数字经济交流对接合作,促进高端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集聚,提升区域合作能级和世界影响力。
联合举办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大赛
充分发动、汇聚长三角地区各类创新创业资源,支持举办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各类专题“双创”大赛,定期办好“i 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富有创新活力和创业激情的数字经济赛会品牌;
突出赛产联动效应,进一步发挥大赛在带动创新创业、引进优秀创业项目、培育双创人才、促进产业资本结合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大赛挖掘嫁接一批创新力强、特色鲜明、成长性好的项目,推动数字经济业态和模式创新。
浙江省经信厅于近日正式印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信息化专题组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三年间长三角区域信息化领域一体化合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希望该区域通过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坚持全方位统筹推进,加强跨区域分工协作,合力构建形成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数字产业联动互补、数字智治高效协同的“数字长三角”发展新格局,奋力打造“数字中国”建设的长三角样板。
行动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
长三角区域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领先全球;
数字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全面提高,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应用引领全国,为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主要任务
推进新基建,共建新一代泛在融合数字设施体系
提升发展5G网络及互联网基础设施
加快5G基站协同布局建设,持续提升网络带宽和质量;
丰富“5G+”垂直行业应用场景,打造全球5G创新应用城市群;
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持续优化提升IPv6网络质量和服务能力;
优化互联网骨干网络结构和网间互联生态。
打造协同高效存算设施集群
加快打造长三角国家级区域数据中心集群;
优化布局国家级超算中心。
加快新技术基础设施协同部署
不断挖掘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建立面向长三角的区域性能力支撑平台体系;
建设长三角城市群量子保密干线环网;
积极参与国家中低轨通信卫星、地面信息港建设,打造我国卫星互联网总部基地;
建成“区域无缝、标准统一、服务协同、安全可控”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精度测绘基准服务体系;
支持建设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南京位置服务数据中心。
建设高质量国际信息枢纽
加快上海国际数据港布局建设;
加快通信海缆等国际通信设施在建和新建项目建设。
壮大新产业,共育全球竞争力数字科技产业集群
共攀国际数字科技战略制高点
重点围绕高端芯片、操作系统、5G、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空地一体无人驾驶等关键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支持高校院所、行业协会、企业、产业联盟等组建创新联合体。
聚力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群
协同推进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分工协作;
加快构建长三角一体化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大力推动无锡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支持德清县争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推动网络通信、智能消费电子等重点产业领域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交流以及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合作机制;
协同谋划布局量子信息、6G、未来网络、机脑融合等一批面向未来的先导产业。
探索发展数字经济新模式
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跨界融通、激发创新创业、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为导向积极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新个体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
支持杭州率先开展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建设。
发力新智造,共创世界级产业数字化转型新高地
完善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统筹推进省际工业互联网建设;
以工信部重点支持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强化部省联动、长三角省市协作;
共同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解决方案创新;
建立完善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
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
深化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按照《共同推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分工内容,做好各项合作事项落实;
建立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共建共用机制;
共同打造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体系;
联合研究编制工业互联网领域标准规范、应用推广指南;
开展工业互联网产业分类统计研究及基于平台数据经济运行分析试点工作;
持续推进苏州工业园区等开展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创建工作。
协同打造新智造企业群体
支持三省一市企业、高校院所组成联合体协同開展智能制造关键共性工艺装备研发、技术成果转化;
共建长三角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
鼓励三省一市共同开展智能制造标准制定,推动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在三省一市先行先试。
推广新治理,共绘长三角区域整体智治新图景
打造数字民生服务场景
推动“城市大脑”“城市智能中枢”建设应用,探索以场景应用为导向,有针对性打通三省一市城市数据流通渠道,推动不同“城市大脑”数据互联互通和协同分析处理。
激发数字消费新活力
加快数字服务内容、信息消费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智慧化托育养老、家政维修、美容美发、家居设计等居民服务数字平台,逐步形成数字生活新服务生态体系。
推进区域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加快培育长三角一体化数字要素市场,促进跨地域数据开放共享,打通“数据孤岛”“数据烟囱”;
推进长三角城市群数据共享交换标准、数据资源基本目录标准、数据开放基本标准及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以释放数据价值为导向,激发社会数据资源价值,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和共同富裕提供支撑。
开展新合作,共同推进重大项目重大活动实施
加强重大项目协同谋划实施
瞄准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数字治理等重点领域,积极谋划和储备一批前瞻性、创新性、引领性的项目;
重点推进长三角G60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上海)扩容、常州国家商用车智能驾驶研发认证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三省一市加强共同实施项目的定期协调调度和会商会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提升国际性大平台溢出带动效应
充分把握机遇,加强长三角区域数字经济交流对接合作,促进高端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集聚,提升区域合作能级和世界影响力。
联合举办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大赛
充分发动、汇聚长三角地区各类创新创业资源,支持举办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各类专题“双创”大赛,定期办好“i 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富有创新活力和创业激情的数字经济赛会品牌;
突出赛产联动效应,进一步发挥大赛在带动创新创业、引进优秀创业项目、培育双创人才、促进产业资本结合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大赛挖掘嫁接一批创新力强、特色鲜明、成长性好的项目,推动数字经济业态和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