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旧城改造工程的实施,目前辖区城关内的大片古镇城镇建筑已经基本改造完成,现阶段古镇建筑住宅区主要集中在乡镇,多为“四合院”式建筑,此类建筑往往毗邻交错、消防设施几乎为空白、防火间距严重不足,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给消防员扑救及疏散人员物资造成困难。据统计,火灾37.5%为古镇住宅火灾,从统计数据来看,我们研究古镇住宅火灾的扑救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古镇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一、我国古镇建筑住宅区的火灾危险性
(一)辖区内的古镇住宅建筑建造年代久远,其材料大量采用木材,60年代后的古镇建筑多以土木、砖木结构为主,但有一共同点就是:此类住宅均采用大量木质材料。我国古镇住宅建筑木构件受自然侵蚀多年,含水量较低、极易燃烧;在此类住宅建筑周围墙壁之上,以木柱、木梁、斗拱等支撑屋顶,严实紧密,烟热不易散失,整个结构如架满干柴的炉膛,在燃烧中产生的高热和积聚木材分解出来的大量可燃气体使古镇建筑易发生轰燃和坍塌。另外,我国古镇建筑往往还组群布置,殿堂相连,廊道相接,都是以各式各样的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各种庭院。在庭院的布局上,基本上采用“四合院”的形式。由于缺少必要的防火分隔,容易使火势蔓延扩大,火烧连营,造成严重损失。
(二)我国古镇建筑住宅区有些人进行烧香拜祭、厅堂的祭祖、祭天地等宗教活动,焚香纸等用火,以及居住人员炊煮、取暖、照明用火,稍有不慎,都可导致火灾。
(三)居民如带进火种或易燃易爆危险品,特别是乱丢烟头等,也可导致火灾。
(四)大部份我国古镇建筑用作生活、储存场所,也使其防火安全受到威胁。(五)我国古镇建筑的避雷设施落后,多数没有设置防累设施,一旦遭受雷击,也会引起火灾。
二、我国古镇建筑住宅区的火灾特点
(一)温度高,燃烧迅猛。
我国古镇建筑木材用量大,建筑构件一般都采用松杉、楠、柏、香樟等含油质木材制作。由于年久,木材极为干燥;加之涂刷油漆,使这些建筑火灾危险性增大,燃烧速度加快。除木材用量大外,还有其它可燃材料,如字画、垂帷、柱锦、飘带等纺织品(如文庙),一旦发生火灾,建筑物的木质构件析出大量的可燃气体,再加上门窗多,空间大,空气足,急速形成火焰燃烧。其它可燃物相继着火,室内温度急剧上升,温度高达1200℃以上,以致燃烧非常迅猛。
(二)火灾蔓延速度快,容易出现“火烧连营”。
仙游辖区内的我国古镇住宅建筑区,都是以各样的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各种庭院。这种庭院和建筑群体的布局,大多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和横轴线进行布局。从消防的观点来看,这种布局方式都存在着极大的火灾危险性。因此,所有的我国古镇住宅建筑区,几乎都毗连成片,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距离。如果其中一处着火,一时得不到有效扑救,毗连的木结构的建筑,很快就会出现大面积燃烧,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甚至会使整个建筑群体全部烧光。
(三)扑救困难重重。
我国古镇住宅建筑区不仅容易发生火灾和发生火灾后容易蔓延扩大,而且在发生火灾时,一旦蔓延开来,人们往往束手无策,扑救非常困难。如果远离城市,没有消防施救力量的此类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就只能靠群众自发扑救初期火灾,往往是消防队到场后已经形成大面积燃烧,造成巨大损失。
(四)房屋倒塌有一定规律可循。
我国古镇建筑发生火灾,其倒塌规律是屋顶先塌,墙柱后倒。因为木结构建筑火灾,往往是先向上蔓延,且因其屋盖的屋架、椽子等构件截面积较小,而梁柱截面积较大。火灾时,建筑整体倒塌的时间持续较长。据测试,火焰向木质构件里燃烧的速度约为0.8mm/min。若直径为300mm的构件,约需40min以上,才能完全失去承载能力。因此,建筑的木质构件件截面愈大,距离倒塌的时间愈长,在扑救火灾时要注意构件截面大小,做好倒塌时间的预测,争取在倒塌之前消灭火灾。
三、我国古镇建筑住宅区火灾的扑救对策
针对我国古镇建筑住宅区火灾扑救的难点,我们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不断研究处置对策,提高火灾扑救的效率,尽可能地为古镇城镇住宅区居民挽回损失。
(一)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加强第一出动。目前的我国古镇建筑住宅区一般距消防队比较远,分别分布在乡镇,中队通信员应当加强对辖区情况的熟悉工作,古镇建筑住宅区风格大同小异,可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了解居民住宅布局特点、建筑变化情况以及消防水源情况等等,为火灾扑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调查研究的内容包括:我国古镇建筑住宅区的结构特点及建筑相互毗连的情况,住宅周围的交通情况,消防车的进攻路线,住宅周围水源情况等。一旦发生火灾,要加强第一出动力量,避免事后调动贻误战机,力求在第一时间以绝对优势打歼灭战,最大限度地减少燃烧面积。
(二)做好火情侦察,快速找到火点实施灭火。
(三)消防队员在火情侦察和灭火时应加强个人防护。
(四)我国古镇建筑住宅区火灾,主要在室内发展蔓延时,应以内攻为主。
消防人员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门窗等现成通道,向内发起进攻,选择障碍少、烟雾小、视线好、能充分发挥水枪威力的阵地,阻击火势向上和四周蔓延。在布置内攻的同时,在外围布置一定的阻击力量,准备堵截可能向外蔓延的火势。在组织内攻时,应考虑以下情况和措施:如果只见烟雾不见火,不可盲目出水,以减少对建筑的破坏(土木建筑要減少对承重墙的射水,避免墙体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如果燃烧点在下部,说明火势还不大,应尽快用喷雾水枪围歼,对周围的木结构和易燃物件用水浇湿,阻止火势蔓延。如果火已窜上屋顶,则应用直流水枪大量射水。除阻击火势外,应布置水枪保护承重构件,特别是榫卯部位,力求保持屋顶木构架的机械强度,防止倒塌。由于屋顶较高,应尽一切努力,给水枪手寻找升高水流的方式,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利用梁柱等构架支搭消防梯,对已蔓延到梁、柱等构件上的火焰首先加以扑灭。 (五)古镇建筑住宅区发生火灾,火焰窜到屋外,甚至形成立体燃烧时,主要的消防力量可布置在外围,以包围堵截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地组织突击力量,发起内攻,有力地打击火势,以取得最佳效果。在实施外围堵截时,水枪手应尽可能利用周围的建筑物,登高射水。已出現“火灾连营”之势时,要重点布置力量,保护大殿、厅堂等主体建筑,阻止火势向这些部位蔓延。古镇建筑住宅区,一般由若干庭院组成,发生火灾,并形成大面积燃烧时,应利用庭院的空间为依托,设置水枪阵地,千方百计地将火势控制在一个院落内,按照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把主要力量布置在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上,并将燃烧的建筑,分成若干片段,穿插分割,分片围歼。
(六)扑救古镇建筑住宅区火灾时,一定要充分估计风力和风向可能对火势蔓延的影响。除应在迎风方向适当部署兵力,拦击火势的去路外,在古镇住宅建筑群区,应组织力量监视和扑灭“飞火”,防止意外和火灾的再次发生。在建筑内发生的局部火灾灭后,应及时清理火场的燃烧物,经浇水、检查确实熄灭后,堆放到安全的地方,以防死灰复燃。火灾扑灭后,要联系当地村委会组织群众监视余火,防止复燃。
(七)为了控制火势,必要时应采取破拆措施。扑救古镇建筑住宅区火灾时,一般不采取破拆措施。但鉴于许多这种建筑物的消防设施很不完善,特别是水源不足,水枪的射流威力不大难以控制和消灭火源。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重要的其它建筑,适时地破拆一些在火灾蔓延通道的游廊、配殿等次要建筑,仍然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战斗行动。这里既要防止盲目破拆,造成不必要损失,又要避免侥幸心理,以致该拆不拆,因小失大。总之,要谨慎从事。遇下列两种情况时,可考虑进行破拆。一是在水源缺乏,消防力量不足,火势无法控制;二是火势严重威胁主体建筑安全时和局部建筑物严重影响消防施救或阻碍灭火战斗行动时。
(八)确定方便取用的水源,保证火场供水不间断。对于我国古镇建筑住宅区火灾来说,供水是一个大问题。火灾扑救主要依靠自然水源,而自然水源又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加之取水不是很方便。消防队到场后,应积极寻找可供使用的水源,确保火场供水不间断。对于一些有水源但消防车开不进去的地方,可用手抬泵快速取水或组织群众使用脸盆、水桶等传递供水;对于有水源且可以通车的地方,应充分发挥消防车的作战能力取水灭火;通车但水源较远的地方,可采用消防车接力供水或运水供,保证火场供水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修订版).
[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关键词:古镇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一、我国古镇建筑住宅区的火灾危险性
(一)辖区内的古镇住宅建筑建造年代久远,其材料大量采用木材,60年代后的古镇建筑多以土木、砖木结构为主,但有一共同点就是:此类住宅均采用大量木质材料。我国古镇住宅建筑木构件受自然侵蚀多年,含水量较低、极易燃烧;在此类住宅建筑周围墙壁之上,以木柱、木梁、斗拱等支撑屋顶,严实紧密,烟热不易散失,整个结构如架满干柴的炉膛,在燃烧中产生的高热和积聚木材分解出来的大量可燃气体使古镇建筑易发生轰燃和坍塌。另外,我国古镇建筑往往还组群布置,殿堂相连,廊道相接,都是以各式各样的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各种庭院。在庭院的布局上,基本上采用“四合院”的形式。由于缺少必要的防火分隔,容易使火势蔓延扩大,火烧连营,造成严重损失。
(二)我国古镇建筑住宅区有些人进行烧香拜祭、厅堂的祭祖、祭天地等宗教活动,焚香纸等用火,以及居住人员炊煮、取暖、照明用火,稍有不慎,都可导致火灾。
(三)居民如带进火种或易燃易爆危险品,特别是乱丢烟头等,也可导致火灾。
(四)大部份我国古镇建筑用作生活、储存场所,也使其防火安全受到威胁。(五)我国古镇建筑的避雷设施落后,多数没有设置防累设施,一旦遭受雷击,也会引起火灾。
二、我国古镇建筑住宅区的火灾特点
(一)温度高,燃烧迅猛。
我国古镇建筑木材用量大,建筑构件一般都采用松杉、楠、柏、香樟等含油质木材制作。由于年久,木材极为干燥;加之涂刷油漆,使这些建筑火灾危险性增大,燃烧速度加快。除木材用量大外,还有其它可燃材料,如字画、垂帷、柱锦、飘带等纺织品(如文庙),一旦发生火灾,建筑物的木质构件析出大量的可燃气体,再加上门窗多,空间大,空气足,急速形成火焰燃烧。其它可燃物相继着火,室内温度急剧上升,温度高达1200℃以上,以致燃烧非常迅猛。
(二)火灾蔓延速度快,容易出现“火烧连营”。
仙游辖区内的我国古镇住宅建筑区,都是以各样的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各种庭院。这种庭院和建筑群体的布局,大多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和横轴线进行布局。从消防的观点来看,这种布局方式都存在着极大的火灾危险性。因此,所有的我国古镇住宅建筑区,几乎都毗连成片,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距离。如果其中一处着火,一时得不到有效扑救,毗连的木结构的建筑,很快就会出现大面积燃烧,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甚至会使整个建筑群体全部烧光。
(三)扑救困难重重。
我国古镇住宅建筑区不仅容易发生火灾和发生火灾后容易蔓延扩大,而且在发生火灾时,一旦蔓延开来,人们往往束手无策,扑救非常困难。如果远离城市,没有消防施救力量的此类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就只能靠群众自发扑救初期火灾,往往是消防队到场后已经形成大面积燃烧,造成巨大损失。
(四)房屋倒塌有一定规律可循。
我国古镇建筑发生火灾,其倒塌规律是屋顶先塌,墙柱后倒。因为木结构建筑火灾,往往是先向上蔓延,且因其屋盖的屋架、椽子等构件截面积较小,而梁柱截面积较大。火灾时,建筑整体倒塌的时间持续较长。据测试,火焰向木质构件里燃烧的速度约为0.8mm/min。若直径为300mm的构件,约需40min以上,才能完全失去承载能力。因此,建筑的木质构件件截面愈大,距离倒塌的时间愈长,在扑救火灾时要注意构件截面大小,做好倒塌时间的预测,争取在倒塌之前消灭火灾。
三、我国古镇建筑住宅区火灾的扑救对策
针对我国古镇建筑住宅区火灾扑救的难点,我们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不断研究处置对策,提高火灾扑救的效率,尽可能地为古镇城镇住宅区居民挽回损失。
(一)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加强第一出动。目前的我国古镇建筑住宅区一般距消防队比较远,分别分布在乡镇,中队通信员应当加强对辖区情况的熟悉工作,古镇建筑住宅区风格大同小异,可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了解居民住宅布局特点、建筑变化情况以及消防水源情况等等,为火灾扑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调查研究的内容包括:我国古镇建筑住宅区的结构特点及建筑相互毗连的情况,住宅周围的交通情况,消防车的进攻路线,住宅周围水源情况等。一旦发生火灾,要加强第一出动力量,避免事后调动贻误战机,力求在第一时间以绝对优势打歼灭战,最大限度地减少燃烧面积。
(二)做好火情侦察,快速找到火点实施灭火。
(三)消防队员在火情侦察和灭火时应加强个人防护。
(四)我国古镇建筑住宅区火灾,主要在室内发展蔓延时,应以内攻为主。
消防人员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门窗等现成通道,向内发起进攻,选择障碍少、烟雾小、视线好、能充分发挥水枪威力的阵地,阻击火势向上和四周蔓延。在布置内攻的同时,在外围布置一定的阻击力量,准备堵截可能向外蔓延的火势。在组织内攻时,应考虑以下情况和措施:如果只见烟雾不见火,不可盲目出水,以减少对建筑的破坏(土木建筑要減少对承重墙的射水,避免墙体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如果燃烧点在下部,说明火势还不大,应尽快用喷雾水枪围歼,对周围的木结构和易燃物件用水浇湿,阻止火势蔓延。如果火已窜上屋顶,则应用直流水枪大量射水。除阻击火势外,应布置水枪保护承重构件,特别是榫卯部位,力求保持屋顶木构架的机械强度,防止倒塌。由于屋顶较高,应尽一切努力,给水枪手寻找升高水流的方式,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利用梁柱等构架支搭消防梯,对已蔓延到梁、柱等构件上的火焰首先加以扑灭。 (五)古镇建筑住宅区发生火灾,火焰窜到屋外,甚至形成立体燃烧时,主要的消防力量可布置在外围,以包围堵截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地组织突击力量,发起内攻,有力地打击火势,以取得最佳效果。在实施外围堵截时,水枪手应尽可能利用周围的建筑物,登高射水。已出現“火灾连营”之势时,要重点布置力量,保护大殿、厅堂等主体建筑,阻止火势向这些部位蔓延。古镇建筑住宅区,一般由若干庭院组成,发生火灾,并形成大面积燃烧时,应利用庭院的空间为依托,设置水枪阵地,千方百计地将火势控制在一个院落内,按照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把主要力量布置在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上,并将燃烧的建筑,分成若干片段,穿插分割,分片围歼。
(六)扑救古镇建筑住宅区火灾时,一定要充分估计风力和风向可能对火势蔓延的影响。除应在迎风方向适当部署兵力,拦击火势的去路外,在古镇住宅建筑群区,应组织力量监视和扑灭“飞火”,防止意外和火灾的再次发生。在建筑内发生的局部火灾灭后,应及时清理火场的燃烧物,经浇水、检查确实熄灭后,堆放到安全的地方,以防死灰复燃。火灾扑灭后,要联系当地村委会组织群众监视余火,防止复燃。
(七)为了控制火势,必要时应采取破拆措施。扑救古镇建筑住宅区火灾时,一般不采取破拆措施。但鉴于许多这种建筑物的消防设施很不完善,特别是水源不足,水枪的射流威力不大难以控制和消灭火源。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重要的其它建筑,适时地破拆一些在火灾蔓延通道的游廊、配殿等次要建筑,仍然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战斗行动。这里既要防止盲目破拆,造成不必要损失,又要避免侥幸心理,以致该拆不拆,因小失大。总之,要谨慎从事。遇下列两种情况时,可考虑进行破拆。一是在水源缺乏,消防力量不足,火势无法控制;二是火势严重威胁主体建筑安全时和局部建筑物严重影响消防施救或阻碍灭火战斗行动时。
(八)确定方便取用的水源,保证火场供水不间断。对于我国古镇建筑住宅区火灾来说,供水是一个大问题。火灾扑救主要依靠自然水源,而自然水源又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加之取水不是很方便。消防队到场后,应积极寻找可供使用的水源,确保火场供水不间断。对于一些有水源但消防车开不进去的地方,可用手抬泵快速取水或组织群众使用脸盆、水桶等传递供水;对于有水源且可以通车的地方,应充分发挥消防车的作战能力取水灭火;通车但水源较远的地方,可采用消防车接力供水或运水供,保证火场供水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修订版).
[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