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能力是体能、技能和心智能力的集中体现,它与运动技术、运动技能有着本质的层次递进性区别。那么,运动能力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哪些有效措施能够促进其形成?从一体化视角如何理解运动能力及其形成过程?如何把握其有效举措?厘清以上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学、练、赛等各种活动中逐步达到一定的运动能力水平,为提升运动兴趣、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参与运动竞赛等提供保障。
一、运动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系统性多元集成的过程
运动能力的形成并非易事,形成什么样的运动能力,以怎样的速度形成,能够达到何种水平,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这与学生自身的参与度、教师对运动能力形成规律的把握和教师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以及场地器材等运动场景都密切联系。
1.运动能力形成与学生的参与度密切联系
运动能力能否形成,首先与学生的运动参与度有关。教师要对学生的运动兴趣有基本的了解,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运动,违背兴趣或不注重激发兴趣的运动能力培养是徒劳的,学生的参与度也会随之降低。教师还需要观察和了解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合理的方式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学练能促使学生掌握技能,更好地达成目标。如果学生消极对待学练,教师应引导学生由消极参与转换成积极参与。学生的积极参与主要表现在能主动思考、回答问题、主动练习等。
此外,还应注重精准学练,学生的学练方法正确,学练效果才明显,学生才能把握听讲、观察的重点等。学生参与的持续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能力达成,如果仅在课堂上参与锻炼,课外或校外都不参与或较少参与运动,那么运动能力的形成速度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提高学生对运动的参与度,是运动能力形成最不容忽视的因素。总之,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参与意识,确保持续的参与时间,力求参与的方式方法正确等,均有利于其运动能力逐渐形成。
2.运动能力形成与教师的认知和能力关联度大
学生形成什么样的运动能力,以及达到多高水平的运动能力都与体育教师的认知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有关。就认知水平而言,一方面,体育教师要能够清晰区分运动技术、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的关系,还要明确运动能力的形成过程。运动技术、运动技能是运动能力形成的必经阶段,运动能力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充分认识到运动能力是体能、技能和心智能力综合体现的结果。所以,要帮助学生形成运动能力,除了要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上下功夫,还应兼顾专项体能的提升,并通过组织比赛或模拟比赛场景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心智能力。
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对学生以怎样的速度形成运动能力关系密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比较强,学生形成运动能力的速度就相对较快,反之亦然。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泛化、分化、自动化3个阶段的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更要考虑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分层指导等方法,以促进学生快速掌握运动技能,为运动能力形成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在专项运动能力形成的过程中离不开专项体能,由于各专项的特点各异,专项体能的锻炼内容和组织方式也应有针对性,结合学生的不同体能基础做精准指导和提升,切忌一刀切、大统一地锻炼专项体能。也就是说,在专项体能锻炼中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否则难以突出实效性。
教师也要高度重视心智能力的提高。因为即便学生达到了一定的运动技能水平,也具有一定的专项体能,如果其心智能力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依然难以表现出一定的运动能力水平。
体育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能力差异,才能全面地把握学生体能、技能、心智能力。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方式等,尤其要有意设计心智能力提升活动方式,采用全面、系统、精准的专项运动教学,才能让学生达到理想的运动能力水平。如,要提高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观察、分析、判断、处理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篮球比赛或观看篮球比赛,从而在参与或观看比赛中提升心智能力。一方面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在篮球比赛中所需的认真观察、精准分析、准确判断和有效处理,另一方面让学生多观察篮球比赛,了解他人在篮球赛场上的心智水平,即他人是如何通过观察、分析做出判断和处理的。无论让学生从直接经验中不断总结提升,还是从间接经验中不断学习积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心智能力。通过亲身参加篮球比赛,可以积累直接经验以提升心智能力;通过观看他人比赛,可以从他人的心智能力表现中学习并提升自身的心智水平,尤其是提升自己在未来参与现场比赛中的心智能力。
3.运动能力形成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场景密不可分
运动能力的形成除了受学生自身和教师因素影响外,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场景也至关重要,体育学习与锻炼场景决定着活动组织和学练效果,还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发挥与达成的教学效果。体育学习锻炼场景主要是由场地器材等硬件条件决定,“无、缺、够、丰”4个层次的场地器材条件与教育教学效果的关系密切。所谓“无”,就是没有所开设项目的场地与器材,該项目无法正常开展,教师无法教,学生也就无法学,运动能力的形成更无从谈起;所谓“缺”,就是场地器材不能满足正常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需要,不是没有,只是不够充足,教师的教学有一定难度,学生的学练也同样受限,最终影响学生某项运动能力的形成;所谓“够”,就是场地器材能满足正常的体育学习与锻炼需要,能正常开展教学工作及大课间、课外活动等,能为运动能力的形成提供基本的硬件设施条件保障;所谓“丰”,就是学校的场地器材丰富多样,不仅能够满足某专项运动所需,还能为更多的选项教学提供条件保障,真正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与运动需求,为学生多样化运动能力的形成创设了环境。基于此,应补充完善场地器材等设施资源,创设良好的体育学习锻炼场景,从而促进运动能力形成的速度与水平。
二、运动能力形成的有效措施聚焦一体化全面提升
如何才能形成运动能力?在充分考虑学生、教师、环境等诸因素的基础上,更要强调能力形成的过程系统把握。只有将能力包含的内容综合推进,对能力发展水平科学评估,才能真正有效促进运动能力的形成及水平的不断提升。 1.把握好“教会、勤练、常赛”三个有效的环节
无论形成什么样的运动能力都离不开“教会、勤练、常赛”系统连贯的组织活动,其中,教会是能够积极主动地勤练的前提,是能否经常参加比赛的保障。教不会,也意味着学不会,学不会也就没有兴趣参与练习,当然,练习多少与能否学会关系同样密切,多练对学会也非常重要。勤练,是指练得多,要达到经常,即养成习惯,只有勤练才能熟练掌握技能,达到准确而熟练地运用。教会与勤练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教会的内容包含知识、技能和方法,教会的程度是从理解、掌握到会用的过渡。当然,一方面教会了才能促进学生经常练习,另一方面,教会本身也需要通过练习促进,因为体育是操作性技能,如果不强化练习就难以掌握,更不用说会用了。常赛,无论对运动能力形成,还是对形成了运动能力之后的运用都十分关键。比赛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练习,或更有针对性的強化练习,常赛达到的频次决定着运动能力的持续稳定程度,也决定着运动能力水平提升的高度。因此,把握好“教会、勤练、常赛”3个有效的环节,能够促进和保持运动能力达到较高水平。
2.处理好“体能、技能、心智”三者协同的关系
在运动能力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运动能力是由体能、技能和心智能力三者共同体现的,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难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运动能力。那么,这三者之间是何种关系,为什么缺一不可?回答这些问题之前,需要先明确体能、技能和心智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和价值意义。体能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广义上的体能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对运动能力而言,体能体现出的特点就是基础性和支撑性,离开体能,运动能力便失去了根基。技能,是与运动有关的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一定的活动方式且达到自动化程度。它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能够自动化操作,它是构成运动能力的核心,技能掌握也是运动能力形成的必经过程,缺少技能,运动能力就不复存在。心智是由头脑内部完成的,是一种机智灵活的表现,也包含着精准、深入的判断,是构成运动能力所不可或缺的。基于运动能力谈体能、技能和心智的关系时可以看出,以体能为基础、以技能为保障、以心智为关键而共同构成的运动能力具有复杂性,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是三者同时具备才能形成的;具有可塑性,是通过一些促进手段能够逐渐形成和不断提高的,而非永恒不变的;具有持久性,是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消失的,会长期存在且随着锻炼的增多而不断强化的。体能、技能、心智对于运动能力而言,缺一不可,且各有独特的价值,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才能拥有所需的运动能力。
3.评估好“基础、提高、特长”三层递进的水平
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在运动能力评价方面设定了三期六级,即一级、二级为夯实基础期,三级、四级为提高能力期,五级、六级为发展特长期。所以,学生运动能力应经历从夯实“基础”到发展“提高”,再到形成“特长”3个递进的水平。因此,要知晓运动能力达到什么水平了,就要明确如何递进式促进水平的提升,这是培养和形成运动能力需要全面把握和系统推进的。所谓夯实基础期,是建立在评价内容是基本的、相对简单的,设定的能力评价难度也相对简单,学生只要跟随学练,基本上都能达到的基础上,相当于设置了低门槛,以起到激发兴趣、激励促进的作用。所谓提高能力期,一方面表明是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能力,另一方面表明凡是达到三级、四级水平,就等于运动能力得到了提高,并达到了国家反复强调、多个文件反复提出的掌握1~2项运动技能的要求。所以,一体化提出了凡是某专项运动能力达到四级,即相当于该项运动达到了运动技能的掌握水平。所谓发展特长期,是掌握某项运动技能以后,学生如果再将运动能力向上提升,可以作为特长发展。并非所有的专项都要求学生发展特长,发展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即可,如果学生能够达到“一生一长”,则是比较理想的体育教育结果。这“一长”,有利于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需求,有利于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等。对学生运动能力的评估,要基于这3个形成阶段做精准测试、精准评价、精准施策,使得各等级层层递进,且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明显的能力特征,既便于系统、有层次性地学习,也便于精准把握实有水平而稳步提升。
运动能力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其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与学生的参与度关系密切,与教师的认知和能力的关联度也很大,还与学生的学习锻炼环境密不可分。要促进运动能力的形成,需要把握一体化联合促进的有效策略,不仅要把握好“教会、勤练、常赛”各环节,处理好“体能、技能和心智”三者相互协同的关系,更要基于运动能力等级标准全面精准地评估好“基础、提高、特长”3个能力发展时期的递进。对于每一名学生而言,运动能力非常重要,但形成运动能力并不那么容易,只有对其有一个充分、客观、合理的认识,才能使学生的运动能力逐步形成并得到有效保持。
[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中国学生运动能力等级标准与测评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0ATY008)]
一、运动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系统性多元集成的过程
运动能力的形成并非易事,形成什么样的运动能力,以怎样的速度形成,能够达到何种水平,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这与学生自身的参与度、教师对运动能力形成规律的把握和教师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以及场地器材等运动场景都密切联系。
1.运动能力形成与学生的参与度密切联系
运动能力能否形成,首先与学生的运动参与度有关。教师要对学生的运动兴趣有基本的了解,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运动,违背兴趣或不注重激发兴趣的运动能力培养是徒劳的,学生的参与度也会随之降低。教师还需要观察和了解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合理的方式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学练能促使学生掌握技能,更好地达成目标。如果学生消极对待学练,教师应引导学生由消极参与转换成积极参与。学生的积极参与主要表现在能主动思考、回答问题、主动练习等。
此外,还应注重精准学练,学生的学练方法正确,学练效果才明显,学生才能把握听讲、观察的重点等。学生参与的持续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能力达成,如果仅在课堂上参与锻炼,课外或校外都不参与或较少参与运动,那么运动能力的形成速度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提高学生对运动的参与度,是运动能力形成最不容忽视的因素。总之,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参与意识,确保持续的参与时间,力求参与的方式方法正确等,均有利于其运动能力逐渐形成。
2.运动能力形成与教师的认知和能力关联度大
学生形成什么样的运动能力,以及达到多高水平的运动能力都与体育教师的认知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有关。就认知水平而言,一方面,体育教师要能够清晰区分运动技术、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的关系,还要明确运动能力的形成过程。运动技术、运动技能是运动能力形成的必经阶段,运动能力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充分认识到运动能力是体能、技能和心智能力综合体现的结果。所以,要帮助学生形成运动能力,除了要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上下功夫,还应兼顾专项体能的提升,并通过组织比赛或模拟比赛场景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心智能力。
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对学生以怎样的速度形成运动能力关系密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比较强,学生形成运动能力的速度就相对较快,反之亦然。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泛化、分化、自动化3个阶段的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更要考虑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分层指导等方法,以促进学生快速掌握运动技能,为运动能力形成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在专项运动能力形成的过程中离不开专项体能,由于各专项的特点各异,专项体能的锻炼内容和组织方式也应有针对性,结合学生的不同体能基础做精准指导和提升,切忌一刀切、大统一地锻炼专项体能。也就是说,在专项体能锻炼中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否则难以突出实效性。
教师也要高度重视心智能力的提高。因为即便学生达到了一定的运动技能水平,也具有一定的专项体能,如果其心智能力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依然难以表现出一定的运动能力水平。
体育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能力差异,才能全面地把握学生体能、技能、心智能力。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方式等,尤其要有意设计心智能力提升活动方式,采用全面、系统、精准的专项运动教学,才能让学生达到理想的运动能力水平。如,要提高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观察、分析、判断、处理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篮球比赛或观看篮球比赛,从而在参与或观看比赛中提升心智能力。一方面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在篮球比赛中所需的认真观察、精准分析、准确判断和有效处理,另一方面让学生多观察篮球比赛,了解他人在篮球赛场上的心智水平,即他人是如何通过观察、分析做出判断和处理的。无论让学生从直接经验中不断总结提升,还是从间接经验中不断学习积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心智能力。通过亲身参加篮球比赛,可以积累直接经验以提升心智能力;通过观看他人比赛,可以从他人的心智能力表现中学习并提升自身的心智水平,尤其是提升自己在未来参与现场比赛中的心智能力。
3.运动能力形成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场景密不可分
运动能力的形成除了受学生自身和教师因素影响外,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场景也至关重要,体育学习与锻炼场景决定着活动组织和学练效果,还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发挥与达成的教学效果。体育学习锻炼场景主要是由场地器材等硬件条件决定,“无、缺、够、丰”4个层次的场地器材条件与教育教学效果的关系密切。所谓“无”,就是没有所开设项目的场地与器材,該项目无法正常开展,教师无法教,学生也就无法学,运动能力的形成更无从谈起;所谓“缺”,就是场地器材不能满足正常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需要,不是没有,只是不够充足,教师的教学有一定难度,学生的学练也同样受限,最终影响学生某项运动能力的形成;所谓“够”,就是场地器材能满足正常的体育学习与锻炼需要,能正常开展教学工作及大课间、课外活动等,能为运动能力的形成提供基本的硬件设施条件保障;所谓“丰”,就是学校的场地器材丰富多样,不仅能够满足某专项运动所需,还能为更多的选项教学提供条件保障,真正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与运动需求,为学生多样化运动能力的形成创设了环境。基于此,应补充完善场地器材等设施资源,创设良好的体育学习锻炼场景,从而促进运动能力形成的速度与水平。
二、运动能力形成的有效措施聚焦一体化全面提升
如何才能形成运动能力?在充分考虑学生、教师、环境等诸因素的基础上,更要强调能力形成的过程系统把握。只有将能力包含的内容综合推进,对能力发展水平科学评估,才能真正有效促进运动能力的形成及水平的不断提升。 1.把握好“教会、勤练、常赛”三个有效的环节
无论形成什么样的运动能力都离不开“教会、勤练、常赛”系统连贯的组织活动,其中,教会是能够积极主动地勤练的前提,是能否经常参加比赛的保障。教不会,也意味着学不会,学不会也就没有兴趣参与练习,当然,练习多少与能否学会关系同样密切,多练对学会也非常重要。勤练,是指练得多,要达到经常,即养成习惯,只有勤练才能熟练掌握技能,达到准确而熟练地运用。教会与勤练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教会的内容包含知识、技能和方法,教会的程度是从理解、掌握到会用的过渡。当然,一方面教会了才能促进学生经常练习,另一方面,教会本身也需要通过练习促进,因为体育是操作性技能,如果不强化练习就难以掌握,更不用说会用了。常赛,无论对运动能力形成,还是对形成了运动能力之后的运用都十分关键。比赛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练习,或更有针对性的強化练习,常赛达到的频次决定着运动能力的持续稳定程度,也决定着运动能力水平提升的高度。因此,把握好“教会、勤练、常赛”3个有效的环节,能够促进和保持运动能力达到较高水平。
2.处理好“体能、技能、心智”三者协同的关系
在运动能力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运动能力是由体能、技能和心智能力三者共同体现的,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难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运动能力。那么,这三者之间是何种关系,为什么缺一不可?回答这些问题之前,需要先明确体能、技能和心智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和价值意义。体能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广义上的体能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对运动能力而言,体能体现出的特点就是基础性和支撑性,离开体能,运动能力便失去了根基。技能,是与运动有关的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一定的活动方式且达到自动化程度。它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能够自动化操作,它是构成运动能力的核心,技能掌握也是运动能力形成的必经过程,缺少技能,运动能力就不复存在。心智是由头脑内部完成的,是一种机智灵活的表现,也包含着精准、深入的判断,是构成运动能力所不可或缺的。基于运动能力谈体能、技能和心智的关系时可以看出,以体能为基础、以技能为保障、以心智为关键而共同构成的运动能力具有复杂性,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是三者同时具备才能形成的;具有可塑性,是通过一些促进手段能够逐渐形成和不断提高的,而非永恒不变的;具有持久性,是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消失的,会长期存在且随着锻炼的增多而不断强化的。体能、技能、心智对于运动能力而言,缺一不可,且各有独特的价值,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才能拥有所需的运动能力。
3.评估好“基础、提高、特长”三层递进的水平
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在运动能力评价方面设定了三期六级,即一级、二级为夯实基础期,三级、四级为提高能力期,五级、六级为发展特长期。所以,学生运动能力应经历从夯实“基础”到发展“提高”,再到形成“特长”3个递进的水平。因此,要知晓运动能力达到什么水平了,就要明确如何递进式促进水平的提升,这是培养和形成运动能力需要全面把握和系统推进的。所谓夯实基础期,是建立在评价内容是基本的、相对简单的,设定的能力评价难度也相对简单,学生只要跟随学练,基本上都能达到的基础上,相当于设置了低门槛,以起到激发兴趣、激励促进的作用。所谓提高能力期,一方面表明是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能力,另一方面表明凡是达到三级、四级水平,就等于运动能力得到了提高,并达到了国家反复强调、多个文件反复提出的掌握1~2项运动技能的要求。所以,一体化提出了凡是某专项运动能力达到四级,即相当于该项运动达到了运动技能的掌握水平。所谓发展特长期,是掌握某项运动技能以后,学生如果再将运动能力向上提升,可以作为特长发展。并非所有的专项都要求学生发展特长,发展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即可,如果学生能够达到“一生一长”,则是比较理想的体育教育结果。这“一长”,有利于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需求,有利于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等。对学生运动能力的评估,要基于这3个形成阶段做精准测试、精准评价、精准施策,使得各等级层层递进,且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明显的能力特征,既便于系统、有层次性地学习,也便于精准把握实有水平而稳步提升。
运动能力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其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与学生的参与度关系密切,与教师的认知和能力的关联度也很大,还与学生的学习锻炼环境密不可分。要促进运动能力的形成,需要把握一体化联合促进的有效策略,不仅要把握好“教会、勤练、常赛”各环节,处理好“体能、技能和心智”三者相互协同的关系,更要基于运动能力等级标准全面精准地评估好“基础、提高、特长”3个能力发展时期的递进。对于每一名学生而言,运动能力非常重要,但形成运动能力并不那么容易,只有对其有一个充分、客观、合理的认识,才能使学生的运动能力逐步形成并得到有效保持。
[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中国学生运动能力等级标准与测评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0ATY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