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二语习得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b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口语教学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英语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们进行了不断探索, 在理论上达成一些基本的共识; 我们可以在实际的口语教学中运用这些理论, 更好的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关键词] 二语习得;英语口语教学;语言交际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1-0014-02
  
   一、二语习得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误区
  
  1. 中继语言和和英语口语课上的“有错必纠”
  中继语言( Inter Language ) 是二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间的语言连续体, 其发展必须经过一个渐进的阶段。二语习得研究表明, 中继语言行为中由于第一语言干扰所犯的错误极少, 语言学习者所犯大部分错误是中继语言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作为学生的导师和引路人, 好的教师就会积极研究探索, 在理论上找到立足点, 指导自己的教学, 做良师益友, 引导学生做到事半功倍,口语学习才能更上一层楼。
  2. 二语习得的V形发展与“熟能生巧”
  Lightbown 曾经将二语习得描述为V形发展。学习者在一段时间里对某个句型进行集中的操练, 学习者似乎掌握了其正确的用法, 可是過了一段时间就会忘记, 重新出错。因为语言本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 新的语言知识的习得会导致原有系统的重新构建, 操练好的语言形式在这个构建过程中会发生变化, 再次使用时就会出错。每位口语教师都在苦苦思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这需要我们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 相信科学, 敢于挑战传统, 敢于冒险探索, 使口语教学也“与时俱进”。
  3. 语言的“输入假说”与“中国式英语”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认为:“人们怎样习得语言?我们是通过可懂输入习得语言的,注意力集中在信息上, 不是集中在形式上。”输入假说既能说明儿童语言习得, 也能说明成人语言习得。它表明, 在语言习得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 口语能力则会水到渠成。我们吸收克拉申“输入假说”中合理的成分, 即重视语言的输入。从生活中的经验我们知道,无论是学习母语还是学习外语, 学说前都要有一个输入作为先导, 只有输入充分的语言材料, 输出(说)的学习才会比较顺利。
  
  二、走出口语教学误区
  
  1. 遵循语言学习规律, 适时恰当纠正错误
  语言错误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反映了学习者对目的语性质与规则所作出的积极的探索, 这些错误反映了学习者目前所处的中继语言阶段, 伴随着中继语言的发展, 这些错误会自然消失。我们在口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外语学习的能力, 而非仅是语言知识的灌输。学习者犯了错误, 尝试克服错误, 最后达到准确流利, 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管哪种错误, 都是二语习得中的一部分。
  口语教师应该改变对学生所犯的错误的消极情绪, 采取宽容的态度。学习一种新的语言, 并作为交流的工具, 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维, 对语言学习者而言是陌生的, 因此二语学习者通常会缺乏安全感, 往往不能把自己所想的顺利表达出来, 语言的自我形象( language- ego) 还很脆弱的。教师应该设法帮助学生寻找自我感觉, 逐步建立自信心, 建立起新的语言的自我形象。教师应该避免不分场合、不辨轻重的随时随地的有错必纠、锱铢必较, 否则必将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另一方面, 我们对错误的态度绝非置之不理, 那将意味着一些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 学习者接受到的是错误的信息, 久而久之必将会影响到交际。
  2. 完善英语口语教材, 重视语言交际功能外语教学
  强调全面培养听、说、读、写各项能力, 即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训练, 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语言基本功, 是语言交际的基础。而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 口语教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方法之一。现有的口语教材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材的选择, 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效果。口语具有反馈性, 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做出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 口语的冗余性( redundancy) , 使得人们往往会为了避免误差而做出重复。此外口语还有省略式( ellipsis) 和简短式( shortenings) 。以上特点要求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灵活。
  根据克拉申的“可理解的输入”理论和相对应的Swain 的“可理解的输出”观点, 交际活动就成为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部分。现代外语教学法认为,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功能同等重要, 学到的有关语言结构和词汇知识应落实于语言实践。语言实践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交际。课堂内,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形式多样的模拟性的交际活动。课堂外, 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英语角, 口语竞赛, 英语短剧表演赛等) , 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接触到英语, 使学生带着好奇心、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
  3. 培养语感, 讲得体英语
  “学习环境”这个概念应包括课堂学习的小环境和使用目的语的社会大环境两个方面。前者的构成因素主要有所选用的教材、教学设备条件、教师的语言水平及教学艺术等。为了实现后者, 具有一个好的使用目的语的社会大环境, 很多人选择海外留学, 以获得一段时间内的实地语言操练的经验, 而大部分学生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实现到“社会大环境”下学习和生活的梦想。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尽量扬长避短, 把一个“环境”拓展成为两个“环境”以弥补不足。由此提示我们对于语言学习的渠道要高度重视, 可以从两个方面做起: 提高口语教师自身英语水平, 讲求口语教学艺术; 多渠道输入, 讲得体的英语是目标。教师在课堂练习中应该尽量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语言材料, 从而学生接触到正确的发音, 了解到具体生动的语言会话环境。以输入练习为主,帮助学生储备大量语言材料, 以记忆练习为主,培养学生语感。
  
  三、结论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特别是加入WTO之后, 国际学术交流及贸易经济活动日益频繁,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英语口语水平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口语训练在大学英语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应该在成熟理论的指导下走出误区,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引导他们在课外进行大量的口语实践, 使他们的英语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Pergamon, 1982.
  [2]Krashen 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1981.
  [3]吴福祯.英语教程[M] .吴福祯编
  [4]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 .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1994.
  [5]张建芳.英语口语教学艺术[J] .商洛师专学报, 1997(3).
  【作者简介】马波,新乡医学院外国语言学系教师, 河南 新乡453003
其他文献
反思性教学模式应用给教学工作者提供了主动改进和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的契机,结合高三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现状和教学改革需求,运用反思性教学模式是教学工作者的全新思路.以
在小学阶段,以往小学语文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主导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被忽略,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根本提不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
10月19日,北京公布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管理的最新规定。打破户籍限制、分档补贴租金、年内将实现配租1万户以上……很多人说,新规里“弥漫出浓浓的人情味儿”。当然,最引关注的,是外地人纳入到公租房供应对象的规定。   在北京政策性住房中,廉租房、经适房、限价房的申请此前一直都限定在该市的户籍人群。而此次新规,对来京连续稳定工作一定年限的外地人开了一扇窗。这意味着,不仅许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城市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