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泥的可塑性和延展性让创作者赋予了陶器千姿百态的形态,制陶的过程和感悟不仅提高技艺还升华精神世界。
关键词:制陶;触感;感悟
陶,生活的物质载体。有人喜欢陶的坚实耐用,有人喜欢陶的自然纯朴,更有人喜欢陶的变化万千,这都是对生活的热爱。每一次的制陶都是一次化腐朽为神奇的经历,不会制陶技术没关系,但要热爱生活,拥有认真的态度,从而进入陶艺世界的最原始的感觉,体验制陶的独特魅力
一、制陶中的艺术魅力
(一)制陶触感中的平静
制陶的过程就是手部与陶泥不断接触受力的过程。陶泥的可塑性和延展性赋予其的灵性使得手指的任何动作或是力度都能够在其表面留下清晰的印记,这是其他物质所没有的特质,婴儿在最先感知这个世界时使用的并不是听觉,视觉或是嗅觉,而正是触觉,触觉可以让我们感知到最真实的世界,制陶亦是如此。
当我第一次接触制陶时是从在拉胚机上开泥开始,虽然已经将开泥的要点熟记于心,双手四指并拢包住泥团从底部用力向上提泥,但是在自己真正感触陶泥后发现一切都不一样。由于陶泥的可塑性太强和自己生疏的技巧导致陶泥一直无法成型,如在拉胚时,无论哪只手用力过大都会导致泥的变形甚至形体断裂,多次的失败加上水分的增多让陶泥更加的湿润不再粘稠。所以在之后揉泥的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水分的逐渐减少以及陶泥的柔韧性和可塑性在不断增加。你是什么样的脾气性格,能力禀赋都能在触摸陶泥后留下鲜明的痕迹,如同画如其人,泥性的塑造也是同理,来不得半点虚假。[1]所以每一次随心所欲的创作不仅会在陶泥上留下清晰的指纹以及使之发生形态的改变,还在慢慢使我的心平静下来,此时我的眼中只有陶泥,心中偶尔会回想起以前的点点滴滴,但是想的最多的仍是对作品创作的坚持。制陶可以让我们忘记时间的流逝,浮躁的心逐渐平静空灵,只剩下手与泥的接触感知,在泥的这一方宁静的天地中自由创作。
亲手感知,方知其中之奥妙。苏秉琦先生说过艺术是以形象思维反映客观世界,视觉观察的印象无法代替手感的体验。陶艺是用手对黏土塑形的过程。手感是身体器官综合起来的最准确的感觉。感知陶土的质感,感知拉胚时器型的变化。所以制陶的过程也是感知陶土的过程,更是直视内心的过程,从泥土的揉捏到拉胚时的旋转,从泥条的盘筑到拉胚的塑形,这是自然的变化也是精神的随意豁达,而这也是艺术家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是创作灵感迸发的源泉。
(二)制陶技法中的驚喜
技法是成功经验的集合体,是被匠师们广泛认可的经验,易卜生曾说过:经验是一面镜子;借鉴它,你能清楚的看到往事。学习制陶中的技法可以更快更好的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一件陶器的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其技法用的是否熟练是否完美和是否多样。大村西崖在其《文人画之复兴》一文中曰:气韵者气之韵,作者感想之韵,传余响于作品,如有可闻之谓也。所以一件完美珍品的诞生不仅有本身材质的优秀,灵巧的创意更要有熟能生巧的技艺,如若心有万般所想却受限于手法技艺岂不是个遗憾。
从揉泥定中心开泥再到晒坯阴干烧制,制陶中的每一个步骤里都有其独特的技法和注意点。处处是惊喜,处处是哲理。在整个拉胚的过程中都会强调手要稳,心要静,否则就会很容易出现陶土无法成型或是突然拉胚拉断拉弯,这些都是需要多次实践后的总结,对制陶技法的揣摩后,方能知晓并掌握的。
以拉胚时的提泥为例,我们都知晓在提泥时要右手在内左手在外从泥柱底部开始用力向上提泥,左手用力稍大右手辅助上提。可是就这看似简单的一步操作就难倒了很多人,用多大的力合适,怎么辅助上提才能不会让陶泥的形体不变形,而且,即使不变形也无法保障自己做出来的作品胚体薄厚均匀,这些都是不熟悉技法所体现出来的结果。这还只是最简单的提泥,就更不用说在拉制曲线器瓶和使用贴塑镂空法时更复杂的手指发力技巧了,所以仔细揣摩,多加实践,方能随心所欲,自由创作。
(三)制陶不确定性中的百感交集
陶在传统意义上是天一半人一半,人一半指的是创作者所能控制的部分,天一半指的是进窑烧制高温的过程,以及阴干时充满的各种不确定性。细小的失误都会导致结果的失败,这一点在开窑时会得到充分的验证。或许你对自己的作品信心十足,但烧制完的陶器上可能充满了裂痕或是直接损坏,即使成型也可能会存在诸多瑕疵。所以在开窑后有人会兴高采烈有人则会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但这也正是制陶的魅力所在,也是制陶人敢于大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因为制陶人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体会过太多次作品的失败,所以它们的心会一如既往的平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及时调整心态进行下一次的创作。朱自清在《诗言志辫-序》中所说“诗言志是开山的纲领”,很多时候人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终极原因在于言志,表达思想,让精神得以彻底放飞。[2]所以真正的制陶大师们不会在意这一次两次的失败,成固可喜,败亦不馁。作品是思想表达的载体,完美的作品本就不易,更何况是融入了自己思想的寄托之作呢。而这和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没有十全十美的结果,人生中总会有失败,但是一蹶不振就放弃这不是英雄所为,我们要做的就是总结经验,即使有瑕疵,我们也是一直昂首走在成功的路上。
二、总结
制陶也是在品味人生,感知世界,认清自我,不断进步。陶艺没有造型之束缚,人,没有自满之堕落。人们常说艺术家都得耐得了寂寞守得住孤独,在创作作品之前,要静静地感悟内心,构思作品;要超越局限摆脱惯性思维的羁绊,直视内心所想从而大胆展示,在创作时,细细拿捏,拉胚修型,不可有一丝瑕疵。最后的烧制以及对阴干的把控都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精益求精后的珍品才能震撼世间,艺术才能方为永恒。
参考文献:
[1]邹红琴.制陶与智慧——陶艺课程教学随想[J].北方美术,2014(2):92-93.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一版)[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杨婷婷(1995—),女,汉族,四川乐至人,美术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民间美术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制陶;触感;感悟
陶,生活的物质载体。有人喜欢陶的坚实耐用,有人喜欢陶的自然纯朴,更有人喜欢陶的变化万千,这都是对生活的热爱。每一次的制陶都是一次化腐朽为神奇的经历,不会制陶技术没关系,但要热爱生活,拥有认真的态度,从而进入陶艺世界的最原始的感觉,体验制陶的独特魅力
一、制陶中的艺术魅力
(一)制陶触感中的平静
制陶的过程就是手部与陶泥不断接触受力的过程。陶泥的可塑性和延展性赋予其的灵性使得手指的任何动作或是力度都能够在其表面留下清晰的印记,这是其他物质所没有的特质,婴儿在最先感知这个世界时使用的并不是听觉,视觉或是嗅觉,而正是触觉,触觉可以让我们感知到最真实的世界,制陶亦是如此。
当我第一次接触制陶时是从在拉胚机上开泥开始,虽然已经将开泥的要点熟记于心,双手四指并拢包住泥团从底部用力向上提泥,但是在自己真正感触陶泥后发现一切都不一样。由于陶泥的可塑性太强和自己生疏的技巧导致陶泥一直无法成型,如在拉胚时,无论哪只手用力过大都会导致泥的变形甚至形体断裂,多次的失败加上水分的增多让陶泥更加的湿润不再粘稠。所以在之后揉泥的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水分的逐渐减少以及陶泥的柔韧性和可塑性在不断增加。你是什么样的脾气性格,能力禀赋都能在触摸陶泥后留下鲜明的痕迹,如同画如其人,泥性的塑造也是同理,来不得半点虚假。[1]所以每一次随心所欲的创作不仅会在陶泥上留下清晰的指纹以及使之发生形态的改变,还在慢慢使我的心平静下来,此时我的眼中只有陶泥,心中偶尔会回想起以前的点点滴滴,但是想的最多的仍是对作品创作的坚持。制陶可以让我们忘记时间的流逝,浮躁的心逐渐平静空灵,只剩下手与泥的接触感知,在泥的这一方宁静的天地中自由创作。
亲手感知,方知其中之奥妙。苏秉琦先生说过艺术是以形象思维反映客观世界,视觉观察的印象无法代替手感的体验。陶艺是用手对黏土塑形的过程。手感是身体器官综合起来的最准确的感觉。感知陶土的质感,感知拉胚时器型的变化。所以制陶的过程也是感知陶土的过程,更是直视内心的过程,从泥土的揉捏到拉胚时的旋转,从泥条的盘筑到拉胚的塑形,这是自然的变化也是精神的随意豁达,而这也是艺术家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是创作灵感迸发的源泉。
(二)制陶技法中的驚喜
技法是成功经验的集合体,是被匠师们广泛认可的经验,易卜生曾说过:经验是一面镜子;借鉴它,你能清楚的看到往事。学习制陶中的技法可以更快更好的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一件陶器的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其技法用的是否熟练是否完美和是否多样。大村西崖在其《文人画之复兴》一文中曰:气韵者气之韵,作者感想之韵,传余响于作品,如有可闻之谓也。所以一件完美珍品的诞生不仅有本身材质的优秀,灵巧的创意更要有熟能生巧的技艺,如若心有万般所想却受限于手法技艺岂不是个遗憾。
从揉泥定中心开泥再到晒坯阴干烧制,制陶中的每一个步骤里都有其独特的技法和注意点。处处是惊喜,处处是哲理。在整个拉胚的过程中都会强调手要稳,心要静,否则就会很容易出现陶土无法成型或是突然拉胚拉断拉弯,这些都是需要多次实践后的总结,对制陶技法的揣摩后,方能知晓并掌握的。
以拉胚时的提泥为例,我们都知晓在提泥时要右手在内左手在外从泥柱底部开始用力向上提泥,左手用力稍大右手辅助上提。可是就这看似简单的一步操作就难倒了很多人,用多大的力合适,怎么辅助上提才能不会让陶泥的形体不变形,而且,即使不变形也无法保障自己做出来的作品胚体薄厚均匀,这些都是不熟悉技法所体现出来的结果。这还只是最简单的提泥,就更不用说在拉制曲线器瓶和使用贴塑镂空法时更复杂的手指发力技巧了,所以仔细揣摩,多加实践,方能随心所欲,自由创作。
(三)制陶不确定性中的百感交集
陶在传统意义上是天一半人一半,人一半指的是创作者所能控制的部分,天一半指的是进窑烧制高温的过程,以及阴干时充满的各种不确定性。细小的失误都会导致结果的失败,这一点在开窑时会得到充分的验证。或许你对自己的作品信心十足,但烧制完的陶器上可能充满了裂痕或是直接损坏,即使成型也可能会存在诸多瑕疵。所以在开窑后有人会兴高采烈有人则会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但这也正是制陶的魅力所在,也是制陶人敢于大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因为制陶人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体会过太多次作品的失败,所以它们的心会一如既往的平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及时调整心态进行下一次的创作。朱自清在《诗言志辫-序》中所说“诗言志是开山的纲领”,很多时候人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终极原因在于言志,表达思想,让精神得以彻底放飞。[2]所以真正的制陶大师们不会在意这一次两次的失败,成固可喜,败亦不馁。作品是思想表达的载体,完美的作品本就不易,更何况是融入了自己思想的寄托之作呢。而这和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没有十全十美的结果,人生中总会有失败,但是一蹶不振就放弃这不是英雄所为,我们要做的就是总结经验,即使有瑕疵,我们也是一直昂首走在成功的路上。
二、总结
制陶也是在品味人生,感知世界,认清自我,不断进步。陶艺没有造型之束缚,人,没有自满之堕落。人们常说艺术家都得耐得了寂寞守得住孤独,在创作作品之前,要静静地感悟内心,构思作品;要超越局限摆脱惯性思维的羁绊,直视内心所想从而大胆展示,在创作时,细细拿捏,拉胚修型,不可有一丝瑕疵。最后的烧制以及对阴干的把控都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精益求精后的珍品才能震撼世间,艺术才能方为永恒。
参考文献:
[1]邹红琴.制陶与智慧——陶艺课程教学随想[J].北方美术,2014(2):92-93.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一版)[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杨婷婷(1995—),女,汉族,四川乐至人,美术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民间美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