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对典型的冰箱制冷系统循环和模式、热负荷进行节能分析,并对目前节能冰箱制冷系统汇总分析,提出了一种降低能耗的技术即冷凝保压技术。
关键词:冰箱制冷;节能技术
1 典型制冷系统循环分析
目前家用冰箱制冷系统多数采用的为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系统。这种典型制冷系统为单路循环,依靠布置在冷藏室内机械温控装置调节储藏温度,冷冻室或者类似间室粗藏温度是依靠系统设计压缩机吸气缸容积决定每次循环压入系统的制冷剂蒸气的量(容积流量v1或者质量流量),受制冷剂类型影响,提高容积流量或者质量流量要求提高焓差h1-h4和降低v1。在实际操作中,依据v1的参数是我们选择制冷剂的参照。通过对压缩机理论比功分析得出降低冷凝压力或者减少冷凝和蒸发的压差可以实现。由冷凝热负荷qk=(h2-h2′)+(h2′-h3)以及qk=q0+w0关系,冷凝器采用强化换热或者增大冷凝面积可以降低h2-h3,在系统设计的时候保证5℃左右的过冷度,减少毛细管节流后闪发蒸汽比例,增大毛细管流量。整体匹配减少制冷剂灌注量也可以实现减少冷凝器热负荷的目的。
2 典型制冷系统循环模式
按照目前冰箱技术的发展,家用电冰箱行业以及类似制冷器具制造迎来了新的一轮能耗升级高峰,但也对制造厂提出了能耗升级的客观硬性要求,冰箱制冷系统类型和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其中采用的节能措施和方法。
2.1 双循环制冷系统
双循环制冷系统引入一个分流电磁换向阀或者稳态电磁阀,主要功能为实現单个冷藏间室或冷冻间室从制冷循环中断开,单个冷藏冷冻箱可以实现冷藏或者冷冻功能的转换,选择功能的转换控制是通过换向阀或者稳态电磁阀的开闭来实现。制冷剂流程可简述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 压缩机→冷凝器+过滤装置→换向阀→冷藏毛细管→冷藏蒸发器→冷冻蒸发器→压缩机
②压缩机→冷凝器+过滤装置→换向阀→冷冻毛细管→冷冻蒸发器→压缩机
③压缩机→冷凝器+过滤装置→换向阀→冷藏毛细管→冷藏蒸发器→压缩机
分析:冷藏蒸发器蒸发温度 t 由冷藏毛细管节流产生,冷冻蒸发器蒸发温度由冷冻毛细管节流产生,冷藏功能和冷冻功能的转换所带来的冷量负荷是不一样的,单位容积制冷量 qv 下降,总的制冷剂加入量下降,理论比功降低,压缩机轴功率降低。
2.2 三循环制冷系统
三循环制冷系统中引入变温室储温功能单元,可实现储温功能变温功能转换。三循环制冷系统引入两个分流电磁换向阀或者双稳态电磁阀,主要功能为实现冷藏功能以及变温功能从制冷循环中断开,以单独实现冷冻功能以及冷藏冷冻功能匹配、变温和冷冻功能匹配等功能组合。选择控制的转换简单通过换向阀组合的开闭换向接通变温毛细管、冷藏毛细管、冷冻毛细管来实现。
第一种情况:电磁阀(Ⅱ)常闭关闭,电磁阀(Ⅰ)常闭关闭。
压缩机→冷凝器+过滤装置→换向阀组合→变温室毛细管→变温室蒸发器→冷冻室蒸发器→压缩机
第二种情况:电磁阀(Ⅱ)常闭打开,电磁阀
(Ⅰ)常闭关闭。
压缩机→冷凝器+过滤装置→换向阀组合→冷藏毛细管→冷藏蒸发器→冷冻蒸发器→压缩机
第三种情况:电磁阀(Ⅱ)常闭打开,电磁阀(Ⅰ)常闭打开。
压缩机→冷凝器+过滤装置→换向阀组合→冷冻毛细管→冷冻蒸发器→压缩机
分析:三循环制冷系统提供了多于双循环制冷系统的储藏温度功能,引导高档冰箱多样化储藏功能设计。双稳态电磁阀结构由主控程序的脉冲发生器发射脉冲实现通断,基本无电能消耗。回气管组成换热器结构需要依据不同节流方式的毛细管的匹配粘贴长度(换热面积),可实现回气换热器末端多余过冷液态制冷剂换热,满足回气管末端温度高于环境相对湿度的露点温度,避免回气管不凝露。
2.3 冷凝器保压循环制冷系统
该系统将一泄压毛细管并联于冷凝器结构流程,端口由单向阀和三通阀组成制冷剂换向控制器接入循环。压缩机停机工作状态,脉冲单向阀断开:冷凝器+过滤装置反方向→泄压毛细管→脉冲单+三通阀→冷冻蒸发器→冷藏蒸发器→压力平衡。
压缩机停机工作状态,脉冲单向阀断开:冷凝器+过滤装置反方向→泄压毛细管→脉冲单+三通阀→冷冻蒸发器→冷藏蒸发器→压力平衡。典型制冷循环中从压缩机停机开始,系统高低压区失去压差动力,自动开始平衡,受到蒸发器低压区影响,吸气管温度位于环境温度 t(25℃)以下,该部分冷量 Q§由于不属于有效制冷区域,属于无效;同时由于回气管与蒸发器末端相通,回气管的温度波动进一步影响蒸发器,直接结果就是造成蒸发器温度快速回升。
采用冷凝保压制冷循环后,系统冷凝器开停机时刻,冷凝器温度在系统停机后依然保持在 28℃~30℃之间,并继续同环境进行热交换,吸气管由于没有了从低压部分过来的低温蒸气交换热,从而温度快速受压缩机温度影响而上升,该部分热量为压缩机有效散热。高低压部分由于截至阀的存在无法通过原回路平衡,只能从泄压毛细管位置贯通。
其中两种制冷循环的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完全相同,冷凝器保压循环中的吸气管平均温度相比常规循环升高,并且在循环的停机时间段冷凝器温度升高,即此段冷凝器继续同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系统效率明显提高。
3 典型制冷循环的热负荷分析
静态热负荷为 Q0;实际热负荷为 Q0+Qx;压缩机消耗功为 P;冷凝器散热量,吸热量,系统循环效率为 COP,冷凝器总负荷。
假定系统循环效率为 1.70,根据测试数据计算 Qx约为 Qk的 5%,则计算结果为:Qx=Q0
0.09,即冰箱热负荷增加约 9%。用冷凝器保压循环制冷系统的热负荷分析:根据循环中的冷凝器温度和吸气管温度分布可知,压缩机开机区间的无效吸热量由于泄压毛细管的节流作用维持高压高温状态而再次利用,静态热负荷为 Q0;实际热负荷为 Q0-Qx1
假定原系统循环效率为 1.70,采用冷凝器保压制冷循环的系统循环效率为 1.75,根据测试数据计算,Qx约为 Qk的 8%,则计算结果为:Qx1=Q0×0.12,即冰箱热负荷减少约 12%。可知:采用冷凝保压技术后系统节能效果提高为 10%。
根据以上分析,将常规循环和冷凝保压循环制冷系统部件热损失比较汇总。其中两种制冷循环的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完全相同,冷凝器保压循环中的吸气管平均温度相比常规循环升高,并且在循环的停机时间段冷凝器温度升高,即此段冷凝器继续同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系统效率明显提高。
4 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完善制冷系统各个部件的设计按照节能参数原则进行优化时非常有必要的,25℃环境温度条件下蒸发温度要求控制在-26℃~-28℃;过滤器的过冷度控制在8℃~10℃(设计冷凝温度为40℃);42℃环境条件下储液罐(气液分离器)尽量保证为干蒸汽状态回压缩机;壁面和最热M包的传热温差要大于5度;其次,充分利用停机阶段的高低压部分的压差继续转化为制冷量,维持冷凝器部分的持续散热,也是提高系统效率的有效途径。
提升冰箱制冷系统的节能水平不是单纯的依靠制冷系统来实现的,是需要包括保温层设计,压缩机工况实际运行数据修正,以及结构漏热处理来综合实现的。节能设计从一开始就需要统筹全面,抓住细节,分析热损失的主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李建周,冰箱冷凝器压力缓释技术的实验研究和节能技术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11,(09).
[2] 李建周. 一种变温储藏制冷系统. 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04 20010656。
[3] 胡晓宗,魏邦福,陈涛,辛海亚.冷凝器保压节能性冰箱制冷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CN 2548089,2003-04-30.
关键词:冰箱制冷;节能技术
1 典型制冷系统循环分析
目前家用冰箱制冷系统多数采用的为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系统。这种典型制冷系统为单路循环,依靠布置在冷藏室内机械温控装置调节储藏温度,冷冻室或者类似间室粗藏温度是依靠系统设计压缩机吸气缸容积决定每次循环压入系统的制冷剂蒸气的量(容积流量v1或者质量流量),受制冷剂类型影响,提高容积流量或者质量流量要求提高焓差h1-h4和降低v1。在实际操作中,依据v1的参数是我们选择制冷剂的参照。通过对压缩机理论比功分析得出降低冷凝压力或者减少冷凝和蒸发的压差可以实现。由冷凝热负荷qk=(h2-h2′)+(h2′-h3)以及qk=q0+w0关系,冷凝器采用强化换热或者增大冷凝面积可以降低h2-h3,在系统设计的时候保证5℃左右的过冷度,减少毛细管节流后闪发蒸汽比例,增大毛细管流量。整体匹配减少制冷剂灌注量也可以实现减少冷凝器热负荷的目的。
2 典型制冷系统循环模式
按照目前冰箱技术的发展,家用电冰箱行业以及类似制冷器具制造迎来了新的一轮能耗升级高峰,但也对制造厂提出了能耗升级的客观硬性要求,冰箱制冷系统类型和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其中采用的节能措施和方法。
2.1 双循环制冷系统
双循环制冷系统引入一个分流电磁换向阀或者稳态电磁阀,主要功能为实現单个冷藏间室或冷冻间室从制冷循环中断开,单个冷藏冷冻箱可以实现冷藏或者冷冻功能的转换,选择功能的转换控制是通过换向阀或者稳态电磁阀的开闭来实现。制冷剂流程可简述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 压缩机→冷凝器+过滤装置→换向阀→冷藏毛细管→冷藏蒸发器→冷冻蒸发器→压缩机
②压缩机→冷凝器+过滤装置→换向阀→冷冻毛细管→冷冻蒸发器→压缩机
③压缩机→冷凝器+过滤装置→换向阀→冷藏毛细管→冷藏蒸发器→压缩机
分析:冷藏蒸发器蒸发温度 t 由冷藏毛细管节流产生,冷冻蒸发器蒸发温度由冷冻毛细管节流产生,冷藏功能和冷冻功能的转换所带来的冷量负荷是不一样的,单位容积制冷量 qv 下降,总的制冷剂加入量下降,理论比功降低,压缩机轴功率降低。
2.2 三循环制冷系统
三循环制冷系统中引入变温室储温功能单元,可实现储温功能变温功能转换。三循环制冷系统引入两个分流电磁换向阀或者双稳态电磁阀,主要功能为实现冷藏功能以及变温功能从制冷循环中断开,以单独实现冷冻功能以及冷藏冷冻功能匹配、变温和冷冻功能匹配等功能组合。选择控制的转换简单通过换向阀组合的开闭换向接通变温毛细管、冷藏毛细管、冷冻毛细管来实现。
第一种情况:电磁阀(Ⅱ)常闭关闭,电磁阀(Ⅰ)常闭关闭。
压缩机→冷凝器+过滤装置→换向阀组合→变温室毛细管→变温室蒸发器→冷冻室蒸发器→压缩机
第二种情况:电磁阀(Ⅱ)常闭打开,电磁阀
(Ⅰ)常闭关闭。
压缩机→冷凝器+过滤装置→换向阀组合→冷藏毛细管→冷藏蒸发器→冷冻蒸发器→压缩机
第三种情况:电磁阀(Ⅱ)常闭打开,电磁阀(Ⅰ)常闭打开。
压缩机→冷凝器+过滤装置→换向阀组合→冷冻毛细管→冷冻蒸发器→压缩机
分析:三循环制冷系统提供了多于双循环制冷系统的储藏温度功能,引导高档冰箱多样化储藏功能设计。双稳态电磁阀结构由主控程序的脉冲发生器发射脉冲实现通断,基本无电能消耗。回气管组成换热器结构需要依据不同节流方式的毛细管的匹配粘贴长度(换热面积),可实现回气换热器末端多余过冷液态制冷剂换热,满足回气管末端温度高于环境相对湿度的露点温度,避免回气管不凝露。
2.3 冷凝器保压循环制冷系统
该系统将一泄压毛细管并联于冷凝器结构流程,端口由单向阀和三通阀组成制冷剂换向控制器接入循环。压缩机停机工作状态,脉冲单向阀断开:冷凝器+过滤装置反方向→泄压毛细管→脉冲单+三通阀→冷冻蒸发器→冷藏蒸发器→压力平衡。
压缩机停机工作状态,脉冲单向阀断开:冷凝器+过滤装置反方向→泄压毛细管→脉冲单+三通阀→冷冻蒸发器→冷藏蒸发器→压力平衡。典型制冷循环中从压缩机停机开始,系统高低压区失去压差动力,自动开始平衡,受到蒸发器低压区影响,吸气管温度位于环境温度 t(25℃)以下,该部分冷量 Q§由于不属于有效制冷区域,属于无效;同时由于回气管与蒸发器末端相通,回气管的温度波动进一步影响蒸发器,直接结果就是造成蒸发器温度快速回升。
采用冷凝保压制冷循环后,系统冷凝器开停机时刻,冷凝器温度在系统停机后依然保持在 28℃~30℃之间,并继续同环境进行热交换,吸气管由于没有了从低压部分过来的低温蒸气交换热,从而温度快速受压缩机温度影响而上升,该部分热量为压缩机有效散热。高低压部分由于截至阀的存在无法通过原回路平衡,只能从泄压毛细管位置贯通。
其中两种制冷循环的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完全相同,冷凝器保压循环中的吸气管平均温度相比常规循环升高,并且在循环的停机时间段冷凝器温度升高,即此段冷凝器继续同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系统效率明显提高。
3 典型制冷循环的热负荷分析
静态热负荷为 Q0;实际热负荷为 Q0+Qx;压缩机消耗功为 P;冷凝器散热量,吸热量,系统循环效率为 COP,冷凝器总负荷。
假定系统循环效率为 1.70,根据测试数据计算 Qx约为 Qk的 5%,则计算结果为:Qx=Q0
0.09,即冰箱热负荷增加约 9%。用冷凝器保压循环制冷系统的热负荷分析:根据循环中的冷凝器温度和吸气管温度分布可知,压缩机开机区间的无效吸热量由于泄压毛细管的节流作用维持高压高温状态而再次利用,静态热负荷为 Q0;实际热负荷为 Q0-Qx1
假定原系统循环效率为 1.70,采用冷凝器保压制冷循环的系统循环效率为 1.75,根据测试数据计算,Qx约为 Qk的 8%,则计算结果为:Qx1=Q0×0.12,即冰箱热负荷减少约 12%。可知:采用冷凝保压技术后系统节能效果提高为 10%。
根据以上分析,将常规循环和冷凝保压循环制冷系统部件热损失比较汇总。其中两种制冷循环的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完全相同,冷凝器保压循环中的吸气管平均温度相比常规循环升高,并且在循环的停机时间段冷凝器温度升高,即此段冷凝器继续同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系统效率明显提高。
4 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完善制冷系统各个部件的设计按照节能参数原则进行优化时非常有必要的,25℃环境温度条件下蒸发温度要求控制在-26℃~-28℃;过滤器的过冷度控制在8℃~10℃(设计冷凝温度为40℃);42℃环境条件下储液罐(气液分离器)尽量保证为干蒸汽状态回压缩机;壁面和最热M包的传热温差要大于5度;其次,充分利用停机阶段的高低压部分的压差继续转化为制冷量,维持冷凝器部分的持续散热,也是提高系统效率的有效途径。
提升冰箱制冷系统的节能水平不是单纯的依靠制冷系统来实现的,是需要包括保温层设计,压缩机工况实际运行数据修正,以及结构漏热处理来综合实现的。节能设计从一开始就需要统筹全面,抓住细节,分析热损失的主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李建周,冰箱冷凝器压力缓释技术的实验研究和节能技术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11,(09).
[2] 李建周. 一种变温储藏制冷系统. 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04 20010656。
[3] 胡晓宗,魏邦福,陈涛,辛海亚.冷凝器保压节能性冰箱制冷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CN 2548089,200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