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hvhuhuiui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不仅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特点,而且明确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新课程下,语文教育是让人文精神走向课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要搞好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明确人文内容。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大胆表达,勇于发言。大部分的语文老师也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随着年级的增高,特别是到了高年级,课堂就越显得冷清。年级越高学生的惰性心理就越强,他们习惯于静态参与。现在语文教学在课改之风的吹动下,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自己说、自己总结。
  我在给五年级学生上课时,提了个问题,班上仅有几只手举了起来,课堂上静悄悄的,我以为也许问题太难了,于是就降低了难度,但是学生就是不愿意举手,后来我想了个办法,采用小组对抗赛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应果然不错,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后,我听了说:“虽然你说得不是很全面,但我非常感谢你的勇气!”
  没想到一句简单的话,却给了学生无限关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顿时课堂上发言踊跃,学生们又活跃起来。可见鼓励学生,给予学生一定勇气,可以让冷清的课堂逐渐热闹起来。
  课堂上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不仅使老师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得到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把上课当作一种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2.大胆质疑,张扬个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讲读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使学、思、疑、问、悟相结合,这更能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讨论,帮助他们体会到发现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诠释也极富有独创性和创造性,课上教师又让学生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碰到过类似的例子,当时你是怎么做的,现在你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这样的话就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学生在课上体现的是主导地位,他们的个性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能寻找出疑点,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大胆想象,敢于创新。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都伴随着想象,想象犹如一条焊接已知和未知的焊条,是孕育学生创新能力的温床。
  
  二、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1.钻研教材,领会作者情感。“情”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自已被教材感动,才能使学生感动。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理解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翻开小学课本,一篇篇课文文质兼美,童心童趣跃然纸上。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蕴涵其中,人类底蕴也蕴涵其中。
  教师先要钻研教材,理会作者的情感,然后把这种感情通过朗读,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领悟课文中所渗透的感情,再让学生通过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的情感。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那些优美的语言,感人的形象,深刻的思想等人文素养来感染、塑造学生的灵魂。
  2.激发情感,唤起学生内心体验。语文教学中,教师恰当的运用情感诱因,由情入手,以文激情,以情激情,唤起学生的内心感悟,引导学生“披文入情”,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于课文意境中,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灵性,以健康、优美,高尚的人文情境育人。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王国维先生在《论教育之宗旨》告诫我们:“美育者一面使人感情发展,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与智之手段”。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在对学生语文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下一番功夫,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语言文学知识,使“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
  我们在教《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时,启发同学从为了全民族的兴旺发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呕心沥血的周总理的伟大形象,联系到孔繁森等为祖国进步而默默献身的平凡形象,都是将自己的生命同祖国人民的脉搏息息相连。虽然不是在炮火硝烟之中,而是在平凡或不平凡的岗位上,只要将自已的生命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们的形象同样伟大。
  语文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获得人生体验的过程。学生审美意识的情感获得,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形成,都与语文教学这一过程密切相关。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人格
  
  当我们在羡慕英国小学生从小具有的那种绅士风度的时候,当我们在赞叹日本小学生那种能团结全体,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教育也变成一种生命和情感的教育,变成一种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教育,那么,学生也会在发展自我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一位老师曾对学生说过:“语文课,我要教你们的不只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你们如何去做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这不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吗?
  
  (河南省太康县王集乡田庄小学)
其他文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而中学历史学科的特色决定了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教育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定的意志和团
期刊
“兴趣”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先哲们关于这一课题的见解颇多。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想做好以下几方面是很重要的。    一、上好化学启蒙课     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奇。老师们要在
期刊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是中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的基础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我们研究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与消除的目的是:  (1)便于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反思,以总结经验,找准问题,发扬成绩,纠正错误;  (2
期刊
语文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体,是由听、说、读、写四大支柱擎起的一片思维的天空,语文能力可以被简化为信息采纳(听、读)和信息输出(说和写)两项思维活动。我们的读写一体课程就是把这两项活动科学化、阶梯化、兴趣化,达到扎实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因为我们的读写一体课是一门课程,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它以提高综合的语文素质为本,以应对考试为标,既要“固本培源”,又求“达标”,所以读和写就成了重点。阅读内容
期刊
怎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世纪的人才,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和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中小学管理工作,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学习,总结出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些方法与技巧,与大家共同探讨。  简单来说,我认为中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
期刊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设计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我们可以通过反思,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加强研究课堂教学的讲授方法,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使教学更加完善、更加完美,这是教师教学的追求,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追求。  反思是指教师借助于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批判地审视和分析本人所教学科,对学生学习的规律,对教学的目的、方法、手段
期刊
摘要:在学校体育教学综合改革中,由于引进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理念,对这些新思想、新理念,一开始许多人都还不太熟悉,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因而导致了一些教师对某些问题认识上的困惑与迷茫。如果这些认识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干扰我们体育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学校体育 教学改革 教育理念    前言: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多年一直沿袭着前苏联的教育体系,即以技术教学、技能
期刊
在教学中发现,差生中的绝大多数智力并不差,可见决定差生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因此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    一、用典型事例教
期刊
一、“课堂差异”和传统英语听力教学的局限性    整体班级授课制自17世纪延续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了,当然它能存在这么多年,说明了这种教学法自然有它的许多的长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和其它许多事物发展一样,同样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它的局限性。就我国的目前状况而言,我国的受教育面不断扩大,一个班的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多,而我国教育资金并不足、师资力量也不够雄厚。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平均数大约为五十人左右,同
期刊
在班级中安排几名“间谍”, 形成与班委会“一明一暗”两条班级管理线,能帮助老师及时、全面了解班情、学情,对老师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处理班级工作必将带来很大的积极的效应。  “间谍”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首先能够及早全面地发现班级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90后的青少年自我意识极度膨胀,个人欲望强烈,生理、心理年龄超前发展,与老师的代沟加深,尽量回避与老师的交流,即使交流,有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