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会计电算化的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会计专业老师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以下将结合高职教育要求对会计电算化高效课堂项目化教学模式进行具体地阐述。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会计电算化;实践
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专业素养外,更注重获取知识能力,会计电算化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素质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以前的旧式教学方法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前的课程教学要求,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来强调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的发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在发挥自我潜能,让他们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复合型的课程,要求学生不仅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最好应在学过中级财务会计后再开设);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会计电算化课程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随着会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所以要求学生通过省会计电算化初级证书的统一考试,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单位会计电算化操作能手,以尽快适应实际会计电算化岗位的需要。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难点是系统初始化、各子核算系统的初始化工作以及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初始化工作是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过渡的桥梁,以实现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因此,必须考虑的问题多、综合性强,且不能出差错,才能保证电算化会计工作的顺利实施。而学生因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会计业务不够熟悉,计算机操作水平也参差不齐,故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进行耐心地讲解和指导,培养学生的严谨、务实、求真、耐心的职业素养。当然,我们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部分学校教学活动的单一性,单单的学习考试倡议,略显单调了些,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会计电算化思维教育体系。在开展的比较多样活动的学校,很多活动往往会为教学活动让路,大部分是通过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休息时间来开展,造成部分学生的抵触和不配合,使得活动开展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突出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一直都是扮演着指挥者和灌输者的角色,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好地将知识融化成自己,也不能很好地将学习的知识消化。如果不能及时改变这种教学和学习的状态,学生后面会越学越吃力,最后完全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各个细节的知识点,从而让学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多地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他们要有主人翁的意识,学习主要靠自己,教师只有学习过程中可以帮忙打开一扇通往捷径的窗户,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提高现代公民的科学素养方面有重要作用,更违背了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与高职院校要求背道而驰[2]。这就需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为高职会计电算化书本的内容提供实践的参考与检验,可以帮助高职生更好地认识书本的课外知识。的生学习建设在整个生会计电算化思维建设中,必然处在至关重要的环节中,应当得到我们各在生会计电算化思维训练时的重视和发展,将发展学习建设提升到更高的领域中,并不断结合于校园和生本身的情感实际中,创新和发展各种途径的建设思路
三、项目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应用与实践
3.1项目分类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账务处理系统和报表处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上机实践,通过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案例及实训资料进行教学选用财务软件的上机操作,使学生掌握企业会计核算业务核心模块的电算化处理。学生接受探究实践活动的培训,如实践学习项目的选择,实践项目的注意事项。进入实验室,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对应的项目,利用课本知识完成,接受教师检查。小组内交流实践方法和过程,进行操作。
3.2教师的组织与引导
由于目前大部分会计类教材在进行会计经济业务核算时普遍采用以“工业企业”为例进行分析,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案例应尽可能多采用一些比较具有典型性的工业企业一个月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来设计教学案例,适当结合一些其他行业的教学案例。案例内容要求尽可能的全面、有特色,案例的难易程度应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等结合起来。
3.3教学效果
训练高职学生对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课堂上,各小组汇报各自的活动过程、研究成果与感受,特别是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每组用时不超过8分钟;挑选其他同学对该组的汇报进行点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控每小组的汇报时间,注意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闪光点,进行及时的评析和提升,以促进学生深入地思考;评价从多个角度进行,如学生课题选择的现实性,发现等量关系的个数和层次性,活动过程中操作的适切性、独特性,材料的条理性,汇报的清晰性等。活动再反思与课后,通过对其他小组成果的借鉴和自己小组的反思,对本小组的课题,汇报进行进一步的修改整理,汇集各小组报告出一期墙报或小论文集。
结论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采用多种策略,紧密围绕本课程能力标准,理论知识课的授课应采用多媒体教学,上机实践课的授课应采用示范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明确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以提高教学效果;有条件时,应到公司财务部参加财务软件的实习,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大专部)
参考文献:
[1] 张琳.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1).
[2] 吕敏蓉.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2).
[3] 刘秀峰.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问题及策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4] 张云洁.关于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会计电算化;实践
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专业素养外,更注重获取知识能力,会计电算化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素质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以前的旧式教学方法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前的课程教学要求,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来强调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的发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在发挥自我潜能,让他们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复合型的课程,要求学生不仅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最好应在学过中级财务会计后再开设);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会计电算化课程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随着会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所以要求学生通过省会计电算化初级证书的统一考试,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单位会计电算化操作能手,以尽快适应实际会计电算化岗位的需要。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难点是系统初始化、各子核算系统的初始化工作以及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初始化工作是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过渡的桥梁,以实现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因此,必须考虑的问题多、综合性强,且不能出差错,才能保证电算化会计工作的顺利实施。而学生因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会计业务不够熟悉,计算机操作水平也参差不齐,故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进行耐心地讲解和指导,培养学生的严谨、务实、求真、耐心的职业素养。当然,我们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部分学校教学活动的单一性,单单的学习考试倡议,略显单调了些,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会计电算化思维教育体系。在开展的比较多样活动的学校,很多活动往往会为教学活动让路,大部分是通过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休息时间来开展,造成部分学生的抵触和不配合,使得活动开展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突出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一直都是扮演着指挥者和灌输者的角色,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好地将知识融化成自己,也不能很好地将学习的知识消化。如果不能及时改变这种教学和学习的状态,学生后面会越学越吃力,最后完全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各个细节的知识点,从而让学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多地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他们要有主人翁的意识,学习主要靠自己,教师只有学习过程中可以帮忙打开一扇通往捷径的窗户,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提高现代公民的科学素养方面有重要作用,更违背了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与高职院校要求背道而驰[2]。这就需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为高职会计电算化书本的内容提供实践的参考与检验,可以帮助高职生更好地认识书本的课外知识。的生学习建设在整个生会计电算化思维建设中,必然处在至关重要的环节中,应当得到我们各在生会计电算化思维训练时的重视和发展,将发展学习建设提升到更高的领域中,并不断结合于校园和生本身的情感实际中,创新和发展各种途径的建设思路
三、项目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应用与实践
3.1项目分类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账务处理系统和报表处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上机实践,通过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案例及实训资料进行教学选用财务软件的上机操作,使学生掌握企业会计核算业务核心模块的电算化处理。学生接受探究实践活动的培训,如实践学习项目的选择,实践项目的注意事项。进入实验室,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对应的项目,利用课本知识完成,接受教师检查。小组内交流实践方法和过程,进行操作。
3.2教师的组织与引导
由于目前大部分会计类教材在进行会计经济业务核算时普遍采用以“工业企业”为例进行分析,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案例应尽可能多采用一些比较具有典型性的工业企业一个月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来设计教学案例,适当结合一些其他行业的教学案例。案例内容要求尽可能的全面、有特色,案例的难易程度应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等结合起来。
3.3教学效果
训练高职学生对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课堂上,各小组汇报各自的活动过程、研究成果与感受,特别是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每组用时不超过8分钟;挑选其他同学对该组的汇报进行点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控每小组的汇报时间,注意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闪光点,进行及时的评析和提升,以促进学生深入地思考;评价从多个角度进行,如学生课题选择的现实性,发现等量关系的个数和层次性,活动过程中操作的适切性、独特性,材料的条理性,汇报的清晰性等。活动再反思与课后,通过对其他小组成果的借鉴和自己小组的反思,对本小组的课题,汇报进行进一步的修改整理,汇集各小组报告出一期墙报或小论文集。
结论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采用多种策略,紧密围绕本课程能力标准,理论知识课的授课应采用多媒体教学,上机实践课的授课应采用示范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明确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以提高教学效果;有条件时,应到公司财务部参加财务软件的实习,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大专部)
参考文献:
[1] 张琳.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1).
[2] 吕敏蓉.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2).
[3] 刘秀峰.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问题及策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4] 张云洁.关于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