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专利工作是契合中央和上级单位科技强国、强企的政策导向,增加国有工程企业的产值和净利润,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尤其是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和提高企业在国内和国际竞争力的未来之剑。
【关键词】专利;工程企业;国际
一、专利的重要性
首先,在国家层面,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国家提科技强国等口号很多年了,虽然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距离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美国的差距在很多方面并没有缩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科技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还无法与美国相比。美国通过专利制度等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企业创新成果的充分保护和社会化激励,是这个国家保持科技实力傲视全球的核心动力之一。比如,美国苹果公司非常重视专利制度,任何模仿其产品的厂商都会在全球范围内遭到强有力的专利诉讼,该公司得到了非常丰厚的汇报,造就了美国科技公司在相关领域引领全球市场、获取超额利润的典范。并且,这种超额回报是建立在非常低的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基础上的,这也是中央在积极倡导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的发展方向。在海外施工板块,我们可以输出智力、人力、高技术装备,利用当地材料、能源和水资源进行高消耗生产,从而以较低的本国环境代价获取较高的产值。
其次,在企业层面,基于科技研发的专利技术申请和保护,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获利能力。比如,某国有铁路工程企业有一位拥有很多专利的发明人在接触网领域有很多研究成果,通过专利申请对该领域的技术进行了系统保护,为企业也创造了可观的效益,在打破了国外技术对国内接触网领域垄断的同时也确立了单位对国内其他企业的技术优势。近年来,我国在技术、商贸等领域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与国外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效武器。以李总理在海外力推的高铁技术为例,抛开政治因素,以高铁技术换资源的国家战略在客服重重困难后将在海外落地,同时着眼海内外,提前进行新地域、新领域的技术开发和专利布局,并利用专利制度将知识产权固化于企业,使我国企业需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西方和日本在高铁相关的整个技术体系中的上万项专利在海外进行抗衡,才能为企业在海外市场提高占有率、产值和利润保驾护航,并可为企业铸就面向未来国际和国内激烈竞争的未来之剑。
二、面向海外竞争的专利工作
通过专业检索和分析,我们发现国外领先的工程总承包商的单独拥有专利数量并不是很大,但这并不是国外工程行业专利状况的全面反映。国外工程总承包分工细致,很多分项工程、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分项工程均由专业公司进行施工,很多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分包商手中。一项工程,虽然表面上由总承包商承包施工,但是工程当中重要技术分项的专利大部分掌握在分包商手中,总承包商在分包合同中明确分包商的知识产权责任,要求分包商使用自有或经许可的专利技术而不侵犯其他企业的专利权即可。比如,一个在海外的房建工程,其外部玻璃幕墙体系和机电安装工程中可能涉及了数百项专利技术,但是通过承包给拥有专利权或许可的分包商施工,就可以规避专利侵权风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总承包施工企业在国内合作的专业分包企业在海外可能不拥有相关技术的专利权或许可,可能会导致我们在海外的部分分项工程中不得不采用该地域内有专利权的企业,并因其坐地起价而影响工程成本。所以,建议房建技术在海外的专利布局不应仅关注结构施工或机电施工领域,而建议关注全产业链的所有技术环节(包括分包商、设备供应商负责的技术环节)的专利布局,而这可能需要行业管理层面的统一规划和布局。
三、一个有关电厂的专利介绍
笔者结合曾经施工管理过的蒙古电厂等国外电厂项目的需求,进行了一项发明专利的开发,已经获得授权,该专利在电厂和建筑节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发明专利在世界专利数据库均可以得到检索,并具有法律效率,在中国得到授权的技术方案在其他国家不能继续申请授权。该专利可提升企业在今后的电厂项目竞标中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力。该专利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各部件名称可查阅相关专利)。该系统利用尺寸巨大、换热条件良好的电厂冷却塔钢筋混凝土侧壁和集水池,以及电厂大流量、大管径的冷却水管路进行换热,能有效利用电厂冷却水余热,可提高热泵机组和电厂冷却塔运行效率。
结论:
当今世界,美国、欧盟、日本都将相继开始将知识产权纳入GDP。以本届政府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考虑到当前我国GDP增长质量和数量面临的双重压力,并且结合国际布局的战略计划,我们可以推测我国将高质量的知识产权纳入GDP将发生在不久的将来。一旦知识产权纳入GDP,将使得国企开始向国资委上报知识产权产值,相关部门将可能以实体产值和知识产权虚拟产值两套产值体系考核大型国企。综上所述,从各个层面,国有工程企业进行专利技术开发的重要性日趋增加,在施工生产中进行科技创新,并基于创新技术进行专利申请,增加企业的技术积累和国际国内技术竞争力,将是国有工程企业拓展市场、尤其是拓展国际市场的未来之剑。
【关键词】专利;工程企业;国际
一、专利的重要性
首先,在国家层面,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国家提科技强国等口号很多年了,虽然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距离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美国的差距在很多方面并没有缩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科技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还无法与美国相比。美国通过专利制度等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企业创新成果的充分保护和社会化激励,是这个国家保持科技实力傲视全球的核心动力之一。比如,美国苹果公司非常重视专利制度,任何模仿其产品的厂商都会在全球范围内遭到强有力的专利诉讼,该公司得到了非常丰厚的汇报,造就了美国科技公司在相关领域引领全球市场、获取超额利润的典范。并且,这种超额回报是建立在非常低的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基础上的,这也是中央在积极倡导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的发展方向。在海外施工板块,我们可以输出智力、人力、高技术装备,利用当地材料、能源和水资源进行高消耗生产,从而以较低的本国环境代价获取较高的产值。
其次,在企业层面,基于科技研发的专利技术申请和保护,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获利能力。比如,某国有铁路工程企业有一位拥有很多专利的发明人在接触网领域有很多研究成果,通过专利申请对该领域的技术进行了系统保护,为企业也创造了可观的效益,在打破了国外技术对国内接触网领域垄断的同时也确立了单位对国内其他企业的技术优势。近年来,我国在技术、商贸等领域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与国外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效武器。以李总理在海外力推的高铁技术为例,抛开政治因素,以高铁技术换资源的国家战略在客服重重困难后将在海外落地,同时着眼海内外,提前进行新地域、新领域的技术开发和专利布局,并利用专利制度将知识产权固化于企业,使我国企业需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西方和日本在高铁相关的整个技术体系中的上万项专利在海外进行抗衡,才能为企业在海外市场提高占有率、产值和利润保驾护航,并可为企业铸就面向未来国际和国内激烈竞争的未来之剑。
二、面向海外竞争的专利工作
通过专业检索和分析,我们发现国外领先的工程总承包商的单独拥有专利数量并不是很大,但这并不是国外工程行业专利状况的全面反映。国外工程总承包分工细致,很多分项工程、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分项工程均由专业公司进行施工,很多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分包商手中。一项工程,虽然表面上由总承包商承包施工,但是工程当中重要技术分项的专利大部分掌握在分包商手中,总承包商在分包合同中明确分包商的知识产权责任,要求分包商使用自有或经许可的专利技术而不侵犯其他企业的专利权即可。比如,一个在海外的房建工程,其外部玻璃幕墙体系和机电安装工程中可能涉及了数百项专利技术,但是通过承包给拥有专利权或许可的分包商施工,就可以规避专利侵权风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总承包施工企业在国内合作的专业分包企业在海外可能不拥有相关技术的专利权或许可,可能会导致我们在海外的部分分项工程中不得不采用该地域内有专利权的企业,并因其坐地起价而影响工程成本。所以,建议房建技术在海外的专利布局不应仅关注结构施工或机电施工领域,而建议关注全产业链的所有技术环节(包括分包商、设备供应商负责的技术环节)的专利布局,而这可能需要行业管理层面的统一规划和布局。
三、一个有关电厂的专利介绍
笔者结合曾经施工管理过的蒙古电厂等国外电厂项目的需求,进行了一项发明专利的开发,已经获得授权,该专利在电厂和建筑节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发明专利在世界专利数据库均可以得到检索,并具有法律效率,在中国得到授权的技术方案在其他国家不能继续申请授权。该专利可提升企业在今后的电厂项目竞标中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力。该专利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各部件名称可查阅相关专利)。该系统利用尺寸巨大、换热条件良好的电厂冷却塔钢筋混凝土侧壁和集水池,以及电厂大流量、大管径的冷却水管路进行换热,能有效利用电厂冷却水余热,可提高热泵机组和电厂冷却塔运行效率。
结论:
当今世界,美国、欧盟、日本都将相继开始将知识产权纳入GDP。以本届政府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考虑到当前我国GDP增长质量和数量面临的双重压力,并且结合国际布局的战略计划,我们可以推测我国将高质量的知识产权纳入GDP将发生在不久的将来。一旦知识产权纳入GDP,将使得国企开始向国资委上报知识产权产值,相关部门将可能以实体产值和知识产权虚拟产值两套产值体系考核大型国企。综上所述,从各个层面,国有工程企业进行专利技术开发的重要性日趋增加,在施工生产中进行科技创新,并基于创新技术进行专利申请,增加企业的技术积累和国际国内技术竞争力,将是国有工程企业拓展市场、尤其是拓展国际市场的未来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