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科技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学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然而,由于数学学习的艰难性,相当多的大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具有畏难情绪,甚至丧失信心。广大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者为了提高数学的教育质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挖掘数学之美,让学生逐渐领悟数学之美,不失为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数学美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D09)01-0042-02
在高科技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学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然而,由于数学学习的艰难性,相当多的大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具有畏难情绪,甚至丧失信心。广大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者为了提高数学的教育质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挖掘数学之美,让学生逐渐领悟数学之美,不失为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有益尝试。
1 关于数学美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开始研究和探讨数学美,许多哲学家、数学家也都曾经对数学美作出论述,其中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罗索(Rus-sel)的说法颇具代表性。他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待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正像雕塑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的那些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充满的境地。一种真实的喜悦的精神,一种精神上的发扬,一种好像高于人的意识(这是至善的标准)能够在诗里得到,也确能在数学里得到。”
数学很优美,但为什么还有很多的人不仅感受不到数学美,而且还认为数学枯燥乏味,令人费解,无美可言呢?对于“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方面“(情感世界)的美是容易为人理解和接受的,这种美可以看到或者听到;而对于深层次的理性美是需要深入思考和理解之后才能感悟到的。数学美就是这样的,我们只有通过对数学的知识、理论、技巧和方法真正懂得并掌握之后,才能品尝到其中之美。
在众多描述数学美的论著中,大体可以将数学美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浅层次的,主要体现在数学公式的对称性、数学理论的和谐性以及数学语言的简洁性等方面;二是深层次的,体现在数学的方法、技巧和思想上,反映的是思维美。浅层次的美比较容易为人认识到,而深层次的美则需要经过深入思考和实践才能体会到。
2 美、兴趣与动力
常言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是向往美的,人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付诸行动和实践。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美的认识就可能是千差万别的,既有程度上的差异,甚至还可能是对立性的不同。例如,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收音机里传来京剧的声音,常常看到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摇头晃脑跟着哼上几句,也有不懂京剧的人视为“杂音”,听到以后反而影响情绪。对美的认识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人的知识结构以及经历有关,还与人的兴趣爱好有关,而兴趣爱好在于对美的认识。
人在认识到美以后,才会产生兴趣;有兴趣,就有了动力。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数十年如一日,在不足十平方米的房间里,查阅大量文献,推延了几麻袋的稿纸,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而孜孜以求,这在常人是难以理解的。多少人在“哥德巴赫猜想”面前奉献终生而无有所获,陈景润为什么还要以“身”相“试”呢?“哥德巴赫猜想”对于陈景润来说实在太美了。
有人把兴趣视为学生学习的第一位老师,而决定兴趣的关键是对美的感悟和认识。
3 揭示数学美
数学是美的。教师如何把美在学生面前给予揭示,使学生逐渐体会到这种美,进而对数学产生强烈兴趣,这是数学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
前面讲到,对数学美的领悟是比较困难的。我们把学习中的问题看作一条条河流和一座座山川,教师是引导学生跨过河流,翻过山川的导游,一起在爬山涉水中寻求喜悦与快乐。
要使学生进入数学这一美的乐园,教师自身必须深刻理解和领悟数学之美,才能以亢奋的情绪津津乐道地为学生讲解,感染学生。每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每掌握一种新的数学知识和理论,就如同翻越了一座山川和淌过一条条河流一样,眼前出现壮观景象。比如,我们在学习“微积分中值定理”以后,回过头一看,原来不易证明的中学数学问题变得轻而易举,原来对函数的性态模糊不清,现在就可以将函数所表示的曲线的图像也可以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让学生感到“真了不起”、“真伟大”,对数学之美的赞叹由衷而发。数学中技巧是最美的。我们都有这种经历和感觉:人在困惑不解,突然顿悟,或者有人帮助出主意,找到解决的办法的时候是最美的。数学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学问,其中充满着问题,每道习题就是一个问题。习题有易,有难,稍难一点的习题的解决是需要一些技巧的。这时候,教师就应该与学生一起思考,共同寻求方法与技巧(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体会这种成功的喜悦,感受这种方法与技巧之美。
在实施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到面对的对象的兴趣、爱好与水准等,学生原来根本就不喜欢数学,无法体会到数学美,教师只有耐心启发,一点一滴地在数学教育中进行感化,在学生对数学逐渐有所了解,成绩也随之有所提高以后,学生就会对数学美开始接受和逐渐认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放松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中,不仅起到促进和鼓励的作用,还起着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美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21世纪开始兴起的独立学院,学生中的多数是不喜欢数学的。我们一味地讲数学怎样重要,试图启发学生热爱数学,但这种说教式的方法几乎是无效的。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揭示数学美,以数学自身之美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其力量是无可估量的。
关键词:数学美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D09)01-0042-02
在高科技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学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然而,由于数学学习的艰难性,相当多的大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具有畏难情绪,甚至丧失信心。广大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者为了提高数学的教育质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挖掘数学之美,让学生逐渐领悟数学之美,不失为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有益尝试。
1 关于数学美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开始研究和探讨数学美,许多哲学家、数学家也都曾经对数学美作出论述,其中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罗索(Rus-sel)的说法颇具代表性。他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待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正像雕塑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的那些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充满的境地。一种真实的喜悦的精神,一种精神上的发扬,一种好像高于人的意识(这是至善的标准)能够在诗里得到,也确能在数学里得到。”
数学很优美,但为什么还有很多的人不仅感受不到数学美,而且还认为数学枯燥乏味,令人费解,无美可言呢?对于“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方面“(情感世界)的美是容易为人理解和接受的,这种美可以看到或者听到;而对于深层次的理性美是需要深入思考和理解之后才能感悟到的。数学美就是这样的,我们只有通过对数学的知识、理论、技巧和方法真正懂得并掌握之后,才能品尝到其中之美。
在众多描述数学美的论著中,大体可以将数学美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浅层次的,主要体现在数学公式的对称性、数学理论的和谐性以及数学语言的简洁性等方面;二是深层次的,体现在数学的方法、技巧和思想上,反映的是思维美。浅层次的美比较容易为人认识到,而深层次的美则需要经过深入思考和实践才能体会到。
2 美、兴趣与动力
常言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是向往美的,人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付诸行动和实践。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美的认识就可能是千差万别的,既有程度上的差异,甚至还可能是对立性的不同。例如,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收音机里传来京剧的声音,常常看到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摇头晃脑跟着哼上几句,也有不懂京剧的人视为“杂音”,听到以后反而影响情绪。对美的认识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人的知识结构以及经历有关,还与人的兴趣爱好有关,而兴趣爱好在于对美的认识。
人在认识到美以后,才会产生兴趣;有兴趣,就有了动力。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数十年如一日,在不足十平方米的房间里,查阅大量文献,推延了几麻袋的稿纸,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而孜孜以求,这在常人是难以理解的。多少人在“哥德巴赫猜想”面前奉献终生而无有所获,陈景润为什么还要以“身”相“试”呢?“哥德巴赫猜想”对于陈景润来说实在太美了。
有人把兴趣视为学生学习的第一位老师,而决定兴趣的关键是对美的感悟和认识。
3 揭示数学美
数学是美的。教师如何把美在学生面前给予揭示,使学生逐渐体会到这种美,进而对数学产生强烈兴趣,这是数学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
前面讲到,对数学美的领悟是比较困难的。我们把学习中的问题看作一条条河流和一座座山川,教师是引导学生跨过河流,翻过山川的导游,一起在爬山涉水中寻求喜悦与快乐。
要使学生进入数学这一美的乐园,教师自身必须深刻理解和领悟数学之美,才能以亢奋的情绪津津乐道地为学生讲解,感染学生。每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每掌握一种新的数学知识和理论,就如同翻越了一座山川和淌过一条条河流一样,眼前出现壮观景象。比如,我们在学习“微积分中值定理”以后,回过头一看,原来不易证明的中学数学问题变得轻而易举,原来对函数的性态模糊不清,现在就可以将函数所表示的曲线的图像也可以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让学生感到“真了不起”、“真伟大”,对数学之美的赞叹由衷而发。数学中技巧是最美的。我们都有这种经历和感觉:人在困惑不解,突然顿悟,或者有人帮助出主意,找到解决的办法的时候是最美的。数学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学问,其中充满着问题,每道习题就是一个问题。习题有易,有难,稍难一点的习题的解决是需要一些技巧的。这时候,教师就应该与学生一起思考,共同寻求方法与技巧(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体会这种成功的喜悦,感受这种方法与技巧之美。
在实施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到面对的对象的兴趣、爱好与水准等,学生原来根本就不喜欢数学,无法体会到数学美,教师只有耐心启发,一点一滴地在数学教育中进行感化,在学生对数学逐渐有所了解,成绩也随之有所提高以后,学生就会对数学美开始接受和逐渐认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放松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中,不仅起到促进和鼓励的作用,还起着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美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21世纪开始兴起的独立学院,学生中的多数是不喜欢数学的。我们一味地讲数学怎样重要,试图启发学生热爱数学,但这种说教式的方法几乎是无效的。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揭示数学美,以数学自身之美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其力量是无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