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沉降观测的一些理解和探讨

来源 :现代测绘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ghlgh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地基基础的角度,根据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作用,对民用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变性特征和地基允许变形值的确定进行了分析理解,并提出了等精度观测的方法;依据工程实例,通过对本地区三种常见地基基础类型建筑物的沉降特点和规律的分析,提出了确定在建工程沉降后浇带浇注时机的基本原则;根据目前建筑沉降观测工作的现状,对为能更好的从事好该项工作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介绍采用平移投影中央子午线和赫尔默特坐标变换公式,处理工程中投影长度变形和相邻工程衔接的方法。利用覆盖工程的长基线获得坐标变换的旋转角,利用工程控制网的关键点获得坐标变换的平移量。
盐城市盐都区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采用了两种不同比例尺的调查模式,即:1∶1 000和1∶5 000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其中,144平方公里采用1∶1 000调查,901平方公里采用1∶5 000调查,本文对盐都区这一调查模式的数据如何衔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研究了空间相关误差理论,利用CORS基准站原始观测值仿真网内任意点的虚拟数据,创新性地构建了单台或两台GPS设备与虚拟基站间的边连式GPS网,并通过对试验网多方案静态后处理结果的比对,表明该研究不仅能达到稳定、可靠的毫米级定位精度,而且对深度挖掘CORS海量观测数据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改变传统人工管理和计算仪器检测资料的情况的状况。本文利用VB6.0和Microsoft Access,介绍了仪器检测系统的开发思路及设计实现。
传统码头圆桩放样一般通过两至三台经纬仪用视线交会的方法来实现,因而存在效率低、精度不高等问题。本文利用一台全站仪通过观测桩身不在同一直线上的4个点实现圆桩的快速高精度放样,经由实际观测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现阶段我国多数地区土地整理的目标主要是扩大耕地数量、补偿建设占用的耕地,并未进入以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因此,在土地整理活动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非常重要。本文以外屯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以期推动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
房产面积的测算,在很多情况下采用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进行相应的计算。但由于施工控制网误差、放样误差、施工误差等的综合影响,导致了实际房子的尺寸与设计的理论数据有差异,从而使得算得的房产面积与实际的不符。这种差异或者说误差能达到什么样的数量级?对面积计算的影响有多大?本文分析了这些差异即误差的一般规律,对依据设计数据所计算的房产面积精度进行了探讨。
在钱塘江及杭州湾两岸地区分辨率较高、精度较好的GPS水准网的基础上,完成了该区域cm级精度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实现了钱塘江及杭州湾区域利用GPS技术快速确定平面位置的同时,也测定了高程。针对项目中的拟合模型、核函数选取、平滑因子选取等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