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家薇拉·凯瑟在其代表作品《啊,拓荒者!》中用抒情的笔法潜心描写19世纪末美国中西部的拓荒时代生活,从各个侧面描写了美国中西部开拓者与大自然搏斗的艰苦生活,赞颂开拓者顽强的拓荒精神及其高尚的情操,使小说浓缩了美国中西部边疆开拓史,彰显出浓郁的边疆风情,而文中诸多矛盾与冲突的表现也使这部整体基调是鲜艳明亮的小说绽放出独有的光彩。本文详细解读小说中的几对矛盾,以期对作品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啊,拓荒者!》 矛盾 拓荒者
引言
小说《啊,拓荒者!》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1873-1947)最有特色的代表作品,主要讲述以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为代表的美国西部拓荒者在边疆地区顽强生活、勇敢奋斗的人生经历。边疆小说《啊,拓荒者!》给读者展示了鲜明的风俗画面及地方风采,给疲惫的现代心灵提供了一方宁静的古朴田园,同时引发了读者对美国中西部边疆开拓史的深入思考。西方当代文艺理论家皮埃尔·马歇雷认为小说就是对观念矛盾的想象性解决,小说本身就是对矛盾的反应,它的独特价值在于把握矛盾的方式,可见矛盾对小说创作的重要意义。作家薇拉·凯瑟同样秉承矛盾的理念,以其敏锐的视角解读矛盾、捕捉矛盾、展示矛盾,在《啊,拓荒者!》中,构建了诸多矛盾与冲突,彰显出作家内心对边疆生活既留恋又失望的矛盾心情,使这部整体基调是鲜艳明亮的小说中或隐或现透着晦暗的色彩。
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作家薇拉·凯瑟在小说《啊,拓荒者!》中真实刻画了第一代东欧移民在美国一望无垠的茫茫草原上创建家园的艰苦历程,而与这一艰苦历程如影随行的便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19世纪末美国广袤的中西部草原开始对拓居者开放,吸引了成千上万来自旧大陆的新移民,他们怀抱着浪漫主义的理想,离别故国,远涉重洋,来到内布拉斯加大草原,期望在新世界寻得新的出路。新移民们理想中的地方是一个地大物博、遍地黄金的天堂,然而现实中自然条件及居住条件极为恶劣的环境给了新移民们沉重的打击,那连绵不断且坚硬、野性的西部荒原使怀抱着浪漫主义理想的新移民们感到不知所措。小说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在此得以无限放大。新移民们在满怀希望的理想与艰难困苦的现实之间苦苦挣扎,凭着求生的本能和致富的愿望,栖身在茅舍土屋中,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和代价,一点点开拓这片西部荒原。小说中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与矛盾,然而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始终不断地完善自我,使自己逐渐向理想靠近。从小就随父母迁居中西部内布拉斯加州的薇拉·凯瑟切身体会到西部拓荒这个曲折艰难的历史进程,她亲眼目睹了西部移民艰辛异常的拓荒经历及其拓荒遭遇,因此能写就凄凉艰辛的拓荒故事,塑造出时乖运蹇的拓荒者,刻画出拓荒者的悲欢离合。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生存条件,拓荒者们为了生存付出难以言表的沉重代价,艰辛困顿的现实生活给了理想沉重的一击,在这段拓荒的艰苦岁月,主人公亚历山德拉与弟弟们始终偏执、循规蹈矩地与现实进行顽强地斗争,固然是拓荒精神的有力举证,而小说中的卡尔先是背离西部,后又回归西部,这也显示了理想的诱人与理想不可实现的现实间的痛苦与无奈。作为一名正直且富有责任感的作家,薇拉·凯瑟崇尚精神美,有着美好的理想及追求,她将揭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作为自己的使命,而作品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反应了作家追求美好精神的理想主义和关注社会的现实主义倾向。小说中,拥有百折不挠意志、坚忍不拔的开拓精神及其善良互助美德的拓荒者们正是作家美好理想及追求的最佳代言,薇拉·凯瑟将自己的人格力量注入小说当中,不断反思各种理想和现实间的矛盾,使美好的理想加诸于变化不定的现实之上,使小说融合了理想的激情与生活的感悟,彰显出清新温暖质朴的气息,在给予读者真切的感动之余唤起读者心灵上的感官美,因而有“物质化文明过程中一位精神美的捍卫者”之美誉。
二、文明与荒野的矛盾
文明与荒野之间的矛盾与小说《啊,拓荒者!》中拓荒者们艰苦的拓荒历程是如影随形的。拓荒者代表着文明,而拓荒者要开垦的地方又是杂草丛生的荒原,这片荒原在作家的笔下有着“凶猛的力量、野性的美”,而小说中在处理文明与荒野之间的关系时,不时呈现出冲突和矛盾的趋向。拓荒者们在荒野中与大自然搏斗,文明与荒野之间由此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人们用象征着人类文明的犁耙、犁刀和犁头开天辟地,荒野则用三年的大旱和欠收来报复人们,而犁耙、犁刀和犁头最终将使荒野中的土地俯首称臣,文明驯服了荒野,这片原本寒冷凄凉的荒野在文明的介入下变成了良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处处是麦地和玉米地,硕果累累。薇拉·凯瑟在这部小说中歌颂拓荒者们开垦土地、驯服荒野、向往文明的拓荒精神之时,也大力宣扬了其热爱土地、回归荒野的观点,这样看来近乎是矛盾的。作家借由小说人物之一卡尔之口表达了其回归荒野的看法:“甚至于这个地方,我也觉得我更喜欢老样子。现在这样当然很漂亮,但是过去它像一头野兽的时候有一些气质是这些年来我做梦也想着的。”不单单是卡尔,就连主人公亚历山德拉也不时怀念曾经的荒野,因为荒野见证了拓荒者们曾经走过的艰苦历程,塑造了他们不朽的拓荒者精神,他们的生命正是在与荒野的对抗中得到了提升,但另一方面,拓荒者们驯服荒野实际上意味着抹杀历史、摧毁拓荒者的精神气质,因此当他们眼见塑造了拓荒者精神的荒野逐渐消失时感叹哀痛惋惜。小说在处理文明与荒野的关系方面也呈现出矛盾之势。主人公亚历山德拉热爱这片塑造了自己性格的荒野,固守在这片土地上,却又对现代文明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在她看来,在城市生活意味着自由的行动和灵活的思想,而在农村与土地为伍则意味着粗笨、沉重的四肢和僵化的头脑,她羡慕背离西部的卡尔,愿意要卡尔的自由而不要自己的土地,她将自身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寄托在小弟弟艾米身上,亚历山德拉一生努力奋斗的目标就是把艾米培养成为一个摆脱土地、荒原,投身到现代文明潮流中的人,将艾米送到州里的大学学习,期望艾米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及抱负。小说中文明与荒野的矛盾也是作家人生经历及其人生态度的写照,薇拉·凯瑟从小随父母迁居中西部内布拉斯加大草原地区,置身于拓荒者中间,却向往城市文明,渴望成功,她十六岁便离开草原来到林肯城念大学,毕业后在匹兹堡担任编辑工作,随后辗转至纽约为杂志社主编,可谓名利双收,然而作家热爱土地、回归荒野的天性使她逐步摆脱城市工作,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当中,并由此获得新生,踏上写作之路,作品中文明与荒野之间呈现的冲突和矛盾很好地切合了作家自身的价值取向。 三、冷酷与温情的矛盾
作为一部浓缩了美国中西部开拓史的边疆小说,《啊,拓荒者!》展现了美国中西部特有的边疆风情,而作家笔下的边疆是冷酷与温情的矛盾结合体。小说的开篇就是一派冷酷的荒原景象:狂风怒吼,天空及草原是灰色的,房子低矮、灰暗,仿佛随时能被风吹跑。拓荒者们在荒芜恶劣的自然环境、坚硬冰冷的土地上开始了艰辛残酷的拓荒生活,然而这片一望无垠平坦单调的荒野是不那么容易被驯服,拓荒者们长久的努力竟不能在这片坚硬的土地上留下任何痕迹,例如小说中亚历山德拉的父亲约翰·柏格森拓荒11年,这片荒野依然野性未驯,寒冷的气候使柏格森受到沉重的挫折:霜冻虫害、庄家欠收、牲畜全死、孩子夭折,艰苦的生活及沉重的经济负担最终夺走了柏格森的生命。在这片荒原中,柏格森的境遇并非个例,每个人都被逼至绝望的境地。这片天寒地冻的荒原使拓荒者随时面临生死的考验,人们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挣扎求生,逐渐变得自私冷酷。小镇上的人们驱赶着乡下孩子的小猫,孩子哭泣时得不到任何关切,富人夺走农民所有的土地和财产,使农民背井离乡,女主人公的弟弟为争夺家产阻挠姐姐的爱情。然而冷酷并非这片土地的唯一代名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历经拓荒者多年的努力奋斗,这片西部高原变得富饶美丽,洋溢着欢乐与青春的气息: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硕果累累,这里成了一个充满生机、温情与无限希望的新西部,成了一个和谐的家园,就连泥土也发出轻柔的、幸福的叹息。以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为代表的拓荒者勇敢地与荒野对抗,执著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凭借顽强坚毅的性格及其聪慧的头脑、广阔的胸襟在凶猛的土地上建设了美丽的家园。亚历山德拉拥有着大地母亲般无私奉献的精神及宽广包容的胸怀,在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传递着善良与真诚的爱意,父亲去世后身为长女的她挑起家庭重担,为了家人及土地甘愿牺牲自己的爱情,奉献自己的青春,她收留失去土地的艾弗,将其视为长辈和朋友,对邻居不吝帮助,时常施以援手,包容杀死弟弟的凶手弗兰克的罪过,并想方设法地帮他获得宽恕。生长于美国西部的作家凯瑟离开家乡念书之后越走越远,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她不断怀念着家乡,并深情书写家乡的美好与温情,她笔下的美国中西部边疆由冷酷荒芜的“分界线”最终变成了温情富饶的和谐家园,而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在这片土地上传播真情与爱,使人与人之间充满关怀与友爱。
结语
矛盾在小说创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小说《啊,拓荒者!》中,作家以独特敏锐的视角构建并展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文明与荒野的矛盾、冷酷与温情的矛盾,借由这些矛盾与冲突表现作家内心对边疆生活既留恋又失望的矛盾心情,使这部整体基调是鲜艳明亮的小说中或隐或现透着晦暗的色彩。语
参考文献
[1]薇拉·凯瑟.啊,拓荒者!我的安东妮亚[M].资中筠,周微林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2]宋文,毕宙嫔.开创美国西部文明的拓荒女──评薇拉·凯瑟《啊,拓荒者!》[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3]郭晶英.探析凯瑟的精神世界——论对比在威拉·凯瑟边疆小说中的运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05).
关键词:《啊,拓荒者!》 矛盾 拓荒者
引言
小说《啊,拓荒者!》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1873-1947)最有特色的代表作品,主要讲述以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为代表的美国西部拓荒者在边疆地区顽强生活、勇敢奋斗的人生经历。边疆小说《啊,拓荒者!》给读者展示了鲜明的风俗画面及地方风采,给疲惫的现代心灵提供了一方宁静的古朴田园,同时引发了读者对美国中西部边疆开拓史的深入思考。西方当代文艺理论家皮埃尔·马歇雷认为小说就是对观念矛盾的想象性解决,小说本身就是对矛盾的反应,它的独特价值在于把握矛盾的方式,可见矛盾对小说创作的重要意义。作家薇拉·凯瑟同样秉承矛盾的理念,以其敏锐的视角解读矛盾、捕捉矛盾、展示矛盾,在《啊,拓荒者!》中,构建了诸多矛盾与冲突,彰显出作家内心对边疆生活既留恋又失望的矛盾心情,使这部整体基调是鲜艳明亮的小说中或隐或现透着晦暗的色彩。
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作家薇拉·凯瑟在小说《啊,拓荒者!》中真实刻画了第一代东欧移民在美国一望无垠的茫茫草原上创建家园的艰苦历程,而与这一艰苦历程如影随行的便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19世纪末美国广袤的中西部草原开始对拓居者开放,吸引了成千上万来自旧大陆的新移民,他们怀抱着浪漫主义的理想,离别故国,远涉重洋,来到内布拉斯加大草原,期望在新世界寻得新的出路。新移民们理想中的地方是一个地大物博、遍地黄金的天堂,然而现实中自然条件及居住条件极为恶劣的环境给了新移民们沉重的打击,那连绵不断且坚硬、野性的西部荒原使怀抱着浪漫主义理想的新移民们感到不知所措。小说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在此得以无限放大。新移民们在满怀希望的理想与艰难困苦的现实之间苦苦挣扎,凭着求生的本能和致富的愿望,栖身在茅舍土屋中,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和代价,一点点开拓这片西部荒原。小说中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与矛盾,然而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始终不断地完善自我,使自己逐渐向理想靠近。从小就随父母迁居中西部内布拉斯加州的薇拉·凯瑟切身体会到西部拓荒这个曲折艰难的历史进程,她亲眼目睹了西部移民艰辛异常的拓荒经历及其拓荒遭遇,因此能写就凄凉艰辛的拓荒故事,塑造出时乖运蹇的拓荒者,刻画出拓荒者的悲欢离合。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生存条件,拓荒者们为了生存付出难以言表的沉重代价,艰辛困顿的现实生活给了理想沉重的一击,在这段拓荒的艰苦岁月,主人公亚历山德拉与弟弟们始终偏执、循规蹈矩地与现实进行顽强地斗争,固然是拓荒精神的有力举证,而小说中的卡尔先是背离西部,后又回归西部,这也显示了理想的诱人与理想不可实现的现实间的痛苦与无奈。作为一名正直且富有责任感的作家,薇拉·凯瑟崇尚精神美,有着美好的理想及追求,她将揭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作为自己的使命,而作品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反应了作家追求美好精神的理想主义和关注社会的现实主义倾向。小说中,拥有百折不挠意志、坚忍不拔的开拓精神及其善良互助美德的拓荒者们正是作家美好理想及追求的最佳代言,薇拉·凯瑟将自己的人格力量注入小说当中,不断反思各种理想和现实间的矛盾,使美好的理想加诸于变化不定的现实之上,使小说融合了理想的激情与生活的感悟,彰显出清新温暖质朴的气息,在给予读者真切的感动之余唤起读者心灵上的感官美,因而有“物质化文明过程中一位精神美的捍卫者”之美誉。
二、文明与荒野的矛盾
文明与荒野之间的矛盾与小说《啊,拓荒者!》中拓荒者们艰苦的拓荒历程是如影随形的。拓荒者代表着文明,而拓荒者要开垦的地方又是杂草丛生的荒原,这片荒原在作家的笔下有着“凶猛的力量、野性的美”,而小说中在处理文明与荒野之间的关系时,不时呈现出冲突和矛盾的趋向。拓荒者们在荒野中与大自然搏斗,文明与荒野之间由此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人们用象征着人类文明的犁耙、犁刀和犁头开天辟地,荒野则用三年的大旱和欠收来报复人们,而犁耙、犁刀和犁头最终将使荒野中的土地俯首称臣,文明驯服了荒野,这片原本寒冷凄凉的荒野在文明的介入下变成了良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处处是麦地和玉米地,硕果累累。薇拉·凯瑟在这部小说中歌颂拓荒者们开垦土地、驯服荒野、向往文明的拓荒精神之时,也大力宣扬了其热爱土地、回归荒野的观点,这样看来近乎是矛盾的。作家借由小说人物之一卡尔之口表达了其回归荒野的看法:“甚至于这个地方,我也觉得我更喜欢老样子。现在这样当然很漂亮,但是过去它像一头野兽的时候有一些气质是这些年来我做梦也想着的。”不单单是卡尔,就连主人公亚历山德拉也不时怀念曾经的荒野,因为荒野见证了拓荒者们曾经走过的艰苦历程,塑造了他们不朽的拓荒者精神,他们的生命正是在与荒野的对抗中得到了提升,但另一方面,拓荒者们驯服荒野实际上意味着抹杀历史、摧毁拓荒者的精神气质,因此当他们眼见塑造了拓荒者精神的荒野逐渐消失时感叹哀痛惋惜。小说在处理文明与荒野的关系方面也呈现出矛盾之势。主人公亚历山德拉热爱这片塑造了自己性格的荒野,固守在这片土地上,却又对现代文明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在她看来,在城市生活意味着自由的行动和灵活的思想,而在农村与土地为伍则意味着粗笨、沉重的四肢和僵化的头脑,她羡慕背离西部的卡尔,愿意要卡尔的自由而不要自己的土地,她将自身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寄托在小弟弟艾米身上,亚历山德拉一生努力奋斗的目标就是把艾米培养成为一个摆脱土地、荒原,投身到现代文明潮流中的人,将艾米送到州里的大学学习,期望艾米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及抱负。小说中文明与荒野的矛盾也是作家人生经历及其人生态度的写照,薇拉·凯瑟从小随父母迁居中西部内布拉斯加大草原地区,置身于拓荒者中间,却向往城市文明,渴望成功,她十六岁便离开草原来到林肯城念大学,毕业后在匹兹堡担任编辑工作,随后辗转至纽约为杂志社主编,可谓名利双收,然而作家热爱土地、回归荒野的天性使她逐步摆脱城市工作,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当中,并由此获得新生,踏上写作之路,作品中文明与荒野之间呈现的冲突和矛盾很好地切合了作家自身的价值取向。 三、冷酷与温情的矛盾
作为一部浓缩了美国中西部开拓史的边疆小说,《啊,拓荒者!》展现了美国中西部特有的边疆风情,而作家笔下的边疆是冷酷与温情的矛盾结合体。小说的开篇就是一派冷酷的荒原景象:狂风怒吼,天空及草原是灰色的,房子低矮、灰暗,仿佛随时能被风吹跑。拓荒者们在荒芜恶劣的自然环境、坚硬冰冷的土地上开始了艰辛残酷的拓荒生活,然而这片一望无垠平坦单调的荒野是不那么容易被驯服,拓荒者们长久的努力竟不能在这片坚硬的土地上留下任何痕迹,例如小说中亚历山德拉的父亲约翰·柏格森拓荒11年,这片荒野依然野性未驯,寒冷的气候使柏格森受到沉重的挫折:霜冻虫害、庄家欠收、牲畜全死、孩子夭折,艰苦的生活及沉重的经济负担最终夺走了柏格森的生命。在这片荒原中,柏格森的境遇并非个例,每个人都被逼至绝望的境地。这片天寒地冻的荒原使拓荒者随时面临生死的考验,人们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挣扎求生,逐渐变得自私冷酷。小镇上的人们驱赶着乡下孩子的小猫,孩子哭泣时得不到任何关切,富人夺走农民所有的土地和财产,使农民背井离乡,女主人公的弟弟为争夺家产阻挠姐姐的爱情。然而冷酷并非这片土地的唯一代名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历经拓荒者多年的努力奋斗,这片西部高原变得富饶美丽,洋溢着欢乐与青春的气息: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硕果累累,这里成了一个充满生机、温情与无限希望的新西部,成了一个和谐的家园,就连泥土也发出轻柔的、幸福的叹息。以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为代表的拓荒者勇敢地与荒野对抗,执著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凭借顽强坚毅的性格及其聪慧的头脑、广阔的胸襟在凶猛的土地上建设了美丽的家园。亚历山德拉拥有着大地母亲般无私奉献的精神及宽广包容的胸怀,在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传递着善良与真诚的爱意,父亲去世后身为长女的她挑起家庭重担,为了家人及土地甘愿牺牲自己的爱情,奉献自己的青春,她收留失去土地的艾弗,将其视为长辈和朋友,对邻居不吝帮助,时常施以援手,包容杀死弟弟的凶手弗兰克的罪过,并想方设法地帮他获得宽恕。生长于美国西部的作家凯瑟离开家乡念书之后越走越远,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她不断怀念着家乡,并深情书写家乡的美好与温情,她笔下的美国中西部边疆由冷酷荒芜的“分界线”最终变成了温情富饶的和谐家园,而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在这片土地上传播真情与爱,使人与人之间充满关怀与友爱。
结语
矛盾在小说创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小说《啊,拓荒者!》中,作家以独特敏锐的视角构建并展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文明与荒野的矛盾、冷酷与温情的矛盾,借由这些矛盾与冲突表现作家内心对边疆生活既留恋又失望的矛盾心情,使这部整体基调是鲜艳明亮的小说中或隐或现透着晦暗的色彩。语
参考文献
[1]薇拉·凯瑟.啊,拓荒者!我的安东妮亚[M].资中筠,周微林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2]宋文,毕宙嫔.开创美国西部文明的拓荒女──评薇拉·凯瑟《啊,拓荒者!》[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3]郭晶英.探析凯瑟的精神世界——论对比在威拉·凯瑟边疆小说中的运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