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探索毯式盘育苗机插秧与钵体盘育苗手插秧的实际效果,为我市水稻生产奠定基础,以实现水稻高产、稳产、高效为目标,2013年特在涝洲镇三星村水田区进行机械插秧与手工插秧对比试验。
关键词:水稻;机械插秧;手工插秧;对比;试验
肇东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于第一积温带。无霜期138-142天、年有效积温2700℃—2900℃,水田总面积35.5万亩,全部用松花江水进行灌溉,是黑龍江省水稻生产基地之一。2013年肇东市进行了水稻机械插秧与手工插秧对比试验,目的是为了探索毯式盘育苗机插秧与钵体盘育苗手插秧效果。
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肇东市涝洲镇三星村农户王瑞昌口粮地中,土壤类型为碳酸盐黑钙土,地势平坦,地力均匀,肥力中等,PH值为7.2~7.5。
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五优稻4号,生育期为142天;
供试水稻秧盘:毯式盘30盘;561孔钵体盘30盘。
3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设1个处理1个对照:采取直接对比法,总面积2亩,不设重复,插秧规格全部采用9×5寸,毯式盘育苗机插秧与钵体盘育苗手插秧,插秧时间为5月22日。
处理:毯式育苗机插9×5寸,面积为1亩,机械插秧使用东洋牌四行机。
对照(ck):钵体育苗手插9×5寸,面积为1亩,采用人工插秧。
4 栽培措施
4.1 育秧 采用大棚育秧,4月5日播种育苗,苗床管理采用控温、防病、通风炼苗。
4.2 整地 秋翻春靶,5月10日使用旋耕机轻旋,整地深度在5厘米左右,要早灌水、早靶地,靶地后沉淀10—15天,要花打水晒田至轻微落干,而后灌水3厘米水层便于插秧。
4.3 化学除草 在苗床上,在杂草1.5叶期前,进行茎叶处理;在本田上,插秧前3天,进行封闭除草,药剂为丁草胺乳油150毫升加吡嘧磺隆15克/亩。插秧后二次封闭,用53%苄嘧苯噻酰70克/亩。
4.3.1 瑞飞特 插后每公顷750毫升毒土或甩施,水层3—4厘米,保水5—7天防治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
4.3.2 灭除三棱草及慈姑 在三棱草开花前(6月25日)选晴天,每亩用48%苯达松200毫升,兑水15公斤喷雾,次日灌水3—5厘米保水5—6天,可一次性防除三楞草及矮慈姑。
4.4 施肥 亩施46%氮肥13.5kg,64%磷酸二铵10kg,50%硫酸钾10kg做底肥,追肥21%硫酸铵20kg。
4.5 防虫防病 7月20日水稻二化螟幼虫孵化期,亩用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0g、5%锐劲特悬浮剂20—30毫升,兑水40斤进行防治。
5 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钵体盘育苗手插在秧龄、叶龄、带蘖率、苗高、茎宽与毯式育苗机插相同,这说明秧苗素质一致。
从表2可以看出,钵体盘育苗手插与毯式盘育苗机插播期相同,出苗期和插秧期无差异,钵体盘育苗手插在返青期、分蘖末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比毯式育苗机插提前期4天、5天、4天、5天,说明水稻机插秧植伤重,导致水稻从分蘖期到成熟期拖后。
从表3中可以看出,手插秧的穴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亩产、增产率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0.6穴、3.6粒、1.1%、0.6粒、68公斤、12%,说明水稻手插秧能够增加水稻的穴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有增产作用,其中,水稻手插秧亩产量为633公斤,机插秧亩产量为565公斤,对比增产68公斤,增产率为12%。
6 结论
水稻手插秧能够增加水稻的穴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有增产作用,亩增产68公斤,亩效益为91.8元,增产率为12%,可见今年水稻手插不但产量高,而且效益好;水稻机械插秧与手工插秧对比试验,点次少,数据有随机性和偶然性,建议明年继续试验,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北方水稻生产技术问答,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陈温福主编
关键词:水稻;机械插秧;手工插秧;对比;试验
肇东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于第一积温带。无霜期138-142天、年有效积温2700℃—2900℃,水田总面积35.5万亩,全部用松花江水进行灌溉,是黑龍江省水稻生产基地之一。2013年肇东市进行了水稻机械插秧与手工插秧对比试验,目的是为了探索毯式盘育苗机插秧与钵体盘育苗手插秧效果。
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肇东市涝洲镇三星村农户王瑞昌口粮地中,土壤类型为碳酸盐黑钙土,地势平坦,地力均匀,肥力中等,PH值为7.2~7.5。
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五优稻4号,生育期为142天;
供试水稻秧盘:毯式盘30盘;561孔钵体盘30盘。
3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设1个处理1个对照:采取直接对比法,总面积2亩,不设重复,插秧规格全部采用9×5寸,毯式盘育苗机插秧与钵体盘育苗手插秧,插秧时间为5月22日。
处理:毯式育苗机插9×5寸,面积为1亩,机械插秧使用东洋牌四行机。
对照(ck):钵体育苗手插9×5寸,面积为1亩,采用人工插秧。
4 栽培措施
4.1 育秧 采用大棚育秧,4月5日播种育苗,苗床管理采用控温、防病、通风炼苗。
4.2 整地 秋翻春靶,5月10日使用旋耕机轻旋,整地深度在5厘米左右,要早灌水、早靶地,靶地后沉淀10—15天,要花打水晒田至轻微落干,而后灌水3厘米水层便于插秧。
4.3 化学除草 在苗床上,在杂草1.5叶期前,进行茎叶处理;在本田上,插秧前3天,进行封闭除草,药剂为丁草胺乳油150毫升加吡嘧磺隆15克/亩。插秧后二次封闭,用53%苄嘧苯噻酰70克/亩。
4.3.1 瑞飞特 插后每公顷750毫升毒土或甩施,水层3—4厘米,保水5—7天防治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
4.3.2 灭除三棱草及慈姑 在三棱草开花前(6月25日)选晴天,每亩用48%苯达松200毫升,兑水15公斤喷雾,次日灌水3—5厘米保水5—6天,可一次性防除三楞草及矮慈姑。
4.4 施肥 亩施46%氮肥13.5kg,64%磷酸二铵10kg,50%硫酸钾10kg做底肥,追肥21%硫酸铵20kg。
4.5 防虫防病 7月20日水稻二化螟幼虫孵化期,亩用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0g、5%锐劲特悬浮剂20—30毫升,兑水40斤进行防治。
5 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钵体盘育苗手插在秧龄、叶龄、带蘖率、苗高、茎宽与毯式育苗机插相同,这说明秧苗素质一致。
从表2可以看出,钵体盘育苗手插与毯式盘育苗机插播期相同,出苗期和插秧期无差异,钵体盘育苗手插在返青期、分蘖末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比毯式育苗机插提前期4天、5天、4天、5天,说明水稻机插秧植伤重,导致水稻从分蘖期到成熟期拖后。
从表3中可以看出,手插秧的穴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亩产、增产率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0.6穴、3.6粒、1.1%、0.6粒、68公斤、12%,说明水稻手插秧能够增加水稻的穴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有增产作用,其中,水稻手插秧亩产量为633公斤,机插秧亩产量为565公斤,对比增产68公斤,增产率为12%。
6 结论
水稻手插秧能够增加水稻的穴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有增产作用,亩增产68公斤,亩效益为91.8元,增产率为12%,可见今年水稻手插不但产量高,而且效益好;水稻机械插秧与手工插秧对比试验,点次少,数据有随机性和偶然性,建议明年继续试验,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北方水稻生产技术问答,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陈温福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