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绿了,这里的农民富了

来源 :宁夏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a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让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的生态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尤其在2000年原州区被自治区确定为首批退耕还林标准示范区之后,近20年来,这里除了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成绩斐然,辖区内大部分退耕农民不但稳定解决了温饱问题,还通过种草种树、特色养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等多种形式,从贫脊的土地上解脱出来,走向致富奔小康之路。
  野胡桃变成了“金蛋蛋”
  固原市原州区黄铎堡镇南城村毛家台子紧靠着宁夏著名旅游景区须弥山石窟,也是前往寺口子水库、火石寨等六盘山旅游景区的必经之地。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环境,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后,这里旅游开发同步跟进,当地老百姓也由此逐渐摆脱了贫困。
  从小在山里长大的村民高建忠,是宁夏退耕还林20年来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对于家乡这些年来的发展变化他感触颇深。
  实施退耕还林之前,高建忠一家人主要靠种地为生。由于山高坡陡,水引不上去,靠天吃饭的山地广种薄收,一家人辛苦一年,最多也就勉强解决个温饱,若遇上干旱少雨的年份,生活更是难上加难。按高建忠的话说,“能把温饱解决已经很不错了,哪还想着兜兜里装多少钱呢。”
  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之初,许多村民都想不明白:祖祖辈辈傍着这些土地活着,不让种粮,人吃啥?种树能当粮食吃吗?和其他村民一样,高建忠一家人起初也有这样的顾虑,甚至还有些抵触。
  然而,随着政府退耕还林补贴政策落实到位,以及当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一次次上门宣传退耕还林相关政策和收益后,高建忠一家人开始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2001~2006年,累计退耕还林110多亩。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人都积极参与到退耕还林建设中,几年下来,全村周围的一座座山披上了绿装。
  环境好了,旅游业也跟着逐年兴旺,来村里吃农家饭、采摘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村民们开始纷纷转向旅游服务接待、外出打工、跑运输等其他行业。更令村民没想到的是,那些漫山遍野、以前压根不被看好的野胡桃竟然成了“宝贝蛋蛋”——用野胡桃核串成的手链、项链、枕头、汽车坐垫等手工艺品,备受游客们的青睐!转手轻轻松松就能卖十几至几十元。一年下来,仅靠制作、售卖野胡桃工艺品就能挣上三四万元,加上旅游餐饮服务,一年的收入最少都在七八万元。就这样,高建忠一家人和其他村民一起,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滋润。
  “溜达鸡”成就致富梦
  与高建忠同一个村的高学仁,也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农民。由于家庭人口较多,生活贫困,被列为村里的建档立卡户。退耕还林后,高学仁一家主要靠外出打工谋生计。
  在外打工那些年,高学仁不但学会了很多技术,还增长了见识。他发现,外地许多农民依靠当地旅游资源优势,通过生态养殖、特种养殖、农家乐等都挣上了钱,过上了好日子。一想到自己家就在景区旁边,而且家里还有110多亩林地,何不也尝试着搞一下?
  按捺不住激动心情的高学仁立即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家人,一家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他们先后到陕西和山西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最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将目标定在了成本和风险都相对较小的林地生态鸡养殖这个项目上。
  2013年,高学仁从陕西引进了优质的三黄鸡品种,在自家林地里搞起了生态养殖。依靠科学养殖,严格实行无菌化管理,高學仁在林地散养的三黄鸡成活率达到了97%以上,短短几年时间,林子里的三黄鸡数量达到3000多只,养殖规模越来越大。
  记者跟随高学仁走进园子,只见一棵棵红梅杏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树下成群的三黄鸡虽然个头不大,但个个精神抖擞,羽毛鲜艳发亮,它们或扎堆、或觅食、或追逐,见到有人进来,立刻跑散,许多鸡竟然扇动翅膀飞到了高高的树枝上。
  高学仁介绍说,这些鸡主要靠林地里的杂草、小虫为食,辅以适量的玉米和小麦,由于是生态放养,纯天然、无污染,肉质鲜美、口感筋道,一投入市场就很受欢迎。当地政府还派出技术人员上门指导,这些技术人员还当起义务推销员,销路根本不用发愁。
  据原州区林业和草原局的工作人员介绍,实施退耕还林20年来,原州区已累计向退耕还林群众兑现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10.7亿元,整个辖区35889户165893名群众直接受益,户均享受2.98万元,人均享受6450元。更重要的是,大批退耕还林群众和高建忠、高学仁一样,从贫瘠的土地上解脱了出来,依靠农家乐、野桃核工艺品加工、生态养殖第三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黄昏时分,站在南城村禅塔山的山顶上,凉风席席,四周山野笼罩在一片葱茏之中,山谷中飘浮着一层淡淡的薄雾。山的对面,白天还很热闹的须弥山景区此时已经寂静一片,几只小船静静地停泊在景区的湖岸边,高大的须弥山石窟大佛在夕阳余晖的笼罩下更显肃穆安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片原本贫瘠、干旱的土地上,改善生存环境、早日摆脱贫困是当地群众恒久不变的梦想。如今,绿水青山,不仅从根本上扭转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改变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广种薄收温饱难”的生活状态。当地百姓心中最大的感受就是,退耕还林还草,能让家乡生态更好、环境更美、产业更兴旺、生活更美好。
其他文献
让我们先将目光拉回到运动会开赛之前。  每4年1次的自治区运动会,是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检阅我区体育事业发展成就,展示宁夏各族人民精神风貌,推动我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一次重要体育盛会。  为努力把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办成一届水平更高、影响更广的体育盛会,以此来充分展示宁夏各行各业精神风采,早在201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就颁布了《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五届运
期刊
生活的变化能够从社会的各个角落予以体现。集市由于人流集中、物品丰富,从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探察到人们的精神面貌、衣着、出行、交通等各個方面的变化情况。这组20年前的集市图片,是否勾起你温暖的回忆?
期刊
(2019年7月30日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7月29日~30日在银川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自治区党委委员70人、候补委员5人。自治区纪委委员、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和在宁党的十九大基层代表、部分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基层代表列席会议。  全会由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主持。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代表常委会作
期刊
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共设青少年组、群众组、高校组3个组别,共47个大项309个小项,成为历届参赛人数最多、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全区综合性运动会。  在31天的各项比赛中,全区7796名体育健儿们以“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奋勇拼搏。那扣人心弦的紧张时刻,那律动优美的瞬间,以及运动员坚韧不拔的頑强作风,无不让人印象深刻。
期刊
7月8日上午,吴忠市黄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座无虚席,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在这里正式拉开帷幕,來自全区各市县、各行业、各条战线的7796名体育健儿齐聚美丽的黄河金岸、水韵吴忠。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杨宁到会祝贺。自治区党政军领导石泰峰、咸辉、崔波、张超超、许传智、赵永清、张韵声、白尚成、张柱、潘武俊、石岱、郑威波等出席开幕式。自治区副主席杨培君主持开幕式。  当天上午,吴忠市黄河奥林
期刊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自6月18日群众组首场比赛起,历时31天,经过激烈角逐,于7月18日在吴忠黄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落下帷幕。  据统计,本届赛事共有46人6隊53次打破40项自治区青少年纪录,4人3队5次刷新7项自治区成年纪录。田径、游泳、射击三大项目均实现了新的突破,田径项目有5队13人16次破22项自治区纪录,游泳项目有13人20次破11项自治区纪录,射击项目有1队6人4次破3项自治区
期刊
“大家对这里的健身设施满意不满意?”  “从您家里走到健身场地需要多长时间?”  “公园里健身步道感觉舒适吗?”  “这些健身器械好不好用?”  “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  7月14日一大早,在风景秀丽的银川毓秀公园里,自治区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撒承贤带领办公室、群体处、经济处和社体中心负责人,围绕健身设施设备、场地规划建设、社会指导员作用、全民健身活动,以及健身群众对全
期刊
今年6月份是第18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扎实开展安全主題宣讲、推进安全管理重点工作、安全警示教育、应急演练等一系列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员安全意识,营造了人人讲安全、保安全的浓厚氛围。  一直以来,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始终不忘企业发展安全先行,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稳定清洁运行”嘱托,坚守安全红线底线,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着力防
期刊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是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项目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7月19日亲临现场视察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的伟大号召。同年12月28日,在煤制油项目产出合格油品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又对项目做出重要指示,希望宁煤公司再接再厉、精益求精,保证项目安全、稳定、清洁运行。  3年来,煤制油分公司党委以党
期刊
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7月12日~19日,“中国梦·劳动美——与共和国同成长 与新时代齐奋进”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走进宁夏各地,为全区广大劳动者献上了11场视听盛宴和文化大餐。其中,在银川演出4场、石嘴山演出3场、吴忠演出3场、固原演出1场。  在银川市光明广场,在吴忠市开源广场,在固原市人民广场;在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建设工地,在锂离子电池石墨烯三元正极材料及导电浆料项目建设现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