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易至群艺术简介
196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时留校于本系任教。
1963年中国画《诉村史》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北京·中国美术馆]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0年中国画《追花图》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81年中国画《豆选》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81年8月1日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为会员
1984年中国画《冼星海作曲》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上海]
1989年中国画《九歌图》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广州]
1990年中国画《母子图》入选中国画研究院首届中国民族风情画大展并赴韩国首尔新世界美术馆展出。同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大型丛刊《中国书画》[30]专辑介绍《易至群人物画》,《九歌图》刊于封面
1994年中国画《离骚辞意》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获优秀奖[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5年《易至群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7年中国画《文成公主》入选全国中国人物画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9年6月《易至群画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展出;同年9月该展在广州广东省岭南画派纪念馆举行,恩师关山月等亲临展出现场指导。《美术》月刊[1999.4]彩色版首页专辑介绍并发表著名美学家、武汉大学业教授陈望衡《易至群中国画艺术初探》评论文章
2000年中国画《雪山圣母》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画三百家》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1年中国画《离骚经图卷》及个人简历入选《今日中国美术》大型画册,《易至群书法作品集》香港名人出版社出版。中国画《翩翩舞春风》入选中国美协主办《新时代中国画作品展》与画集
2002年夏旅居美国,同年10月-11月《易子画展一中国传说中的神秘主义》应邀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墨西哥国立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展出。同年12月该展移至古柏·克里斯蒂市亚洲文化博物馆展出
2003年3月-5月该展在休士顿市琼斯画廊展出
2005年2月水墨画《奔牛图》等数件参加旧金山第九届亚太区艺术展;2005 -2006年先后参加纽约第14、15届亚太区艺术博览会
2007年8月美国德州首府奥斯汀市洛特斯画廊主办个人画展
2009年《易子书法画》由美国中联公司出版
2010年12月中国画《诗仙李太白》等四件作品参加湖北省美术馆回顾展并由该馆收藏
2012年12月- 2013年1月台北国立中正纪念堂举办《易子世纪巨匠肖像油彩画暨新作展》,《艺术家》杂志发表专访;《易子世纪巨匠肖像画》画集出版,《易子至群书汝作品》出版。
至群先生的专业我不懂,不过作为荆楚乡亲,我对他的艺术创作多有关注,也十分喜欢他笔下那些稚拙、狂放、瑰丽、沉雄、神秘的意趣,那种上天入地和大破大立的精气神。
一幅幅看过去,他的画作显然是有根的艺术,有文化积蕴的艺术,既闪烁着中国北方的壁画、石雕、彩陶、剪纸,也沉潜了中国南方的帛画、漆画、木雕、幡旗,其眼界远及纵横万里和上下千年。经年累月的心智酿化,终于撑破了题材与技法,泼洒成纸面上的情怀狂舞,与一般追新逐异者的机灵劲儿拉开了相当距离。
他是否研习和揣摩过诸多欧洲现代艺术,我不知道。但他显然离那种arnst(艺术家)等同于artisan、craftsman(匠人)的欧洲古代传统较远,一开始就立志于把笔墨当作文化、精神、情感、梦的对外投照,与其说是画物,不如说更在意画我;与其说是画形,不如说更着力画心。“兼工带写”一类陈法也承载不了他意象的迸放,于是他后期对“京剧风采”的兴趣也就事出有因。事实上,中国传统戏剧大异于西方的歌剧和话剧,本身已是抽象,已是写意,已是活动的表现主义成果巡展。至群先生移日梨园,有点像“跨界嫁接”和“二度创作”,对抽象再抽象,对写意再写意,无非是依托民间舞台的视觉资源,力图把某种极简、极丰、又极炫的形式感再推一步。
成熟的艺术通常是从内容到形式的提纯,达至所谓“有意味的形式”,表现为某种形式感的脱颖而出,或说一种独特艺术语言的形成。很多艺术从业者毕其一生也做不到这一点。但放到更高层面,有内容的形式和无内容的形式又是不同的,是一嗅就能嗅出来的。伟大的艺术,并非形式至上的杂技比拼,甚至不能止于俊才雅士们的自娱或悦众,而是直面人类社会的重大精神难题,以形式感不断独创的打击力和爆破力,对世道人心提供一种感觉、情愫、气质、人格修养的有力建构。在这一点上,至群先生的多年努力值得珍惜,包括他在内的艺文同道或可与笔者永远共勉。
196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时留校于本系任教。
1963年中国画《诉村史》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北京·中国美术馆]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0年中国画《追花图》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81年中国画《豆选》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81年8月1日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为会员
1984年中国画《冼星海作曲》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上海]
1989年中国画《九歌图》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广州]
1990年中国画《母子图》入选中国画研究院首届中国民族风情画大展并赴韩国首尔新世界美术馆展出。同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大型丛刊《中国书画》[30]专辑介绍《易至群人物画》,《九歌图》刊于封面
1994年中国画《离骚辞意》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获优秀奖[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5年《易至群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7年中国画《文成公主》入选全国中国人物画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9年6月《易至群画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展出;同年9月该展在广州广东省岭南画派纪念馆举行,恩师关山月等亲临展出现场指导。《美术》月刊[1999.4]彩色版首页专辑介绍并发表著名美学家、武汉大学业教授陈望衡《易至群中国画艺术初探》评论文章
2000年中国画《雪山圣母》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画三百家》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1年中国画《离骚经图卷》及个人简历入选《今日中国美术》大型画册,《易至群书法作品集》香港名人出版社出版。中国画《翩翩舞春风》入选中国美协主办《新时代中国画作品展》与画集
2002年夏旅居美国,同年10月-11月《易子画展一中国传说中的神秘主义》应邀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墨西哥国立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展出。同年12月该展移至古柏·克里斯蒂市亚洲文化博物馆展出
2003年3月-5月该展在休士顿市琼斯画廊展出
2005年2月水墨画《奔牛图》等数件参加旧金山第九届亚太区艺术展;2005 -2006年先后参加纽约第14、15届亚太区艺术博览会
2007年8月美国德州首府奥斯汀市洛特斯画廊主办个人画展
2009年《易子书法画》由美国中联公司出版
2010年12月中国画《诗仙李太白》等四件作品参加湖北省美术馆回顾展并由该馆收藏
2012年12月- 2013年1月台北国立中正纪念堂举办《易子世纪巨匠肖像油彩画暨新作展》,《艺术家》杂志发表专访;《易子世纪巨匠肖像画》画集出版,《易子至群书汝作品》出版。
至群先生的专业我不懂,不过作为荆楚乡亲,我对他的艺术创作多有关注,也十分喜欢他笔下那些稚拙、狂放、瑰丽、沉雄、神秘的意趣,那种上天入地和大破大立的精气神。
一幅幅看过去,他的画作显然是有根的艺术,有文化积蕴的艺术,既闪烁着中国北方的壁画、石雕、彩陶、剪纸,也沉潜了中国南方的帛画、漆画、木雕、幡旗,其眼界远及纵横万里和上下千年。经年累月的心智酿化,终于撑破了题材与技法,泼洒成纸面上的情怀狂舞,与一般追新逐异者的机灵劲儿拉开了相当距离。
他是否研习和揣摩过诸多欧洲现代艺术,我不知道。但他显然离那种arnst(艺术家)等同于artisan、craftsman(匠人)的欧洲古代传统较远,一开始就立志于把笔墨当作文化、精神、情感、梦的对外投照,与其说是画物,不如说更在意画我;与其说是画形,不如说更着力画心。“兼工带写”一类陈法也承载不了他意象的迸放,于是他后期对“京剧风采”的兴趣也就事出有因。事实上,中国传统戏剧大异于西方的歌剧和话剧,本身已是抽象,已是写意,已是活动的表现主义成果巡展。至群先生移日梨园,有点像“跨界嫁接”和“二度创作”,对抽象再抽象,对写意再写意,无非是依托民间舞台的视觉资源,力图把某种极简、极丰、又极炫的形式感再推一步。
成熟的艺术通常是从内容到形式的提纯,达至所谓“有意味的形式”,表现为某种形式感的脱颖而出,或说一种独特艺术语言的形成。很多艺术从业者毕其一生也做不到这一点。但放到更高层面,有内容的形式和无内容的形式又是不同的,是一嗅就能嗅出来的。伟大的艺术,并非形式至上的杂技比拼,甚至不能止于俊才雅士们的自娱或悦众,而是直面人类社会的重大精神难题,以形式感不断独创的打击力和爆破力,对世道人心提供一种感觉、情愫、气质、人格修养的有力建构。在这一点上,至群先生的多年努力值得珍惜,包括他在内的艺文同道或可与笔者永远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