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茅物种起源与系统发育分析研究进展

来源 :草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dfhkot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分布广泛,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其在畜牧业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野生鸭茅种质资源丰富、基因优良,具有非常大的开发利用潜力,研究鸭茅的进化关系,对鸭茅育种和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对鸭茅物种起源与分化的研究,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不同,但仍没有统一分类标准来准确将鸭茅进行分类.本文通过对鸭茅的起源、进化分类及系统发育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鸭茅的起源及分类提供理论基础,并对于指导野生鸭茅的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利用及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散叶生菜多酚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并比较不同品种散叶生菜多酚含量的差异.[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的条件,利用正交试验得到散叶生菜提取多酚的最佳工艺,并利用该提取条件测定不同品种散叶生菜多酚的含量.[结果]超声提取散叶生菜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10、超声时间60 min、超声温度60℃.在此提取条件下测定5个品种散叶生菜多酚的含量,北紫生1号的多酚含量最高为(1 176±48.5)mg/kg.[结论]得到经济高效的多酚超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