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的中坚力量与骨干队伍,是党员队伍中的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肩负着崇高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必将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和接班人。近些年,随着大学生党员发展力度的增强,大学生党员数大幅增加,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严重滞后,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不够和组织观念弱,无法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学校在同学们中间得模范带头作用。借鉴高校社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自主管理模式,从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实际出发,探索建设大学生党员服务中心具有意义重大。重庆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着引导和提升学生党员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党员主体地位的指导思想,结合工作实际,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党性教育,积极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借鉴“学生会运行机制”,推行“学生党员服务中心模式”,在加强基层支部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凝聚了各支部的集体战斗力,创设了一个学生党员主体地位体现的平台充分调动并发挥每一位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探索出一种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基层学生党组织的工作。
关键词:党员后续教育;党员服务中心;社团式管理
中图分类号:D26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75-01
高校的学生党建是一项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创新的系统性工程,既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点又是大学生党员进行培养教育的重要环节。在高校的党建工作中,存在着入党前积极表现严格考核,入党后懒散后续培养松懈,政治教育形式化,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党员模范作用缺失等问题。如何利用目前高校已经成熟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与学生党支部建设相结合,把学生党员纳入社团模式的教育作为学生党支部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为学生党员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成长,帮助其树立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良好意识,成为目前高校党建中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的党建工作中,大学生入党前积极表现,培养流程严格规范,入党后得管理存在问题,往往入党后的教育不够,学习形式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
大学生党员实大学生中的佼佼者,精英,应该信仰坚定,品学兼优,树立有模范形象。但是,大学生党员经过了入党期间组织的严格考察和自我规范言行,培养成为党员后,则觉得高枕无忧,在思想上松懈,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根本无法树立区别于普通同学的党员意识,无法发挥大学生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基层党务工作力量薄弱。
从90年代末,高校普遍扩招,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人数激增,但是相应配备的哦那故事党建,党员教育工作的老师却没有大幅增加,熟悉基层党务工作的老师更是缺口严重,通常都是由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等等来兼任学生党支部的书记,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分管工作,在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问题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组织生活弱化。
党员过组织生活实党员强化组织纪律观念,提高党性修养的中药组成部分,党章明确规定党员要过组织生活,但是对于大学生党员来说,组织生活似乎是个任务,很多大学生党员参加的组织生活,就是支部大会,学文件,念报纸,讲时政,形式老套,内容贫乏,没有效果。甚至由于组织生活的流于形式,大学生党员对组织生活完全没有兴趣,组织生活的意义逐渐弱化。
(四)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缺位。
高校党建工作似乎把监督和考核的重点放在了入党前,从申请书的规范,到团推优,再到党課考试,再到发展前的严格把关,但是对发展成为预备党员,或者转正成正式党员的学生的考察力度不够,在高校,几乎没有大学生党员坚持佩戴党徽,在公开场合亮明身份,那么学生党员和普通群众无法区别,难以监督。那么已经发展成党员的大学生是否依然符合党员标准?党员能区别于普通同学?难以回答,甚至在评优评先中,优秀学生党员的标准和优秀学生的标准混为一谈,看分数的评优评先无法激发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
二、基于社团管理模式的大学生党员服务中心建设的意义
在高校,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理想,志愿等因素形成了很多的学生社团,这些社团本着自愿的原则,自发组织活动,制定社团规范,为实现会员共同的目标的学生组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把大学生社团作为重要的阵地的,一方面高校的学生社团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相对独立的组织管理活动,实现参与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校团委和指导老师的管理下,实现规范运作,场地物资保障,全面协调发展。
借鉴社团管理模式,推进大学生党员服务社建设,对于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创新和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党员服务中心是学生党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觉服务的党员组织,是学生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基地,也是学生党员学习和交流的园地,是向青年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知 识的阵地。创建大学生党员服务中心,一是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后续教育管理中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既能大大减轻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又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效率;二是为广大学生党员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提升自我、丰富 自我、服务他人的专项平台,大学生党员的服务热情和综合素质在组织管理和活动开展中可以不断得到提高;三是严格的管理、 规范的运行、多形式而富有内涵的活动既可以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党性修养和组织观念,还可以扩大大学生党员服务中心的影响力,展现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良好形象。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也可以借由大学生党员服务中心有力地解决。
作者简介:符玥(1988.04-),女,汉,浙江东阳人,助教,硕士,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党员后续教育;党员服务中心;社团式管理
中图分类号:D26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75-01
高校的学生党建是一项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创新的系统性工程,既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点又是大学生党员进行培养教育的重要环节。在高校的党建工作中,存在着入党前积极表现严格考核,入党后懒散后续培养松懈,政治教育形式化,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党员模范作用缺失等问题。如何利用目前高校已经成熟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与学生党支部建设相结合,把学生党员纳入社团模式的教育作为学生党支部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为学生党员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成长,帮助其树立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良好意识,成为目前高校党建中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的党建工作中,大学生入党前积极表现,培养流程严格规范,入党后得管理存在问题,往往入党后的教育不够,学习形式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
大学生党员实大学生中的佼佼者,精英,应该信仰坚定,品学兼优,树立有模范形象。但是,大学生党员经过了入党期间组织的严格考察和自我规范言行,培养成为党员后,则觉得高枕无忧,在思想上松懈,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根本无法树立区别于普通同学的党员意识,无法发挥大学生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基层党务工作力量薄弱。
从90年代末,高校普遍扩招,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人数激增,但是相应配备的哦那故事党建,党员教育工作的老师却没有大幅增加,熟悉基层党务工作的老师更是缺口严重,通常都是由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等等来兼任学生党支部的书记,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分管工作,在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问题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组织生活弱化。
党员过组织生活实党员强化组织纪律观念,提高党性修养的中药组成部分,党章明确规定党员要过组织生活,但是对于大学生党员来说,组织生活似乎是个任务,很多大学生党员参加的组织生活,就是支部大会,学文件,念报纸,讲时政,形式老套,内容贫乏,没有效果。甚至由于组织生活的流于形式,大学生党员对组织生活完全没有兴趣,组织生活的意义逐渐弱化。
(四)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缺位。
高校党建工作似乎把监督和考核的重点放在了入党前,从申请书的规范,到团推优,再到党課考试,再到发展前的严格把关,但是对发展成为预备党员,或者转正成正式党员的学生的考察力度不够,在高校,几乎没有大学生党员坚持佩戴党徽,在公开场合亮明身份,那么学生党员和普通群众无法区别,难以监督。那么已经发展成党员的大学生是否依然符合党员标准?党员能区别于普通同学?难以回答,甚至在评优评先中,优秀学生党员的标准和优秀学生的标准混为一谈,看分数的评优评先无法激发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
二、基于社团管理模式的大学生党员服务中心建设的意义
在高校,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理想,志愿等因素形成了很多的学生社团,这些社团本着自愿的原则,自发组织活动,制定社团规范,为实现会员共同的目标的学生组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把大学生社团作为重要的阵地的,一方面高校的学生社团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相对独立的组织管理活动,实现参与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校团委和指导老师的管理下,实现规范运作,场地物资保障,全面协调发展。
借鉴社团管理模式,推进大学生党员服务社建设,对于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创新和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党员服务中心是学生党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觉服务的党员组织,是学生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基地,也是学生党员学习和交流的园地,是向青年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知 识的阵地。创建大学生党员服务中心,一是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后续教育管理中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既能大大减轻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又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效率;二是为广大学生党员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提升自我、丰富 自我、服务他人的专项平台,大学生党员的服务热情和综合素质在组织管理和活动开展中可以不断得到提高;三是严格的管理、 规范的运行、多形式而富有内涵的活动既可以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党性修养和组织观念,还可以扩大大学生党员服务中心的影响力,展现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良好形象。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也可以借由大学生党员服务中心有力地解决。
作者简介:符玥(1988.04-),女,汉,浙江东阳人,助教,硕士,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