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充分利用闲置土地,优先盘活利用存量土地;严格土地使用标准,强化用地管理;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做好结合文章,科学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工作。
关键词:节约节约;利用;土地;措施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近年来,建设用地矛盾突出,制止浪费和粗放利用土地,珍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土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集约用地就是提高每宗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比,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一、充分利用闲置土地,优先盘活利用存量土地。
认真组织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对现有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和投入产出情况做出评估,把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作为今后土地开发利用的重点,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首先要全面清查,摸清底数,让闲置土地无处藏身。然后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快处置方面,主要对城市内影响较大,闲置时间较长的闲置土地进行疏理,找准分析原因,提出每一块地的处置方案,推动整体闲置土地的处置工作。针对闲置土地成因复杂的实际情况,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又考虑历史因素,本着重在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发挥土地效益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闲置土地区别对待,分类处理,使闲置土地充分发挥出土地效益。
建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措施。全面掌握城镇和开发区存量土地面积、类型、用途、权属与分布等状况,开展城市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制定盘活存量土地的实施方案和积极稳妥的政策措施,促进存量土地的开发利用。凡利用城镇存量土地进行开发建设的,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制订鼓励政策。对申请增资扩建的用地单位,要优先使用已有的建设用地,在核定供地面积时,要将已使用土地与新申请的用地数量一并计算,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
二、严格土地使用标准,强化用地管理,促进各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
要加大用地管理力度,通过进一步规范用地审批,严把建设用地预审关、报批关、批后跟踪管理关,及时掌握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状况,定期进行评价分析,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监管和对项目单位建设进度的跟踪监督,使新开工项目基本不再出现闲置现象。
1.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清理违法用地和闲置土地现象,尤其是工业用地圈地形为,加强监管力度,坚决施行用途管制制度,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各地不得批准新建禁止类项目,要从严控制区域内限制类项目的数量、布局和用地规模,严格限制占用农用地。停止高档别墅类房地产、高尔夫球场、花园式工厂、宽马路和大广场等用地的审批,防止开发商圈地炒地,防止土地闲置现象发生。
2.坚持以项目定用地、以投资额定用地量。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增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内容。凡设计用地超出规定用地指标的,要进行论证,说明理由;没有相应用地指标的项目用地,可比照现有标准和设计规范确定用地规模,并作出详细说明。要加强分期实施的大型工业项目预留规划用地的管理,对规划预留用地,必须根据实际到资情况和生产建设进度,分期分批确定供地数量。申请增资扩建的,要优先使用已有的建设用地,在核定供地面积时,要将已使用土地与新申请的用地数量一并计算。
3.提高工业项目用地的投入产出率和集约利用水平。实行单位面积土地最低投资限额,工业项目单位面积土地的投资额不得低于规定的最低限额。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多层标准厂房,严格限制单层建筑物,土地利用集约度不高、未达标的,不得扩大现有建设用地规模。
三、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切实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
首先,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制度。要把节约集约用地考核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使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切实承担起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责任。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监测,主要是做好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和土地变化状况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开供地计划、结果及实际开发利用情况等动态信息。对批多用少、占而不用的土地,坚决依法收回,重新配置。做好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全面掌握各类土地变化状况。重点监测各地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减少和违法用地等情况,监测结果要向社会公开。
其次,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监管机制,审批前要严格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用地指标体系等规定,对项目用地各项指标进行审查并提出预审意见,项目没有达到集约用地规定的,预审不通过,不予安排用地计划;审批中要加强建设用地定额管理,严控新增用地总量,依据各级的政策规定,综合确定供地数量,坚决核减超指标的用地,制止浪费土地、粗放用地行为;审批后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实施全程监管,督促用地单位按集约用地的规定开发利用土地。
四、做好结合文章,科学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工作。
一是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工作,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土地管理的任务是要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严格土地管理,不能采取单纯地管住卡死建设用地的做法,限制和阻碍经济加快发展,而是要在资源约束条件下,通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更好地服务和支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坚持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放在首位的原则。将节流与开源协调统一起来,全面落实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总体要求,一方面抓好节流工作,节约用地、盘活存量,凡能不用地的就一律不用,能少用地的就决不多用地,能用劣地的就一定不用好地,真正节约每一寸土地尤其是耕地;另一方面抓好开源工作,千方百计地多渠道多途径拓展耕地和建设用地的来源,无论是对存量用地,还是新增建设用地,都要切实做到节约和集约使用。
三是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建设用地的供应要充分发挥规划计划的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工作,合理调整用地结构、布局和规模,坚决严格控制基本农田的占用;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形成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根本途径。
四是坚持严格管理与健全激励机制相结合。即要从严从紧加强土地管理,依法依规用地,遏止乱占滥用土地行为,又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调整土地收益分配关系,严格规范收益管理,探索激励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利益机制。
五是坚持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各地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不能单靠一种模式,要充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在摸清土地存量的基础上,立足适合本地特点,勇于创新思路,积极探索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具体办法,注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推广先进经验,并及时总结归纳和整理规范性文件,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工作的科学有效进行。
总之,要切实保护土地资源,大力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这是关系到我们国家长远发展利益的大计,我们要实际行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节约节约;利用;土地;措施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近年来,建设用地矛盾突出,制止浪费和粗放利用土地,珍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土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集约用地就是提高每宗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比,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一、充分利用闲置土地,优先盘活利用存量土地。
认真组织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对现有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和投入产出情况做出评估,把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作为今后土地开发利用的重点,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首先要全面清查,摸清底数,让闲置土地无处藏身。然后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快处置方面,主要对城市内影响较大,闲置时间较长的闲置土地进行疏理,找准分析原因,提出每一块地的处置方案,推动整体闲置土地的处置工作。针对闲置土地成因复杂的实际情况,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又考虑历史因素,本着重在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发挥土地效益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闲置土地区别对待,分类处理,使闲置土地充分发挥出土地效益。
建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措施。全面掌握城镇和开发区存量土地面积、类型、用途、权属与分布等状况,开展城市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制定盘活存量土地的实施方案和积极稳妥的政策措施,促进存量土地的开发利用。凡利用城镇存量土地进行开发建设的,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制订鼓励政策。对申请增资扩建的用地单位,要优先使用已有的建设用地,在核定供地面积时,要将已使用土地与新申请的用地数量一并计算,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
二、严格土地使用标准,强化用地管理,促进各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
要加大用地管理力度,通过进一步规范用地审批,严把建设用地预审关、报批关、批后跟踪管理关,及时掌握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状况,定期进行评价分析,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监管和对项目单位建设进度的跟踪监督,使新开工项目基本不再出现闲置现象。
1.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清理违法用地和闲置土地现象,尤其是工业用地圈地形为,加强监管力度,坚决施行用途管制制度,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各地不得批准新建禁止类项目,要从严控制区域内限制类项目的数量、布局和用地规模,严格限制占用农用地。停止高档别墅类房地产、高尔夫球场、花园式工厂、宽马路和大广场等用地的审批,防止开发商圈地炒地,防止土地闲置现象发生。
2.坚持以项目定用地、以投资额定用地量。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增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内容。凡设计用地超出规定用地指标的,要进行论证,说明理由;没有相应用地指标的项目用地,可比照现有标准和设计规范确定用地规模,并作出详细说明。要加强分期实施的大型工业项目预留规划用地的管理,对规划预留用地,必须根据实际到资情况和生产建设进度,分期分批确定供地数量。申请增资扩建的,要优先使用已有的建设用地,在核定供地面积时,要将已使用土地与新申请的用地数量一并计算。
3.提高工业项目用地的投入产出率和集约利用水平。实行单位面积土地最低投资限额,工业项目单位面积土地的投资额不得低于规定的最低限额。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多层标准厂房,严格限制单层建筑物,土地利用集约度不高、未达标的,不得扩大现有建设用地规模。
三、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切实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
首先,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制度。要把节约集约用地考核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使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切实承担起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责任。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监测,主要是做好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和土地变化状况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开供地计划、结果及实际开发利用情况等动态信息。对批多用少、占而不用的土地,坚决依法收回,重新配置。做好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全面掌握各类土地变化状况。重点监测各地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减少和违法用地等情况,监测结果要向社会公开。
其次,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监管机制,审批前要严格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用地指标体系等规定,对项目用地各项指标进行审查并提出预审意见,项目没有达到集约用地规定的,预审不通过,不予安排用地计划;审批中要加强建设用地定额管理,严控新增用地总量,依据各级的政策规定,综合确定供地数量,坚决核减超指标的用地,制止浪费土地、粗放用地行为;审批后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实施全程监管,督促用地单位按集约用地的规定开发利用土地。
四、做好结合文章,科学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工作。
一是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工作,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土地管理的任务是要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严格土地管理,不能采取单纯地管住卡死建设用地的做法,限制和阻碍经济加快发展,而是要在资源约束条件下,通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更好地服务和支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坚持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放在首位的原则。将节流与开源协调统一起来,全面落实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总体要求,一方面抓好节流工作,节约用地、盘活存量,凡能不用地的就一律不用,能少用地的就决不多用地,能用劣地的就一定不用好地,真正节约每一寸土地尤其是耕地;另一方面抓好开源工作,千方百计地多渠道多途径拓展耕地和建设用地的来源,无论是对存量用地,还是新增建设用地,都要切实做到节约和集约使用。
三是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建设用地的供应要充分发挥规划计划的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工作,合理调整用地结构、布局和规模,坚决严格控制基本农田的占用;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形成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根本途径。
四是坚持严格管理与健全激励机制相结合。即要从严从紧加强土地管理,依法依规用地,遏止乱占滥用土地行为,又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调整土地收益分配关系,严格规范收益管理,探索激励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利益机制。
五是坚持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各地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不能单靠一种模式,要充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在摸清土地存量的基础上,立足适合本地特点,勇于创新思路,积极探索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具体办法,注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推广先进经验,并及时总结归纳和整理规范性文件,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工作的科学有效进行。
总之,要切实保护土地资源,大力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这是关系到我们国家长远发展利益的大计,我们要实际行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