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虚拟的数字世界中,艺术作品要做到“立象以尽意”,取得万物之意象,以表自身之情感,就得悟到“无”的存在、“有”的变化,在此基础之上,数字化艺术作品才能呈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数字艺术 虚拟世界 美学特征
数字艺术作品泛指使用数字及信息技术制作的各种形式、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和科技高度融合的多学科的交叉体现,它涵盖了文化、艺术、科技、教育、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表现的形式与载体也层出不穷,包括影视动画、互动装置、虚拟空间、游戏、卡通动漫、网络艺术、数字特效,数字摄影、数字音乐等。在不同的领域中,数字艺术作品都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来实现它的美学特征。我们知道,以往的美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审美对象、审美意识以及审美意识的集中物化形态转化到艺术的一门科学,是形象思维到意象思维的转化。但是,在虚拟的数字化非物质世界中如何“立象尽意”似乎沿用传统美学来诠释又不尽全意。这一物质空间向虚拟空间的形态的延伸,使得人类有了一个全新的非物质空间领域。它和物质世界中的性质一样,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性活动。在数字化非物质世界里,艺术作品也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也有艺术的价值,产生了美的意义,因而有了独特的美学特征。具体而言,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数”的变化美、“无”的空间美和“道”的衍生美三个方面。
一、“数”的变化美
在数字世界里,一切都以数字的形式存在。“0”和“1”这看似简单的阿拉伯数字的二进制关系,通过数据和编码构建了整个数字化世界。非物质性的数字化艺术,是虚拟的数值化创作实现的艺术形态,即所谓的非物质艺术。
科学技术的革新对艺术的挑战是不以艺术家的意志为转移的。其结果是广开了艺术的大门,使更多的人在数字世界里成为了艺术的创作者,艺术品也因此得到了最为广泛的推广。同时,数字化艺术以数字和编码作为“物化语言”来创作艺术作品,打破了对传统物材介质的依赖,却加大了对电脑设备与软件技术的追求,使艺术创作的过程与结果实现了非物质性。这一技术的革新引领艺术家们进入了一个数字化、逻辑化、自动化的艺术创作领域,彻底改变了传统量子化的创作与视觉传达手工操作模式。
二、“无”的空间美
在数字世界里,一切皆“无”,在这“无”的空间里大象无象,大美无形。“虚拟”即是这一空间概念的定义。
虚无至阴而盈满至阳。在易学中,“阴阳”学说是构成世界的基础。先贤前辈们通过“阴阳”进行组合和再组合来描述世界万物的变化规律。现在我们利用二进制对阴阳概念进行置换,用“阴”来表示“0”,用“阳”来表示“1”,数的二进制就等同于自然界的“阴”和“阳”,即自然界中存在的两种对立且统一的能量。这两种能量通过计算机构建出来的数字世界,从无到有,一切变得可以操作、可以呈现、可以交流,数字空间的概念便不再无形无象了。
首先,数字化艺术作品较之传统的艺术作品,不再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排斥性。它更强调艺术语言的同一性和多元化,即集图文、影像、声音和互动性于一体的全方面的感受,俗称多媒体,是艺术品展现形态的空间融合;其次,数字化艺术作品具有交互性特点。作品在创作和传播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角色换位、沟通互动、共同创作、共同分享的综合艺术模式,成果具有了不确定性,“完成”不代表结束。因此,创作角色的换位、交流与沟通使作品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完善和升华,同时,作品在创作时间上更具有时间的跨度,综合而论,是作品在角色和时间上的时空延续;最后,随着数字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发展,结合了其他学科的虚拟技术,把艺术作品创作带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使以往无法表达的创作思维借助虚拟技术得到了实现,是创作思维空间的延伸。
三、“道”的衍生美
虚拟空间中的创造活动就是一个“道”的过程,有“道”便能衍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虚拟世界。
一个数字艺术作品的“完成”,有可能是很多人共同创作或者连续创作的衍生产品,也有可能是很多技术和设备的衍生产品,还有可能由此引发“蝴蝶效应”衍生出很多其他产品。总之,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在数字技术发展的同时,数字艺术也逐步走向了大众化,衍生出很多艺术家,他们通过便捷的数字处理技术和互动的艺术创作模式,构成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又一鲜明的美学特征。
四、结语
一个多世纪之前,福楼拜预见了科学和艺术的未来:“艺术愈来愈科学化,而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历时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技术与艺术的相互融合。
数字技术使数字化艺术作品呈现了新的面貌,从而形成了数字化艺术独特的美学特征。
作者_姜航
Author_Jiang Hang
作者系湖南省湘南学院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教研主任
参考文献:
[1]谷时雨.多媒体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冯广超.数字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黄鸣奋.数码艺术学.世纪出版集团学林出版社,2004.
[5]周敦颐、谭松林、尹红.周敦颐集.岳麓书社,2002.
[6]冯达甫.老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关键词:数字艺术 虚拟世界 美学特征
数字艺术作品泛指使用数字及信息技术制作的各种形式、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和科技高度融合的多学科的交叉体现,它涵盖了文化、艺术、科技、教育、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表现的形式与载体也层出不穷,包括影视动画、互动装置、虚拟空间、游戏、卡通动漫、网络艺术、数字特效,数字摄影、数字音乐等。在不同的领域中,数字艺术作品都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来实现它的美学特征。我们知道,以往的美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审美对象、审美意识以及审美意识的集中物化形态转化到艺术的一门科学,是形象思维到意象思维的转化。但是,在虚拟的数字化非物质世界中如何“立象尽意”似乎沿用传统美学来诠释又不尽全意。这一物质空间向虚拟空间的形态的延伸,使得人类有了一个全新的非物质空间领域。它和物质世界中的性质一样,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性活动。在数字化非物质世界里,艺术作品也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也有艺术的价值,产生了美的意义,因而有了独特的美学特征。具体而言,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数”的变化美、“无”的空间美和“道”的衍生美三个方面。
一、“数”的变化美
在数字世界里,一切都以数字的形式存在。“0”和“1”这看似简单的阿拉伯数字的二进制关系,通过数据和编码构建了整个数字化世界。非物质性的数字化艺术,是虚拟的数值化创作实现的艺术形态,即所谓的非物质艺术。
科学技术的革新对艺术的挑战是不以艺术家的意志为转移的。其结果是广开了艺术的大门,使更多的人在数字世界里成为了艺术的创作者,艺术品也因此得到了最为广泛的推广。同时,数字化艺术以数字和编码作为“物化语言”来创作艺术作品,打破了对传统物材介质的依赖,却加大了对电脑设备与软件技术的追求,使艺术创作的过程与结果实现了非物质性。这一技术的革新引领艺术家们进入了一个数字化、逻辑化、自动化的艺术创作领域,彻底改变了传统量子化的创作与视觉传达手工操作模式。
二、“无”的空间美
在数字世界里,一切皆“无”,在这“无”的空间里大象无象,大美无形。“虚拟”即是这一空间概念的定义。
虚无至阴而盈满至阳。在易学中,“阴阳”学说是构成世界的基础。先贤前辈们通过“阴阳”进行组合和再组合来描述世界万物的变化规律。现在我们利用二进制对阴阳概念进行置换,用“阴”来表示“0”,用“阳”来表示“1”,数的二进制就等同于自然界的“阴”和“阳”,即自然界中存在的两种对立且统一的能量。这两种能量通过计算机构建出来的数字世界,从无到有,一切变得可以操作、可以呈现、可以交流,数字空间的概念便不再无形无象了。
首先,数字化艺术作品较之传统的艺术作品,不再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排斥性。它更强调艺术语言的同一性和多元化,即集图文、影像、声音和互动性于一体的全方面的感受,俗称多媒体,是艺术品展现形态的空间融合;其次,数字化艺术作品具有交互性特点。作品在创作和传播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角色换位、沟通互动、共同创作、共同分享的综合艺术模式,成果具有了不确定性,“完成”不代表结束。因此,创作角色的换位、交流与沟通使作品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完善和升华,同时,作品在创作时间上更具有时间的跨度,综合而论,是作品在角色和时间上的时空延续;最后,随着数字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发展,结合了其他学科的虚拟技术,把艺术作品创作带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使以往无法表达的创作思维借助虚拟技术得到了实现,是创作思维空间的延伸。
三、“道”的衍生美
虚拟空间中的创造活动就是一个“道”的过程,有“道”便能衍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虚拟世界。
一个数字艺术作品的“完成”,有可能是很多人共同创作或者连续创作的衍生产品,也有可能是很多技术和设备的衍生产品,还有可能由此引发“蝴蝶效应”衍生出很多其他产品。总之,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在数字技术发展的同时,数字艺术也逐步走向了大众化,衍生出很多艺术家,他们通过便捷的数字处理技术和互动的艺术创作模式,构成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又一鲜明的美学特征。
四、结语
一个多世纪之前,福楼拜预见了科学和艺术的未来:“艺术愈来愈科学化,而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历时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技术与艺术的相互融合。
数字技术使数字化艺术作品呈现了新的面貌,从而形成了数字化艺术独特的美学特征。
作者_姜航
Author_Jiang Hang
作者系湖南省湘南学院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教研主任
参考文献:
[1]谷时雨.多媒体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冯广超.数字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黄鸣奋.数码艺术学.世纪出版集团学林出版社,2004.
[5]周敦颐、谭松林、尹红.周敦颐集.岳麓书社,2002.
[6]冯达甫.老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