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前牙转矩DamonQ自锁托槽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yjied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前牙转矩DamonQ自锁托槽的临床使用方法。方法:用不同转矩DamonQ自锁托槽技术矫治各类病例80余例,其中安氏I类43例,安氏Ⅱ类27例,安氏Ⅲ类15例。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上下牙列排列整齐,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尖牙关系中性;通过牙根移动,改变切牙倾度,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减少了矫治后期需要对切牙的转矩控制所消耗的时间。结论:选择合适转矩的DamonQ自锁托槽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控根方法,使切牙美观和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DamonQ;切牙转矩;自锁托槽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14-1194-04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variable torque DamonQ self-ligating anterior bracket
  ZHANG Ming-can1,LI Hong-fa2,WU Jie2,JIANG Hao3,ZHAO Yi-song1
  (1.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Tianjin Binhai New Area of Tanggu Stomatological Hospital,Tianjin 300000,China; 2.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Stomatologic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3. 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Tianjin Fifth Central Hospital)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anterior torque DamonQ self-ligating bracket. Methods More than 80 cases, including 43 cases of Angle Class I,27 cases of Angle Class Ⅱ,15 cases of Class Ⅲ,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self-ligating bracket torque DamonQ technology.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all patients showed neat upper and lower dentition,normal laminated cover,and neutral molar canine relationship.This indicates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the incisor inclination and soft tissue profile through the movement of tooth roots,thereby reducing the time needed for the post-treatment of incisor torque control. Conclusion Selection of the appropriate torque DamonQ self-ligating bracket 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ooth roots, further enhancing incisor appearance and functionality.
  Key words:DamonQ;incisor torque;self-ligating bracke
  直丝弓托槽包括MBT矫治器、主动或被动自锁托槽都是统一预置转矩的托槽[1]。弓丝与托槽槽沟存在余隙角,如果对切牙转矩控制不足,则需要在后期精细调整阶段使用转矩辅弓[2]或弓丝上弯制转矩进行转矩控制,增加了医生的椅旁操作时间和患者复诊次数和疗程。托槽的转矩角及余隙角是影响牙齿转矩表达的因素[3]。DamonQ自锁托槽根据临床需要提供不同转矩数值的自锁托槽(见表1)。根据治疗前牙齿的位置和治疗后牙齿需要达到的理想位置决定选择切牙和尖牙托槽转矩,并结合对于余隙角的考虑,在第一根细方形弓丝时就开始控根移动,减少了后期需要做控根治疗时弯制弓丝的时间,并且在矫治过程中维持了前牙的倾斜度,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牙根移动,同时减少了椅旁工作时间和复诊的次数,实现了轻力矫治,改进了牙根的位置。
  1 资料和方法
  采用不同转矩DamonQ自锁托槽技术矫治各类病例80余例,其中安氏I类43例,安氏Ⅱ类27例,安氏Ⅲ类15例。弓丝顺序为:0.014"(1"=2.54cm)含铜Ni-Ti丝;0.014"×0.025"含铜NiTi丝;0.019"×0.025"热激活Ni-Ti丝;0.019"×0.025"不锈钢方丝。
  2 结果
  采用不同转矩DamonQ自锁托槽技术能够矫治所有错牙合畸形病例,治疗后所有患者上下牙列排列整齐,覆牙合、覆盖正常,尖牙关系中性,磨牙咬合关系良好;通过牙根移动,改变切牙倾度,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减少了矫治后期需要对切牙的转矩控制所消耗的时间。
  3 典型病例
  某女,21岁,上前牙间隙要求治疗。临床检查:第一磨牙远中关系,覆盖5mm,Ⅱ度深覆牙合,14、15、25缺失。矫治设计:关闭15、25间隙,14修复治疗。考虑到上切牙倾斜度正常,为防止矫治后上切牙过于直立,上切牙选用高转矩DamonQ自锁托槽,下牙标准转矩。矫治后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完全远中关系。U1-NA减小了1.1°,U1-SN只减小了1.9°,头颅侧位重叠图显示牙冠和牙根都远中移动,可见高转矩的切牙托槽对牙轴的控制很好(如图1~3,见表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窝沟封闭术操作过程中四手操作和医生独立操作对工作效率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29名7~9岁儿童458例无龋病的下颌第一恒磨牙随机分为四手操作组和医生独立操作组进行窝沟封闭治疗,1年后复查比较工作效率和封闭剂脱落率, 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工作效率和封闭剂脱落率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四手操作技术可以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封闭剂脱落率。  [关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额部个性化切口提升术在治疗额部皱纹及皮肤提紧方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此手术的患者22例,笔者针对额部正中及额部两侧皮肤松弛的不同情况将额部皮肤松弛分为三型,并根据这三型的不同特点选择额部正中切口或者额部两侧切口或者额部正中联合额部两侧切口行额部提升术,术中通过切口对额肌进行部分去除处理,PGA缝合线将皮下组织固定于额部骨膜层,对患者随访3~1
期刊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中波紫外线照射后黑素细胞增殖及酪氨酸酶代谢的影响。方法:设立紫外线照射组和非照射组,以不同浓度的氨甲环酸作用于黑素细胞,cck-8法测定黑素细胞增殖;多巴氧化方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RT-PCR方法测定酪氨酸酶mRNA表达水平。结果:氨甲环酸对两组黑素细胞的增殖均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而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酪氨酸酶的mRNA表达有抑制作用(P0.05);but tyrosi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鼻缺损的效果。方法:经过三期手术,完成对23例多种原因造成的鼻缺损的修复。Ⅰ期:额部扩张器置入术;Ⅱ期:鼻再造术;Ⅲ期:断蒂术。结果:本组23例患者,转移额部扩张皮瓣均成活,随访0.5~1年,再造鼻形态良好、逼真,色泽、质地均较匹配,鼻通气良好,额部供区瘢痕不明显。结论:利用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鼻缺损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鼻缺损;额部皮瓣;三期法;鼻
期刊
[摘要]目的:初步评价多学科联合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在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牙体牙髓病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以上一年牙体牙髓病学单学科PBL教学效果作为对照组,对比评价多学科联合PBL教学效果。结果:94.3%的学生对多学科PBL教学方式满意,教员评分和理论测试成绩均较上一年提高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学科联合PBL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牙体牙
期刊
[摘要]目的:利用自主研发的颅面软组织形态三维自动测量系统对骨性III类与正常面型进行面部软组织自动测量比较研究。方法:对西安地区20例正常面型和20例骨性III类面型青年,采用激光扫描获取颅面部软组织三维信息,利用自行研发的自动测量软件系统进行颅面软组织自动测量,每个受试对象测量3次,测量结果进行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本样本骨性III类面型表现水平向面宽、眼裂宽、鼻翼宽、鼻翼基底宽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微创技术拔除下颌死髓第一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需要拔除的下颌死髓第一磨牙380例,随机采用微创技术或锤挺法进行拔除,对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与锤挺法相比,微创技术拔除下颌死髓第一磨牙的手术时间缩短(P<0.0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微创技术的应用,使下颌死髓第一磨牙的拔除更加容易  [关键词]牙拔除术;下
期刊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性肿瘤[1]。目前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冷冻治疗、激光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但传统上首选全身性药物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干扰素、长春新碱等都曾用于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但这些药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限制了其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上的临床推广使用[2-3]。2008年,普萘洛尔被发现对婴
期刊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螺旋CT检查数据,经过Mimics软件处理后观察和测量颏管的解剖解剖结构,以减少颏管区种植手术的损伤。方法:先把螺旋CT数据以DICOM 3.0格式保存,接着导入Mimics软件,在螺旋CT的二级重建图像上,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颏孔前3mm冠状面的测量项目(管下缘距、颏管横径、纵径、管嵴距,管舌和管颊距),左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比男性小(P<0.05);对下颌
期刊
[摘要]目的:应用瘢痕疙瘩动物模型探索瘢痕疙瘩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用临床患者的瘢痕疙瘩组织构建裸鼠的瘢痕疙瘩动物模型,对动物模型进行光动力试验治疗前并对动物模型治疗前、后瘢痕组织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构建的裸鼠动物模型基本保持瘢痕疙瘩的结构特征,光动力治疗后瘢痕组织变小,成纤维细胞减少,胶原纤维减少。结论:光动力疗法治疗瘢痕疙瘩有效。  [关键词]瘢痕疙瘩;光动力;动物模型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