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红楼梦》的“独眼巨人”——戴敦邦访谈录

来源 :红楼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yong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少年戴敦邦与《红楼梦》小说结缘rn李根:戴先生您好!众所周知,戴先生已有许多关于古代小说题材的绘画作品,其中关于《红楼梦》的题材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据我了解,您画了好多版本的《红楼梦》系列绘画,有人物绣像、描绘《红楼梦》情节的插画等,又分为白描和着色这两类.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您能否回忆一下是从哪一年开始对《红楼梦》这个题材感兴趣的?
其他文献
相似点是汉英典型复标比喻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意义要素.研究对汉英典型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的成分构成、句法位置和句法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考察,发现两种结构的相似点在意义建构、认知策略、成分多样性及功能复杂性上存在一定共性,两者在思维模式、线性位置、句法功能和入句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性也比较明显.相较而言,英语复标比喻结构相似点的句法位置、句法功能及句法意义的建构方式和实现手段都比较有限,而汉语复标比喻结构的相似点在构句方式表达语言意义和结构意义的涵盖力上都更具灵活性.
金代磁州窑系瓷器上书写有许多不见记载的民间词曲,既能拾遗补缺《全金元词》,又反映出金代词曲发展演变的状貌.搜集整理这些文物史料,对之进行年代甄别和内涵研究,可由中窥见金地民间词曲创作的普及性、内容倾向与宋词的同与不同、牌调的承袭与新创、宫调体系及牌调的宫调归属、格律和韵辙特征等,从而探查金地词曲创作与民间歌唱的情形,为词曲过渡和北曲缘起追索路径.
束皙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学界对束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补亡诗》和赋的创作,以及束皙对陶渊明的影响上,而围绕束皙思想特别是其伦理思想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有待深入.实际上,尽管束皙传世作品并不多,但从中仍可窥见其较为完善的伦理思想体系和丰富的伦理思想内涵.束皙的伦理思想主要表现在融汇儒道的本体论、悯农伤贫的民本论、忠孝仁义的礼教观、修德致福的德福观、顺天应时的循性论等几个方面.束皙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践履特别是隐逸观念反映了西晋时期的社会状况和道德生活,不仅对东晋陶渊明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此后的士
该文以翻译问题为例分析语义的可传达性和转换问题.德里达认为翻译是不可能的,这只强调了事情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还存在着翻译的可能性.只有在绝对的意义上,德里达的说法才是成立的,因为翻译成另一种文字已经发生变异,每个文字都有一个语义场,这个场是无法翻译过来的;翻译,也是将一种文化嵌入另一种文化的过程.不可翻译性还表现在文本自身也有一个文化语义场,这个场更是不可能翻译过来,它镶嵌于其所产生的整个文化机体中,存在于文本之外广阔的精神世界里.但是在相对的意义上,翻译是可能的:被翻译的文本必定包含着值得翻译和可翻译的
以姜夔、张炎为代表的宋元之际的词人群体在远祧周邦彦、近宗姜夔的过程中,建构了以体格、体性、语体为基本要素的规范体系,形成了自具特征的“周姜体派”.该派词人既遵循相同的规范要素,又有着各自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对认识中国古代文学流派具有借鉴意义.“周姜体派”活跃于宋元之际,与同时的“苏辛体派”联镳竞逐,共同开创了词的繁荣局面,同为词史上的里程碑,在后来词的中兴历史中,也都具有范式意义.两种体派难分优劣,无须轩轾.“周姜体派”词史地位的确立与词史意义的呈现,与朝代更替并无内在联系.
从“清之考证已是科学方法”“学术发现\'须排除\'行为发现\'困扰”和“斯坦因、伯希和与\'考古学道德问题”“三个方面,续论新发表论文《敦煌遗书发现人暨敦煌学起始新论》和《敦煌学术史所涉早期人物整理与评议——兼论敦煌遗书发现人暨敦煌学起始》中的核心观点.分析引证中外近/现/当代史家对清代史学的高度评价,论述”科学方法“对实证和逻辑的推重与应用;再次强调叶昌炽—裴景福才是”敦煌遗书学术发现“的真正发现人,王园禄道士(和杨河清)仅为敦煌遗书的”行为发现人“;续论”敦煌学起始“研究的严重缺失及目
独孤氏与权氏家族不仅自身构成姻亲关系,而且分别与博陵崔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京兆韦氏联姻构成了姻娅之网络,这样胡姓士族与关中士族、山东士族构成了一个政事与文学交融的清流群体.文学复古之所以没有获得较大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多数沉居下僚,萧颖士、李华等人均是如此,贾至、独孤及、元结等人开始地位上升,却没有形成居于京城的文化核心力量.从权德舆关于独孤氏家族的诗文来看,自独孤及到权德舆、韩愈、柳宗元,这个链条才连接起来,以政事与文学的双重作用推动古文运动的进展.姻亲关系是古文传承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开
民国时期平民称帝事件至少发生了 24起,它们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首先,伪皇帝多假托历史上的真实皇帝或者神佛转世,以此塑造称帝的正当性.其次,从地域分布看,事件主要发生在政府难以有效管理、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的地方.再次,平民称帝现象发生了阶段性演进,符合中国社会进步以及社会思潮变动的内在规律.该现象是思想观念、社会生活与政治局势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文章系统展示了现代晋语植物量词“本”的三种读音及其使用情况,分析了“本1”“本2”“本3”在传世文献中的用字情况,并建议“本1(舒声)”用“本”字,“本2(入声)”用“茇”字,“本3(分音词)”需强化约定意识,尽可能使用约定的字形.
20世纪30年代前期,随着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快,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申报月刊》紧扣“抗日救亡”时代主题,刊载大量文章,深入探讨日本侵华问题及其解决之道.该刊认识到日本的“亡华之心”与日本侵华问题的“世界性”,并重点关注“东北问题”,明确提出武力抗日、“自救为主”、寻求外援的解决举措,侧面响应了中共爱国救亡的正确主张,对激发民众抗日意识和信心,推动国民政府抗战及实行“争取与国”的外交方针,对纠正盲目依赖国联、一味寻求列强援华制日或坐等列强与日开战、“口头抗日”而不实际抵抗等错误倾向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