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县级)位于安徽西北部,与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和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接壤,发源于河南嵩山北部的颍河(界首段当地人称为“沙河”)从这里流过.界首的文化底蕴深厚,从当地不断出土的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片和宋元以来现存的彩陶实物可以看出,当地制陶烧制工艺历史悠久.界首彩陶,又称“彩釉刻花陶”.人们所熟知的界首田营镇一带“十三窑”(即卢窑、魏窑、后魏窑、计窑、前计窑、朱窑、尹窑、高窑、盆张窑、田窑、沈张窑、韩窑和王窑)的村民多以制陶为主业.因无详细资料记载,有关界首彩陶工艺的历史到底可以追溯到何时这一问题,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论.有人说,它是“唐三彩”的前身;有人则认为它起源于宋代,并且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将“唐三彩”的技艺与当地文化融合而成的.据《皖志述略》的记载:“界首城东八里,颍水南岸有古窑址,自隋唐以来,居民业陶,迄今已有干余年历史,如今所产陶器仍保持唐三彩特色.”[1]如今,在英国和德国的博物馆,我们能见到宋代界首彩陶的面目,由此可见,界首彩陶在宋代已经达到很高的发展水平.